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中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

2014-04-17 04:13:15张亚平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高素质师资队伍理想信念

张亚平

(集宁师范学院学生处,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中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

张亚平

(集宁师范学院学生处,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关键之一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必须坚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的思想。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其实质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发展,始终把提高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核心追求。坚持内涵发展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而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学有所长、爱岗敬业、治学精深的有中国特色的教师队伍,就必须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教师提出的“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的精神。

一、走内涵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增多、招生人数的扩大,我国已经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到教育大国的转变,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是高等教育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国,其原因就在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是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大的外延式增长,这种发展模式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高等院校、系科专业在各省区重复设置、小型分散、低水平重复、效益质量不高的缺点。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学生有611万人,待业196万人,2013年达到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将达到 727万人的历史高点,成为2013年后的“更难就业季”。以上数据说明,我国的大学生已相对过剩,供大于求,供需矛盾突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更放大了这一矛盾。大学毕业生相对过剩、就业困难的情况还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同时,高等教育规模的膨胀致使高等院校经费不足,最终经济负担转嫁到学生及其家长身上,加重了家庭负担,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学生更是受到严重影响。这种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的解决,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协调高等教育办学的数量与品质、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着力推进教育品质与效益的提升,培养创新人才,建立高水平大学。所以,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关键之一是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之一。2013年9月9日,第2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向全国教师致慰问信,在对广大教师表示亲切关怀的同时,特别强调了教师在教育发展中所肩负的重要而光荣的历史使命,明确地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教师的重要嘱托,也是高等教育坚持内涵发展中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先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我国的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每一所学校和教育机构,都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都要自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高等院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每一位教师的政治立场、思想品质,也是每一位教师的的职业道德,更是高等院校教师完成立德树人光荣使命的保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要。要坚持立德树人,就要大力推行全员育人,就需要广大高等院校教师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实现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就需要不断提升高等院校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育人能力,建设一支一流德育人才队伍,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这一切都要求全体高等院校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观念激烈碰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广大高等院校教师只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教师的理想信念、身体力行、榜样示范,对学生都有着强烈、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教师坚定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会产生以灵魂影响灵魂,以人格引导人格的效果,才能培养出理想远大、信仰坚定的学生,才能引领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是人类开启知识社会大门、适应并且驾驭知识经济的一把钥匙”,[2]如果说终身教育是为使教育观念与教育体制服务于知识经济社会的体现的话,那么,终身学习则是使社会成员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3]。“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办好一所大学的首要前提,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思想的塑造者,高素质的教师有高尚的师德,他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是青年学子学习模仿的榜样,是塑造学生高尚心灵的重要力量。高素质的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精深的学术,他们的睿智使学子折服,所以才能引领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高素质的教师也必然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做到因材施教。所有这一切都要求高等院校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对每一位教师而言,也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的要求。社会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素质要求逐渐提高,一次性学校教育不再能满足人一生发展的需要。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更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能力和更新知识,才能成为学生们的聪慧导师,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要求。高等院校教师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包括育人方法和教学技能等等的学习。只有通过不断学习,高等院校教师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能和手段,才能传播先进文化,造就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所以高等院校教师应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还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

改革创新对每一位教师都是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建设,是前无古人、也不可能照搬国外的伟大实践,是着力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体制障碍的攻关过程。国家教育改革决策的顶层设计方案,必须要有广大教师的充分认同、积极参与和自主创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改革合力的形成必须有广大教师的攻坚克难,必须有广大教师的不断创新。

教师不仅在讲台上传授知识,更要在课内外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学生求知欲及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创新意识,树立思路在学习中,学习在创新中的观念。新时代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不断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创造性地为学生创设广阔流畅自由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引起我们全社会的深思,问题探讨讨论的结果则聚焦在我们的教育没有真正做到创新。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也是没有希望的教师,因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要依靠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勇于探索,不断开拓进取,才能立足现实,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才会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才会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维,引导学生发展个人兴趣,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我国大学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出现办学目标、学科结构趋同、片面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的现象,出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办学缺乏特色,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解决这些现象和问题,要求大学走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的内涵发展道路。高等院校要把服务地方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切入点,把教师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关键点,立足自身实际,立足地方需要,繁荣地方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能为高等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注入持久的生命力,才能为高等院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1]新华网.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N].2013,09,10.

[2]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宋永泽.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社会基础与逻辑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

本刊声明

作者所呈交的论文必须是作者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在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作者必须在论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文中不得涉及国家规定的保密性内容。如因作者不慎而引发的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本刊不接受一稿多投,因作者一稿多投引起的纠纷,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概不负责。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Mode of Higher Education

ZHANG Ya-ping
(Students' Affairs Office,Jining Normal University,Jining 012000,Inner Mongolia)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t the popularization stage,a must is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mode,one of whose keys is to build a high-quality teaching staff,which must be done by adhering to Chairman XI Jin-ping's thoughts-"firmly establishing an ideal faith in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firmly forming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study",and"firmly bearing in mind the thought of"reforms and innovations".

higher education;connotative development;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G640

A

2095-3771(2014)04-0087-04

张亚平(1965-),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猜你喜欢
高素质师资队伍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回族文学(2022年2期)2022-04-15 22:07:47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38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32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0
师资队伍建设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