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北 金 融 学 院 赵晓明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王 亮
培育增长极体系 推动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发展*
河 北 金 融 学 院 赵晓明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王 亮
增长极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朗索瓦·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的理论,盛行于60年代,70年代后期有过短暂沉寂,80年代末又重新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繁荣至今。增长极是在空间上,在某一个点、片或者是面上,通过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实现经济突破性的“极化”增长,并通过“极点”的发散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这实际上是一个点的发展和扩散的过程。它包括那些通过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说明区域增长中心对周围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一系列理论。
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的实践,突出表现为国家设立了几个经济特区和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并且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这些地区,集中合力,促使这些地区的经济产生了飞跃。近三十年的发展证明,增长极理论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运用是成功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增长,已形成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聚集带。在东部地区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特区的设立,还是大连、天津、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都是增长极理论在我国的具体运用。目前已在东部地区形成了综合经济实力强大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国家级经济增长极,有力地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在借鉴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增长极理论实施“不平衡—平衡”的发展策略,进行西部大开发,实施了“东部支援西部、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从地域、城乡、产业等多层面实现了增长极的扩散效应,积极带动了周围区域的发展,实现了区域间平衡发展。
近年来,针对我国经济“中部塌陷”的局面,中央又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以实现东、西、南、北经济的协调发展。河北省具有“环京津、环渤海”的独特区位优势,虽地处东部沿海,但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总习惯性将自己定位于中部内陆,甚至把部分地区向西部靠,以期获取国家短期的政策扶持,“东部区位、中部水平、西部观念”被人们用来形容河北尴尬的区位定位,观念问题严重制约了河北省经济的发展。
河北省拥有487公里海岸线,秦皇岛、唐山、沧州3个沿海地区,但长期以来,要么有海无港,要么有港也只是处级煤码头,缺乏现代化大港口,河北省沿海地区与同处渤海湾的天津滨海新区、辽宁“五点一线”地区,甚至与过去号称山东“北大荒”的黄河三角洲地区相比,都处于落后位置。河北省的两个新区,与天津的滨海新区、上海的浦东新区面积差不多大,滨海新区的GDP已占天津市的55%,浦东新区的GDP已占上海市的1/3以上,而曹妃甸新区的GDP不足唐山市的10%,渤海新区的GDP只占沧州市的20%。河北省沿海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因此,更应该抓住机遇,更全面、更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2006年11月,中共河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省委提出“把河北建成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奋斗目标,并鲜明地提出了“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构筑区域发展的新格局”的重要思路。这标志着河北省开始在战略上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转变观念,走出误区,大踏步地进行沿海开发与开放,重新找回“沿海地区”的定位。
2010年10月22日,河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沿海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向沿海转移的实施意见》,提出在河北省“十二五”期间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并确立了以秦皇岛、唐山、沧州所属的沿海11县(市、区)、8区、1路、1带为重点的沿海经济发展战略。
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批复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涵括“沿海经济隆起带”在内的河北省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所辖全部行政区域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河北沿海地区未来发展战略定位为: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我国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北方沿海生态良好的宜居区。
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构建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实现新飞跃的迫切需要,对转变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经过对各地区采用增长极理论带来的实践效果进行长期论证和深入探索发现,其运用增长极理论来指导经济发展的情况不尽相同,绝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照搬照抄。因此,实践操作中必须正确理解、运用增长极理论的实现条件,不能随意植入,也不能在政策上偏激作为。佩鲁在他的著述中对增长极形成和建立的基本条件作了概括:一是有一批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企业家;二是有高关联度的产业集群;三是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四是适宜的投资、生产环境。
河北省海洋资源较为丰富,海岸线上可建众多天然良港,拥有大面积可利用的沿海滩涂。曹妃甸港是世界罕见的天然钻石级良港,背靠陆地有滩涂,已累计吹沙造地21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巨大,地下拥有10亿吨储量的大油田。沧州渤海新区有华北、大港两大油田,已探明石油储量15亿吨,天然气650亿立方米,年产海盐200万吨,经过多年开发,也具备了打造全省新增长极的良好基础。2011年GDP达到412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7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和33.3%。
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隆起带发展的关键是培育经济增长极,重点是要充分利用好487公里海岸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强化沿海城市增长极作用。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是一个区域、产业再开发的过程,伴随着港口兴起、港城发展、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更替、竞争优势重塑,这个过程中必须从点突破,以点带轴,依轴扩面,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多维度、多梯度开发。
打造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构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就要率先发挥港口、港城、沿海城市、产业增长极的扩散带动作用,按照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和河北省“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统筹有序地推进沿海经济隆起带与腹地的协调关联发展,各地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分工协作,由点连轴,形成特色的点轴梯次开发格局。
港口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是通过区域和产业两个维度来共同推动的。我国通过加大投入及和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使东部地区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城市经济增长极和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这些城市增长极和产业增长极发挥内敛效应和聚集效应,极大地提高了规模经济效益,此外,更由于极化地区和极化企业的扩散效应和辐射效应,通过东部地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城市和城市与城市的经济连锁反应,使东部地区很快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高地。因此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隆起带增长极的培育要体系化、多元化,不仅要建立区域增长极维度,还要建立依托港口发展建立产业增长极维度,双管齐下,加快港群体系建设。
