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伟
(徐州医学院对外合作与交流处,江苏徐州 221004)
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是指以来华留学生为主体,对学校秩序、社会声誉甚至学校成员造成严重后果或较大负面影响的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等特征。来华留学生是中外友谊之桥的搭建者,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如若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校园稳定和社会和谐,甚至有损国际友谊,引发国际争端。因此,深入分析各类诱发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不仅是来华留学生危机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也可以为留学生管理人员正确认识留学生危机事件的诱发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拟在分析诱发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及个体因素的基础上,尝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分析。
引发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的自然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自然灾害与疾病传播。自然灾害是指在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发生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海啸、沙尘暴等;疾病传播是指繁殖能力强、传染速度快、传播面积广的疾病,如 SARS、H7N9等,对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威胁,甚至危及生存环境和生命。这类因素所诱发的危机事件是典型的外显型危机,具有突然爆发、连锁反应和不可抗拒等特性。
2003年“非典”最严重的北京地区留学生受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所扰,对疾病的恐惧不安引发大面积的留学生休学、退学事件,国内其他高校的留学生也纷纷效仿,要求回国避难。经我国政府和各高校的积极引导与妥善处理,即时安抚留学生情绪,为坚持回国的留学生开启绿色通道,帮助他们安全出境,最终较为圆满地解决了此次危机,绝大多数回国的留学生也在“非典”过后返校学习。
自然灾害与疾病传播等自然因素具有危及生命安全的可能性,它们在危机事件形成中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引发来华留学生的死亡恐惧心理,进而催生远离危险、逃避灾难的安全自保行为。这是因为,珍爱生命,远离死亡是人之心理本能。人之所以害怕死亡,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不容商量让人恐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让人焦虑。当来华留学生面对危机时,身不由己地产生一系列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上。生理方面:感到食欲不振、头痛失眠、肌肉痉挛、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等。情绪方面:出现紧张焦虑、悲伤孤独、烦躁易怒,恐惧绝望、过分敏感或警觉等。认知方面: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钝、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行为方面:极易导致行为不理性,为求自保而违规乱纪,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面临危机,来华留学生出现上述心理反应是正常的,如能及时采取妥善措施,则可迅速化解危机。如果缺乏预案,处置行为迟缓,则有可能导致来华留学生死亡恐惧心理的迅速发酵,从而酿成危机事件。
触发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的社会因素也可分为两类:国际政治类因素和社会治安类因素。国际政治类因素是指国际形势变化、国内政局调整、种族纠纷等敏感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即可引发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来自不同国度的留学生具有差异甚至对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身处异国的他们比在国内时更为关注时事政治,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或国内形势变化的影响,增加了不同国家来华留学生之间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国际形势或国家政局的变动属于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的生成要素,而国际政治类因素则是导致危机事件的诱发因素,它们是危机生成要素成熟后的导火索,犹如“萨拉热窝的枪声”,能够导致危机事件的迅速爆发[1]。只有同时具备生成要素和诱发因素才能导致危机事件的爆发,也说明此类危机事件具有双重性和可预防性。
社会治安类因素是指现实社会中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出现的影响社会稳定和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具体包括恐吓诈骗、抢劫盗窃、交通事故、非法集会等,这是引发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的常见因素。
