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护理学组的组建与临床实践

2014-04-15 07:47:01刘晓霞彭南海
军事护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组护理部护理学

刘晓霞,彭南海

(1.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普外科,江苏 镇江 212001;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2)

·护理教育·

营养支持护理学组的组建与临床实践

刘晓霞1,彭南海2

(1.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普外科,江苏 镇江 212001;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2)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学组对预防营养高风险住院患者营养支持过程中并发症和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效果。方法择优选拔学组护理骨干,明确学组成员职责;对营养基础理论、疾病知识和护理常规、操作技能进行系统培训;对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制定营养管理标准;建立护理部、学组二级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开展学组活动,组织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结果完善了全院营养质量监控体系,营养相关并发症明显下降,营养学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结论营养护理学组的建立能保证护士对患者实施规范的营养护理措施,减少营养支持过程中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推进护理学科向专业化发展。

营养支持;护理学组;护理作业标准;质量控制

[Nurs J Chin PLA,2014,31(6):66-68]

营养支持并发症包括腹泻、腹胀等,发生后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提高护理质量,需要对患者实施专业的护理,需要临床护理专家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1-2]。在借鉴糖尿病护理学组管理经验基础上,我院于2010年1月成立营养支持护理学组,旨在规范临床营养支持的护理操作,持续提高临床营养支持的护理质量。经过2年多的工作实践和摸索,该学组在临床营养支持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营养支持护理学组的成员组成及组织架构

我院于2010年成立营养支持护理学组,以下简称“护理学组”,学组共20名护士,由行政主管、组长、分组组长、组员等4级体系组成,3个分组分别为教育训练组、质量控制组和专题研究组。行政主管由护理部副主任担任,组长由经过江苏省卫生厅培训合格的临床营养支持专科护士担任,分组组长分别由普外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责任组长担任,这些科室均为营养高风险科室。每个分组下设5名成员,担任营养护理学组网络成员,均来自营养高风险科室,平时在所在科室工作,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参加营养护理学组的活动,学组组长在每月底统计本月工作量,同时将下月工作计划一同上报到护理部,护理部主任在每周护士长例会上通知学组活动时间、参加人员,病区护士长在排班时,将学组成员参加学组活动时间让出,保证学组成员能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学组活动。

2 护理学组的运作方法

2.1 行政主管和组长职责 行政主管根据护理学科发展方向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需求,提出本学组发展方向和要求,要求护理学组制定年工作计划并对学组进行绩效考核,在每月的护士长会议上对护理学组的工作情况进行通报,通过护理部行政组织形式推动工作落实。组长在行政主管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护理学组的工作运行和质量管理工作,根据行政主管的要求组织学组成员讨论并制订工作计划,将任务分配到下设的3个分组,定期召开学组成员会议,听取工作信息反馈,推动工作计划的实施与落实。例如,行政主管根据临床上突出问题和患者安全的需要,明确护理学组2012年研究任务为肠内营养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组长根据行政主管的任务要求制定学组总体工作计划;调研营养高风险科室护士对肠内营养安全管理知识的认知度及肠内营养患者对营养安全护理认知度基线数据;制定统一的测量工具、方法和判断标准;修订《肠内营养护理作业标准》;改良护理方法,革新工具,提高预防肠内营养安全护理的有效性。

2.2 明确各分组的工作范围和方向 3个分组根据组长制定的护理学组总体计划,制定各组的工作项目内容和研究方向。(1)教育训练组:开展学组大型活动,申报并举办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调研护士、患者及家属对临床营养的认识和知识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培训内容。(2)质量改进组:修订并完善营养护理标准和规范;每年开展品管圈1项;实施质量监控,查找存在问题并分析原因,为护理部采取对策提供依据;组织营养支持过程中并发症患者的病例讨论;负责指定区域内会诊工作,提出指导性护理意见,特殊及重要病例上报组长。(3)专题研究组:对临床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循证护理;引进并实施专科新技术、新项目;进行专科领域最新外文文献的查阅,并写出综述,组织读书报告会进行汇报;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对学组开展工作进行总结并发表专科相关护理论文。

