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涛
专利文献是专利制度的产物。运用专利文献是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
我国专利制度是从1984年3月12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诞生而建立的,于1985年4月1日正式施行。随着专利制度的日趋成熟和完善以及我国专利制度与国际标准接轨,我国1992年又对1984年专利法和专利制度进行了重要修改。实践证明,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和修改,对鼓励发明创造、促进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专利制度日益显示出了其重要性。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专利申请第一大国。中国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总数超过52万件,成为全世界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第一大国。2012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专利申请量与全球排名第三的德国已相差无几。虽然我国企业专利数量领先,但专利质量和影响力以及专利实施率还存在不足。
专利文献是包含已经申请或被确认为发现、发明、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研究、设计、开发和试验成果的有关资料,以及保护发明人、专利所有人及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注册证书持有人权利的有关资料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件(或其摘要)的总称。专利文献汇集了发明创造构思与研究结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专利文献传播发明创造,促进技术进步,对企业研发工作可提供技术参考,启迪创新思路,若有效运用已有的专利技术,可缩短产品研发时间60%,节省研发费用40%。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通过了解专利文献信息,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避免侵权纠纷。在技术贸易中,企业还可通过对专利文献信息的调查,帮助确定贸易伙伴。企业在应对专利侵权诉讼中,可通过查找和分析专利文献,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专利文献还具有与其他科技文献所不具备的特点:
(1)专利文献数量巨大、涉及面广、实用性强。专利文献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涵盖各个技术领域。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表明,世界上每年发明创造成果的90%至95%以上的新技术都能在专利文献中查到。专利文献对促进科技发展、传播科技信息、引进开发专利技术和拓宽发明者的技术构思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2)专利文献内容新颖,实用价值高。专利法规定,发明技术申请专利的首要条件是该技术必须具备新颖性,一些最先进的、最有价值的发明总是最早在专利文献上公开发表。美国专利商标局曾对1967年至1972年间发布的美国专利文献进行统计,发现大约有70%的内容未在非专利文献中发表过。由此可见,专利文献是许多技术信息的唯一来源。
(3)专利文献具有时间性优势,能够快速传播新的科技信息。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专利申请早期公开制度,使得发明人在提出申请后就能够很快将其发明公开,这样,既能及时了解各个相关技术领域及产品的最新发展水平,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又能有效防止他人的侵权。在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有关专利方面的案例中也证明,在专利文献中公布的重要发明,有的比在其他期刊文献刊登早十几年。
(4)专利文献分类规范、科学,采用的是功能分类。绝大多数国家的专利文献都使用《国际专利分类法》,采用国际专利分类号,使各国对专利文献的分类科学化、统一化、国际化,统一著录格式。使世界上绝大部分专利文献能够通过准确、统一的分类而融合在一起,相对统一的标准,能方便用户查找检索、阅读等。
(5)专利文献的可靠性强。由于专利的审批制度严格,专利申请不但要进行形式审查,而且还要进行实质审查。所以,专利的技术含量和质量都比较高。
(6)专利文献具有综合性。指的是专利文献是集技术、法律、经济为一体的信息源,这是其他科技文献所不具备的。
专利制度和企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专利信息对企业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在市场环境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但要很好的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还要不断引进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专利技术,并加以分析、研究、发明、设计出自己的产品。这样企业才能靠自己独特的发明创造和创新来赢得市场,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些中小企业虽然逐渐开始重视知识产权,但缺乏专利人才,制约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所以,要重视专利制度,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和技术公开,有效实施技术交流,快速传播科技信息、推动科技发展。
特别是今年召开的亚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的中国专利信息年会,主题为“专利信息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容涉及专利信息在企业创新发展与应用实践的应用,打造专利信息的国际交流平台,促进专利信息的广泛传播与有效利用,提升专利创造与运用能力,为经济转型企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专利制度为企业服务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具有很多特殊性。目前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数量大、比重大,对技术创新、发展社会经济、提高生产力、增加就业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中小企业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全国65%的发明专利以及75%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连续7年国内7成发明专利申请都来自企业。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生产服务方向主要是国内市场。其创新能力依然较薄弱,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竞争力较弱,实力不太强,并且,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企业的经营管理较为简单,抗风险能力较差,产出规模小、技术装备率较低等状况。
