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消除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2014-04-15 21:53:48唐秋荣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幼儿策略

唐秋荣

【关键词】幼儿 入园分离焦虑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126-02

每年新生入园的第一周,幼儿园里常常出现幼儿的哭闹声,幼儿的哭闹让家长不舍,让教师心疼。很多幼儿只有3岁,习惯了父母每天悉心地照顾,在熟悉的环境里“为所欲为”,忽然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生活,肯定会不适应,并且产生恐惧心理,于是就产生了入园分离焦虑症。那么,如何让幼儿在短时间内消除入园焦虑,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幼儿园引导家长做好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一)做好入园准备宣传工作

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为例,在新生入园的前两个月,幼儿园会利用电视、广播、电子横幅、幼儿园对外宣传栏等对家长进行幼儿入园前的指导,家长可以明确地知道孩子入园前自己需要做哪些准备,帮助孩子克服入园分离焦虑。

1.物质准备。物质准备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个喜欢的书包,鼓励孩子背着书包上学;购买方便穿脱的衣服,并把孩子的名字贴到衣物上,便于孩子认识自己的衣物和学习穿脱衣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购买一些与上幼儿园有关的故事书,给孩子讲一讲关于幼儿园的故事,让孩子感受到上幼儿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精神准备。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要做到持之以恒,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幼儿刚入园时感觉比较新鲜、好玩,情绪较为稳定,待过了新鲜期后,幼儿就会出现抗拒上幼儿园的情况,并以哭闹、绝食、滚地、逃跑、打人等方式拒绝上幼儿园,这个时候最容易让家长感到心疼和犹豫,有的家长甚至会打消继续送孩子入园的念头。假如家长无法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那么老师之前所做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待过几天再送孩子上幼儿园时,一切又要重头开始。有的家长因为心疼孩子,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穿不暖,于是找出各种理由给幼儿请假,这样一来,就更难消除幼儿的入园分离焦虑。幼儿园教师必须将上述情况提前告知家长,让家长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因“心疼”“心软”而出现干扰正常的教育秩序的现象。

(二)开家长会,家园达成共识

让幼儿尽快地消除入园分离焦虑,家园共育很重要。家园共育意味着家园建立起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合作伙伴关系,统一思想,积极沟通,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各尽其能,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在幼儿入园前召开家长会便是一个很好的达成家园共识的途径。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为例,每年6月中旬是新生招生时间,招生工作结束后就会召开全体新生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及对幼儿入园的相关要求,及时调整好幼儿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为幼儿入园做好准备。

1.园长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作息时间及规章制度。笔者所在的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是依据“生活即教育”的办园理念来制定的,目的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我们在家长规章制度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家长送孩子来园的时间要求、接送要求、文明礼仪要求等。来园要求是指家长每天要按时送孩子来幼儿园,幼儿不能按时来园或有事不来园时要做到事前请假;接送要求是指家长要凭借接送卡出入幼儿园;文明礼仪要求是指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要讲究文明礼仪,如有序并按规定停放车辆、保护周边及幼儿园环境卫生等,家长要做幼儿的表率,实现“生活即教育”的办学理念。

2.各班老师向家长介绍以往带班的经验和家园共育的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列举往届幼儿入园时出现的分离焦虑症的情况,如家长看到孩子哭闹就舍不得离开,或者悄悄躲在角落观察,让原本情绪已经安定的幼儿发现家长后再次哭闹不停。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学会相信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很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在心理上形成正确的认识,比如,孩子上幼儿园是为了适应集体生活,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要相信孩子在集体生活中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其次,家长要做好孩子入园辅导工作,让幼儿有心理准备。其实,幼儿从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过渡,能否很快地适应新环境,幼儿的心理准备和辅导工作很关键。家长在孩子入园前的一两个月,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到社区幼儿园参观、玩耍,让孩子感受在幼儿园的快乐,产生向往上幼儿园的愿望。同时家长也应该告诉孩子:你长大了,应该到幼儿园结交更多的朋友,爸爸、妈妈需要工作才能养活一家人。从而让幼儿正确地认识上幼儿园的必要性,从心理上接受这件事情。