2.3 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选派学组成员参加国家级及省级临床营养护理知识培训班,同时选派学组骨干到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进修学习,学成后对学组成员进行讲授,以点带面,将学到的新理论、新方法应用到临床营养护理实践中。学组还邀请临床营养护理专家来院指导。学组内每年举办一次为期2周的以“关注营养,呵护健康”为主题的短期培训班,针对培训内容对骨干护士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以保证这些规范在全院推广。每季度举办一次以临床营养护理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会上每位学员每人报告5 min,将临床营养新知识进行分享,同时,每年举办一次临床营养护理个案比赛。

2.4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2.4.1 制定质量作业标准 结合临床实际,学组制定了住院患者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消化液回输、PEG/J等4项护理质量作业标准;肠内营养输注泵、全和一配置、自制匀浆膳配置、胆汁回输等4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同时根据作业标准分别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这些标准、规范和考核要求以护理部文件的形式下发,由护士长和学组成员负责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保证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2.4.2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护理部、学组二级营养管理质量控制体系[3],制定的营养相关标准作为全院质量监测的内容之一,由学组组长及各分组长进行专项督查,每月重点监测1~2项,每月初召开护理学组成员质量讨论会,针对科室患者并发症上报表和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以质量简报形式由组长上报护理部,经护理部主任审核后在每月护士长例会上通报反馈。将每月质量简报下发至各科室,要求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学习,实现临床营养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2.4.3 有效落实护理措施 营养专业学组成员围绕科室专业特点,不断将针对性强且效果明显的措施应用于患者,收到很好效果。如为避免肠内营养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规范了体位管理。在营养高风险科室推行使用肠内营养泵及专用泵管,并加强督查,有效避免了用输液泵及输液皮条进行肠内营养的现象,降低了患者肠内营养期间的并发症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规范了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的口腔护理,减少定植在口腔内细菌下移肺部引起感染。学组成员参与医生查房,共同评估患者存在的营养高危因素,调整营养护理计划使之更个性化,减少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4.4 开展护理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 不断修订并完善临床营养护理会诊制度,并利用医院信息化平台开展护理会诊工作,以患者信息为中心,各临床科室如申请营养护理学组会诊,通过院内信息网进行营养个案上传,护理学组组长对患者的信息及会诊目的了解后,派出专职人员进行会诊,有利于优化服务流程。对疑难病例,邀请营养科医生及其他专业学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通过多学科合作,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2.5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一种是扩大对外交流,举办省级临床营养护理新进展学习班2次,培训学员160名;参加院外相关学术讲座8次,并在省内部分护理学习班及大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同时选派骨干护士到外院实地参观,通过交流拓宽了护理学组成员的视野,带动更多的人关注营养支持系统并发症的问题。一种是院内交流,通过营养护理个案比赛、学术沙龙及病例讨论等方式,传递护理知识,总结经验和教训;阅读文献了解护理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开阔视野,不断提高护理学组成员的业务水平。

3 结果

3.1 完善全院营养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了全院营养支持监控体系,并在全院推广使用NRS2002营养风险评估表,修订营养高风险患者管理制度、全院营养支持护理会诊制度,同时利用信息化平台实行患者会诊,跟踪记录营养支持患者处理情况,使得营养支持中一些并发症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制订了4项护理标准、4项技术操作规范,丰富了护士专业知识内涵,提高了护理能力和水平。据统计,2012年临床营养护理学组在全院年会诊量增长了41.2%。

3.2 营养相关并发症明显下降 2011年1-6月,全院营养支持患者401例,发生营养相关并发症62例,占15.5%;2012年1-6月,全院营养支持患者396例,发生营养相关并发症32例,占8.1%。

3.3 营养学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年来,学组成员应邀在本市营养护理年会及各市县医院进行经验交流,接待来自市内多家医院营养支持学组的参观、进修学习,并发表营养支持护理相关论文4篇,申报局级科研课题1项,开展“降低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不耐受性”品管圈1项。

