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展 刘墨渊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给我国的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带来多方面的挑战。从国际维度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兴经济体,我国在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虽然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承受的阻力和挑战也在加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世界现有经济强国的国家利益观对我国经济安全的挑战不断加剧。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格局红利,试图重构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如美国主导的TPP和TTIP谈判所达成的“诸边服务协议”,打造的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的高端产业链。发达国家试图借此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强化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中国面临二次入世的风险。我国目前还不具备条件加入TPP,而TPP的无条件、无例外零关税措施及市场全面开放政策将给中国农业、工业及服务业带来较大冲击;投资方面的劳工保护、知识产权等新规则不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TPP和TTIP谈判有可能架空亚太经合组织(APEC),打乱亚洲区域合作进程,给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安全带来负面影响,挤压中国正当的利益和战略空间。
第二,全球经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已然成为全球范围内遭受保护主义伤害最严重的国家。发达国家在国际上主导国际贸易和投资新规则,抬高在知识产权、金融监管、政府采购、环境与劳工等方面的标准;在国内实行“再工业化”、“2020战略”、“重生战略”等措施,挤压中国的发展空间,使中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而发展中国家都在调整发展模式,重塑和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抢占国际分工点。国家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起诉、干涉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等事件频频发生,我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挑战日趋严峻。
第三,全球性的各种安全问题交织显现。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唱衰中国论”甚嚣尘上,周边海域围绕主权矛盾和海洋资源控制权的地缘政治冲突纷纷扰扰。中亚、北非等地区政局动荡不安,气候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全球生态与环境压力,给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外部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国内维度看,在融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和弊病,给我国国家和民族经济的安全,包括产业安全和金融安全,甚至于国家凝聚力和稳定团结等都带来风险和隐患。
第一,对我国产业安全和民族经济竞争力的挑战。中国加入WT0以来,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使外资大量涌入,201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1117.2亿美元,连续20年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是,据商务部《2004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跨国公司子公司产品已占据中国国内1/3以上份额。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外资企业充分享受到了我国经济调整所带来的好处。除军工等极少数国家核心行业外,外资在我国第二、第三产业都占有较高的股权和市场控制权。另外,TPP和TTIP投资规则的提高,对我国产业安全尤其是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会产生新一轮的负面影响。而我国民族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据统计,按照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综合比较,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在全世界排名第18位,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只有40%。
第二,国际金融动荡、重大冲突对我国经济的金融安全和危机应变力的挑战。按照国际惯例,一国金融安全要有发达稳健的金融体系,具有可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据IMF统计,2010年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占比还不到1%。据汇丰银行报告,201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重达到12%,但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大宗商品定价权非常有限。美元的霸主地位,再加上中国技术引进和国外企业并购所遭遇的种种限制,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存在潜在风险,需要谨慎对待以确保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
第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对民族国家凝聚力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全球资本主义化。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在向全球推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在推行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以维护其在现存国际体系中的格局红利。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外有发达国家制约甚至阻挠中国发展的因素在加剧,内有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阶层分化、原有体制弊端和体制转型中新的社会问题交织出现,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全的风险加大,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受到挑战。
纵览国际国内大环境,要顺利实现经济强国梦,维持国家经济社会长治久安,必须立足于全球视野,以增强国家经济自主性为核心,构筑国家经济安全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