城镇化进程中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014-04-17 07:41:54宋广文
关键词:弹性流动儿童

宋广文 骆 风

(1.华南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学院,广东广州 510641;2.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民离乡外出打工,他们由过去的“独自一人”到如今的“拖家带口”,进城务工人员的“队伍成分”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流动人口中年龄在18周岁以下约1982万人,占流动人口(1亿人)总数的19.37%;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2003年因父母进城务工而迁入城市的6—14岁的流动儿童约643万人,而2005年这一数字激增到2533万人[1]。虽然我们没有找到截至目前流动儿童统计的确切数字,但不可否认的是,流动儿童成为继留守儿童后又一个新生的群体,成为城市教育中亟需关注的对象。户籍制度和高考政策的限制,家庭条件的制约,自身人格特质的不足以及学校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致使流动儿童出现了诸如社会适应不良等各种问题。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阻碍了他们的正常发展,而且会成为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绝不能等闲视之。

一、流动儿童的常见心理问题

流动儿童又被称为“流动儿童少年”(《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1998)、“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2003)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2012)。不同学者可能对其称呼不一,近期又有人称其为“迁移青少年”[2]。综合大多数研究发现,“流动儿童”是目前学术界较为普遍和流行的一种概括。“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是相互对应的一组概念,农民进城务工后,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等人照看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跟随父母流入打工所在地的孩子成为流动儿童,前者留守,后者流出,虽然境况不同,却大都处境不利。

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生活和学习,往往会由于经济条件、政策、群体亚文化、刻板印象、自身因素等种种原因导致处境不利,从而引发各种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社会适应不良,社会适应包括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这些都是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近年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根据已有研究,可将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问题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负性情绪强烈

负性情绪也被称作消极情绪,包括自卑、焦虑、孤独、敏感、抑郁、敌对、反抗心理等。流动儿童作为城市中新的一员,往往会因为主客观的原因产生种种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压抑着原本属于他们的积极的天性,从而引发更多负性情绪的产生,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适应不良。经研究,随着流动儿童的年龄增长,其自身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自卑感,对他们的身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如反应较慢,心情忧郁,做事精力不集中等[3]。有些流动儿童自卑感较强,所以较易焦虑,因而在交朋友,尤其是与城市儿童交朋友时易出现问题,导致儿童比较孤独[4]。孤独的性格发展到了孤僻的境地很容易引发敌对和反抗心理,当负面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出现越轨行为。如,一项关于九个城市的学校流动儿童的调查表明,大概17%的学生声称其身边有流动儿童被捕,其主要原因是偷窃和暴力行为(邹泓等,2005)。有官方数据证明,深圳市2003年被捕的青少年罪犯中有99%都是没有深圳市户籍的外来人员;2003年至2004年7月,在东莞市两级法院受理的案件中,非本地户籍的青少年犯罪案件超过95%(郭文君,2004)。这些数据表明,负面情绪对流动儿童的消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应该引起重视。

(二)歧视知觉强烈

流动儿童由农村进入城市生活和学习,社会处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里相对优越的物质环境和教育资源对他们是一种新的机遇,而农村户籍的限制导致其升学、社交和就业甚至生活等各方面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对他们是一种歧视。歧视知觉意指个体成员对因所属群体身份而所受的不同的或者不公平的待遇的认知[5]。流动儿童存在着较强的歧视知觉,相关资料表明,约25%的流动儿童感觉到在城市中受到了歧视[6]。这些歧视包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教师、其他同学、邻居、制度和管理等等[7],歧视可分为显性歧视和隐性歧视。大量的理论证明,歧视会对个体的身心产生消极的影响,进而影响个体行为和心理发展,甚至会产生反社会的行为。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的变化是其歧视知觉强烈的重要原因,加之部分城市人口的偏见以及不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都导致了流动儿童受到歧视。

