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储蓄国债未来发展与定位的思考

2014-04-16 22:34刘建伟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71期
关键词:储蓄国债筹资

刘建伟

金 融

对我国储蓄国债未来发展与定位的思考

刘建伟

一、欧美国家关于储蓄国债政策的讨论与调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金融业爆炸式发展,可流通债券作为金融市场的基础产品,市场容量和投资者群体不断扩张,欧美发达国家的储蓄国债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发行压力,一些国家对其可持续发展开展了思考与讨论。英国、美国经过讨论认为储蓄国债对于扩大投资者基础、分散国债筹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调整管理策略;2004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建议加拿大政府放弃储蓄国债,称这样做将在9年内节约资金约6.5亿加元,而基于相似的原因,加拿大于2012年实施了复兴计划。经过政策调整后,低成本成为当前欧美储蓄国债管理的主要目标,很多国家(如瑞典)的唯一目标就是成本低于可流通国债。在低成本前提下,欧美国家储蓄国债基本上都是常年发售,少有火爆抢购的情形出现。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2008~2009财年储蓄国债净筹资124.5亿英镑,为2007~2008财年的2.11倍;爱尔兰储蓄国债余额由2008年年末的74.94亿欧元增长至2010年年末的126.8亿欧元,增长约69%,净筹资约52亿欧元,对可流通国债形成阶梯式有益补充。

二、我国需继续发展储蓄国债的原因分析。

1.实施积极性财政政策的刚性要求。由于近年来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大规模实施、财政支出的刚性增长,财政资金局面较为紧张,2012年、2013年、2014年中央财政赤字安排分别为8000亿元、12 000亿元和13 500亿元,加上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入增长有限,预计债务经济模式将会持续。从发债空间角度看,2013年年末赤字率为2.2%,国债余额占GDP比重为16.3%,都低于3%和60%的国际警戒线,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仍有一定的发债空间。

2.政府债务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支撑。与其他经济主体借债需要承担风险一样,政府借债本身也意味着风险。根据现代资产管理理论,政府债务管理者应将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和增加收益结合起来,从而减少筹资总成本。虽然储蓄国债的筹资成本较高,但对于个人而言,投资记账式国债除需开立证券账户外,还需具备专业的投资知识,且投资风险较大,按照普遍性原则确定发行对象,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需求和偏好,有利于政府分散和化解财政风险,提高控制债务成本与风险的能力。

3.储蓄国债市场内生性发展需要。一是国债低风险、收益稳定的独特优势是稳健型投资者的理想选择,投资主体一直以中老年人为主,而伴随我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050年将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基于投资理财的路径依赖和准羊群效应,国债投资的潜在群体扩大。

二是根据实地调查,农村居民国债投资意识不断增强、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受销售网点少、发行信息不通畅、分配额度低等现实因素制约,购买国债难度较大,投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随着城镇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将实现一体化发展,且伴随大量农业人口的转化,广大农民的投资需求会得到有效释放。

三是国债的安全性不受金融机构风险的影响,随着社会公众投资风险认识的转变,更加凸显国债作为低风险理财品种的投资优势。

三、对我国储蓄国债未来发展的定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发行储蓄国债有利于政府稳定资金来源和降低债务风险,而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农业大国特点,决定了国债的市场潜力较大,尤其是和储蓄国债具有替代关系的银行储蓄存款,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风险程度很可能会提高,国债投资优势更加突出,因此应通过完善管理策略,推动储蓄国债发展,发行目标是为个人提供安全的国债投资产品,维持政府从个人筹资的渠道。具体定位是:

1.维持目前的国债筹资结构,继续将储蓄国债定位于补充地位。

2.鉴于政府筹资主要依赖记账式国债,应将降低筹资成本作为储蓄国债的主要管理目标。

3.保持储蓄国债对小额投资者的吸引力,为分散国债筹资风险提供更广泛的投资者基础。

(田风摘自《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10期《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储蓄国债发展战略定位研究》)

猜你喜欢
储蓄国债筹资
你知道什么时候买国债吗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财政部进行首次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