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迁移理论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分析*

2014-04-17 06:46张浩群
关键词:二语母语现象

张浩群

(扬州市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一、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中介语石化一般指在具有持续的语言输入、足够的学习动机和充分的练习机会情况下发生的语言发展停滞现象,即学习者形成的中介语无法发展成为地道的二语。中介语是二语学习中的一个阶段,而且是一个历时较长的阶段。中介语是介于母语和二语中间的语言,既有母语的特征,又有二语的特征,中介语的形成是学习者在没有完全掌握二语的阶段,需要理解和产出二语所采用的一种策略。

Selinker认为只有5%的学习者会成功习得二语,Scovel认为只有0.1%,而Long则否认有成功的二语习得[1]。众多无法成功习得二语的学习者都发生了中介语石化现象。中介语石化现象可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如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对于石化现象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Selinker认为中介语石化既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机制。Lenneberg提出关键期假设,结合生物学理论,认为2~13岁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在此期间语言学习相对容易,在此之后,人脑的相关机能已完全成熟定型,语言习得也就变得相当困难,容易产生无法将二语知识完全内化的中介语石化现象[2]。Johnson认为交际需求得到满足导致语言石化,学习者已掌握的二语知识足以完成各种交际任务,会导致学习者失去学习动机,进而导致学习停滞不前,语言石化,停留在中介语阶段[3]。以上是一些语言学家对于二语习得过程中中介语石化现象的解释,本文将运用新的理论探讨这一现象,即概念迁移引起中介语石化。

二、概念迁移理论概述

概念迁移是语言迁移研究的最新方向,将语言研究和社会、心理、文化研究相结合,借鉴、吸收了多种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如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体验主义等。概念迁移研究为语言迁移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角,丰富了研究内容,也拓宽了该理论的实际应用领域。

(一) 概念与概念系统

概念是人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是人对一类基本相同或相似事物的心理表征,包括意象、印象和图式,涉及物体、情感、人物、性别、数字、时间、空间和运动八个基本领域。概念范畴化也就是人类对于世界相似的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本文采用Odlin的立场,把词汇语义和命题语义层面的迁移归为语义迁移,以突出作为超语言范畴的概念迁移与发生在语言层面的迁移的区别,尽管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4]。语言的各个层面,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都有其相对应的概念,语言形式为表层结构,受制于深层的概念结构,语言使用者的言语行为同样受制于深层的概念结构。

语言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类表达自身体验的工具或途径。根据体验主义理论,语言是建立在概念系统上的符号系统,尽管人类有相似的思维方式,以相似的方式进行认知、推理和演绎,但由于不同国家讲不同语言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从而形成不同的概念系统。

语言的习得伴随着概念系统的形成,二语学习者已具备了一套完整的与母语相对应的概念系统,习得二语意味着在母语概念系统的基础上形成一套新的概念系统,这包括增加和修改母语概念以及对母语概念系统的重组,新形成的概念系统称之为复合系统,其中包括仅与母语语言形式对应的母语概念、仅与二语语言形式对应的二语概念和共享概念,即母语和二语语言形式都可对应的概念。

(二) 概念迁移对中介语石化的解释

二语习得的过程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形成或语言符号系统的形成过程,还包括不易被察觉的语言概念系统的形成过程。“概念”有两类表征形式:“独立于语言的概念”与“借助于语言的概念”,概念迁移研究的是后者[5]。

二语习得的过程可细分为三个过程:首先是接触到表层的符号系统;然后是表层的语言形式映射到学习者已具备的母语概念系统上,增加概念或修改概念;最后,经过对母语概念系统的增加和重组,形成一套新的复合概念系统,其中包括与母语相对应的概念、与二语相对应的概念和共享概念。言语的产出要经过概念化、形式合成、发声三个基本阶段,概念化指生成交际信息和前语言信息,形式合成指生成实际言语的语法框和语音计划,发声阶段指执行语音计划,产生实际的语言。

如二语习得者在学习和产出二语时过多受到与二语不对应的母语概念的影响,即产生了概念迁移,会导致中介语的石化。概念化是言语产出的最初阶段,对于言语的产出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概念迁移对于语言石化有较强的解释力。

