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 果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外语系 湖南长沙 410151)
企业介入式高职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报告书
庞 果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外语系 湖南长沙 410151)
本课题以合作教育理论、产学合作理论为理论依据,改革了英语学习与岗位用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研究了企业介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材的选择以及学生的实习“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了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参与性,与高职院校共同培养人才的双赢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企业介入式;高职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
2011年2月22日,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会上表示: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总量压力有增无减,还有部分毕业生专业背景、就业意愿和岗位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以及2012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12)》指出,2011和2012毕业生就业红牌警告十大专业就包括英语专业。因此,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就迫在眉睫。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技能,实现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课题组所在学校(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对相关专业和企业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与长沙大成国际大酒店、宁乡通程温泉大酒店、等单位签订人才合作培养意向书,加强校企合作,从而使企业主动介入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并且将这一模式从09级的学生开始逐步实施。该校应用外语系(以下简称“外语系”)确定了灵活机动、开门办学的方针,为加强专业管理,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聘请合作企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和考察,商讨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审定专业教学计划,协调管理学生实训,指导学生就业等,极大地推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步伐。
根据社会的要求和高职教育的宗旨,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职业化、岗位化、企业化。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邀请相关企业介入其中,参与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学研究,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英语类应用型人才。这种模式称之为“企业介入式模式”。
(一)研究目标
课题组以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应用外语系2011级酒店管理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班级同学为实验对象,并制定下列研究目标。
目标一:英语专业相关岗位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具体要求。
目标二:教师、教材和相关教辅资料的合适选择。授课教师更新教学理念,邀请相关企业专家针对英语专业的岗位和岗位群搜集并编写相关资料,并在几家大出版社提供的教材中选择更合适更实用的教材。
目标三:“企业介入式模式”的实施。让学生从课堂走出去,直接到企业进行现场教学,接受企业的指导,让“学以致用”和“校企一体化”真正变成现实。
(二)研究内容
1.“企业介入式英语学习模式”的实施途径和方式。企业全程参与英语教学分为三个步骤,教学之前的教材教辅选择制订以及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学习之中教师的培训和学生的顶岗实习,学生走向岗位的自我评价和工作单位评价。
2.与岗位群配套的高职英语教材的选用。合适的教学资料对学生的学习而言至关重要,对于教材的研究选择确定是本研究实施的前提。通过校企密切合作讨论研究协商,最终确定高教社和外研社的相关岗位英语教材作为辅助学习教材。
(一)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说明如下:
1.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走访合作企业,课题组进一步了解到企业对于英语类人才的需求,为课题研究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第一手参考信息。根据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课题组成员集体讨论设计了就业岗位群及职业能力需求问卷调查表30份,收回问卷调查表21份,对问卷调查表进行了数据整理和分析。
2.对比实验法。在2011级酒店管理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入学之初,聘请长沙大成国际大酒店负责人、长沙小天鹅戴斯国际大酒店负责人以及两酒店的大堂、餐饮、客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不同程度的参与人才培养讨论。而2010级沿用我系制定的学习后实习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变。2010级于2012年7月开始实习,到2013年1月结束。2011级学生于2013年7月开始实习,至今已经五个月,根据对两类班级进行综合评定,比较和分析相同专业不同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检测研究假设。
3.技术参照法。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国内外职业教育和企业配合教育的有关职业教学和改革的理论文章和实践成果,找出更适合英语应用能力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指导。
(二)研究步骤
课题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酝酿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2年的1月),即实验研究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课题组成员举行了课题开题会,拟定方案,走访合作企业,设计调查问卷,并对2011级新生进行英语应用能力测试。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是启动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3年1月),这是实验研究的主要阶段。所做工作主要表现为:
1.课题组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邀请长沙大成国际大酒店、长沙小天鹅戴斯国际大酒店、宁乡通程温泉大酒店相关岗位负责人进行访谈,共同探讨2011级酒店管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
2.确定外研社的教材为岗位群英语学习教材的辅助教材。
3.合约酒店每学期与学生进行两次会谈,与会人员包括企业、学生和教师代表等,收集信息,了解学习和实习情况。
4.总结该系2010级酒店管理班学生的实习情况,期间,课题组研究人员不定期到学生实习酒店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了解。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2月--2013年12月)本阶段为实验总结阶段。课题组搜集完善各种资料,了解并调查2011级学生的实习情况,分析和归纳研究资料和数据,组织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及研究报告,进行结题评审。
(一)校企合作
在合作酒店和课题组老师的努力下,课题组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并按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进行课程开发和改革,重新制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教学计划,使专业及其课程设置更趋完善、有效,并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时效性。
通过调查,课题组发现不同企业对不同专业的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有如下特点:
(1)外贸企业和酒店企业对于对于职业道德都非常看重,都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
(2)外贸企业和酒店企业都要求学生具备相应职业技能,但是它们都更看重在岗的继续学习能力。而对于专业知识,很明显,外贸企业的要求则高很多。
(3)外贸企业对于商务英语的同学的要求则主要表现在对职业能力和综合技能方面。相对对于行业英语的要求,酒店要求则低很多,在回收的问卷中,沿海酒店对员工英语口语要求较高。
2.研究实验过程。“企业介入式模式”对校企一体化要求非常高。企业介入模式相比校企合作而言,更强调企业的主动性。使学生更好的由“学习的世界”转入到“工作的世界”。
那么如何使企业更好的介入到学院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呢?怎样选择最佳的合作方式呢?
