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校路径研究

2014-04-17 06:20:49王安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积极分子服务型学习型

王安平

(沈阳音乐学院 辽宁沈阳 110818)

高校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校路径研究

王安平

(沈阳音乐学院 辽宁沈阳 110818)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做出了新的部署,对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重视党校培训工作,将党校培训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全局中去认识和把握,探索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校,增强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干部教育的渗透性,彰显党校教育的隐性作用,切实发挥育人功能。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校党校

高校党校是培训干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是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党的十八大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做出了新的部署,对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更加重视党校培训工作,将党校培训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全局中去认识和把握,秉承全方位、多角度培训宗旨,探索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校,增强党校教育的渗透性,彰显党校教育的隐性作用,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思路中立德树人,发挥党校育人功能。

一、提高学习力,以知识提升执政能力,创建学习型高校党校

创建学习型高校党校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成党校基本教育任务的需要。要坚持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心,着眼于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以掌握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重点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以把握时代特征和形势为重点拓展学员的世界眼光,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重点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使学员在党校结业后,仍旧保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态度,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成为把知识转换成为执政能力的优秀党员、干部,从而使建设学习型党校成为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更新学习理念

一是树立全员学习理念。党校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要使党校成为全体学员共同学习的课堂、交流思想的精神家园和团结奋进的战斗堡垒。同时,学校要将党校师资培训纳入总体师资培训计划,推荐党校的专兼职教师到全国重点高校和各级党校参加学习进修,掌握最新理论动态和学术前沿信息,并要求定期从事党的建设方面的课题研究,形成理论成果,指导工作实践。

二是树立团队学习理念。团队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共同合作的人的共同体。学习型党校的团队学习,就是不但要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要大力提倡组织学员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强调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的形成,通过思想的碰撞激发集体的创造活力,提升团队的整体效能和集体智慧。

三是树立全方位学习理念。要使学员保持“本领恐慌”意识,时刻对自己在学识、眼界、能力等方面的不适应保持警醒,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特别要使领导干部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能力,使其养成勤奋学习和深入思考的习惯,以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提高面对压力反抗的能力,提高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

2.完善学习机制

一是按类别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在内容上“适学”。党校要根据培训对象来判断培训内容,做好培训需求分析,这是培训工作实现准确、及时和有效的重要保证。高校党校在教学大纲中要明确提出入党积极分子、新党员和领导干部应知应会的内容。对入党积极分子而言,要侧重端正其入党动机,增强其爱校意识,在政治理论培训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重点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党的纪律的教育以及国情和校情教育,引导其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对领导干部而言,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和校内干部互相交流探讨的方式进行培训,重点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以及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进行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国防等方面的重大部署的培训,夯实理论基础、开阔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提高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

二是学用结合,在效果上“励学”。对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党员实施“四个一”工程,即通过“读一本理论著作”,使学员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共产主义信仰的真谛,更加深入的理解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培养学员的社会责任感,做到学习书本知识与参加社会实践的统一;通过“开展一次微型党课活动”,鼓励学员在课堂上进行一次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培养其探究事物根源、寻找解决办法的思维模式;通过“做一次团队素质拓展训练”,体验有效沟通、团队合作、信息共享、资源配置和科学决策的重要性,历练团队精神,更好地适应各方面挑战。

三是健全管理,在制度上“促学”。要将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纳入本科教学计划,作为学分课开设,在学生中开展广泛宣传和普及共产主义教育;要把领导干部的学习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业绩考核结合起来;把学习情况和提拔使用结合起来;把学习情况和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加大对学员学习的检查力度,采取党校考核、评比、表彰、奖励等方法,形成优良的学习风气。

3.探求学习形式

一是要结合自身实际“真学”。要联系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充分结合国情、党情、校情,切实开展党课教育,加强对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问题的学习;要注重强调干部对岗位知识的学习,倡导教职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学习,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增强本领、推进工作的过程,使学习无处不在,每个岗位都成为学习场所,每一项工作都成为学习思考的课题。