三、概念负迁移对语言各层次石化现象的解释

概念负迁移引起的语言石化主要发生在词汇、句法、语篇和语用方面,下文将分别从以上四个方面,用概念负迁移理论来探讨、分析语言石化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

(一) 词汇石化

词汇石化现象在二语习得中非常普遍。二语词汇的习得由三个阶段构成。

第一阶段为“词汇联想阶段”,即二语习得的初始阶段,当学习者接触到二语词汇时,在认知机制的作用下,二语词汇所对应的母语词汇被激活,母语对应词汇将自己对应的概念,包括句法、语义信息提供给二语词汇使用。在词汇联想阶段,二语词汇还未形成自己的概念,完全借用母语的概念。

第二阶段为“母语词目干预阶段”,二语学习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在此期间,母语词汇概念经常被激活并借给二语词汇使用,因而逐渐被复制到二语词汇的概念中,以后再使用该二语词汇时,无需再激活与之对应的母语词汇,二语词汇直接对应母语概念。

第三阶段为“充分整合阶段”,随着学习者接受大量语境化的输入,二语词汇概念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词汇石化实际上是大多数的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只停留在第二阶段,概念负迁移所导致的词汇石化主要是词汇使用方面的错误。

概念负迁移造成的词义混淆导致用词不当,其根本原因是语言使用者对于这些词汇的概念意义的认知错误,造成二语词汇语义被错误地延伸或缩小。例如,英文中的“room, house, flat, apartment, condo”常翻译成中文的“房子”,因此当使用场合指一间房间、一套公寓或公寓中的一间时,一些学习者会一概使用“house”,这样的错误应是汉语中关于房子的概念对于语言使用的影响。

再例如“cup”和“glass”,对应汉语中的“杯子”,一些学习者常分不清楚什么时候使用“cup”,什么时候使用“glass”,其根本原因在于对“cup”和“glass”对应的概念没有分清。

又例如,“过量饮酒损害身体”应翻译为“excessive drinking injures the health”,而不是“excessive drinking injures the body”,中文“身体”的概念内涵包括了健康的含义,而英文“body”的概念并不包括“健康”,这一句翻译的选词错误原因在于错误地套用了中文对等词的概念。因此,分清概念意义是避免词义混淆、避免造成石化的根本[6]。

一些词汇石化造成的词汇使用中出现的语法规则类错误可以归结为概念迁移,例如名词的单复数,这是一些学习者比较难掌握的,常不知道哪些名词可数,哪些名词不可数。按照在数字这个概念域中的异同,语言可被划分为名词类型语言和分类型语言,名词类语言中包括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和英语,这类语言更注意物体的形状,把物体看成一个个单位实体,分可数和不可数,并以语法规则和语言结构形式予以体现。

汉语属于分类型语言,是按物体的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没有具有形态句法变化的可数和不可数的区别。汉英两种语言对于名词概念化的差异,是造成学习者产生名词单复数使用石化错误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 句法石化

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它的基本句型有五种:SV,SVC,SVO,SVO1O2,SVOC,英语的句型离不开主语,SV句型是英语句型的基本描写结构,后四种句型是SV这一基本句型的演变模式。汉语是对主题进行描写的语言,常把某一句首成分作为主题描述,描述部分称为述题。

语言中,句子内部和外部的连接方式有三种:句法手段、词汇手段和语义手段。按句子内部和外部连接的方式,语言可分为形合和意合两种,使用句法手段和词汇手段进行连接的是形合语言,使用语义手段连接的是意合语言。英语是形合语言,汉语是意合语言。英语重形合,多用连接词表明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句子形态呈树状结构,有主干和枝蔓。汉语句义靠语义贯通,少用连接词,不太注重外在的、严格的逻辑,可在同一施事或主题下按语义铺陈,句子形态呈竹节状。

不同的句法结构体现的是不同的概念模式,即描述事实、阐述观点等的思维习惯和概念图式结构。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出现的句法石化常表现为所产出的英语句式为汉语结构,如定语和状语位置不对、少用或错用关系词或连接词、多个简单句铺陈、中间不用连接词等。