(三)开展暑期家访活动,拉近家园距离

教师应该在暑假期间对每一个幼儿进行家访,通过家访,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拉近家园距离,增进师生情感,减轻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症状,还可以在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家庭教养情况、身体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各班教师在完成家访后可以通过班级QQ群,与家长及幼儿进行互动,提前让幼儿相互认识。

二、创设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让幼儿感受家的温暖

(一)创设“家”的氛围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产生入园分离焦虑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教师首先要考虑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比如,在活动室为幼儿开辟一个“娃娃家”。“娃娃家”设有“厨房”“客厅”“餐厅”“房间”等区域,各个区域放置的物品都可模拟真实生活中的物品。比如:“厨房”里有炊具、餐具、食物等,幼儿可以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煮饭、炒菜,既可以体验当小厨师的快乐,又可以感受爸爸、妈妈平时在厨房忙碌的辛苦;“客厅”墙面的背景由每一个幼儿的全家福照片构成,客厅里有电视、沙发、板凳、茶几等,幼儿可以在客厅里玩游戏,如插花、换沙发罩等,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房间”里有床铺、布娃娃、乐器等,幼儿可以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哄“宝宝”睡觉,开展照顾宝宝的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娃娃家”里,“小厨师”可以将煮好的“饭菜”送到“餐厅”与伙伴们分享,在“餐厅”里的幼儿会到“房间”请出正在哄“宝宝”睡觉的伙伴们一起吃饭。通过创设类似“家庭”的环境氛围,让幼儿参与“家庭活动”,从而缓解入园分离焦虑的情绪。

(二)提供幼儿熟悉的玩具和生活用品

教师可以让幼儿把喜爱的玩具和生活用品带到幼儿园,幼儿玩着自己喜爱的玩具,使用自己熟悉的生活用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入园分离焦虑情绪。此外,在摆放幼儿的玩具和生活用品时,教师应从幼儿的角度考虑,摆放的位置要便于幼儿取和放,并有利于幼儿识别。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吸引幼儿来园,让幼儿爱上老师,爱上幼儿园

教师在幼儿入园的第一周,应尽可能地想方设法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来吸引幼儿,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缓解幼儿的入园分离焦虑情绪,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让幼儿爱上老师,爱上幼儿园。

(一)情感转移游戏活动

情感转移是将幼儿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对教师的依赖。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采取开展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幼儿把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教师身上。以玩“大门开开”游戏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玩游戏:“一门开开进不来,二门开开进不来,三门开开进不来,四门开开进不来,五门开开进来了。”当念到最后一句时,教师请愿意让老师拥抱或者愿意拥抱老师的幼儿进入自己的“门”(怀抱)里,同时依次喊出幼儿的名字,并夸夸他(她)、抱抱他(她)等,从而消除幼儿与教师的陌生感,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情绪。

(二)语言转移游戏活动

语言转移游戏活动主要是以讲故事、念儿歌为主,教师选择的故事、儿歌要富有情趣,具有游戏性和表演性的特点,通过开展语言转移游戏活动能够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以讲故事《拔萝卜》为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扮演老爷爷,幼儿分别扮演老奶奶、小姑娘、小动物等角色,让幼儿手牵手,在听听、玩玩、演演中完成“拔萝卜”的游戏。快乐是吸引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源泉,开展语言转移游戏活动不但能够发展幼儿的语言,而且还能愉悦幼儿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幼儿的入园分离焦虑症状。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几乎是每个新入园的幼儿都会经历的过程,只是症状的轻重不同,对此,家长和教师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幼儿的入园分离焦虑需要教师、家长、幼儿多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只有在家园达成共识的前提下,才能够让幼儿少受伤害,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幼儿策略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