与自然灾害引发的危机事件的突如其来不同,社会治安类因素引发的危机事件具有可预见性。在来华留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可通过班会、讲座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教育,如电话诈骗、意外人身伤害,自我保护等安全性知识,促进来华留学生熟悉我国社会结构,了解风土人情。社会治安类因素引发的危机事件大都具有群体性,现阶段我国由社会治安类因素引发最多的就是群体危机事件,引发者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群体,如团伙盗窃、入室抢劫等。就留学生而言,对异国文化的好奇与涉世经验不足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上当受骗的对象甚至违法犯罪的工具。2009年8月,苏州某高校日本籍留学生H与网络认识的蔡某会面,被骗至郊区一住户家中从事非法传销活动,并先后欺骗多名来华留学生参与其中,除财务和精神损失外,在班级中也造成了较坏的影响[2]。
社会因素在触发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酝酿形成中的作用机理是触动其趋利避害之心,引发其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争鸣、呐喊甚至不惜流血斗争的思想行为。这是因为,趋利之心,人皆有之。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周转运行的根本,也是推动其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列宁认为物质利益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础,遵循思想、利益不分家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创立的“阶级分析法”科学地解释和描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与未来趋向,成为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的理论灵魂[3],也为我们解读社会性因素在触发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中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准则与指导原则。
来华留学的高校学生同样具有一般大学生的特点:思想活跃,民主开放,渴望成才,能够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虽身处异国他乡,但无时不在关注国际风云和自己国家的形势变化,一旦出现时局动荡、危及自己国家和平稳定的政治经济事件,他们不会无动于衷,而会以各种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这毕竟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比如,2003年初,美伊战争爆发,各国留学生反响很大,反战情绪高涨。少数留学生组织聚会,祈祷和平,通过印制“反战宣言”、“和平标语”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从道义上来说,这种行为是无可厚非的,可以说是爱家爱国的积极表现。但是,由于留学生的特殊性,加之我国对游行示威集会有严格的规定,如果任其发展,一旦为敌对分子所利用,很容易引发冲突,导致危机事件的产生[4]。我国高校曾出现过日本留学生遭抢劫死亡,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留学生驾驶摩托车失控撞伤路人,欧洲籍留学生在校外被刺伤,韩国留学生殴打学校保安,甚至不同国籍留学生跨院校群殴等事件。这类由社会治安类因素触发的突发事件数量不少,影响也较大。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达,手机、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的快速反应犹如借势东风,使危机的信息传播比危机本身发展速度更快[5]。有留学生参与的由社会治安类因素触发的危机事件更易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将大众的视线聚焦到这一特殊群体上。事件发生后,不仅造成物质损失、扰乱公共秩序等直接性危害,同时带来各种潜在的、非物质性的危害。如广播或公众的舆论会损害社会安全感,破坏法制权威,动摇民心,引发“信任危机”,甚至有碍政治稳定。
在由社会治安类因素触发的危机事件中,来华留学生作为受害者,其经济、精神甚至生命遭受侵害时,势必奋起抗争。无论从人之本能分析,还是从维护自身利益考量,都有其合情合理的一面。如果我们处理不当,势必引发其过激行为,酿成危机事件。
学校不能推卸其在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发生过程中的责任。教育管理不当是诱发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的重要学校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教育教学管理不当、日常生活管理不当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不当等。
教育教学管理是实现来华留学生培养目标、提高其教育质量、促进留学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近五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外交政策,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进程,高校留学生的教育规模以年平均增长10.96%的速度扩大,国家奖学金的大力投入也吸引了更多国家的学生选择来华留学。过快的增长速度带来的新问题是,我国的留学生教育质量能否满足海外学子来华取经的迫切愿望?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的数据统计,2013年共有来自200个国家,超过35万名各类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6],其中,超过半数的留学生选择语言类专业,他们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充满了神秘感与学习热情,留学前多具有一定的汉语功底,来华后可以较快地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基本满意。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华留学是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比如医学类专业就是许多来华留学生选择的目标之一。医学类专业中的临床医学作为我国首个允许全英语授课的专业教育,教育规模的增长速度最快,但教育教学质量相对较弱。该专业的教学基本设施、教师教学水平和辅助教学管理是来华留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有些危机事件就是因为教师不能熟练运用全英文授课、教学水平低而引发的。
