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宝畏 许文芳
(1: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长春 130118; 2: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长春 130118)
传统民居是特定地域历史、文化和技术的产物.伴随地域文化的发展,其建筑形态不断演进,文化内涵也愈加丰富.因此,只有将民居放置到地域文化演进的背景下加以审视,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文化内涵.但就目前东北传统民居的研究状况而言,多从建筑学角度静态地分析其功能、结构和形式等表象,而从地域文化演进的动态背景下揭示民居建筑文化形成背景的并不多见,对民居建筑文化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认知,也割裂了民居建筑文化的历史延续性.基于此,本文拟从东北地域文化演进的背景下来考察其对东北传统民居的影响和作用.
面对全球文化的强势扩展与挑战,近些年来,地域文化成为国内学术界密切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取得不少研究成果.所谓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该地域的成员,在既定时间、空间,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社会制度、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1].可见,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而特定地域则是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东北”作为一个地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东北”是指中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和北部地区,是自然地理上的空间范围.狭义上的“东北”仅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是从行政区划角度进行空间界定的.东北地域文化是在东北地区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其他地区文化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地方文化类型.
研究地域文化,必须了解其外围的文化环境和内部的文化格局,才有可能找到地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目前,对于文化发源的地理空间及其对应的文化类型划分,学术界比较认同中华文化区主要是由秦长城以北及西北草原游牧文化区,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的旱地农业以及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水田稻作农业文化区所构成的学术观点[2].按照这一视角来审视整个东北地区,在外围文化环境上,东北地区正好处于北方游牧文化区和黄河流域旱地农业文化区的交汇地区.因此,东北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两大文化区的影响.但地域文化的发展往往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因上来看,东北地区广阔的地理空间、特殊的地形地貌、多民族的分布格局及其生产方式的巨大差异性,都使东北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然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趋异到趋同的渐进过程.即由早期的本土文化多元化渐进发展到与中原文化的汇聚交融一体化.
依据上述文化类型划分的方式和标准,可将域内本土文化进一步细分为渔猎文化区、游牧文化区和农耕文化区等三个各有侧重的亚文化区,以窥其概貌,揭其本源.
渔猎文化区呈倒“U”字型形态,范围包括长白山区、大小兴安岭地区、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等,这些地区林木茂盛、水质优良,渔猎资源丰富.渔猎文化在东北地区起源很早,在考古学上被列为全国考古文化区系中经常起主导作用的三大区系之一[3].据文献记载,周朝时肃慎部族就活动在长白山一带,主要从事渔猎活动.与渔猎生活方式相适应,其居住方式较为原始且发展缓慢.冬天穴居,夏天巢居或随水草而居.作为肃慎部族后裔的达斡尔人、鄂温克人、鄂伦春人以及赫哲人,其渔猎生活方式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后[4].居住的是十分简陋的“仙人柱”式住屋.从文化地理格局上来讲,渔猎文化区大致对整个农耕文化区构成了半包围的态势,有利于渔猎民族主动向农耕文化区聚拢并与之融合,促进其生产方式和居住形式的转换.
游牧文化区地处东北地区西部,与内蒙古东部交叠.在大的文化地理格局中,它当属北方游牧文化区和东北本土农业区的交汇地带.其范围大致包括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南北部地区,吉林省西部、西北部地区以及辽宁西部地区.游牧民族在这一地带活动的历史十分悠久.从先秦时代的东胡,到秦汉时期的乌桓、魏晋时期的鲜卑、唐宋之际的契丹、室韦,再到宋初的蒙古,都曾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其活动的地理空间、势力范围、文化影响都不容小觑,是东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游牧民族因其生产方式的特殊性,流动性强,居无定所.直到近代,像达斡尔、索伦等族依然过着“居就水草,转徙不时,以穹庐为室”的游牧生活.
