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对体育教学态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4-04-15 08:30邓武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体育教学中学

邓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本文根据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结合对本校学生的大量调查走访,较为深入的分析了中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态度,并据此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改革措施,希望对基层体育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学 体育教学 学生态度 改革措施

通过与本校各科教师的交流,大部分文化课教师认为学生对体育教学应该是呈支持态度的,而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却反映,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找各种理由与借口不参加体育活动,这就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态度并不全部都是喜欢与支持的,本文就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走访对中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态度做了着重分析。

一、中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态度

为清楚了解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态度,取长补短,更好的开展进一步的体育教学工作,根据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对本校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走访工作,发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态度,喜欢与不喜欢的比例大概为6:4,而学生喜欢与不喜欢的原因却有所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中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原因

1.体育教学可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本身具有强身健体、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而体育教学不仅将体育运动更加系统化,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为己用,使自身体质得到有效改善,同时,通过体育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整体体质水平。

2.通过体育教学可降低学生肥胖指数对学生体型塑造有促进作用。

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起居饮食,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以及营养尤为重视,由于缺乏专业养生常识,一味给孩子吃各种高营养的东西,不但无法起到促进孩子身心发育的作用还会导致中小学生肥胖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为孩子的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据科学证实,通过体育锻炼进行健身减肥是当前最为健康的减肥方式,而体育课又是较为固定且当前大部分学生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因此,通过体育教学可降低学生肥胖指数对学生体型塑造有促进作用。

3.体育教学具有缓解学生压力的效果。虽说素质教育在我国实施已有十几年时间,但各地中学为提高学校知名度、维护学校名誉,当然也为学生能有一个好的前程习惯性的将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成果的最重要标准,学生也因此需要承担来自学校以及家长所施加的双重学习压力,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往往会想尽办法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起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落后于其他学生也会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等,而没有考虑到处于青少年学生如果长期承受过大的压力,会使其出现压抑、烦躁进而抑郁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此时,学生就需要一个可以合理、有效的释放压力的途径,而体育课相对来说时间固定且开展方式与内容也更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因此,通过体育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有效释放,为其今后更好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4.体育教学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信心的获得是需要通过一定途径,有些人的自信可能来自于优越的家庭条件、出众的外貌以及优秀的学习成绩,但具备以上条件的学生必竟只占少数,大多数学生是无法通过以上途径获得自信的,而体育教学则可通过对教学任务及目标的调整达到增强学生自信心的目的。

(二)不喜欢体育课的主要原因分析

1.部分学生怕苦怕累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去。由于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典型四二一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往往对唯一的孩子较为溺爱,很多事情都由家长代劳,这也就导致很多学生行力能力与意识较差,而体育运动本身就有一定的运动消耗,这也就成为了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学生本身体质较差,参加体育活动感觉吃力。因体育教学考核机制还不完善,一部分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与目标,使一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时较为吃力,这一部分学生自然对体育教学颇有微词。

3.部分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有限。由于多年来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无法得到其应有的重视,导致一部分学校没有专业体育师资的配备,这就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模式,因此,会有部分学生因此而不喜欢体育课。若教师缺乏专业素养,也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常见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明确教学目标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体育教学主旨

体育教师应积极响应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以增强学生体质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指导方向。因此,体育教师在做教学计划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增强学生整体体质水平的同时,从根本上使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态度得到改观。

(二)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研究发现,因体育教学在教学方法与内容的选择上比其他科目更加灵活,因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也显得更为自然,因此,体育教师可通过对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合理安排,分阶段对学生的优良品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保证教学收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应定期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另外,在体育新教师的聘用方面要严格把关,为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以及改观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丽君,苏庆永,马卫东.高校研究生的体育态度、动机、兴趣的调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02).

[2] 陈佩华,王家林.普通高校研究生与本科生体育态度及行为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3] 杨明陶.中学生体育态度与习惯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体育教学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