土壤样品测试过程中采用加标和平行样进行质量控制,测定结果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所有样品5种形态含量之和与直接测定的总量进行对比,回收率为92%~112%,满足元素形态分析要求。
日常生活管理不当是诱发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的另一重要学校因素。来华留学生远渡重洋,异国他乡全新的社交符号、风俗习惯、文化氛围、生活环境带给青春期的他们以新奇和焦躁。如果各高校能够构建完善的来华留学生日常生活管理机制,给其提供一个健康轻松的环境,不仅为其在华期间的学习提供强力保障,还可以有效分散其失落孤独与思乡之情。但是,如若处理不好,也会诱发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2010年11月,南京某理工类高校一批信奉伊斯兰教的留学生因不满学校餐厅的食物,采取了静坐绝食抗议的极端行为,引发校内连锁反应,很多留学生参与其中,强烈要求学校改善饮食问题,后在校方答应设立清真餐厅后才化解此次危机。
其他管理是指保障留学生在华期间权益的各类管理工作,如若处理不当,也会成为引发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的重要学校因素。周恩来总理说过:“外事无小事”,一些看似微小的管理工作一旦失误,极易诱发留学生恶性危机事件。2012年1月,徐州某高校尼泊尔籍留学生B借口受伤在家旷课2个半月,学校责令开除学籍。由于系统问题,签证未能即时注销,B抵校后以转学的名义骗取辅导员同情,改办L签证后态度突变,在同学中煽风点火,召集近20名留学生围堵留学生管理办公室,严重诋毁学校师生、警察和社会,行为和影响极其恶劣。
学校因素在危机事件形成中的作用机理是催生学校与来华留学生之间的矛盾,引发来华留学生为维护自身的教育权益而出现非理性言行,学校如不能及时化解矛盾就会酿成危机事件。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接受教育时的主观能动性,过分强调外部灌输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从小的教育经历与我国类似行政科层制的教育方式不尽相同,他们对自身权益的诉求远超国内大学生,对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集体,学生服从老师表示不解,对中国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存在逆反心理,认为人人平等,拥有追求自我的权利[7]。既然教育管理不当、教学质量不高是诱发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的一大学校因素,作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供给方,我们就应加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其接受高水平教育的需求,这样就能较大程度地降低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发生的几率。
在同样的留学环境中,面对同样的社会诱因,为什么有的留学生能够泰然处之,从容应对,而有的留学生则缺乏冷静,动辄“怒发冲冠”,成为危机事件的始作俑者?这不能不从个体身上探寻原因。激发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的个体因素可以分为两种:文化差异和人格特征。个体因素在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形成中的作用机理主要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失落感、孤独感、不被认同感、不适应感以及冲动、反叛等性格特征冲破心理平衡机制,外化为非理性言行,成为危机事件的“导火索”。
首先,从文化差异来看,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度,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集体意识淡薄,自律能力和行为习惯各异。初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们不仅要经历生活习惯的转换,还要应对语言交流带来的障碍与难题。由于不熟悉异国他乡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当其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受到冲击时,来华留学生往往变得手足无措,导致认识的偏激和负面情绪的增加。如果任由这些负面情绪发酵,就极易引发来华留学生各类危机事件的发生。如2011年7月,南京F高校近20名留学生在宿舍楼下的花坛处为越南籍留学生K某庆祝生日,酒后大声喧哗至深夜12点仍未散去,引起邻近楼上的中国学生不满,从集体抗议发展为面对面争吵,值班老师和学生会干部及时赶到才避免了发生肢体冲突的可能。
其次,从性格特征分析,来华留学生在本民族文化的“同化”作用下,已经完成了其第一次社会化过程。这一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使其对待问题的态度、思维方式、审视角度、行为模式、价值取向都展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和独特的人格特征[8]。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人格描述模式达成共识,形成了“大五人格”模型。“大五人格”所揭示的五大人格特质反映了人格的一般心理倾向、人际关系倾向、对规则认同与遵循倾向、情绪反应性和智能性倾向。
