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溢出效应及特征分析

2014-04-17 02:12
江苏商论 2014年2期
关键词:内资跨国公司竞争

彭 凯

(上海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44)

一、引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跨国公司在华的R&D投资开始迅速增长。数据显示,2011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有R&D活动的企业个数为1126个,R&D人员为112416人,研发机构数也达到了716个。而总的R&D经费内部支出已达到了303.57亿元。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业集聚了最多R&D投资的行业,其R&D经费内部支出占到了总的外商投资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的55%。1以上数据均来自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2》,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均不包含港澳台投资企业。不仅在中国,跨国公司在海外R&D投资也正在急速增长。

随着跨国公司的海外R&D投资不断增加,各界对R&D的效应问题都很关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判断和观点。许多学者在理论上和实证上都关注了跨国公司海外R&D的外溢效应。在理论上,Lall(1980)认为,跨国公司的海外R&D机构在与东道国企业及研发机构的相互联系中,会产生R&D外溢效应。且东道国企业与这些外资R&D机构联系越密切,则产生的外溢效应越大。2Lall,S.Vertical Inter-firm Linkages in LDCs:An Empirical Study[J].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es and Statistics,1980.Pearce(1987)强调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对发展中东道国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东道国的科技集团和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联合能够使其科技力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3Pearce R.D..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by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J].New York:St.Martin Press,1987.Fosfuri等(1999)指出,外资R&D机构与东道国企业、研发机构之间的人员流动越频繁,则技术外溢效应越明显。4A.Fosfuriand M.Motta,MultinationalsWithout Advantage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

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跨国公司的海外R&D的溢出效应做了一些实证研究。Hoffmaister(1997)对亚、非、拉美和中东的77个发展中国家的R&D溢出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从北半球的发达国家向南半球的不发达国家的R&D溢出是稳定的,来自北半球的工业化国家的R&D资本存量每增加1%,将使位于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出增加 0.06%。5Hoffmaister.North-South R&D spillovers[J].The economic journal,1997.Feinberg,Majumdar(2001)使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30家跨国公司和65家印度本土企业研发投资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在印度的知识流动主要发生在跨国公司之间,与印度企业之间的联系很少,因而跨国公司在印度的研发活动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6Feinberg,S.E.,Majumdar,S.,Technology Spillovers in the India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ournal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1.杜群阳、朱勤(2007)通过对1999—2004年的13个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表明,海外R&D投资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本土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但这种影响弱于本土企业自身的R&D投入。7杜群阳,朱勤.海外研发与FDI技术外溢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7).潘菁、张家榕(2012)选取1998—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3个行业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竞争效应和人才流动效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溢出效应较为显著。但示范关联效应的溢出效应不显著。8潘菁,张家榕.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2,(1).

诸多学者对跨国公司海外R&D的效应分析,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证方面更多的是直接沿用研究FDI的框架和方法,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对跨国公司海外R&D的效应特点进行了研究。如我国学者吴林海等(2007)从溢出特点、溢出方式和影响溢出因素等维度构建了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技术溢出的理论分析框架。9吴林海,罗佳,杜文献.跨国公司R&D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

鉴于学界对跨国公司海外R&D的效应研究主要沿用研究FDI的方法,而较少考虑跨国公司海外R&D自身的特点对溢出结果的影响。本文打算从实证出发对跨国公司海外R&D的溢出效应进行考察,然后针对实证结果对跨国公司海外R&D的特点给出理论分析。

二、跨国公司在华R&D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1、计量模型的构建

在模型构建上,我们借鉴Caves和Kokko研究FDI溢出效应的相关思想,Caves(1974)认为如果数据检验的结果表明东道国本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外商直接投资在行业中的参与程度存在正的相关关系,那么就意味着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道国产生了溢出效应。10Caves,R.E..Multinational Firms,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Host-Country Markets[J].Economical,1974.而比caves更进一步,Kokko(1996)认为溢出效应不仅仅决定于外资企业的进入程度,内外资企业的竞争也可能直接导致溢出效应的产生。11Kokko,A..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Competition between Local Firm and Foreign Affiliat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996.因此,我们将这两个思想综合起来,既考虑跨国公司海外R&D过程中和本土企业的关联效应,又兼顾在同一个市场上所产生的竞争效应。构建模型:DLP=f(FR&D,FLP,X1,X2,....)其中,DLP 为被解释变量表示本土企业的R&D产出水平,FR&D和FLP分别表示跨国公司的海外R&D与本土的关联程度和跨国公司海外R&D对本土企业构成的竞争。因此,如果检验的结果显示,FR&D和本土企业的R&D产出显著正相关,我们就认为产生了和跨国公司海外R&D关联相关的溢出。而如果结果显示为FLP和本土企业的R&D产出显著正相关,我们就认为产生了与跨国公司海外R&D竞争相关的溢出。

在具体模型的构建中,我们出于数据平稳性的考虑,取三列数据的对数形式,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Ln(DLP)=α0+α1Ln(FRD)+α2Ln(FLP)

其中,Ln(DLP)表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对数序列、Ln(FRD)表示“三资企业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每年)”的对数序列、Ln(FLP)表示“三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对数序列。

2、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说明

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本土企业,他们投入研发的主要目的在于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从而为企业获得利益。因此最能体现企业研发投入产出效率的变量应该是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所以“企业的创新能力”指标由 “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表示较为合理。

鉴于数据序列的可得性,因变量“内资企业的创新能力”选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表示。考虑到我国民营企业的研发能力以及和跨国公司的关联性。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表示“内资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其合理性。这个变量能够表现出内资企业研发投入的效率。

