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一男 王一帆 闫 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北京 102249)
工科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以全国石油学子读书研讨会为例
辛一男 王一帆 闫 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北京 102249)
工科类创新人才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是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一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起全国石油学子读书研讨会活动,结合石油工程专业特色设立学习班级,创新培养模式,达到启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工科;创新型人才;石油学子读书研讨会;人才培养;新模式
工程技术是工业和经济快速的发展重要保障。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工程技术中一个新的理论或工艺都可能为整个行业带来很大的进步和变化。新理论和新工艺提出的前提是要有专业知识过硬同时具备创新性思维的人才。针对石油与天然气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培养“优质,卓越,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搭建全国石油学子读书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这一人才培养平台,设立读书与研究小组,设置专业前缘课题供学生学习与探讨,使参与的学生有所学、有所悟、有所创新。自2012年举办两届,共有16名专家学者参与指导,152名同学参与学习。前两届同学在研讨会之后共发表论文58篇,与研讨会课题直接相关28篇。其中本科生同学占总人数50%(76人)的情况下,发表论文23篇,占总论文量的39.7%。新的教学模式下的研讨会对于学生的培养与引导已经初现成果。
我国对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死板的教育方式和陈旧的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思维,长此以往,导致缺乏具有开创精神的人才,技术上难以突破,管理上缺乏创新。因此,研讨会尝试突破陈旧教学模式,革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调动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启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与探索,试图解决当今工科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根本所在。研讨会一直秉承“教育为先,学术先行”的宗旨,以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学术学习,促进研究型人才培养;以学术研究启发创新意识,达到培养目的。在教学模式上,采取“自学互学,以组代班”的全新模式,设立以小组为单位的读书班,倡导独立学习基础知识,组内学生交流学习结果与疑问,提出有关小组课题的想法与疑问,相互学习、共同探讨。而在学术上,小组在指导教师引领下围绕石油工程领域内的先进理论或技术展开探讨,每一组的指导教师均为石油工程领域知名的教授或学者,其中更包含领域内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同时,大多教授具有国外学习经验,对国外的教学模式有一定了解,对石油工程专业学生教育有自己的见解,这也在另一个层次达到了教育与学术的结合。
高等工程教育是以技术科学为主要学科基础、以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程师为目标的专门教育,它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根本保证。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基础知识是根基,针对某一方向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是拔高。虽然学生对于专业的先进知识与理论充满兴趣,但基础知识不牢固,同时缺乏相关老师的指引。因此,对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对先进理论学习无门成为了当下高校工科类学生在学习、研究、创新上的枷锁,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也丧失殆尽。针对这种状况,研讨会倡导以高端理论激发兴趣,以兴趣促进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良好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课题做出探讨和研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学术研究,激发创新意识。尝试由相关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和教授根据当前石油工程的发展方向和前沿水平设置,引导学生对石油工程专业技术前缘的课题进行学习和探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方法,以先进技术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独立学习加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课题涉及石油工程的各个主干领域如:油基钻井液技术研究、煤层气研究、煤层气研究、深水油气资源钻探技术、煤层气研究、页岩气开发技术、稠油热采技术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情况自由选择。就前两届研讨会调研结果来看,有关先进技术理论的课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研讨会学习之初,指导老师向本组学生明确学习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学习资料,由学员进行独立学习掌握。
对于基础知识和先进理论的独立学习只是实现创新的基础,而要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还必须有良好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良好的引导则需要老师的指导、同学间的相互探讨共同作用,构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探索与创新的环境。为此,研讨会采用“以组代班,自学互学”的学习模式,一定量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配备一到两名优秀的指导教师(如:钻井流体小组,郑力会教授)。首先学生就老师所给的课题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和课题深入探究。之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小组内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每位同学以ppt的形式展示自己当天所学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问。接着,同学们对有关问题进行交流,提出自己针对某个同学问的看法。在将知识和见解相互交融的基础之上,利用曾经或者刚刚学到的专业知识相互探讨。指导老师除了监督每个学员的学习情况外,还引导学生的沟通,同时融入小组与同学们交流探讨,在每位同学提出自己关于课题的认识、疑问以及想法之后,老师视情况加以纠正、解答和引导,向同学传授相应知识并且提高同学们对于加深该课题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之下,研讨会实现了“学习——产生疑问——询问探讨(老师,同学)——掌握”这样一个“学-疑-问-信”系统中各个元素的有机结合。该系统在促进学生独立学习、研究的同时,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和研究方向的进一步指明,大大增加了创新性思维的产生。进而大大改观了石油工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个性化指导不足的问题。
全国石油学子读书研讨会作为专业特色明显的学习与学术型活动,对于石油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性思维的引导上初见成效,成果显著。研讨会作为专为培养石油工程创新型人才而设立的教育性学术活动,是对石油院校培养石油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探索,同样也是对工科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刘慧卿.石油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08-112.
[3]马岚,吕红胤.创新型工科人才的培养[J].当代青年研究,2010(11).
[4]孙向阳,李力,高超峰.地方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8:14.
Engineering creative talents training new model -- Taking the National Petroleum students reading seminar as an example -- Take National Petroleum students reading seminar as an example
Xin Yi-nan, Wang Yi-fan, Yan Bo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lleg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Beijing, 102249, China)
Engineering innovative talent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raining college as the cradle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to explore and implement mode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l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to launch a National Petroleum students reading seminar activit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learning clas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l, to inspire students' scientific spirit, creative thinking,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engineering; innovative talents; petroleum students reading seminar; personnel training; new model
G640
A
1000-9795(2014)04-0218-01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2-17
辛一男(1990-),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辅导员,从事思政教育方向的研究。王一帆(1992-),男,安徽阜阳人,辅导员,从事思政教育方向的研究。闫 博(1990-),男,河南郑州人,辅导员,从事思政教育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