心理学通常把性格和人格看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认为性格和人格都是知、情、意等心理机能的表现,只不过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西方心理学家在使用“人格”一词时,强调人在社会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思维、情感、行为方式等一整套社会习惯和方式,是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总和。而把性格看作是一个人的有关伦理道德问题的行为倾向总和,或把性格看作是一个人的有关道德和伦理问题的行为倾向的社会系统。即是说把性格侧重于道德的、伦理的、价值的方面。从上述意义来看,性格与人格有重叠部分,把性格缩小到同道德和伦理有关的范围。一般认为,性格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因而心理学界有时把性格当作人格的下位概念运用。而在日常概念中,人格与性格没有严格区分,往往可以换用。因此,借助“大五人格”理论,可以将来华留学生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分为五种类型。
积极进取型:此类型人态度端正,勇于进取,渴望成功。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后,愿意接受挑战,积极主动地接纳新思想、新事物,迅速调整自身状态,具有较强的再社会化能力。绝大多数来华留学生经过正确的心理引导均可以形成积极进取型人格。
因循守旧型:这类人习惯沿袭旧习,不思革新,缺乏创新精神。在身处全新的社会文化氛围时消极被动,坚持原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不愿意作出改变,与新文化、新环境格格不入。这种类型的来华留学生很难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容易陷入失落彷徨、焦虑烦躁、迷茫无助的境地,偶遇挫折便一蹶不振,甚至患上抑郁症。
游离边际型:这种类型的人自身就是一个矛盾共同体,对未来常怀希望却又常常失望。表现为既愿意接受新事物,融入新环境,又墨守成规,留恋过去,缺乏完成人生再社会化的勇气。该类型来华留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混乱无序,对现实环境麻木不仁,性格冷漠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将自己封锁在自我幻想的世界里,当遭遇重大挫折和各类突发事件的冲击时,极易演变为恐惧症或分裂症。
盲目追逐型:这类人在身处一个全新的文化氛围或社会环境时,会迅速摒弃原先构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忽略异国的主流文化,对新潮文化盲目推崇并刻意效仿,但由于缺乏经历与体验,他们对新文化的理解往往表面化、形式化。这种类型的来华留学生在现实矛盾危机面前显得缺少理智和冷静,往往成为危机事件的推波助澜者。
反社会型:反社会型人格的来华留学生在来华前对本国的价值观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在新的社会环境里,价值规范尚未形成,心中无章可循,容易失去平衡,产生混乱的二元价值观。他们对所处的社会形态、文化规范不满,试图否定周围的一切,没有社会责任感和羞耻心,其畸形的心理和反叛的性格最容易导致极端或激进的行为,引发各类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9]。
如前所述,性格中包含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凝聚着来华留学生个体对自身、他人和事物等社会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外显于言语和行为上。这就决定了性格特征与各类危机事件的突发有着直接的高相关性。“盲目追逐型”留学生追逐“新潮”、遇事“缺少理智和冷静”等性格特征,“反社会型”留学生“自以为是”、“否定一切”、“遇到挫折归因他人”的性格特征,均属于未完成社会化的“问题”性格特征。一旦出现涉及他们自身权益的问题或自以为需要“抱打不平”的现象,他们往往表现得“义愤填膺”,成为游行示威、聚众滋事的“旗帜”性人物。
来华留学生源自不同的国家,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现有的高校危机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对于化解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既有可资借鉴的意义和价值,也有不适应的一面。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的管理问题具有独立研究的必要性,只有真正探明诱发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的各种因素,我们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化解这些危机事件。本文初步探讨了诱发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的各类因素,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本文能为来华留学生危机事件管理提供一些帮助,这也是本文的目的和价值所在。
[1][7]吴頔:《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发生要素分析及预警机制的建立》,《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6期。
[2]王瑜、张涛:《中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研究》,《教育科学》,2006年第2期。
[3]闵春发:《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群众》,2012年第2期。
[4]冯润民:《高校学生突发事件诱因及应对机制研究——基于高校内部管理因素的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3期。
[5]黎开谊:《我国高校危机事件的诱因探析》,《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6期。
[6]《2013年全国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http://www.cafsa.org.cn/index.php?mid=6
[8]张立军:《文化差异对留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9]孙玉杰、公文华:《文化转型与人格障碍》,《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