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2014-04-16 21:50广西医科大学李英利韩若斌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11期
关键词:总会计师财务财务管理

广西医科大学 李英利 韩若斌

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广西医科大学 李英利 韩若斌

一、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跟不上当前形势的发展。

1.高校财务管理缺乏必要的现代管理理念、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成本管理意识。当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与企业相比,不但在管理内容、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在管理理念上差距很大,缺乏必要的现代管理理念、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成本管理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日益丰富,职能不断扩展,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如果仅停留在简单的记账、报账等事务性工作上,将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2.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不够顺畅。虽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探索建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但至今设立总会计师一职的高校并不多。当前,“由主管财务工作的校(院)长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学校财务管理的要求。主管财务工作的校(院)长对学校里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应非常熟悉、精通,但是,由于专业的局限性,使他们对整个高校的资金运营、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效率效果等信息不熟悉。因此,高校迫切需要设置精通经济业务的总会计师,协助校(院)长全面领导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健全高校管理机制,加强高校经济管理,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和效益。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流于形式。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传统教育管理思想和资金管理模式的影响,高校内部普遍存在着缺乏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管理理念。一些高校领导层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内控可有可无。多数高校领导普遍存在着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的管理观念,对高校成本管理的意识淡薄,仅仅重视扩招扩建、教学科研以及创收等工作。还有一些高校自认为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仅趋于形式化,无法严格执行。这种对内部控制制度漠视态度,导致高校在校办产业发展、对外投资、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及重大项目支出安排中由于集体联签制度、可行性论证制度的缺失,损失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直接影响了我国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预算管理不完善。

第一,编制存在赤字预算。高校部门预算本应按年度编制,力求维持年度收支平衡。但不少高校没有将银行贷款纳入预算,却进行巨额的贷款,也就是说,大部分高校都在编制赤字预算。这与我国《预算法》对预算编制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第二,预算缺乏科学的绩效综合评价。大部分高校在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由于人力资源和成本方面的原因,缺乏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分析、跟踪和评价机制,导致难以对学校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作出科学、合理、准确的分析评价。

第三,预算年度的部门预算与高校的财务发展战略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由于其他特殊原因使年度部门预算与学校的长期发展战略衔接不上,使得不少高校的长期发展战略无法在战略层面上与学校的部门预算和财务管理相结合。

第四,部门预算编制不全面、不尽合理。目前高校实行的是“大收大支”的财务综合预算,由于高校内部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各部门各单位拼命做大预算,争取更大的利益。由于资金的有限性,校内各部门博弈的后果有可能是部分合理的预算被删除,不合理的预算却保留下来。同时,有些预算就无法或正确编制,如政府采购预算。

第五,预算缺乏必要约束力。由于当前的部门预算缺乏必要的绩效评价体系,一方面,目前高校的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不完善,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由于政策性的原因导致收支结构的调整和进一步优化有一定的难度,降低了预算执行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预算执行不力,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调整、增减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四)资产配置标准不合理。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着缺乏成本效益观念,不讲究资金的使用效率,存在着只重钱不重物,资产配置标准不统一、不合理的现象。学校对资产管理不够重视,导致了资产管理基础薄弱,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不明确,尺度掌握不统一。部门在申请购置有关设备和仪器时不是根据实际需要,而是出于着相互攀比的心理,盲目地追逐现代化办公、教学条件,出了新的设备就想换,造成了教学、办公成本高,部分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出现了部分资源闲置浪费、使用效率低的现象。同时,由于资产配置出现把关不严等现象,出现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管理混乱、报废不符合程序等问题。

(五)银行贷款规模增大,财务风险日渐突出。

据《200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到2006年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500亿元到5000亿元。对于贷款,国家的思路是:“谁借款谁还贷”。不少高校认为虽然是学校贷的款,但国家是学校净资产名义上的所有者,学校无法偿还的贷款理应由国家代为补上。这种普遍存在的观念使得很多高校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弱化。随着吉林大学30亿元贷款的公开,把高校贷款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高校还贷风险才再次暴露在公众面前。沉重的债务本利息负担不仅挤占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经费,还随时可能带来高校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的巨大财务风险。

(六)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外界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和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和发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高校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差甚远。一方面,部分人员已经形成了落后的思维定式,知识结构老化,疲于完成繁琐的日常工作或是贪图安逸,忽视业务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自我提升。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系列改革的推进,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财务管理工作的任务日趋复杂,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管理是一种时效性很高的活动,财务决策失误很可能给学校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甚至使学校陷入财务危机。因此,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必须具备风险决策与危机决策能力、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信息处理与网络应用能力。然而,目前在高校财务管理人员中,具备上述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七)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体系。

由于高校存在着“所有者缺位”的特点,即国家是高校净资产名义上的所有者,要求高校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不要求偿还其所提供的资产,也不要求获取经济上的利益。这样的背景下不少高校都不重视财务成本核算。并且,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也未对成本核算做明确要求,至今尚未出台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办法,高校成本核算缺乏政策依据。此外,受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和环境制约,以及教育领域的特殊性,高校在统计部门成本和专业学生培养成本方面仍存在困难。由于学生的直接培养成本较小,而间接培养成本却相对较大,如间接培养成本中的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和津补贴、行政管理和教辅部门的公用经费、水电、维修、固定资产折旧等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行核算及分摊。同时,教学活动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资源共享,相关的数据资料较难取得,也加大了部门成本核算和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的难度。成本核算体系的缺乏使得高校在资金安排上可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资金的使用的结构不科学,也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学校的发展缺乏后劲。