(三)身份认同危机

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流动儿童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任务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和预防角色混乱。流动儿童因父母工作的流动而时常处于不安定的环境之中,所以往往难以对城市和生活产生认可,容易导致出现身份认同危机[8]。有研究认为,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流动儿童不再是短期的流动即返回老家,而是长期在城市中学习和生活,有更强的留城意愿,对自己属于何种身份更加迷惑[9]。他们虽然身处城市,却不是城市里的人;又远离了农村,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村人,从而成为一个处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夹缝者”与“边缘人”[10]。他们长时间生活在城市,早已对城市产生了感情,但是因为受到户籍制度的影响,他们很难成为一个城市人,生活在城市,却无法享受到与城市人口同等的各种政策和福利待遇,只能是生活在城市的农村儿童,因而他们很难产生对身份的认同感。

(四)社会融入障碍

“社会融入”是国外移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被国内学者采用。带着负性情绪的流动儿童,容易出现身份认同危机,因此人际交往中也往往出现障碍,尤其是在对其社会化过程极为重要的同伴群体中,无法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不利于流动儿童的自身成长和发展。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往往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他们跟随父母迁移到城市,面对着诸如角色转变、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变化、生活环境的改变和价值观念的区别等问题,他们面对众多的变化,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从而导致在发展中出现某些偏差[11]。此外,由于我国制度方面不够健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资源配置不够公平等诸多因素,作为特殊群体的流动儿童,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其医疗、教育等多方面的社会权利往往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因而出现边缘化的趋势[12]。从具体情况来看,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可以分三个阶段:首先是经济方面,即流动儿童需要在城市中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支撑基本的生活;其次是社会关系方面,即流动儿童需要适应新的社会环境,通过人际交往和沟通,获得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第三是心理方面的融入,也就是对城市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同,表现为社会身份的认同和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在社会融入的三个方面中,经济方面是根本,心理方面的融入处于顶端。由此可见,在不同的社会融入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流动儿童障碍。

二、流动儿童教育的制度保障与现实困境

从国外研究可以发现,法国骚乱、美国校园枪击案等悲剧的频频发生往往与移民问题相关,我国的人口流动与国外移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因此做好流动儿童的教育安置工作意义重大。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项制度及政策都亟待完善,关于流动儿童的教育方针也在不断调整中。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两为主”的政策,要求“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明确规定“每个适龄儿童,在全国任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都可入校接受教育。”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范围内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四章第八条规定:“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2012年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认为,“进一步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剧增,与之相应的流动儿童数量也呈现骤增的趋势,国家相关部门应审时度势出台并调整和完善一系列政策,为流动儿童平等、公平受教育提供依据和支持。但是,由于各地区政策目标过于“趋同化”和“愿景化”,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无异于开了空头支票。受到“户籍捆绑式”制度的限制,流动儿童面临着“上得了学,升不了学”的困境,义务教育后的教育依然未得到解决。另外,政策实施主体的重心偏低、权责不明也导致了流动儿童受教育的难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流动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解决好他们在流入地受教育的种种困难,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历史和研究表明,造成流动儿童教育困境的制度根源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和教育体制,这种体制导致了城乡儿童在受教育权利上的种种不公正待遇,进而引发了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身份认同危机、负性情绪、社会融入障碍等一系列适应不良问题,最终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分析当前流动儿童城市教育的现状发现,流出地政府对流动儿童数量统计工作不够仔细和精确,流入地政府难以预测流动儿童的流动趋势,因此很难制定出合适的招生计划,随之而来的是学籍管理混乱等问题。另外,城市公办学校虽然软硬件条件优越,但由于教育资源的供不应求,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仍存在一定困难。民办学校作为流动儿童城市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却由于资金短缺和盈利性目的导致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因此教育教学质量相比于公办学校明显偏低,加之本身存在较多的日常管理等问题,流动儿童很难享受到与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资源和待遇。在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背景下,部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流动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导致了他们心理问题的出现和加重。除此之外,受困于落后的家庭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流动儿童依然存在着“上不了学”、“上不了好学校”、“上不起学”的现象。

流动儿童的城市教育问题虽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有了一定的制度保障,但是仍旧面临着种种现实困境,如何改善他们的不利处境是当前和未来我们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以社会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保障,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同时需要个体、家庭和社会力量的努力,共同面对困难,探寻解决之道,其问题的历史性和复杂性,表明问题的探索任重而道远。

