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马 阿末
(四川民族学院 教育科学系,四川 康定 626001)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多元文化教育,即学校教育既要传播主体民族的优秀文化,也要传播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更应该如此,因为这种教育既有区域适应性,也能体现教育特色,而且这种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既有民族情感,又能适应现代社会,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然而,笔者对康巴藏区基础教育的调查发现,这里的基础教育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文化教育。本文从课程视角探讨藏区基础教育的困境及突破,希冀对藏区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优化有所帮助。
(一)一类模式的课程设置趋向于“民族文化中心论”
一类模式是指以藏文授课为主,加授一门汉语文的教育模式。其特点是:除汉语文以外,所有的学科都是藏文表述,教学语言也是藏语,学生主要来源于农牧区,不懂汉语或汉语水平很低。
一类模式的优势在于:用藏语言教学,减少了语言障碍,提高了教育效果。实践证明,用藏语教小学的数学,中学的物理、化学和数学比完全用汉语教这些学科效果提高了5~10倍。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类模式的不利因素也开始突显:其一,对一类模式课程内容的调查发现,除了自然学科以外,其他内容几乎属于藏族传统文化,导致很多学生对主体民族的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培养出的学生无法适应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更谈不上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二,汉语文教学效果不佳。对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预科阶段的一类模式学生的汉语水平测试发现,他们的汉语水平比同一阶段的其他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的汉语水平相差甚远。而较差的汉语水平对这些学生的社交、升学、就业等造成了较大的约束。比如,对四川民族学院一类模式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只能勉强写叙述文,几乎无法写其他文体的作文,几乎听不懂古代汉语,甚至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不会写学校名称,很多学生的汉语水平只能达到小学中、高年级的水平。所以,很多学生对学习藏语言以外的课程具有恐惧感,害怕升到内地高校学习,他们只想选择藏文专业或只选择西南民族大学和四川民族学院的相关专业。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汉语在我国乃至于全世界都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而藏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想和内地同步、和世界接轨,就要依靠一批具有本土文化的高素质人才。但较差的汉语水平导致这些学生无法学习世界乃至国内的先进技术,无法与其他民族的高素质人才交流。
(二)二类模式的课程设置趋向于“汉族文化中心论”[1]
二类模式是指以汉文授课为主,加授一门藏语文的教育模式。其特点是除藏语文以外所有学科都用汉文表述,教学语言都用汉语,学生主要是公路沿线行政村的藏族学生和部分城镇的藏族学生。
二类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的汉语水平比一类模式的学生高。但其缺陷也明显:第一,对课程内容的调查发现,除藏语文以外所有的课程都与内地中小学的课程一致,教材都属于基础教育人教版或北师大版,社会学科的内容几乎属于主体文化的范畴,甚至藏语文的课程内容也几乎都是从汉语文课本翻译过来的;第二,对教学语言的调查发现,除了藏语文以外,所有的学科都用汉文表述,教师的教学语言也都用汉语,导致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期望不高,辍学率也很高。其原因是:其一,由于很多学生在进小学前对汉语知之不多,甚至根本不懂,而进入小学后教师完全用汉语授课,学生几乎听不懂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更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的学生为了过语言关,小学一年级读了三次。所以,这些学生中能进入高校的少之又少。因此,对很多家长和孩子而言,进学校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做基本的算术题和基本能用汉语交流,而这一目标到了小学四年级就能实现,再加上因入学年龄大以及一年级复读多次,到四年级时很多学生已经有十四、十五岁了,能进行基本的生产劳动了,所以,四年级开始辍学率剧增;其二,由于学习内容几乎属于主体民族的文化,这些知识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差甚远,学生无法理解,学习成绩不佳,进而开始厌学、逃学,最后辍学;其三,因学校里所接受的知识技能与当地的生产生活不相适应,这些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生产能力与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的孩子没什么差别,甚至不如后者,更有甚者有的学生无法适应本地区的生产生活,所以,家长送孩子读书的热情不高,很多孩子也不愿意进学校学习[2]。
(三)三类模式的课程设置趋向于“单一化”
三类模式就是普通模式,与内地教育完全一样。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小学分网络班和普通班,初中分网络班、重点班和普通班。网络班的教材采用北师大版,教学进度和成都七中一致,教学过程中师生先通过网络听成都七中的教师授课,然后教师再重复教学。重点班和普通班的教材采用人教版。
三类模式的优点在于能进入高校的学生比例比一类模式和二类模式的高,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最近十年高考录取的情况来看,进入高校的学生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属于三类模式的学生。三类模式的缺陷在于:所占人口比例较少,这类学生大多属于汉族学生以及城镇藏族学生,所占比例不到同龄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类学生对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知之甚少,也几乎不会说少数民族语言。所以,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适应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这些学生毕业后也几乎不会到农牧区工作,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
(一)所有学科双语化是培养现代人才的重要途径
目前世界上有几千个民族,有几千种语言,但国家只有一百多个,这说明一个国家由几个或十几个民族,乃至几十个民族组成。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民族与民族之间,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都要相互交流,而要交流则必须要有共同的语言,要懂得对方的语言。所以,掌握两种或几种语言可以说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而且,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双语教育不仅可行,而且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另外,现在很多国家的官方语言允许且提倡用多种语言。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有几十种语言。对大多数人而言不可能掌握十几种甚至几十种种语言,但我们要相互交流则必须要有一种共同语言,这就是汉语,所以,对少数民族而言,除了要学会用本民族的语言以外,至少还要会用汉语。只有这样才能与其他民族交流,才能掌握现代信息。因此,一类模式采用藏汉双语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如何实施的问题。
1.多种课程类型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双语课程结构