二是要利用信息载体“巧学”。要用活现代信息载体,开创学习培训新模式。可以与地方党校和革命教育基地合作共建,赴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邀请地方领导干部、著名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人物为学员授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用省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相关讲坛,引导学员思考社会焦点问题,拓宽学习渠道。积极引导学员运用手机、网络、电视等现代媒体,汲取对提升自身素质有帮助的“养料”,组织干部以干部在线学习网为平台进行学习;组织学员观看被誉为中国式管理之父的曾仕强主讲的专题片《如何打造坚实的基层团队》,引导大家培养团队精神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组织学员观看《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爱国主义影片,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二、坚持群众路线,提升服务大局能力,创建服务型高校党校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也为党校的改革发展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早在1958年毛泽东同志视察天津大学并就高校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进一步强调“领导就是服务”,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当成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标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既是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的必要途径,也是推动高校党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党校要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思路中,服务于学员,服务于基层党组织和师生,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使培养的党员、干部把为民服务深深烙在“心”里,把勤政务实牢牢抓在“手”中,把责任担当稳稳扛在“肩”上,通过提高服务能力来提高党的领导力、凝聚力,以服务型党校建设带动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1.为学员服务

一是做好培训需求调查。培训工作开展之前,特别是入党积极分子、新党员培训之前,党校要收集学员的资料,建立学员背景档案,便于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二是建立学员回访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立与基层党组织联系制度,了解掌握学员培训效果,就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进行调研,征求对培训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明确培训工作改进方向。

三是加强学员自我管理。把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党员培训班学员编成班级建立临时班委,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将学员的带头作用与学员的自主管理监督检查相结合,通过网络平台,增进学员交流,形成管理层次,加强经常性教育监督。

2.为基层党组织和师生服务

一是组织党校骨干教师深入基层党组织进行宣传教育。党校骨干教师通过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精心备课,深入基层党组织进行宣传教育,承担起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进行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国防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和要求的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

二是使学员为岗位代言为师生服务。所谓“岗位代言”即全面展示个人在本职工作岗位的一切言行,包括品德、修养、才能、学识、绩效、群众及社会评价等诸多内容。通过将师生员工反映的突出问题反馈给党校学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并要求制定解决方案,使学员从学校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师生员工的新期待角度出发,树立群众意识,提升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学校发展建设,为学校站好岗、为师生守好岗,把对本职工作的珍惜,对美好事业的追求,全部集中体现在对自身岗位的恪守和尽职上来,以实干取信于师生员工。

3.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高校党校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新党员的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重形式轻效果的问题。党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让学员简单地了解和背诵党的理论知识,而是要把他们培养成热爱党的事业、忠诚党的事业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就需要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党校教育中实践环节的必修部分,学员在完成一定时数的志愿服务活动后才有资格参加党校结业考试。统一印制、发放《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登记册》。组织入党积极分子、新党员到社区开展义务劳动,并发挥专业优势,为居民义务服务,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建立党校学习实践基地,分批组织学员到基地进行支教、农村调查和社会实践。组织学员赴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慰问农民工子女”活动,结对帮扶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志愿服务使党校学员在活动中对所学理论的认识得到深化,实现党校课堂与社会实践课堂的有效对接。

三、体现时代发展要求,产生具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建创新型高校党校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坚持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是无产阶级政党永葆活力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对他们理论中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由于顺应了时代的变化要求而转变思维方式,进行理论创新,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从一个领导人民为争取全国政权而斗争的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从一个在封闭条件下领导计划经济的政党到开放条件下领导市场经济的政党,从一个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政党到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被人民拥护的政党。

高校党校校作为教育培养青年、干部的重要阵地,在教育管理观念上绝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落后于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而应保持创新意识,适应国际国内客观形势发展变化,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遵循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推进高校科学发展、大学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课题开展调研,发挥好“思想库”作用,不断产生有积极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为学院党委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不断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造就品学兼优、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培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1]赵乐际在第二十一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1-8.

[2]梁晓字.对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考[J].探索,2013(1).

[3]谢振安.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途径[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瞿振元.发挥好高校党校的阵地和熔炉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5]马舒洁.高校党校育人功能初探[J].延边党校学报,2010(3).

Create a research type service innovation of Party school learning pat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An-ping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Shenyang Liaoning,110818, China)

The Party's eighteen meeting to have made new deployment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Party building,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learning, service, innovation of Marx's ruling Party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cadr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Party's eighteen meeting, propel the new great project of Party building,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work of Party school,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Party school train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lob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xploring learning, service, innovation of Party school, enhance the permeability of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implicit functions of Party school education, and play the function of educating people.

learning type; service; innovation; university Party School[责任编辑:董 维]

D261.41

A

1000-9795(2014)04-0042-02

2014-02-16

王安平(1961-),男,辽宁鞍山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宣传、管理、党建理论。

2013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校党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C012)。

猜你喜欢
积极分子服务型学习型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6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中华家教(2018年10期)2018-10-30 01:43:16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党的生活(2016年3期)2016-07-21 05:09:43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0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