三、心理弹性理论及其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意义

关于“心理弹性”,国内外学者的解释并不统一。就国外来说,Rutter在1987年对心理弹性的定义是和危险因素互相作用的因素;Masten于1990年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三类:其一为“克服逆境”,即弹性是较为具体的个体内部的个人力量;其二是个体面对慢性或者急性的生活压力时未受到负面影响,成功地对待和战胜压力;其三是在经历身体或精神的创伤后的复原,也就是个体没有被创伤击倒。就国内来说,部分台湾研究者以“复原力”或“心理复原力”代指,有些香港研究者倾向用“抗逆力”或者“压弹”释义,而大陆的一些学者往往使用“韧性”或者“心理韧性”[13]。综合已有研究发现,“心理弹性”是目前学术界较为普遍和流行的说法。

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完善的过程。首先是起始阶段,这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在于寻找保护性因素,探讨“高危”儿童能够良好适应发展的原因,把对心理弹性的研究从寻找风险因素逐渐转变到寻找保护性因素;其次是深入研究阶段,研究的视角聚焦在揭示获得弹性品质的内在的过程,如保护性因素主要通过何种方式对幼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结论为心理弹性是获得弹性品质所经历的综合或者分裂的过程;再次是心理弹性的高度概括化阶段,主要研究心理弹性的理论方面,探究心理弹性的机制,建构心理弹性的理论模型。

心理弹性理论的建立是基于对处于不利境况下的儿童的研究之上的[14]。按照宋广文、周方芳的观点,心理弹性是指个体面对困境时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因素,从而防止其心理健康、发展功能和适应力等方面受到侵害的比较稳固的一种人格能力或特质[15]。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对流动儿童研究的注意力由传统的消极层面转向积极层面,看到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某些积极心理品质,从而利用这些积极的元素来开展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流动儿童往往陷于处境不利,因而传统的研究思路大都遵循着“处境不利(高危)—压力—适应不良”的直线模型。因为受到心理弹性观点的影响,优势视角渐渐成为主流,许多研究者把视线转移到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的积极结果方面,重视对心理弹性流动儿童的探究[16]。因此,流动儿童也可能遵循着“处境不利—心理弹性—适应良好”的发展轨迹。

对心理弹性的研究极大地激发了心理工作者与教育者的兴趣和热情,人们越来越多的把对流动儿童研究的关注热点从挖掘危险因素转移到拓展保护性因素上,从而设计出有效的预防和干预计划。心理弹性理论启发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流动儿童压力应对的问题,对于帮助我们寻求更加有益的教育方法,制定更加合理的方针政策,促进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良好、学业成绩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四、流动儿童心理问题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心理弹性理论,经历过严重压力或逆境的人也可能塑造出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心理品质,从而发展得更加完好甚至优秀。因此,要解决流动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务必要寻找到导致他们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即那些能减轻处境不利儿童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儿童弹性发展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家庭以外的因素(如社会因素、教育因素)[17],根据这些因素分别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

(一)个体干预

可以通过心理周记等形式与流动儿童进行书面交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发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潜能和积极心理品质,鼓励他们提高身份认同和自我效能感,从而克服自卑、敏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困扰,消除歧视知觉,减轻社会融入障碍。我们应该看到,许多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都有着特殊的个体背景,也许一些流动儿童在家乡学校时,也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能够很好地和同学以及他人相处,有着较高的社会认同和自我效能感。但是,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后,城市的价值观念的冲击、社会经验的缺乏、人际关系的问题以及学业和生活的困难都对流动儿童的心理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来自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的压力都使儿童陷入困扰,加之父母工作较忙,无法正常的沟通,进而导致儿童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对这些儿童来说,其自身的问题是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对其施加干预,使他们走出心理的困境,如对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让专业的老师对他们进行开导,从而鼓励他们从自卑、抑郁、焦虑的阴影中走出来,获得更为广阔的天地。

