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瑞玲
(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南阳 47300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初探
余瑞玲
(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南阳 473004)
由于大量缺乏师范教育或教师教育训练的人员进入教育行业,导致我国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尤其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且整体质量不高的现状,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深入探讨,从而为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教师培养、评价等提供政策参考和理论指导,并为高校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提供方向和价值启示。
专业发展;教师;新建本科高校
从广义的社会学视角来说,“专业”是依据社会职业划分的专门职业,即某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有着独特的技术、运行及评估机制, “隔行如隔山”。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要使教师职业达到“专业”化,使教师行业成为具有严格准入制度的“专门化”行业。那么,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根据舒尔曼的教学理念,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至少应该包括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生及其特性知识,教育脉络知识,教育目的目标等知识。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教学的技能,即根据学生需要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利用多种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技能;课堂组织与管理技能,即组织管理课堂,保证正常教学,管理学生行为的能力;评价学生及进行反思、交流的技能。专业情意的健全,是对教师价值信念的要求,是教师对教育教学产生的积极的情感。[1]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系统、教育实践及研究能力、情感及人格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系统。要求教师要成为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能手,即要具备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还要具备个人的实践知识,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二是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能力。前者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等;后者体现着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密切结合,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内容。三是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教师的积极情感、道德操守、价值观及人格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是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在教育终极价值目标引导下,教师主动通过行动研究、教学反思等形式不断追求专业成长,从而达到自身素质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高校教师发展更强调专业规范、专业自主和专业评价。正如台湾教育学者陈碧祥的观点所述,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是大学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及服务工作时,经由独立、合作、正式及非正式等进修、研究活动,引导自我反省与理解,增进教学、研究及服务等专业知识与精神,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个人自我实现,提升学校学术文化,达成学校教育目标,从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2]大学教师专业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专业能力与知识;二是研究专业能力与知识;三是社会服务专业能力与知识。可见,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更加广泛、包容,其对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要求,体现了大学教师的独特社会价值。
总体而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主要表现于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上。一是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观、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三个方面。二是科学研究能力。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学术研究理念与精神、学科专业知识、学术研究能力、批判能力等。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研究职能成为当代大学提升竞争力和实现时代价值的关键。对教师来说,增强科研素养也已成为当代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三是社会服务能力。所谓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是指高校教师运用已掌握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创造的科研成果,通过学术报告、培养人才、推广新成果等形式,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目前,大学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也已成为其专业发展的又一关键内容。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就是高校教师以教育终极价值目标为导向,为了个体价值与大学价值的实现和和谐,主动通过学习和研究,向专业发展、成熟迈进的过程。高校教师工作中能够培养出合格高级人才,能够创新科学研究成果,且能够社会进步提供直接性服务。
在我国,推动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举。而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地理位置偏远及建设基础薄弱等诸多因素,使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专业发展与普遍意义上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不同的外延。
在学校定位与办学目标上上,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定位于教学型高校,旨在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为适应这一人才培养规格,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更加贴近市场和生产,教学过程中也更着重实习实训。在科学研究方面,新建本科院校更多侧重于应用科学知识的发现及技术开发和转化。基于此,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教育教学技能的要求会更高。要求教师理论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具备由专业向职业转化的经验以及至具有职业操作的能力。
地方化或区域性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一个核心特征。新建本科院校要谋求更好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就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这样,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就必须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一般目标的基础上,兼顾“地方性”,即加强对地方的资源、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研究,将学术研究与地方实际需要结合,能够为地方的特殊需要提供各种服务。
但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不容忽略的现实,即新建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相当薄弱。在此条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必然存在一个“达标”过程,即首先要转变观念,培养大学理念和追求专业成长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学习实现专业知识的丰富,满足大学教学的需要。只有经历这样一个达标过程,才会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走向卓越。
[1]袁晓杰.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D].长春:北师范大学,2012:14-15.
[2]陈碧祥.我国大学教师升等制度与教师专业成长及学校发展定位关系之探究[J].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14):26.
On special field teacher’s development connotation of new -build regular college course universities
YU Rui-ling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yang Henan, 473004, China)
Because large amount of the personnel entrance being short of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 or teacher training education are in the career of education, lead to our country teacher professionalization degree is not taller. Especially to the new-built local regular college course universitie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teacher horizontal and the no high level of overall mass current situation, which have affected the education's health gravely developments. The passage discussed in depth by the fact of the special field teacher development problem, and universities re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teacher cultivates, estimating and so on, which provide the policy reference and theory direction to the place thereby, and the special fiel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he value enlightenment to universities teacher individual .
Special field development ;teacher; New-built regular college course universities
G648.1
A
1000-9795(2014)04-0186-01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2-20
余瑞玲(1977-),女,河南南阳人,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学方向的研究。
河南省教育厅立项研究项目“河南省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生活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QN—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