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脏与月经周期关系论治月经病

2014-04-15 09:52吴倩秦佳佳刘政
江苏中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治则五脏月经周期

吴倩秦 佳佳 刘政

(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632)

从五脏与月经周期关系论治月经病

吴倩秦 佳佳 刘政

(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632)

月经病是女子经带胎产中最常见的疾病,因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以致阴阳失衡,冲任督带受损。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明显的优势,围绕月经周期的分期治疗已成为当代中医之共识。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从五脏与月经周期关系出发,以五脏为整体,病证结合,从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各期分属于肺、肾、肝、心、脾进行辨治,以提高中药调经疗效。

月经病 五脏 月经周期 中医药疗法

月经病是以月经的期、量、色、质发生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所出现的各种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又称月经失调。其临床表现不一,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等。病因病机也复杂多样,多与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有关。对于月经病的治疗,当代中医大多选择了围绕月经周期进行分期治疗,但是目前对月经各期辨证用药尚无统一认识,多数只强调从肝脾肾论治,有悖于中医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气血来源于五脏,肾藏精,精化气,肝藏血,脾统血,心主血,肺主气。笔者上循经旨,参考《内经》等古籍中阴阳五行理论、前人经验总结以及恩师临床运用经验[1],试从五脏与月经周期关系论治月经失调。

1 肺—行经期

月经周期的1~4天,此期相当于行经期。此时血室正开,子宫泄而不藏,经血得以下行。此期以通为用,以下行为要。肺主气,主肃降。月经来临是肺适时肃降所致,精血皆赖肺气之输布而达于子宫。

基本治则:活血调经为主。代表方:桃红四物汤、理肺降气汤化裁。常用药物: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白芍、熟地、苏子、枳壳、乌药、香附、鸡血藤等。若小腹冷痛加炮姜、肉桂、艾叶炭;若疲乏无力加白术、黄芪;若五心烦热、盗汗加墨旱莲、麦冬、沙参。

2 肾—经后期

月经周期的5~12天,此期相当于卵泡期,又可称为“阴长期”[2]。此时血室已闭,子宫藏而不泄,通过肾气的封藏,阴精渐长,冲盛于冲任二脉,此为“重阴”阶段。肾藏精,主生殖,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故《傅青主女科》有“经水出诸肾”之说[3]。肾为气血之根,《冯氏锦囊秘录论》云:“气之根,肾中之真阳也,血之根,肾中之真阴也。”月经的物质基础源于肾阴,由肾中阴精所滋生,然其生成必赖肾阳的资助与温化。月经周期性的藏泻,是肾阴、肾阳转化,气血盈亏变化的结果[4]。

基本治则:补肾养阴为主。代表方:归芍地黄汤、二至丸化裁。常用药物:当归、白芍、地黄、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墨旱莲、女贞子等。若小腹凉,夜尿多,加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肉桂;若神疲乏力,大便溏泻,加补骨脂、吴茱萸;若心烦不眠,加酸枣仁、夜交藤、远志。

3 肝—经间期

月经周期的13~15天,此期相当于排卵期。此时阴精充沛,气血充盛,重阴必阳,在肾中阳气鼓动下,阴精化生阳气,又有“的候”之称,出现缊之候,真机之时。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与女子月经及胎孕关系尤为密切,故有“肝为女子先天”之说[5]。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若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经行通畅。若肝失疏泄,则气机阻滞,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常出现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闭经、经行乳痛等。但凡肝之藏血和疏泄功能失常,皆可引起月经失调[6]。

基本治则:疏肝理气为主。代表方: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化裁。常用药物:柴胡、枳壳、芍药、川芎、香附、陈皮、丹皮、栀子、当归、茯苓等。若肝郁血滞,经血有块,加丹参、蒲黄、桃仁、红花;若五心烦热,舌红瘦小,加玄参、地骨皮、龟甲;若耳鸣神疲,腰膝酸软,加杜仲、续断、桑寄生。

4 心—经前期

月经周期的16~28天,此期相当于黄体期,又可称为“阳长期”。体温呈高水平相,阳气逐渐旺盛,为孕育做好准备。若已孕育,则胞宫继续藏而不泻。若未孕育,则泄而不藏,经血下泻,周而复始,进入下一个月经周期。此期为“重阳”阶段。心主血,主神志。《素问·五脏生成》说:“诸血者,皆属于心。”《仁斋直指方》云:“血藏于肝,流注子脏,而主其血者在心。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月经以血为本,若血液充盈,脉管通利,则月经通畅。若情志不畅亦会引起“心气不通”,同样可以导致经行不畅。

基本治则:温通心肾为主。代表方:温经汤、右归丸化裁。常用药物:吴茱萸、肉桂、川芎、当归、芍药、丹皮、熟地、杜仲等。若经量少加鸡血藤、黄芪;若经量多加艾叶炭、荆芥炭、茜草;气滞腹痛加木香、香附、乌药。

5 脾—各期

月经周期中的四期虽各有脏腑所主,但都离不开脾胃的滋养,需要辅以补益脾胃,再者其对月经来潮转化和排卵的转化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旁。”脾主运化,主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充足是“月事以时下”的一个重要条件。若脾气虚弱,则化生无源或统摄无权,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崩漏等。《妇人规·经不调》云:“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

基本治则:补脾和血为主。代表方: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化裁。常用药物: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升麻、柴胡、炙甘草等,若血量多,加仙鹤草、棕榈炭、血余炭;若腰腹冷痛,小便频数,加益智仁、续断、桑寄生;若小腹胀满,加砂仁、香附。

6 结语

月经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基本病机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受损。在治疗上,现代医家多根据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采用中药分期治疗为基本,结合辨病、辨证。但其对月经失调的治疗多是强调从五脏中的某一脏或某几脏论治,显然违背了传统中医的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藏象理论。在调节气血和月经的产生过程中,五脏是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整体。唐容川《血证论》曰:“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主于肺;其间运上下者,脾也。”笔者运用《内经》等古籍中阴阳五行理论,结合恩师的临床用药遣方,主张治疗月经失调当从五脏和月经周期关系着手,以五脏为整体,运用应期治疗,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方能取得满意疗效,最终达到调理气血冲任,恢复女性正常月经生理之目的。

[1]赵宏利,何嘉琳,马宝璋.把握阴阳五行运用易学原理再论月经周期.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1):2482

[2]欧阳慧卿.中医妇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

[3]蔡竟,屈杰.南振军治疗月经失调病的思路和经验.四川中医,2013,31(3):7

[4]王少玲.治疗月经病要重视补肾.中医杂志,2008,49(11):1050

[5]沈世林,苏小军,时吉萍.时吉萍教授辨证治疗月经病思维过程撷英.吉林中医药,2013,33(3):221

[6]彭红华.中医对肝与月经病关系的认识.广西中医药,2002,25(4):31

R271.111

A

1672-397X(2014)02-0015-02

吴倩(198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妇科病。

秦佳佳,jiajia_bambo@163.com

2013-12-10

编辑:傅如海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809)

猜你喜欢
治则五脏月经周期
“培土生金”治则的临证经验
孔伯华治疗眩晕用药与治则的数据研究
失眠与五脏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小儿湿疹的中医临床治则探微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五脏神”学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