(二)家庭干预

做好对流动儿童家长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鼓励他们多主动与老师沟通,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鼓励家长多关注流动儿童的学习及心理健康状况,不仅要提供物质保障,也要给予精神支持。尽量为流动儿童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良好家庭氛围,充分发挥其成长过程中的建设性力量和流动过程中的积极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流动儿童的家长都是为了生活进入城市,在城市中从事较为低层的工作,他们往往忙于工作,而且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限,所以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对儿童进行科学的教育,当儿童存在心理问题时,也不能合理的引导。面对如此困境,家长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学习,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和解决。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是慰藉儿童心理的一剂良药,所以父母要多多关爱孩子,在给予物质的同时更要给予精神上的关爱。此外,良好的家庭也是孩子成长的港湾,是孩子避免受到外界伤害的堡垒,父母也要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倘若孩子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那么,家长也不能讳疾忌医,要及时与学校和教师沟通,共同努力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有意识地加强家庭干预是解决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思路。

(三)学校干预

公办学校要扩大办学规模,加大接收流动儿童的能力,同时做到不区别对待流动儿童,关注流动儿童的发展,任命有经验和能力的老师管理班级,有条件的公办学校要设置心理咨询办公室,给遇到心理问题的孩子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加强教育,转变教师和部分城市儿童的观念,消除他们的优越感,鼓励他们与流动儿童做朋友。民办学校走“国有民办”的模式,以政府为主导,自主管理,多方面筹集资金,共同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日常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政府也要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加强监督,对不达标的民办学校予以处罚,勒令其限期整改,仍不达标者取缔其办学资格。另外,所有学校都要规范学籍管理,制定合理的入学标准,尽量简化入学手续,加强心理辅导,建立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将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考察范围。学校要树立积极、正确、和谐的校园文化,设立多种多样的团体组织,多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流动儿童的大部分时间和社交都是在学校中进行的,所以学校干预是一条解决流动儿童心理问题最重要、最关键和最有效的方式。

(四)社会干预

国家应该在制度层面逐渐改进和完善流动儿童学习的条件,打破原有的“户籍捆绑式”,确立“学籍地升学”的原则,并通过立法给予保障。各级政府应该在贯彻中央政策的前提下,细化主体责任,促进公平补偿。流出地政府要做好当地儿童流出与回流的人数统计,流入地政府要对流动儿童流动趋势做出准确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适的招生计划。另外,中央应设立流动儿童专项基金,履行国家责任。通过中央财政拨一点、流出地政府出一点、流入地政府补一点的“三位一体”模式设立“教育券”制度,保障流动儿童的教育经费实现“钱随人走”。

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流动儿童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社会应该大力宣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精神文化,加强对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关爱,不要歧视流动儿童及其家庭,而是把他们与城市人一视同仁。其次,要号召社会力量扶助民办学校办学,提高其硬件和软件设置配置,从而保证流动儿童接受比较全面的和良好的教育。教育工作者也要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理论上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

流动儿童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个庞大且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城乡二元的经济和教育体制的限制、教育资源的稀缺与分配不均等原因导致他们陷于不利处境,往往出现强烈的负性情绪和歧视知觉、身份认同危机和社会融入障碍等心理问题。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文件保障流动儿童公平受教育的权利,但从目前的成效来看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复杂的难题。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心理弹性理论为流动儿童的教育及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认为需要从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四个角度出发,系统地审视并制定出“四位一体”的生态观干预计划,让流动儿童真正做到“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1]周皓、荣珊:《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3期。

[2]贺利中:《迁移青少年心理适应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9期。

[3]蒋玲:《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陈艳君:《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述评》,《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6]戴斌荣:《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教育评论》,2011年第3期。

[7]方静、关荐:《论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性》,《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2期。

[8]迪丽娜尔·色地瓦尔地:《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综述》,《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第16期。

[9]雷鹏:《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结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西南大学学位论文,2012年。

[10]熊猛、叶一舵:《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12期。

[11]王晓梅:《流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第26期。

[12]沈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

[13]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2008年第4期。

[14]王玉花:《从心理弹性理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10期。

[15]宋广文、周方芳:《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及其教育启示》,《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10期。

[16]曾守锤、李其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心理科学》,2007年第6期。

[17]赵淑娟、郑秀娟、刘嘉邦:《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研究——现状及启示》,《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第8期。

猜你喜欢
弹性流动儿童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军事文摘(2021年18期)2021-12-02 01:28:12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流动的光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流动的画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模具制造(2019年4期)2019-06-24 03:36:40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儿童
流动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