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长水 侯东喜
1.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应该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心理发展水平,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做到与学生的思想状况相匹配,有的放矢,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思政课教师应该到学生中间去经常性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分析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对学生思想实际的把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千差万别的具体教育对象,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事而异,端正学生对未来前途的态度、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对师生的态度、对日常学习的态度,不断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自觉地把自己的未来同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
2.教学内容应直面现实。思政课教学必须和时代相结合,紧紧扣住时代的脉搏。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无论称为改革的时代、转型的时代,还是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或者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无论我们怎样看待这个时代,认为这个时代是好是坏,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选择,也不能逃避,更不能逃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有优势但也有不足之处,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促使一些人急功近利,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出现不正当行为,这些行为会让学生产生困惑。面对各种各样的困惑,思政课应该给予学生满意的回答。思政课教学应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疑惑的问题引入课堂,通过讨论方式引导学生的思想,解答普遍存在的疑问,使学生认识到正是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才有必要全面深化改革,正是因为存在问题才为下一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既要教书更要育人,不能仅停留在对知识的传输上,更要塑造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适应社会、造福社会。
3.教学内容应与时事紧密结合。当前各种媒体十分发达,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在几个小时、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都有可能传遍全球。大学生处于思维活跃时期,他们不仅关注身边的事情,更关心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微博、微信、QQ、各种社交网站论坛,是他们表达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见、对校园里发生的事件看法的重要平台。思政课教师应关注这些平台,当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时,积极疏导学生情绪,通过讨论、辩论等途径提高学生对事实的辨别能力,因势利导及时排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在授课当中也可以把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编写成教学案例,用最新的时事案例阐释书本上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使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成鲜活的形象融入记忆的深处,使课堂具有时代性。
当前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博取受众的注意力,媒体采取各种办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于是“眼球经济”盛行一时,人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借鉴“眼球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来,使学生在树立正确“三观”的过程中享受轻松愉悦。
1.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当前传统教学模式还是被广泛使用,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的方式传授知识,把在黑板上板书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这种教学模式在当今社会的竞争力越来越低。现在学生普遍使用手机上网,低廉的上网资费、快速的上网节奏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则容易使学生厌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手段、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能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使课堂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形象记忆和理解接受。也可以把思政课教学搬上网络,利用互联网络建立思政课教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提供高品位,富有思想性、创造性和趣味性的视频、图片以及案例供学生学习、借鉴和下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市场经济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还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很大影响。人们的独立意识、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参与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青年学子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他们是时代的骄子,知识的单向灌输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他们希望在独立思考中获取知识,在交流和思想碰撞过程中激发思考。互动式教学使学生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由老师逼学生学习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得到激发,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提升,为未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突破了原有教学模式对师生在课堂上交流的障碍,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教师主要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沉闷的课堂气氛被师生间的互动所取代,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3.做好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课程教学不仅包括理论环节,也包括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在思政课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它能够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有益补充,弥补理论教学的局限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实践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普遍存在着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的倾向,或者口头上好像很重视,但行动上不落实。实践教学普遍采用的方式有社会实践、听讲座、写报告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如何制订更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值得认真思考。另一方面,从事实践教学专职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同时,在实践平台方面建设也是难题,存在着基地不足、场所缺乏、实践基地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等问题。
1.传统的思治课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有一定的距离。课程考核方式具有一定导向性,考核方式不同达到的目的也不相同。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这一方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近年来,各高校虽然进行了一些创新,但考核仍然停留在传统层面上,学生应对这种考试的方式往往是考试前死记硬背,搞考前突击。为了取得好成绩,有的学生甚至挑灯夜战,等考完后就将所学的知识扔到“爪哇国”里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通过课程考核促使学生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逐步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统一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上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探索多角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机制。要想达到思政课的教育目标,就必须改变现有的考核方式,把对知识层面的考核变成知识考核和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真正提高。一方面,注重对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过程控制,把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设置科学的适合考核的教学环节,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避免仅仅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就能够得到高分的现象。同时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可以采用在课堂上设置讨论环节、撰写时事小论文、进行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采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建立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共同对学生思想状况分析考核的制度,促进学生思想转变,提高思政课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3.思政课成绩与学生的实际利益挂钩。当前大学生对实际利益的关注度明显上升,他们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度明显提高。思政课考核的结果应该与实际利益挂钩,这样能激发他们认真完成教学各环节的热情。这些实际利益可以是与评优评先挂钩,也可以是与学生担任的职务挂钩,还可以与发展党员结合在一起,作为考察发展党员的基础指标。总之,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从而激发其学习思政课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