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龙宝新
【编辑视角】
今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它无疑是导引我国课程改革走出迷津的一盏灯塔,堪称当代我国课程改革“还魂”的重要行动纲领。 新一轮课改的号角已经吹响,无数教育人站在教育的前沿,植根教育的热土,进行着宏观的思考与建构、微观的探索与实践。 围绕新一轮课改,我们选编了《立德树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灵魂》《持续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的建议》《学提高研究性学习课程成效的校本思考校》《语文课程第二轮改革浪潮中的学校担当》四篇文章组成专题,从新课改蓝图、深化课改的建议到研究性学习的校本思考及语文学科在课改中的担当等不同视角,于纷繁中为课改的深化提供了启迪。
长期以来,许多中小学教师只知埋头教书,只关注学生应试成绩, 渐渐淡忘了课程实践的根本功能——育人,渐渐失去了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课程问题的关怀意识,致使整个课程体系迈向了“失魂”的边缘,课程的人文底蕴被削弱,整个学校课程体系沦为知识教育、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附庸。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一课改文件,它无疑是导引我国课程改革走出迷津的一盏灯塔,堪称当代我国课程改革“还魂”的重要行动纲领。 用立德树人的主旨来统领、统筹、统合课程改革工程,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立体化、综合化、系统化改革,是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再现活力、展示魅力的迫切要求。
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帮助学生 “立德”,培育他们的卓越德性,是促使学习者在社会生活中彰显人性的道德灵光,呈现人性中高尚与美丽的内涵。 显然,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差异在于其社会性、道德性、人文性。关怀他人、关怀族群、关怀自身的精神意义与价值高度,是人的本质属性所在,是审视“人”的首要参照点。正是如此,对学生进行立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促使他们“成人”,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助人“成人”的艺术。经由“立德”来“树人”,把学习者造就成为有人情味的家庭成员、有公共心的社会公民、有关怀美德的族群分子,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社会重托与使命。 在学校中,一切课程都隶属于“立德树人”这一育人工程,它首先作为育人的资源、树德的载体而存在,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传承、生活技能的习得。换言之,后一课程功能是从“立德树人”这一目标中延伸出来的,它们也只有被嫁接在育人的“主干”上才可能找到存在的位置。 在“育人”的前提下“教书”,在“教书”中“育人”,既是是我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经典诠释,也是理解育人与课程关系的认识基点。
成人就须立德,立德是成人的主题。立德是人的价值建构与实践修炼的统一,用什么价值观来导航自己的立德实践才是人生修炼的大问题。 《意见》中明确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课程育人的价值指南。 从表面上看, 课程是教育活动存在的载体;从实质上看,课程则是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的体现, 课程实践与价值引领始终是合而为一的关系。正是这些价值观有形无形的存在,才使课程成为有神、有魂、有灵的生命体,课程的深度与内涵从而得到了保证。在当前,用什么价值立场、思想意识、精神主题来主宰课程,赋予课程以深度与厚度,是教育工作者尤为关注的话题,《意见》 对此问题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旗帜鲜明地倡导积极、正向、先进的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代表着中国民众渴求进步、拥抱改革、向往文明的迫切心声。因此,用这一核心价值观来主导课程改革,就能够用一种积极、正向、上进的价值观来赋予课程改革以“真魂”。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立德树人”这一宗旨的明确体现与时代内容,又是指引新世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一面旗帜。
当然,课程改革既需要立德树人方向的引领,更需要将这一育人宗旨付诸实践、见物见人。 正如《意见》所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在课程中嵌入、渗透、植入育人的精神内核,努力形成育人与课程间“盐融入汤”式的有机融合关系,体现着课程改革的底蕴与深度所在。 如何在课程中找到育人的接入点与嫁接点,形成德育与课程之间融合关系,是《意见》致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程改革课题。 在当代“大课程”的视野下,不仅课程实施的全部过程、全部主体、全部时空、全部阶段都能够找到育人主题的切入点,而且,所有的课程实践都应该成为立德树人要求的载体。只要教师具备了育人的意识与能力,课程就一定能够彰显立德树人的灵魂, 藉此创造出有形有神、魅力十足、富有神韵的课程实践形态,彻底将那些“走肉行尸”、“重知轻人”式的“缺魂”课程形态驱逐出中小学的大门。
从本原意义上讲, 任何课程都应是在育人意图下组织起来的知识内容, 它是一定精神指向与知识内容的复合体, 课程的最终效能取决于它所秉承的价值观念的先进性与知识内容的科学性。 课程秉承的育人指向好似课程的“神经中枢”,它是决定课程效能的一个矢量, 知识功能的最终实现取决于这一育人指向的“正负”。在精神正能量的指引下,课程知识潜在的改造世界、开发智能、传承文化的功能就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否则,在负向价值观的导引下,课程知识只会给人类世界带来更大破坏的元凶。 正是看到了育人指向对课程效能的决定性,《意见》 从各个维度阐明了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准则——育人为本,课程的育人功能首次被高度重视。
首先,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当代课程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完善人的培养体系与体制机制,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 课程改革总是从多个维度展开的,如课程标准修订、教材体系建设、教学方式创新、教学评价改革、课改团队培训等,但要判定这一改革是否合理需要一个判断尺度, 即它能否满足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能否为优秀人才的成长构筑一条高速公路。其中,突出课程改革的价值引领,强化各门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强调考试评价的育人导向,重视建设“三教统合”的育人环境等,这都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点。 进言之,人才培育是当代课程改革的终端目标, 育人质量是课程改革关注的内核问题, 课程体系构建、 内容选择、实施全程都必须强调“为人性”、“人本性”与“人性化”取向。让课程建设围绕人的成长需要来旋转而非相反,正是《意见》中体现出了的浓浓“人本精神”,正是它对当代课程的基本功能定位。
