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军 王丹 付秀荣
自2004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制定并下发了系列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文件,这些文件要求:高校思政课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既要“加强实践教学”,又要“完善实践教学制度”。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及其实施问题,近年来广大一线教师展开了若干理论与实践探讨,系统梳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成果,分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的有效建议,从而把思政课实践教学推上新台阶。
什么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针对这一问题,学者们从教学目的、形式、教学主客体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学者指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联系起来的、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自主研究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多种教学方式的总和”①。还有学者指出:实践教学区别于理论教学,又与理论教学有内在联系。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展,但其一定是对理论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另有学者指出:“在本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②实践教学必须是有目的、有内容、有计划地实施的教学活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不同,它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均在场的情况下,依据教学目的、内容有计划地开展的实践活动。实践教学不简单等同于参观、考察、调查等,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改造大学生的主观世界以及增强学生改造客体的能力。
因此,界定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应当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有师生共同在场,承担并完成相应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其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或延伸;最后,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共同承担改造大学生主观世界,以及提升其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责任。由此,我们可以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界定为: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具有明确教学目的与内容,与理论教学相配合,目的在于改造学生主观世界并提升其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多样。有学者根据自己的认识与实践,提出了丰富多彩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柳礼泉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包括基地教育、社会实践、案例教学、阅读实践、校园文化、研究实践等六大基本类型”。③谭宏、杨启莲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采取流动式、自选式、固定式、渗透式、声像式、讲座式、交流式、活动式等多种方法”。
此外,学者们还对思政课虚拟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吕志、张居永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有课内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三种基本形式,其中,虚拟实践教学包括网上调查、网上论坛管理、开设主题博客和创建课程聊天室等。”他们提出了虚拟实践教学这一信息化形式,将网络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刘会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第一,虚拟体验,是指学生带着实践任务,把参观、体验等活动放在选定的虚拟目标空间中来进行;第二,网络调研,要求学生在网上调查研究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焦点事件;第三,虚拟建构,要求学生依据所学的理论问题、了解的社会问题制作专题网站或网页;第四,网事研究,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网络资源,深入研究网络世界关注的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这些形式的最终成果可以是电子报、电子杂志、专题网站或网页、研究论文等。”④
综合起来看,依据不同场域,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包括四类:课内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以及虚拟实践教学。各种教学形式都有其优点或不足,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教学内容的不同选取恰当的形式。其中,校外实践教学因涉及学生安全、经费等问题,可以适当地开展,而另外三种形式,特别是对课堂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要充分利用,注重思政课实践教学现实平台与虚拟平台的有机结合。
尽管诸高校在一定程度上比较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但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思政课实践教学缺少系统性、科学性,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从思政课开展的实践教学情况来看,受人力、物力、财力所限,实践教学的开展往往比较零散,缺少系统性、科学性。表现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缺少教学大纲,缺少必要的考核与评价,有的把社会实践等同于实践教学,甚至流于形式。此外,四种实践教学形式中,由于涉及时间、地点、交通工具、经费、组织者等的限制,面向全体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实施困难。校园实践教学又因存在与团委、学生工作部的工作交叉、重叠,占用教师及学生课外时间等问题而开展得不尽如人意。相对容易开展的课堂实践教学、虚拟实践教学,又因受学时之限无法充分地展开。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限制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其进展缓慢。
2.学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有力的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保障缺少力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缺少激励教师开展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由于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如果没有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教师很难有进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二是经费保障的匮乏。由于思政课实践教学难以纳入正常教学轨道,因而无法保证稳定的经费。全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的问题,在经费匮乏的状态下很多实践教学活动无法展开。
3.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教师精力、能力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实践育人效果不明显。高校思政课教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外,还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除了课堂实践教学外,其他三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的实施都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任务使教师明显感觉精力不足。此外,教师是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发挥的重要因素,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发挥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有能力指导,善于指导。事实上,一部分开展实践教学的教师缺乏实践经历,难以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这使实践教学开展的效果不明显,其实践育人功能无法充分发挥。
此外,笔者认为,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部分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态度不端正,加上课业负担重,需要参加的活动多等原因,致使部分学生对实践教学缺少热情,对实践教学布置的作业敷衍了事。
上述若干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发挥,也限制了实践教学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转变中的作用。为充分保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建议。
1.明晰教学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在改造学生主观世界的同时,提升学生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为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实现教学目的,实践教学要有计划、有大纲。为保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规范性,必须将其纳入常规教学计划。也就是要把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来实施,有计划、有大纲、有制度、有活动、有评价、有反馈。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广大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因此,在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思想理论水平建设的同时,要积极鼓励、支持、组织教师走出去,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工作;鼓励教师通过深入社会、参观访问、社会考察、师资培训等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教师是取得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当继续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3.落实学分并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机制。各高校应当依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不仅要把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还要从现有的思政课学分中抽出2学分作为实践教学的学分。学生在校期间,只要其有选择地参与有教师指导的1~2项颇具深度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即可获取此学分。此外,因实践教学具有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场地灵活等特点,其考核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在确认实践教学考核占思政课综合考核适当比例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实践教学考核手段、方式的多样性。同时还要进一步落实学分制,完善考核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保障体制。建立健全指导实践教学的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学校可以成立由校领导、思政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和宣传部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学校要制定制度,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同时予以工作量的认定,科学评估实践教学的效果,建立健全监督与激励机制。许多学者都指出,应当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与支持力度,要设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以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系统性、长效性、实效性。
实践证明,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益教学形式。为进一步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除需要思政课教师们的深入探索之外,更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以集体的智慧共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大计,通过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的主观世界发生改变,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进而提升其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注释]
①吴绍禹.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及环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166.
②李瑞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及特征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6):32.
③柳礼泉.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66.
④刘会强.虚拟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网络的深度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