一方面,从区域维度看,港口利用自身的节点区域优势,通过港口、港口城市、港口海陆腹地彼此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共同发展,使港口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通过港口这一增长极的“极化”作用辐射周边地区,进而推动以港口为中心一定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实践表明,世界的一半财富集中在沿海港口城市,全球35个国际化大城市中前10名都是港口城市。河北省应加强港城规划建设,完善沿海区域城镇体系,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依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专业特色小城镇,加快中小城市发展步伐,加强县城和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港口、港城、工业区三者良好互动。重点是以秦皇岛港城、曹妃甸港城和黄骅港城等三大港城建设为核心,整合周边县城和工业开发区,谋划建设唐山、秦皇岛、沧州三个新区,带动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加快构建港群体系的同时,带动沿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河北省要依托港口发展,大力培育发展临港产业集群,选取沿海最具扩散效应的、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增长极,不断培育其内在增长动力,积极带动其他关联产业发展。河北省要着眼于未来,选择一批具有一定优势、发展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集约化程度高、带动作用大的产业,使之逐步成为新的沿海产业增长极。
此外,要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布局规划,在区域内形成合理的临港产业分工与合作,沿海地区应加强相互协作,实施产业错位发展,培育产业集群,结合政府调控,提升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增长极不能只选一个,要强化适应市场变化和抗风险的能力,最好是依次选几个,避免结构太单一化,提高结构弹性以更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或者是产业的转移与更替,原来的一些区域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增长极的地位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
因此,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增长极的培育要形成梯度化,不能只强调一级增长极,还要注意次级以及多级增长极的培育。各个增长极处于不同的层级,可将其分为核心增长极、次核心增长极、边缘增长极三个层级,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开放型网络——层级增长极网络。可以分别从城市、产业现状和城市、产业今后发展和在隆起带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出发角度,建立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隆起带从区域维度(所辖县、市、区)和产业维度分为至少三个梯次。
河北省港口功能较为单一,发展阶段普遍较低,港口的集聚作用还不明显。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提升港口功能,构建布局合理、相互支撑的港群体系。首先,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统筹规划,扩大码头吞吐量,搞好内外航道建设,进一步完善港口内外公路、铁路、疏运设施建设,形成节约、高效、畅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其次,完善港口服务体系。包括与港口和临港产业相关的商业、贸易、金融、保险、通讯以及房地产、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性产业。再次,构建港群体系。逐步建立以唐山港、秦皇岛港和黄骅港为主体的港口体系,同时注重与周边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等较强实力港口加强合作,实现借势发展,带动产业升级。
软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硬件作用的发挥。优化沿海经济隆起带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要推进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企关系,建立“高效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赋权、放权、让利,使沿海地区实现优先发展、突破式发展;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投融资政策体系,建立投资主体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宏观调控有效的投融资机制;推行鼓励创新机制,吸引高科技人才。
结合港口码头建设,抓好港区内外综合管线带、供水、净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基础工程,搞好港区商业、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建设,及时跟进净化、美化、亮化和绿化工作,努力为港区内企业和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吸引大量、优质的人才和劳动力,支撑港口区域的产业发展,增加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形成良性循环。把人力资本作为第一基础设施来对待,建立以引进人才为主导的人才服务体系,制定有利于人才尤其是急需人才向港区聚集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同时,围绕临港经济重大项目建设中吸引、凝聚高层次人才群体问题,提出和落实加强临港经济重大项目创新团队建设的政策措施,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随着环渤海经济区的加速崛起,围绕“两环”战略的实施和京津产业转移,河北省要顺应趋势,加强与京津地区合作。一方面,沿海港口的建设对促进京津冀都市圈资源、市场的统一配置和经济整合进程将起到独特作用,特别是为钢铁、石化、电力等重化工业向沿海转移、向临港聚集创造了关键条件,利用国家大力发展曹妃甸的机遇,促进京津冀生产力布局优化重组。另一方面,应切实鼓励支持本地企业与京津厂商加强合作,借助京津资金、技术资源、高层次人才,融入产业链,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改变过去只是停留在引进京津企业和为京津提供初级原材料产业分工的局面,最终形成双向合作的空间发展格局。
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与环渤海区域的分工与合作,要突出自身比较优势、错位发展,不走老路、恶性竞争。把抓大项目作为沿海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引进重大项目为着力点,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争取国家布局对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吸引战略投资者重点投向先进装备制造业、钢铁和化工延伸产业。引导中小企业围绕主导产业、骨干企业需求,发展配套产业和服务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效益。
河北省要依托港口发展选取具有扩散效应的产业增长极,发挥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通过产业链潜移默化地带动周边地区和产业发展。河北省要着眼于未来,选择一批具有一定优势、发展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产业,使之逐步成为新的沿海产业增长极。同时,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隆起带增长极的培育要体系化、多元化,不仅要建立区域增长极维度,还要建立依托港口发展建立产业增长极维度;增长极的培育要形成梯度化,不能只强调一级增长极,还要注意次级以及多级增长极的培育,使核心增长极、次核心增长极、边缘增长极相互之间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层级增长极网络。
[1]王艳品:《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载于《党史博采》2007年第7期。
[2]张广兴等:《河北省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的演进共生: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载于《河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3]张建军、蒲伟芬:《西部区域层级增长极网络发展战略构想》,载于《区域科技》2006年第9期。
[4]史东明:《增长极理论与实践》,载于《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5期。
[5]林元旦:《增长极理论及制约因素分析》,载于《鲁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6]刘秀兰等:《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发展对策研究》,载于《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12期。
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20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