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兰
〔关键词〕 自主;课堂;创新;意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6—0057—01
自主创新性教学是由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相融合的整体性教学。自主性学习是由个体评断自己的学习需要,形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寻求学习的人力和物质资源,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评鉴学习结构的过程。自主学习的最关键问题不在于是不是不需要指导,而是如何使学习者乐于接受指导,最终转化为学习者的自我指导。
一、 激发主体自主创新意识的策略
要使课堂教学高度自主,充满创新,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因而激发自主创新意识绝不是只针对学生。激发自主创新意识的落脚点在于使教学主体具有预期的心理趋向,使教学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一般地说,明确具体的目标、生动感人的情境、愉快精彩的活动等都能达到这一目的。联系课堂教学的实际,笔者认为指导定向是最基本的策略。所谓指导定向即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指导学生确定适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进而使学生学会自己建构学习目标;设置课堂教学情境,指导学生明确情境中所蕴涵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用鼓舞人心的话语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强化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趋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我激励,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象。指导定向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划分为“学生定向,教师定标”、“教师定向,学生定标”、“自我定向,自我定标”三个层次。这里,将定向和定标区别开来了,定向只是确定学习方向的问题,一般比较抽象,也比较简单,而定标即确定学习目标,比较具体但也较为困难,这三个层次实际上要求教师从“演员”转化为“导演”,要求学生则由“观众”变成“演员”,由此也就反映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相互影响的效用。要注意的是,“指导定向”的“定向”蕴涵了“定标”的内涵。
二、 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
在主体性教学活动中,主体认识和主体活动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即认识需要活动,活动也离不开认识。这一点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更是如此,对它们来说最好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到的认识,纯粹的从认识发展到认识是与他们的认识特点不相符合的,因此,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将活动教学和知识教学结合起来,甚至要将知识教学融入到活动教学中去。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首先使学生打破已有学习中的框框套套,突破思维定势;教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方法,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武器,以独立地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即使其能从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去探索,并合理评价自己的解决策略,最优化地解决问题;善于将各种思维方法、解题经验、思维结果整合进来,并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以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而这些问题都可以用“问题解决教学”来包容,因此,“问题解决教学”是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策略。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方法”、“探究”、“整合”是其中的关键要素,因此,可以将问题解决教学这一策略具体化为“诱思择法”、“独立探究”、“整合优化”。
三、促进自主创新评价的策略
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教学主体预先设定的目标需要评价活动来判定。一般的教学多强调以一个统一的尺度由他人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它的合理性,因为教学的目的是教学中的“常量”,如果没有这样的评价教学活动将是失范的,但这种评价只能是教学的终结性评价,它是具有失败威胁性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则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则应使学生获得对学习的成功体验,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应着眼于学习动力的维护和强化上,也就是说要将其视为发展性评价,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必须对其加以变革,进行自主创新。“自主评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策略,所谓“自主评价”是以“自我发展”为主旨的评价,它要求评价者要有主体意识,它是根据自己预先设定的目标、自己以往的状况、自己选定的比较对象进行多角度的评价。这是一种以发现自己的优势,获得成功体验,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象为主的评价。
编辑:蔡扬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