为了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工信部近年来加快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各类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诚信、优质、创新”的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低成本、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使中小企业能够充满自信,迅速发展,做大做强,并且加速业务转型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近年来我国开展的企业专利战略工作,就是帮助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主动利用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及其种种方便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专利情报信息,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状况,推进专利技术开发、控制独占市场;为取得专利竞争优势,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地方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应强化其服务功能,为社会和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多年来,四川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文献馆长期从事科技文献的收藏与服务工作,作为省级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更加重视专利文献的资源建设和服务方式更新。在专利文献资源建设方面,较完整地收藏了国内专利文献和国外七国两组织的专利说明书全文及其检索刊物,收藏的专利文献载体有纸本型、缩微胶卷及缩微平片、光盘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企业创新对专利文献的需求越来越多,各种新的文献载体和便捷的服务方式不断出现,我们又开通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建立了CNKI中国知网《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镜像站等。旨在充分发挥省级科技信息机构的服务优势,开发利用专利信息,为本地区社会公众服务,特别是为本地区的中小企业服务。
在专利文献的公共服务方面,重视专利文献的阅览服务。每年连续订购知识产权出版社发行的中国《专利公报》纸本型文件,为公众提供阅览服务。该文件是中国专利局受理、审查、授权公告的唯一法定刊物。《专利公报》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它集经济、法律和技术信息为一体,刊载了在中国申请保护的国内外最新发明的法律状态。并以文摘及主要附图的形式介绍了专利申请、审查、授权的有关事项和决定;建立了服务功能强大的电子阅览室,向读者提供不同载体的专利文献阅览,帮助读者检索或查找专利文献信息。
在加快推进专利信息的传播和利用,深度挖掘企业需求,利用馆藏更好地为四川地区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为了便于各地区的中小企业利用网络获取专利文献信息,建立了网上阅览室,专门设定了有关专利方面的栏目,如:“专利技术分析”、“专利统计数据”等,针对本地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搜集、整理、报道专题文献,每月定期推送新的相关内容。已报道了大量有关“中药”、“中药栽培”、“生物医药”、“电子”等方面的专利文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文献服务部门应把为中小企业提供有用信息作为工作重点。由于越来越多企业的知识产权侵权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到及时提供准确的有关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咨询、宣传,帮助提高企业注重专利申请的意识,加强专利保护的手段。主动联系、深入企业,搞好调查,收集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和及时调整网上阅览室有关专利方面的相关栏目。搞好目标服务,整合馆藏及网上的专利信息资源,收集、分类、整理相关内容等,并定期报道。自建重点行业专利专题数据库等。为企业办实事,充分发挥科技信息机构为社会及中小企业服务的作用。提高专利文献阅览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定期培训专利文献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使其能够熟知各种专利检索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以便指导用户快速获取专利文献。并通过服务窗口,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反馈到网上阅览室的服务中。加强专利文献的咨询服务工作。专利文献服务人员应能帮助企业用户解决大多数专利信息方面的需求问题。面向企业开展专利文献基础知识普及工作。
除此之外,国内最权威的专利服务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官方网站面向全国提供专利文献的网上查阅服务,知识产权出版社研发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更加强大,可检索查询国内外的专利文献信息。各行业、各地区也成立了专利服务机构和专利文献信息检索服务机构,针对本地区和本行业的用户服务,网上也建立一些各具特色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等。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年在成都市举行授牌仪式,正式授予成都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称号。把知识产权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所以,我们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更应该积极重视和做好专利信息的传播和利用,搞好专利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这样,专利文献就能够充分发挥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作用。
[1] 姜丽芙,开发专利文献资源 为中小企业服务,图书馆工作于研究,2009(10).
[2] 彭春燕 陈宝明,我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困境,科技日报,2013-4-7.
[3] 陈磊,加强协同配合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科技日报,2013-6-8.
[4] 专利文献出版社,专利基础,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