自变量的选择上,由于要考察外资R&D投入的主要目的是做适应中国市场的产品研发,从而打开中国市场。因而作为新产品在产品市场中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竞争性。所以能表明其研发投资的效率和对内资企业的竞争性。该指标选取“三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表示。这个自变量指标能够表示外资企业在研发投资上和内资企业的竞争关系。另一个因变量主要考虑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其他溢出效应。比如人员的流动以及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由于合作产生的联系等产生的溢出。这些联系都是外资企业研究人员的雇佣以及研发活动的开展所带来的,而这些溢出效应如果产生,归根结底研究人员才是关键的因素。因此,这个自变量选取“三资企业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每年)”来表示人员流动及合作等联系。

数据都整理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95—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行业为《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的一个二位码行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这占到总的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55%以上。对该行业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

3、检验结果

本文采取的都是时间序列数据,由于时间序列的回归分析要以其平稳性为基础。所以需要对3个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来判断时间序列是否平稳。经ADF检验,3个序列数据的对数序列都存在单位根,因而是不稳定的。而3个时间序列的二阶差分经过检验是平稳的,通过了ADF检验。因此采用这3个时间序列数据的二阶差分数据。所以对模型进行修正:

D2Ln(DLP)=α0+α1D2Ln(FRD)+α2D2Ln(FLP)其中,D2Ln(DLP)、D2Ln(FRD)、D2Ln(FLP)表示原序列的对数序列的二阶差分后的数据。

因此,利用E-views软件进行OLS回归,得到回归方程为:

D2Ln (DLP)=-0.5668D2Ln (FRD)+0.8152D2Ln(FLP)+0.0249

(-1.9402),(2.9650),(0.2450)

R2=0.497399 调整后的R2=0.413632 DW=1.91317 F=5.937889

从回归结果可以发现,跨国公司在华的R&D竞争是推动国内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进步的动力。计量结果表示,“三资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每增加1%会促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0.82%。相反,计量结果显示,“三资企业的R&D全年当量(每年)”增加1%会使得“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减少0.567%。这就表明,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三资企业在华R&D的投入主要是通过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使得国内该行业企业通过各类途径来取得技术进步。相反通过人员流动及合作等效应带来的则是挤出效应。

三、跨国公司海外R&D的特点

1、跨国公司海外R&D的投资时间特征

根据弗农 (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FDI更多的是发生在产品的成长期和成熟期,此时产品已经成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开拓产品海外市场开始在海外投资建厂。pearce(1989)认为,在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生产之后为了使公司的战略得到实施而进行海外R&D的投资,所以跨国公司海外R&D的投资多集中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期阶段。12Pearce,R.D.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by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M].NY,St.Martin’s Press,1989.跨国公司在海外进行的多是使其产品适应本地市场的生产性R&D投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全球市场上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跨国公司的海外R&D的投资比一般生产性的FDI要更加滞后,是FDI的高级阶段。正因为产品已经是成熟的,所以产品市场的竞争所带来的激励作用是正面的,而并不是研发人员的流动导致溢出。

2、跨国公司海外R&D的产出特征

与一般生产性FDI产出一般商品不同,由于非排他性的特征,R&D会产生显著的“外部性”即溢出效应。鉴于跨国公司的海外R&D的投资主要致力于其产品的本土化,因此,其许多的R&D成果能较快的反映在产品市场中。所以,其溢出效应则更多由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来传导,本土企业对这些R&D成果的模仿和学习可以通过所谓“逆向工程”的方式获得,而不是主要依靠研发人员流动形成技术“泄密”。

3、竞争效应的特征

正是由于产品市场上存在竞争,本土企业才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技术水平来维护原来的市场。而正是有跨国公司海外R&D的示范,本土企业才有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因此,我们认为跨国公司海外R&D的溢出路径是:本土企业在产品市场上遭到了跨国公司新产品的竞争,迫于企业生存的压力,本土企业才会去模仿和学习跨国公司的新产品,从而实现跨国公司R&D的溢出。所以说,如果没有产品市场上的竞争,研发人员的流动不是必然能带来溢出效应的。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通过实证检验,针对跨国公司特性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跨国公司R&D实现更多的溢出而减少挤出。

1、有序开放国内市场,构建公平竞争环境

因为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竞争方面,同时外资研发主要集中在适应本地市场需求的产品研究。因此,我们要有序大胆的开放国内市场,构建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如此,会刺激中国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研发水平而求得企业生存。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导致本土企业被市场过度淘汰。所以,在引进竞争的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推动内资企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从而形成研发动力。

2、疏通示范效应溢出途径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外资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整个行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从上世纪90末期的20%-30%上升到了现在的60%-70%。这表明竞争不一定必然带来溢出,还需要通畅的溢出途径。将增加的竞争成功的引导成激励内资企业学习模仿的动力才是增加技术溢出的关键。由于外资企业有严密的防止技术溢出的措施。所以内资企业学习模仿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的途径并不通畅。因此需要政府来疏通示范效应的溢出途径。增加合作研究机会或者容许外资参与我国政府科研项目是疏通示范效应溢出途径的一个策略。

3、防止研发人才的流失

实证结果表明人员流动可能带来的溢出效应是负的,也就是说在研发人员上,外资研发投资的增加抢走了内资企业的研发人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挤出效应。因此,采取鼓励措施留住人才,以及吸引外资企业的研发人才是防止挤出效应增加溢出效应的必要措施。

猜你喜欢
内资跨国公司竞争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感谢竞争
内外资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比较
天津:今年前两月引进内资项目1574个到位资金855.35亿元
FDI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揭示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