探究其深层原因,其中主要为概念迁移,如英语描述世界的概念模式是:“某一主体—行为—行为客体—行为标志”;汉语描述世界的概念模式是:“某一主体—行为标志—行为—行为客体”。由此可以看出,汉英定语和状语的位置是不同的,汉语定语通常在被修饰词之前,而英语定语还可以在被修饰词之后;汉语的状语通常在行为之前,而英语的状语还可以在行为之后。

(三) 语篇石化

语篇的石化现象指学习者的段落或文章篇章结构、组成形式或组织策略不够地道且发展停滞。如段落发展的结构模式,英语通常为直线型,首先提出话题,接着对其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汉语是迂回讲述相关内容,作好铺垫后提出话题,再进行论述,为螺旋型结构。不同的篇章段落结构模式与思维习惯相关,长期的思维习惯会形成对应的概念和图式结构。

二语初学者的概念系统是基于母语的概念组成的,二语使用的是母语的概念,因此母语是汉语的初学者,其段落结构带有汉语的特征,呈螺旋型。二语学习到一定的程度,学习者的概念系统成为一个复合系统,既有母语概念,又有二语概念,还有复合概念,语篇石化体现为语篇既不是完全的螺旋型,也不是英语的直线型,是兼而有之,原因是受到未完全内化的篇章图式概念的影响。

以空间概念为例,不同的语言对于空间的编码也不同,不同的空间域概念也会对篇章结构产生影响。空间概念化框架分为三种:绝对框架(absolute frame)、内在框架(intrinsic frame)、指示框架(deictic frame)。绝对框架以东、西、南、北这类绝对值作为参照,不涉及说话者和听话者的信息;内在框架以被描述物内在特征作为参照(如in front of, at the back of);指示框架也称为相对框架,以说话者和听话者作为参照(如in front of me, to your left)。英语中多使用内在框架,汉语中绝对框架使用得更多,如介绍某景点时,常以东、西、南、北作为参照。空间概念的差异会造成有关空间描写篇章的结构不同,若不能将这一概念内化,也会造成语篇石化。

四、结语

运用概念迁移理论解释中介语石化现象,说明了深层的概念系统对于语言表层形式的决定性影响,而概念和概念系统的形成是由文化和思维方式所决定的。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是要掌握语法知识,同时需要注重对其文化知识的了解,理解其语言的文化内涵,内化语言形式所对应的概念系统。因此,脱离实际交际意义的、单纯的形式操练是不可取的,也极易造成中介语石化,所以,建议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相结合。

隐性学习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潜移默化,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内化语言的意义。但对于一些文化差异较大的语言结构和意义,隐性学习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需结合显性学习,突出强调其语言形式对应的概念,有意识地突出因文化不同而差异较大的概念。

Senlinker认为,中介语石化按其性质可分为暂时性石化和永久性石化,出现暂时性石化,若不能分析其成因,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一般经过5年就会成为永久性石化。通过运用概念迁移理论分析中介语石化现象,首先有助于理解其成因,继而根据个体需求,采取不同措施,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力图避免中介语石化的产生,或在发生暂时性石化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展成为永久性石化。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可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次,对于二语的熟练掌握和地道表达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引起了许多学者及学习者的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理论对进行了研究分析。语言学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二语习得因受已掌握的母语的影响,更是如此。造成语言习得停滞不前的原因较为复杂,也因人而异,其中概念迁移是造成中介语石化的重要因素。

概念迁移是语言迁移研究的新方向,对于语际影响的研究也从表层形式转向深层概念。概念迁移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分析相关语言现象。本文运用概念迁移理论解释中介语石化现象,旨在分析、解释其形成的深层因素,同时也希望引发更多研究者对于中介语石化现象和概念迁移理论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暴丽颖.语言石化与理性关联学习[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3):61-65.

[2]LENNEBERG E.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Language[M].New York:New York Wiley,1967.

[3]JOHNSON K.Language Teaching and Skill Learning[M].Oxford:Blackwell,1996.

[4]ODLINn T.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si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9.

[5]张会平,刘永兵.英语词汇学习与概念迁移——以常用动词搭配、类联接与语义韵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6):38-43.

[6]俞理明,常辉,姜孟.语言迁移研究新视角[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二语母语现象
母语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母语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Ferris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