农耕文化区在形成早期,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东北地区的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据考古可知,在辽西地区最早的新石器考古文化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就发现了由成排房址构成的完整聚落,说明当时该地已有定居农业的萌芽.与中原文化区便利的交通联系,也使该地区成为传播中原地区先进技术和文化的桥头堡,再加上东北腹地广阔,地势平坦,具有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这也为后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内汉族移民大规模迁入,深入东北腹地,从事农业开发,传播中原地区先进文化,加速东北地区本土文化转型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文化既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征,又具有流动变异性的特征.前者使一种文化与他种文化相区别,后者又使文化之间有沟通性”[5].如果说东北早期本土文化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类型划分和地域分布差异,那么,随着历史的演进,东北本土各族在域内的不断迁徙、流动,以及外来文化尤其是中原文化的强势介入和不断渗透下,各族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朝着优化整合方向发展.
以礼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汉族农耕文化,是中国最为强势的主导文化.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原文化对东北文化发展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隋唐时期,肃慎族系的一支——粟末靺鞨迅速崛起,并建立了渤海国,由于文化比较发达,史称“海东盛国”,其文化主要是从唐文化移植而来,但又具有自身的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渤海五京地区的房屋建筑多仿照唐长安城的形制[6].此后,由黑水靺鞨演变的女真人建立了金国,居住文化迅速发展,“其俗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绸缪之.墙垣离壁,率皆以木,门皆东向.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相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7].火炕的使用,使东北先民的居住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之前地穴、半地穴居住形式演变为完全的地面居住形式,这在居住文化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迨到元明时期,伴随着女真人不断南迁,逐渐与汉族杂居,也使得渔猎文化不断与农耕文化密切接触,促使其向农耕文化衍化,即所谓的“文化变迁”现象.与汉民族的密切接触,使其建筑样式受到了汉族建筑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建材方面,从单纯依靠天然的木质材料转变为普遍使用砖瓦.为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三面墙壁均设窗户.为强化空间的领域感,房子四周围起院墙.为提升火坑取暖效果,开始使用烟囱.这种逐步完善的女真民居对清代之后满族民居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女真人还普遍信奉一种原始形态的宗教——萨满教,主要祭祀和崇拜天神.其在满族民居上的反映主要体现在院子的东南方向立“somo(索罗杆)”,作为满族传统民居的一种典型标识.满族入关后,“汉族传统文化不仅在满族贵族社会上层产生影响,而且使满族渐趋汉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民居建筑向更为综合化的方式发展.住宅一般坐北朝南,均东端东边开门,形如口袋,称为口袋房,又形似斗形,称为“斗室”.从地域文化演进的意义来说,东北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不断碰撞和融合、相互借鉴和吸收,促使两种具有很大差异性文化形态逐步优化整合.如:满族传统民居在吸收和借鉴中原汉族民居外在形式和施工工艺的同时,也不断强化和提升自身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而移居东北地区的汉族,其民居建筑在彰显中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主动借鉴满族民居的习惯做法,以增强对地域环境的适应性.满、汉之间文化的借鉴和交融,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地区民居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进一步提升了其文化内涵.正如《中华文化史》一书所述:“文化,并非诸成分的机械拼接,而是各要素有机组合的生命整体,是不断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动态开放系统,文化除了具有共时态的综合特征以外,还有历时态的积淀特征,且具有延续性和变异性的双重品格,这些特征与品格只有在文化的不断碰撞与吸纳之中才能得到完整、集中的体现”[8].
东北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既是东北地区早期渔猎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各自发展和积淀的结果,也是中后期由于中原地区移民的大规模迁徙进入,中原农耕文化与东北本土多元文化不断碰撞、渐趋融合的历史必然.这种地域文化发展演进的历史轨迹和文化整合的辉煌成果对东北地区传统民居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东北地区民众的居住方式从早期对本土渔猎、游牧和农耕等经济形态及其文化形态的主动适应而呈现多元化发展,到受中原农耕文化影响,并与之互借鉴和吸收融合,使东北地区民居建筑呈综合化发展,也具有了更为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参 考 文 献
[1] 程 琳.试析东北地域文化的成因[J].技术与教育,2007(2):43.
[2] 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2.
[3] 郭大顺.论东北文化区及其前沿[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1.
[4] 李治亭,田 禾,王 昇.关东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4.
[5] [英]马林诺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12-13.
[6] 栾 凡.肃慎系民族的演进及其文化传承关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4):78.
[7]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甲)[M].台北:大化书局,1939:22.
[8]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