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琳琳
(南京市中央路小学,江苏南京,210009)
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课堂表达质量进行了观察。观察表中将学生的表达质量分为4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A.表达内容清晰、流畅、有层次,能引起倾听者较大共鸣,有说服力;B.表达内容准确且完整,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语言生动、丰富、流畅;C.表达内容较为准确且完整,语言较为流畅;D.表达时内容与表达任务相匹配,用词较为准确。
通过分析课堂观察数据,我们发现当教师的表达任务设计为“让我们变成一只美丽的丹顶鹤,夸夸自己”的时候,学生表达人数为8人,其中5人都能达到等级A的表达质量,其他3人也可以达到B等级的表达质量。通过分析这样的数据我们得出结论:这样的表达任务指向明确且有一定的开放度,所以学生表达时有话可说,并且教师出示的填空内容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他们以后有意识地按顺序表达奠定了一些基础。而另一个表达任务“看看丹顶鹤们都在干什么呀?”出示以后,学生表达人数为12人,在教师没有鼓励提升之前,2名学生达到B等级,5名学生只能达到C等级,而经过教师合理理答之后,3名学生达到A等级,2名学生达到B等级。由此数据我们得出结论:此任务指向明确且十分有开放度,这样的表达任务十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增设。
以上是对课堂教学片断中的部分内容进行的举例和分析。新课程标准一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课堂观察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通过观察课堂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来提升教师的课堂引导能力。我们将继续研究,继续前行,让课堂观察成为一剂良药,改善现有课堂中的错误观点和模式,让课堂能为孩子们服务,让他们乐学、善学、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