二、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积极推动高校设置和完善总会计师制度。

鉴于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弊端,应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领导机制和财务决策机制,积极推动高校设置和完善总会计师制度。早在2010年财政部印发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就提出,要适应现代会计职能重大转变,进一步强化总会计师职能,提升总会计师地位,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在加强单位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设置总会计师岗位。2011年4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要求在高等学校设置总会计师岗位。因此,应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高校设立总会计师,负责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让总会计师作好高校单位负责人的参谋和助手,从整体上根据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规划,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各项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日常经济运转,规范学校经济行为,防范财务风险。

(二)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取决于高校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财务管理者的综合能力。高校财务人员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即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等外界力量的积极推进,又需要学校领导予以重视,更需要财务人员自身持续不断的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使他们能够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其次,营造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的机会,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更新理念,优化财务知识结构,提高财务分析能力和解决财务难题的能力;再次,加强财务人员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妥善处理好执行财务制度的原则性与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的灵活性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梯级人才培养新机制,对财务管理人员按现阶段的能力情况进行分级培养,实现高、中、低层次的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规范经济运行机制。

2012年11月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通知,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施行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为高校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内部控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提高高校管理水平,规范财务运行机制,高校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首先,高校应该设置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内部控制委员会,统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建设。其次,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加强内部控制的氛围。内部控制制度是全员参与的一个过程,从高校领导到各个员工都对内部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内部控制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再次,明确内部控制关键点。根据高校的经济运行特点和业务类型明确内控关键点并设计其控制流程。如资金的授权审批、经济合同的审批、财产保全控制、预算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等对其关键环节进行划分,并对各个环节控制流程进行设计。最后,建立有效的内控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查找存在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缺陷,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

(四)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绩效评价。

高校预算管理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以确定学校各项资金的来源和使用。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是高校最主要的管理方式,也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第一,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强化预算管理意识,树立全面预算理念,根据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紧密围绕全年工作计划,做好预算的申报和编制工作,合理编制本年度的预算。第二,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的原则细化预算内容,合理测算预算收入和支出,强化预算管理的刚性。将预算管理和责任目标相结合,明确责权利,向目标管理要效益。第三,在编制与执行预算的过程中要转变财务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率。始终要注重成本效益理念、财务风险理念和正确理财理念,保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加强预算管理执行的监督力度,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财务部门应做好预算终了时的管理分析工作,对预算收入完成情况、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及资金使用的效率进行分析、考核和评价,不断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优化资金使用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学校的审计部门也应及时依法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执行情况、调整的真实性、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审计,切实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为合理配置高校的资源,加强对高校资产的管理,高校应设置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设国有资产管理处,对高校资产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首先,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产不仅仅是国有资产管理处的职责,而是全校各部门的责任。国有资产管理处应密切配合财务处、审计部门、各二级学院及职能部门,积极推进现代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高校成本核算制度,改变资产闲置浪费、效率低下、流失严重等现状,合理配置学校资源,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竞争力。其次,加强对资产的有效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报废等管理上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塞漏洞,维护财产安全。最后,国有资产管理处与财务处、审计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资产进行定期盘点检查,做到账账、账证和账实相符。

(六)加强筹资管理,确保财务安全。

一是要加强银行贷款的日常管理。按照规定建立银行贷款台账,详细记录每一笔贷款的详细情况。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并进行及时研究、分析和处理。二是要建立银行贷款风险预警制度。高校应组织有关人员建立融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对当前融资的比例、成本、效率进行合理的测算,及时识别、分析并鉴定可能存在的融资风险。一旦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调整融资结构,寻求合理的决策方案,以有效避免或化解可能的融资决策风险和失误。三是要建立银行贷款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根据风险预警机制发现的风险,合理安排银行贷款本息的偿还时间及资金的调度,避免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出现财务信用危机。同时可建立银行贷款还款准备金制度,每年定期从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额作为银行贷款还款准备金,提高自身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七)建立科学的高校财务综合评价系统。

在总会计师的指导下,高校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能够反映学校综合实力、财务运行绩效和财务风险等方面情况的高校财务综合评价系统。通过综合指标的测量,能够更好的掌握学校总体经济实力,了解高校办学的效率、效果情况,全面、科学地分析高校经济资源的配置情况,实时监控学校的财务风险,为学校制定各项政策和加强学校管理提供更客观、科学的依据。高校财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包括:(1)财务综合实力指标,即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包括国家教育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收入、学校创收收入、学校资产总额、银行给予的信贷额度等指标。(2)财务运行绩效指标。即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对学校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包括事业发展收益指标、资产负债率指标、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指标等。(3)财务发展潜力指标,即高校在发展后劲方面的能力。该类指标包括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率、本年新增学生人数、事业基金增长情况等指标。(4)社会责任指标。指高校为社会发展所承担的责任。包括毕业率、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满意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等指标。高校财务综合评价系统的启用,将提高高校财务分析能力,充分挖掘学校内部财务潜力,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为重大决策提供依据,引导高校的财务管理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1]蔡雪辉:《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究》,载于《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第104~110页。

[2]蔡正权:《基于新会计准则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探讨》,载于《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5期,第87~89页。

[3]刘剑:《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探讨》,载于《财会通讯》2010年第8期,第46~47页。

[4]《关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有关问题的解读》,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1年 8月11日。

[5]乔春华:《我国高校预算存在10大问题的理论思考》,载于《教育财会研究》2013年第4期,第30~37页。

[6]石凤文:《信息环境下高校内部控制研究》,载于《经济师》2013年第8期,第148~150页。

[7]万琳琳:《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载于《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4期,第113~114页。

[8]曾森:《高校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载于《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99~101页。

猜你喜欢
总会计师财务财务管理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地方协会负责人名录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2018年底前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须设总会计师
水利财务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快总会计师职能转型推进中石化价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