学校教育中课程决定了教什么,课程内容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所以,实施双语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是核心。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以及基础教育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双语教育的课程结构应该是多种课程类型相结合的方式。第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学科课程的最大优点是注重教材的逻辑组织,让学生在短期内掌握较多的系统知识;而活动课程的最大优点是注重教材的心理组织,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两种课程相互弥补。在双语教育的初始阶段,以活动课程为主,学科课程为辅,当学生基本能用汉语交流时,加大学科课程的比重。而学科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编写藏汉双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这种教材的编写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所有学科教材都有一本翻译本,内容是一一对应关系。教师用藏语授课时,学生可以对照汉语本,汉语授课时可以对照藏语本;另一种方式是把部分内容翻译成汉语。第二,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的方式。显性课程是正式列入课程计划中的课程,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隐性课程是教学计划中看不见的课程,但是对学生的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心理状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普通的中小学教育非常重视显性课程,而并未真正挖掘隐性课程的价值。但是在双语教育中隐性课程是不可缺少的成分,因为双语教育不仅是两种语言的教育,还是两种文化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两种语言技能,还要让学生具有尊重、开放、平等的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3]。第三,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必修课是所有的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选修课是为了适应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爱好而开设的课程。在双语教育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应的双语选修课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进行藏汉双语教学
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所以,在一类模式的教育中,无论是学科课程的教学和还是活动课程的开展都要按照藏汉双语的方式进行。具体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每门学科每节课都有两位教师,汉语教师授课后,藏语教师用藏语翻译,然后让学生分别用藏语和汉语模仿教师的授课内容以及用双语回答问题,最后能用双语表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另一种方式是由藏汉语兼通的教师来授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汉语水平,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最后能用双语理解各学科的内容。
(二)社会学科课程多元化是培养现代公民的关键
对一类模式课程的调查发现,藏区的自然学科的内容与非藏区几乎一致,只是难度较小,内容有所省略,但社会学科的内容中大多属于藏文化的内容,很少涉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一类模式的学生离开学校后,无论是初、高中毕业生还是大学毕业生,几乎都要回到原来生活的地方,他们是藏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而在全球化的今天,由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藏区大多数地方都处于多种文化并存的状态。多种文化共存地区的人们应该具备多元文化素质,具备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校是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各地区的学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各社会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融入相应的世界优秀文化、主体民族优秀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使学生明确不同文化是由于人们在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产生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教导学生既要欣赏自己的文化,也要欣赏他人的文化,学会审视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分析、处理由文化差异导致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能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合作[4]。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现代公民,进而才能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藏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传承危机决定了整合的必要性
藏族有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民间艺术是藏族传统精神文化的象征,包括民间工艺(如唐卡、雕塑、壁画、泥塑、雕刻、刺绣、编制、建筑等)、民间文学(如民间传说、故事、妙趣横生的笑话和富有哲理的寓言、童话、儿歌、传统歌谣、说唱艺术)、民间歌舞(如“齐鲁”(儿歌)、“次架“(对歌)、“勒谐”(劳动歌舞)、“果谐”(锅庄)、“康谐”(弦子);“羌谐”(酒歌)、“夏卓”(踢踏)、“热巴”(铃鼓舞))、民间游戏和民间体育(如吉韧、射弩、掷石、摔跤、大象拔河、藏棋)等多种不同的种类,映射着藏民族的知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习俗乃至各种习惯[5]。这些传统文化蕴涵着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可以发掘出丰富的生命教育、环境教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教育主题,这是多元文化课程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然而,笔者对四川藏区的实地考察发现: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形态的日趋多元化以及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藏族传统文化正步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特别是很多藏族民间艺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和流失,濒临湮灭的边缘。其重要的原因是,保护和传承文化的理念、方式不科学。虽然,有些地区把当地的民间艺术进行收集和整理,但其目的是为了展览,甚至是为了炫耀。很少考虑如何传承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更未考虑使其变为有生命力的艺术,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个体生存质量服务。比如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的十三角古碉,据有关研究考证,这一古碉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上千年前没有现代建筑设备的条件下,用土、木、石三种材料修建出高几十米的十三角高方柱状体建筑真让人不可思议。千百年来,古碉经受了战争的洗礼、风雨的剥蚀和地震的考验,至今仍岿然屹立在荒野里,这让很多建筑工程师瞠目结舌。所以,这一古碉具有很高的建筑学、美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的研究价值。然而,当地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让古碉“更完美”,对此进行了“修复”工作,把部分损坏处用钢筋水泥重新修复,为了让古碉更结实,在古碉外层涂水泥,导致其失去考古价值和审美价值。另外,目前藏区还有一些民间艺人,他们身怀绝技(如说唱艺术、雕刻艺术、编制艺术、藏戏等),但年事已高,而且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其缺乏了解,不知道这些艺术的价值所在,短期内为个体和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显著等原因导致年青一代不愿意接过祖传绝技的衣钵,传承遇到了危机。
