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友华
对教材文本进行探究性学习,往往会产生一些疑问,如果像王安石所阐述的那样“深思而慎取”,对文意的解读就会登堂入室,别有洞天。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文本的疑点,我的课堂导入过如下三问:
一、“她的家”指大堰河的家吗
在艾青创作的新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有这样一节: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
诗句“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似乎有产生歧义之嫌。“她的家”可以是艾青生母的家,也可以是乳母大堰河的家。在这句话里,“他”作为唯一陈述的男性,指代诗人毋庸置疑。但“她”具有多重意义,且均与叙述语境不悖。如果“她”指代艾青生母,那么诗句省略的主语,应该是“大堰河”,这与前面诗句的主语,就保持了一致性,可以系统地理解为:大堰河为了自己深爱的乳儿,切冬米糖,悄悄来到雇主的家,听他走到自己身边叫一声妈。如果“她”指代大堰河,那么诗句省略的主语就成了诗人艾青,这与紧随其后的诗句的主语也保持了一致性,可以系统地理解为:大堰河为了自己深爱的乳儿切冬米糖,乳儿也思念着她,悄悄离开自己的新家,来到大堰河的家里,到她的身边叫声“妈”。
从合理性来看,上述两种理解都体现出艾青生母家庭的冷酷无情。艾青的亲生父母在变相地榨取乳母大堰河的最后一滴乳汁后,就斩断了艾青与乳母的联系,这当然是出于阻止艾青思念大堰河哺育之恩,重新维系亲生父母与艾青血缘关系的目的。大堰河定然受到雇主家的威吓,但她出于对乳儿的深切爱护,悄悄走到雇主家的后院,去看一眼日思夜想的乳儿。抑或艾青被囿居于亲生父母的高屋华厦里,锦衣玉食并不能冲淡他对乳母的思念,所以艾青悄悄离家去寻乳母也合情合理。
那么,“她的家”到底是指谁的家呢?我认为应该是大堰河的家,基于两点理由:一是前面的诗句交代大堰河在“流尽最后一滴乳汁后,她就开始用她抱过我的双手劳动了”。洗衣、切萝卜、掏麦糟,为炖肉的炉子扇火,晒大豆小麦,这些劳动自然是为雇主完成的,可以看出大堰河还是可以出入雇主家的,只是限定了活动范围,不能见到内室正娇养的乳儿了。二是诗句里交待为“村边的她的家”,“村边”这一限制语定位准确。从解放以前的居住区域特点分析,村边一般居住的是家徒四壁的贫寒人家,像大堰河这样的人家;村落的中心地带往往会被豪强地主所占据,如艾青生父母这样的人家。
由此观之,“她的家”确乎是大堰河的家。
二、蔺相如的成功带有偶然性吗
明人王世贞认为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是上天注定的。他在《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里写道:“蔺相如之获全璧也,天也”。还有学者认为:“蔺相如之所以死里逃生,皆出于秦王的宅心仁厚,凭借秦国当时强大的国力,被蔺相如戏耍得斋戒五日的秦王理应恼羞成恼,一举杀之而后快,但这秦王竟说:‘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反而礼遇蔺相如,使他完成使命,被赵王视为贤大夫”。
这样看来,蔺相如的成功似乎带有历史的偶然性。遍观教材,历史的偶然性确实存在。荆轲事发仓猝,没有带上“欲与之俱”的老友,且掷击秦王失了准头,行刺因为一系列偶然事件而失败了;大泽乡遇雨失期,氓隶之人陈涉振臂一呼,竟完成昔日九国未竟的功业,岂不是历史的偶然么;自作聪明的蒋干遭人暗算,一向精明的曹操也一时神迷,误杀蔡瑁张允,岂不是变生偶然……
