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龙梅
(如皋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江苏如皋,2265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问题是指小学数学范围之内的问题,狭义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为了让学生达成对某些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广义问题是指超越小学数学学习的范围,指向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广义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数学的视角,学会用数学思维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狭义问题与广义问题同样重要,在实际教学中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有一定教学经验或者知道一些数学学习心理学的教师都知道,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只有产生了问题,学生的思维才会随数学学习的节奏活动。要更清晰地阐述问题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还得从什么是问题开始说起。
有研究者指出,问题是一个学习主体主动积极形成的能具有打破学生认知平衡、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有组织、有意义的系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问题分为常规性问题和非常规性问题两种。所谓常规性问题,即是指学生可以凭着记忆的知识直接回答的问题,在有些小学数学研究者看来,这一问题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问题;而非常规性问题是指学生不能仅凭着记忆或原有经验去解题,还需要对原有的认知结构作出积极的改变,以形成更高一级的解决规则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通常来说,非常规性问题更加具有研究的价值。
由问题的内涵和分类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非常规性问题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值得强调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不仅来自于数学逻辑自身,即在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从原有数学知识中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而应当更多地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意识,并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看待周边事物的习惯。
我们可以发现,常规问题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而非常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
有了问题就需要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头戏。美国数学教师协会曾经提出,要把问题解决当成是学校数学教育的核心。由此可见问题解决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根本来看,问题解决最大的作用就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问题解决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信息加工理论认为,问题解决是学生寻找和接受信息,并通过知识的回忆与重组,在思维中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该理论还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种高层次的定向活动。根据教学经验也可以发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是以问题得到解决为努力方向的,这既是一种探索过程,也是一种建构过程。今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不要开展探究式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而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看,这种争议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探究”与否只是一个名称。事实上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利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总结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这一过程其实也是符合探究特征的。
更为重要的是,问题解决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创造力正是学习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断地看到有些学生能够灵机一动而想到新的解题方法,这实际上就是创造能力的一种体现。在上面提及到“搭配”的例子中,我们让学生对现有例子进行变式,大约有1/3左右的学生意识到本题中的“衣服”与“裤子”并非问题的核心,可以随意更改、替换;而相关的数不能随意列举,否则自己也求不出结果。这两点发现,正是学生创造力的一种体现。
上文已经提到解决数学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事实上,问题在数学探究的发生上面也有明显的牵引作用。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目前数学课堂上的探究过程已经做得非常不错,但是探究的开始却相对不足,也就是说学生是在教师已经给出明确问题的前提下进行问题解决的探索,而不是学生自身主动发现问题并开展探究。
例如在一次“认识三角形”的教学中,笔者预先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这个活动是这样的:给学生展示一个构建好的三角形,然后发给不同小组学生三根不同长度的小棒,让他们构建三角形。结果学生发现,有的小组几秒钟就顺利地在桌上摆出一个三角形,而有的小组无论如何都摆不出一个三角形。结果不用教师提醒,这些学生就会跑到别的小组去观察,然后再跟自己小组的情形对比。问题也就自然产生:为什么别的小组可以摆出三角形而自己的小组却不能摆出三角形?而成功摆出三角形的小组学生也会思考:摆不出三角形的小组出什么问题了?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学生已经表现出一些创造力,他们两个小组之间合作,将别的小组的小棒拿到自己小组来,发现能够成功地摆出三角形。于是问题就变成:为什么我们小组的小棒不能摆出三角形,而别的小组的小棒能摆出三角形?当问题发展到这一步,已经逐渐演变成数学问题:这两组小棒的长度有什么不同?构建三角形需要哪些长度的小棒才能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通过一个构建三角形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顺利地提出问题并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初步途径。这是小学数学探究中最有价值的开始。
既然问题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能够发挥这么大的作用,那我们就要思考这些数学问题从哪里来。其实,上面所举的例子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问题(当然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现在我们要关注的是什么样的情境才能让学生产生问题。
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可以说现在的教学研究是言必称“情境”,可事实上有些情境是“伪情境”。在笔者看来,只有能让学生产生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冲动的情境,才是最为有效的情境。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让情境能够打破学生的原有认知平衡。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知道学生目前处于什么样的认知水平,需要教师判断什么样的情境设定才能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且不能让学生产生畏惧感。也就是说情境中的问题不能让学生觉得束手无策,否则学生就没有解决问题的冲动了。这就是“跳一跳,摘得到”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是针对问题本身而言的,但也是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谈到情境催生问题,不能不说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问题情境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否则再好的情境设定也如同缘木求鱼一般,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1] 魏雪峰,崔光佐,段元美.问题解决认知模拟及其教学启示——以小学数学“众数”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
[2] 刘忠阳.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观察,2013(25).
[3] 顾文.小学数学新授课“问题解决”教学的校本策略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