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森工企业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分配

2014-04-16 16:02:11朱一坤伊春市朗乡林业局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3期
关键词:森工劳动者公平

朱一坤/伊春市朗乡林业局

浅议森工企业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分配

朱一坤/伊春市朗乡林业局

深入分析森工企业体制转型产生大量失业下岗人员的原因,认真研究转型中实现有效就业的方法,详细论述妥善解决就业问题所需的政策扶持和社会意义。

森工企业;转型;人力资源;就业问题

伊春市是我国最大的专业化林业资源型城市,一直是支援全国建设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下辖的林业局多是以营林生产、木材采运、林产工业、多种经营为主的国家大型林业企业。由于采伐任务的逐年递减,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入不足,导致企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资源性、结构性、体制性、社会性四大深层矛盾十分突出,职工收入偏低,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从2014年4月1日起,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将全面停止木材的商业性采伐,伊春市更是在2013年11月率先停止2013年全年采伐任务,停伐对财政收入主要来自木材生产的森工企业生存产生了重大影响,伊春市森工企业下岗职工将达到几万人。森工企业面临全面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大量富余的林业工人该何去何从,企业又该扮演好怎样的角色,处理好变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这是企业管理者应当认真考虑的一件事情。

一、富余人员的产生原因

一是森工企业因林而生,依林而建,林业是传统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全部依靠林木资源,停伐使大部分企业无以为继,企业工人无业可就。再者非林脱木的替代产业发展缓慢,还达不到支撑财政和大量安置人员的程度。

二是劳动者自身素质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差距,失业下岗人员作为体制转换中的弱势群体,普遍文化素质偏低,技术水平落后,劳动技能单一,没有技术特长,不具备现代化企业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无法胜任现代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岗位需要。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企业用人明显减少,用人标准也更青睐于知识化、技术化、能力化“一专多能”综合素质较高的人,这就使初级职业技能劳动力出现相对过剩。

三是劳动者就业观念保守落后,仍然有许多失业人员在就业方面对国家和企业的依赖性很大,在就业方式上,他们普遍认为只有政府安置才算就业,这就导致一些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一直依靠和等待政府安置。在就业领域上,认为只有到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工作才算就业,这就导致一些下岗失业人员不愿到私营、个体等非国有经济单位工作。

四是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也不到位,此外,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全的市场经济体系,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要完全发挥出来还需要一个过程。

二、转型中实现有效就业的方法

一是政府干预。在经济转型时期,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依然存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未能完全建立起来,新旧体制交替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体制“真空”。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把解决就业的指导思想,从国家提出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调整为“政府组织就业,市场引导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发挥政府组织就业的优势,通过政府组织就业,组织创业,组织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探索出一条在国有森工企业转型中解决就业的有效路径。

二是合理救助。在经济转型中的失业、下岗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女性偏多,文化程度偏低,他们当中有的夫妻双双下岗,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呈明显的就业竞争弱势,完全靠市场解决就业有相当大的难度。面对特殊的就业弱势群体,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救助办法,对再就业困难群体实行就业援助。

三是以创业带动就业。政府采取组织创业的办法,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的优势,通过创业引导、创业推介、创业服务、建立创业基金等措施,制定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更多的人特别是大学毕业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制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降低贷款门槛;建立创业保护机制、改善创业环境,取消不合理收费;减免创业增值税、营业税等,为创业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四是建立技能培训制度。政府采取组织培训的办法,对在转型中的森工企业下岗人员实行普惠制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失业下岗人员的劳动技能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当前就业市场的用工要求。

三、需要的政策扶持

一是建立健全保障公平就业的法律政策体系。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宏观调控,规范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行为,使人力资源利用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法律强制约束力,使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在法律的框架内选择和被选择,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机会平等、地位平等、规则平等的就业环境。从社会的角度看,弱势劳动者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因为个人懒惰或不勤奋努力,而是因为他们自己所无法控制的一些因素,而导致就业的弱势地位。政府应该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弱势者的权益,为其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和政策扶持。

二是加快改革打破阻碍性的管理体制。劳动者身份转换后带来的户籍、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困扰社会健康发展的障碍。不仅对人的发展有失公平,还会导致人力资源配置的结构失衡,人力资源在就业市场上无法得到高效配置,人才无法自由流动。加快改革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就业、医疗、养老制度,不仅对劳动力流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对实现公平就业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是强化政府主导提供多种有效的就业途径。政府应从全社会利益出发,开发人力资源和促进就业公平。继续大力发展教育,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根本,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增强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感,保障弱势劳动者公平就业,既需要劳动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用人单位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可通过岗前培训等方式,挖掘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承担社会责任,使之既按市场规则用人,同时又有助于营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提高人力资源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水平,规范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的行为。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市场机制健康运行的宏观环境。通过平等互动,将最适合的人力资源,配置到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地为劳动者提供公平就业机会,形成政府主导、社会重视、全员参与的良性发展模式。

四、结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在森工企业转型过程中,就业矛盾突出、就业问题凸显的形势下,如果富余人员安置得好,企业将能够保持繁荣和稳定,继续获得发展;而一旦处理得不好,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麻烦,造成混乱的局面,阻碍企业的继续前进。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公平就业,需要国家、社会、企业以及劳动者本身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森工劳动者公平
不公平
公平对抗
劳动者
怎样才公平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1-06 09:29:28
沙巴大会魅力分享 森工健维盛装起航
家人相约年度庆典 2018与森工同行
森工健维年终庆典盛大召开 全国各地新老家人激情绽放——暨感恩一路有你,森工健维年终盛典表彰大会
森工健维招商会 不怕新人考察和提问
公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