但我认为,蔺相如未必是冒险蛮干、孤注一掷之徒。从“将相和”的情节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思虑周全、大义凛然的智者形象。蔺相如让从人怀璧潜归,应该是深思熟虑之后的抉择。且看,秦王以和氏璧传与美人及左右,而绝口不提以城易璧之事,蔺相如请秦王斋戒设礼,实为缓兵之计。完璧归赵后,蔺相如毫不畏惧,指出秦国失信的传统,设想以城易璧的细节,再请罪求诛,貌似揭了秦王伤疤,必死无疑。然而评判历史应当审时度势,秦王暂时无法断绝两国之欢,也受到当时邦交礼仪的制约。诸侯会盟,朝见天子,大权旁落的周天子还扮演着当今联合国秘书长的角色,日渐崛起的秦国不可能为了一块日后“弃掷逦迤”的玉石而破坏当时安全制衡的国际形势。所以,当身边的亲信侍从准备把蔺相如拉下殿堂加以处治时,秦王冷静地决定厚待相如,蔺相如卒全其功。
蔺相如的成功是历史的必然。秦昭王致书赵惠文王,希望以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本为戏言,却无疑给赵国设置了一道难题,蔺相如奉璧入秦,实质是把难题抛回秦国,秦王夺璧不予城,则授人以柄;返璧赦相如,乃欲擒故纵,取“远交近攻”之策,立足长远。秦王两相权衡,必然去弊而趋利。如此说来,秦王也是一位智者。蔺相如正是把握了秦赵暂时交好而共存的局面,借机不辱使命。虽然其后不久秦国接连攻伐赵国,但蔺相如早已功成受封,兵燹之灾另当别论了。
三、“可堪回首”属赘余语吗
似乎应该从一个语病句说起。在讲解“成分赘余”时,我列举了下例:
经国家技术监督局等有关方面检查鉴定,国产电视机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外观上,都可以堪称世界一流。
此句属于谓语赘余,“可以”与“堪”重复,应删去“可以”。学生据此发问:辛弃疾的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一句,“可堪”是否属于赘余语?
细细思量,“可堪回首”句为借古讽今之语。悲吟的辛弃疾站在北固亭上,北望扬州佛狸祠下社日祭神的热闹场景,香烟缭绕,乌鸦争食,祭鼓频敲,一派欢乐祥和景象,这里的宋朝遗民似乎早已忘却国仇家恨,在金人的统治下安居乐业,这未免令人感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类同境界了。词人不忍回头观看沦陷失地,也暗含对南宋朝廷苟安于江东,忍气吞声偏安一隅的激愤之情。
故而,“可堪回首”绝不能解读为“可以能够回头观看”之义,而是一句诘责之辞,可译为“怎堪回首,哪堪回首?”。正如项羽《垓下歌》所云:骓不逝兮可奈何!“可奈何”自然是“怎么办”之意,项羽在四面楚歌之际,担忧宠姬安危,传下一段“霸王别姬”的佳话。“可”字在上述两例中均有强烈的感情灌注,语气强烈,令读者感慨顿生,家国之恨,生离之忧,淋漓尽致地涌现出来。
进一步探究,“可堪回首”改为“不堪回首”如何?也有一例,李煜《虞美人》一词中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抒写亡国之君在明月之夜对故国的怀念之情,运用倒装,强化不忍回顾往昔生活之意,感情喷薄而出。“不堪回首”在感情抒发上较“可堪回首”要克制一些,两首词都郁结着满腔愁怨,为何在此处显出差别呢?皆因“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处于《虞美人》词的上阕,“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处于《永遇乐》词的下阕,随着抒情意味的不断强化,措辞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
这样看来,“可堪回首”不属赘余语,而是感情强烈的激愤语。
通过对教材疑点的探讨,师生实现了研究性学习的既定目标,在文本以外,语法常识、技巧方法、类文特征都在课堂上被唤醒,既深究了内涵,又扩大了外延,从而把新课程探究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赞曰:所谓学问,学贵在问;三问教材,几多窍门。一课一得,学有所乐;探究引路,上下求索。
[作者通联:湖北石首市城南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