其次,课程改革的关注点是人的素养形成。既然当代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促进人、发展人、关怀人,那么,它就必须从各个环节、层面与维度来为人的素养形成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意见》正是通过统筹课程改革来的各个层面与环节来体现对人的发展的全面关怀与全程关注。一方面,它要求围绕人的素质培育这一目标来立体整合课程, 这种集中整合体现在三大方面,即“课程资源整合”、“育人力量整合”、“育人环节整合”,即“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建立开放、灵活、协调的育人新体制。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具体鲜活、个性丰富、具有独特价值取向与生活经历的学习者,其丰富多变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希求都要求学校课程必须具备丰富性、 变革性与全面性,因此,从课程改革总纲领——课程标准修订入手,按照“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可操作性、整体性”五大原则来修订课程,是课程改革者自觉适应学习者“成人”要求的明智决策。另一方面,它要求从人的素质形成全程来整合课程, 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人的成长阶段,即“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这一学程来整合课程,即通过明确各自育人功能定位、重视阶段间有序衔接、明确分工协作意识等举措来为学习者的终身发展与成长提供一条龙式课程服务,努力形成,高校和中小学联动互促的课程改革格局;其二,从课程实施的全程关注人的素质的形成, 即在课标修订上重视思想性与适宜性,在教材开发上强调面向学生终身发展,精选学生生活的必备、基础知识技能,学科教学中要求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教学评价上坚持“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审美素养”的导向,课程实施管理中要求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课程”等等。这些举措为学生的人生全程规划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课程支持。
最后, 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是构建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全新教育质量观。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统合点,在《意见》中初步勾画了我国新时期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即具备终身发展的品格与能力、具有高尚的心性修养以及自主创新、 合作发展的实践能力。换言之,学校课程的使命是培养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创新发展与实践创造奠定基石。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我国新时期教育质量观的基本内涵就是: 学生具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自觉,具备全面的身心发展素养,具备多样化的特长与专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质量观无疑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局具有指导意义。
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载体、主资源、主途径,课程与育人之间互为表里、同体、同构关系,在实践层面寻求二者间的深度融合方式是当代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在目标之一。在《意见》中,它为我们提供的融合路径是“大课程育人”。 所谓大课程,它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意义上的“小课程”概念的拓展与放大,更是对课程所指内涵的开放性重释。 在这里, 大课程的“大”主要是指当代教育工作者对“课程”内涵的包容性、贯通性、宽泛性理解:
在主体上,课程的主体不仅包括教师、家长、社会工作者,还包括教研人员、管理干部,他们在课程实施中分别承担着“教书育人、服务保障、教学指导、研究引领、参与监督”等多重职能,共同确保课程育人功能的实现。
在空间上,可以说一切进入中小学教育现场、时空的成人都可能成为育人工作者, 尤其是学校、家庭、社团、(团、队)组织、社会等,它们是育人课程的重要提供者,必须多方参与、分工协作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放大课程育人效力。
在学段上,大学、中学、小学等各个学段都是学校课程的责任者,它们在学习者人生成长之“轴”上接力式衔接、 分阶段协作, 共同服务于学习者迈向“完人”的成长教育,当代学校课程必须立足这一课程之“轴”去整体设计、逐步优化,以最大化地提升学校课程的整体功能。
在内容上,学科是课程知识的基本组成单元,当代教育课程具有多学科性, 它们共同担负着培育学习者综合素质,造就合格“现代人”的职责。以班主任工作为纽带,以立德树人这一主题来贯通,大力推进学科协同,摈弃学科课程中形形色色的“去德育化”倾向,是学校教育聚焦育人方向、凝练育人主题的科学道路。
在实施上, 全面统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即课程标准修订、教材内容遴选、教学方式转变、评价理念更新、考试命题改革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无缝式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主旨,全程关怀学习者作为“全人”的健康成长,努力构筑高品质、一条龙式“课程流体”,让学习者在健全、科学的教学流程中接受德育的洗礼等等。
可见,大课程观是《意见》深度整合育人目标与课程载体的科学理论依托,它为构建“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整合点。 课程改革不是散光灯,而是聚光灯。 在改革聚光灯下形成课改的“激光”,努力筑就有穿透力与辐射力的改革,是当代课程改革见奇效、见长效、见实效的选择。也就是说,围绕蓝图,重点推进,才是课程改革实现长远规划与短期考虑有机结合的必然道路。 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改革的成功既需要战略,又需要战术。在综合育人改革战略的指导下,如何选好当前学校课程改革的“抓手”环节,找准体制机制改革的焦点,正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战术”问题。面对当下课程改革现状,立足我国国情,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不足是它与立德树人的要求尚有距离,因此,改变那些育人主题淡化或不足的环节, 破解制约课程育人效能实现的体制机制瓶颈,构成了当代我国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与链环。就当前而言, 课程标准的完善、 学科育人功能的强化、核心课程内容的提炼、评价方式的改进、教师的育人意识增强等自然成了当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攻坚环节。 同时,在不同教育阶段,育人的重点也应该不同,如高中教育课程强调必修课与选修课间的比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强调文化基础与职业道德教育,高等学校强调创业教育等。 借助这一方式,课程改革就抓住了改革重点,形成课改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