因此,在对藏族传统文化进行充分挖掘、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藏区基础教育课程中,努力推进和积极开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这不仅可以为藏族儿童提供学习本民族文化的机会,使其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培养和提高对民族文化和艺术的认同与感情,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提高学校教育的区域适应性,而且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二)藏族传统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是课程开发的优化途径
1.藏族传统文化与显性课程的整合
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所在地区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发校本课程。一是通过语文课程突显民间文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学科特点,有机地融入藏族民间文学的相关内容。如,把精心选择和整理后的儿歌、歌谣融入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把富有教育意义的民间传说、故事融入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把富有哲理的寓言融入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二是通过美术课程突显民间工艺。《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把美术教育内容分成四个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而且由于学生年龄特征有差异,把义务教育阶段分成四个学龄段,相当于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每个阶段四个领域的目标都有差异[6]。所以,美术教学中融入藏族民间工艺时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程目标。小学低年级阶段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自由地把民间工艺引入课堂;中年级阶段让学生初步认识民间工艺的形、色等特点;高年级阶段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民间工艺的形、色和空间等美术语言;初中阶段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民间工艺的基本技巧。另外还可通过音乐课程突显民间歌舞和民间文学,通过体育课程来突显民间体育和民间游戏。
2.通过课外活动体现传统文化
课外活动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和灵活性强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所以,传统文化融入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民间艺术传播的重要途径。
(1)通过文化艺术类课外活动来体现传统文化
这类课外活动主要是围绕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提高艺术创作能力而开展的活动。因此,可以开展不同主题的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开展与学生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传统文化专题讲座,让学生明白此类文化的渊源、科学原理以及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等。
(2)通过社会实践类课外活动来体现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
这类课外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亲身体验等形式参与到社会生产生活中,是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生活、锻炼自我的最佳途径。它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学校教育服务于社会的有效途径[7]。在这一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创设民间艺术实践活动环境,比如,与当地的文化馆、民间工艺作坊、工艺品加工厂等单位建立友好关系,使其成为学校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的基地,让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到这些地方参观、体验,从而让学生切身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其学习、探索民间艺术的积极性。
(3)通过社团活动与技能培训类课外活动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社团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地位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所以,可以通过这类课外活动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社团或兴趣班。在开展这类活动时,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经常开展学校和社区、家长的联系活动,特别是家校互动活动。因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密切配合的,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和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都不可能培养出完整的人,而且家长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家长具有很深的传统文化底蕴,他们本身就是活资源、活教具。所以,要请有关人士到学校,现场讲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3.通过隐性课程来渲染传统文化
每个个体都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成长,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所处的家庭、社区、学校时刻都影响着其身心发展。校园环境是学校课程中重要的隐性课程,隐性课程虽然不同于显性课程那样正式列入学校的课程计划中,但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活教材,对学生的态度、动机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营造具有美育功能、益智功能和陶冶功能的藏族传统文化环境,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一方面,要打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会说话”的建筑,即门窗上的图案、花纹具有藏族传统文化特色;图书室、餐厅的装饰中有机地融入藏族民间工艺的成分,把学生的民间工艺作品陈设在走廊、楼梯间等地方,在校内宣传栏中展示有关民间艺术活动的照片、图像等;悬挂诠释民族神话、传说的壁画等。另一方面创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区角环境,比如每个班选择一个具有藏族民间工艺特色的项目来美化教室。
[1]包舒畅.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选择的误区及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1(2):76-78.
[2]王鉴,安富海.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综述[J].学术探索,2011(2):124-132.
[3]傅道春.教育学——情境与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21-229.
[4]靳淑梅.延边大学多元文化课程构建[J].教育评论,2012(4):117-119.
[5]捌马阿末.论藏族民间艺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J].贵州民族研究,2011(3):175-178.
[6]吴洁华.新课标旧课标——对新旧美术课程总目标的感悟[J].美术教育研究,2012(24):119.
[7]于贵书,韩晓雨.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现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