(1)培养目标的建设。学校邀请合作企业部门和外贸公司部门负责人不定期进行讲座,这些专家和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学委员会,共同制定教学大纲,研究教材的选择。
(2)师资力量的培养。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短期岗位见习,以期获得相关企业理念。同样,学校和合作企业进行沟通访谈,使企业更好地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积极参与企业专家的会谈,并参与企业举办的相关职业的培训。
(3)企业介入。学生到企业(公司)参观期间,安排学生与企业代表的座谈。内容包括:事情进展情况;学生实习或参观安排;学生在校学习的信息了解;下学期企业(公司)会见学生时间安排;其他事宜。
这种合作对话在每个专业不同学期的实习实训期间持续进行,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电话或网络会议。
学校邀请专家做兼职教师或定期讲座,从而加深学生对职业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目的性。
教师不定期到企业进行短期培训,从而扩大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的职业眼界,加强他们的应用职业技能,做到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
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中,专业教师都注重行业和岗位的能力培训。同一门课程,比如视听说,即使在遇到相同的听说内容的情况下,教师也必须根据商务英语和酒店管理不同的岗位群而设置不同的情境和教学模块,使学生运用岗位英语进入学习情境。
(二)理论依据
1.合作教育理论。“合作教育”即“Cooperative Education”。有关于它的含义,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的解释是“合作教育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并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和思考”。合作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工作与学习密不可分,两者相互结合。。
2.福斯特“产学”合作理论。福斯特(Philip J . Foster)是研究当今国际职业教育理论的著名学者,多年来致力于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在其名作《发展规划中的职业学校谬误》中得以体现,他的思想引领了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对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及改革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三)研究成果
2011级商务英语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分别于2013年7月进入长沙大成国际大酒店和宁乡通程温泉大酒店实习。相比于2010级学生,酒店部门给予他们的实习评价更高,满意度也相对提高。实习单位认为2011级实习生更好的体现了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岗位领悟能力明显增强。学生虽然在经验方面仍然欠缺,但是,本届学生表现出适应性强,上手快,抗压能力强等优势。在专业英语方面也表现出应用技能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企业在最开始人才培养中介入指导,并在过程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在接受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加强实践训练,这样才使得他们能及时融入社会之中。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获得的是理论知识,而在企业实习能获得实际操作经验。此二者,缺一不可。
通过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建设与实践,课题组认为:本课题研究方法是科学的,既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基础,又符合客观需要。校企密切合作,企业积极介入,对于双方而言,是互利互惠的、有战略远见的、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1]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教高[2009]3号http://www.gov.cn/gongbao/ content/2009/content_1331178.htm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http://edu. sina.com.cn/l/2010-07-30/0811191352.shtml
[3]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4]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情况亮出“红黄绿牌”.http://edu.21cn. com/tongdeng/f_184_30323-1.htm
[5]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7.
[6]易志勇.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规范管理[M].团结出版社,2008,12.
[7]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
The report of enterprise intrusive vocational 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y cultivating model
Pang Guo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unan Security Technology Career Academy, Changsha Hunan,410151,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of industry university cooperation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to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the post language combination; Studies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raining plan,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as well as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work-study combination"; to further enhance enterprise participation,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win-win mode and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talents.
enterprise intrusive; college English; applied ability; training mode
H31
A
1000-9795(2014)04-0257-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2-19
庞 果(1974-),女,湖南长沙人,讲师,从事英语教学、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
湖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研究课题“企业介入式高职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1C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