4 体会

4.1 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 学组成立至今,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知识丰富的营养支持专业护理队伍。学组内护理骨干对其他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制作幻灯片、授课,不断地学习与交流,使护士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科研能力明显提高。成立护理学组之前院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各科不同,并发症的处理差异较大,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各科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开展工作,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及科学性需要得到证实。随着专科学组工作的推进及院内会诊工作的开展,重点开展了肠外营养配置及肠内营养相关的科研与循证护理,制定了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作业标准,为临床护士实施营养支持提供了方法及依据,使复杂的治疗和操作变的有章可循。利用护理科研及循证的方法,规范了医疗护理的行为,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

4.2 提升了护理学组成员的工作成就感 目前临床护理实践迫切需要具有深厚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专业信念坚定、行为目标明确、精通学科研究方法、掌握精湛专科技能的高学历、高水平的专门人才[4],护理学组工作的建立与临床实践,不仅为学组成员提供了一个平台去探讨问题,也促使了整个学组拥有共同的护理工作目标[5],同时充分发挥了护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体现了护士的专业价值,为今后专业护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6]。护理学组的工作逐渐得到了临床医生、护士和患者家属认可。

4.3 学组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条件保障 在学组运行过程中,发现有些营养高风险科室在上报营养护理会诊时有漏报现象,对学组新推行的营养管理规范执行不到位,其原因主要为学组组长对各临床科室没有约束机制。因此,学组组长应及时与护理部沟通协调,依托护理部的行政干预,对各临床科室加强考核,保证营养学组的工作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营养护理学组按照年计划、月安排稳步推进学组工作的落实,并通过每月小结、半年和年度总结查漏补缺,使学组工作不断得到完善,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但实践中发现,如何对学组进行更加科学的业绩量化考核,如何评价每个成员的工作量及工作质量,如何调动学组成员的积极性,这些课题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花蕾,李淑伽,徐艳,等.静脉治疗学组的建立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39-540.

[2] 谷小燕,陈嘉莉,胡华琼,等.胸腔置管专业护理小组的建立于临床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67-368.

[3] 张秀果,丁俊琴,井永敏,等.呼吸护理专业组的组建与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96-198.

[4] 姜安丽.高级护理实践及高级实践护士的现状及展望[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4):1-3.

[5] 刘云,孙琳,张爱琴,等.临床护理虚拟学组建设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64-466.

[6] 张洪君,苏春燕,周玉洁,等.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399-401.

(本文编辑:郁晓路)

ClinicalPracticeandEstablishmentofNutritionalSupportNursingTeam

Liu Xiaoxia1,Peng Nanhai2

(1.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jiang,Zhenjiang 212001,Jiangsu Province,China;2.Institute of General Surgery of PLA,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Nanjing 210002,Jiangsu Province,China)

author:Peng Nanhai,E-mail:peng.head@163.com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tritional nursing group on preventing the high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inpatient nutrition support process and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of nursing staff.MethodsThe selection of members in the group was made on merit,which all has definite responsibility and will be trained in nutritional basic theory,and knowledge of disease,nursing routine operational skills,the nutritional management criteria,nursing department and second grad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in group were established for patients with the high risk of complications.Group activities and discussion in difficult cases were regularly carried out.ResultsIt improved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control system in hospital,while the nutritional relevant complications were reduc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academic level of nutrition was further improved.ConclusionThe establishment of nutrition nursing group has been helped the nurse to provide standardized measures to patients,and reduced complic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nutritional support,and improved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nursing.

nutritional support; nursing team; standardization of nursing practice; quality control

2013-04-26

2013-10-10

刘晓霞,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普通外科护理专业

彭南海,E-mail:peng.head@163.com

10.3969/j.issn.1008-9993.2014.06.023

R47

A

1008-9993(2014)06-0066-03

猜你喜欢
学组护理部护理学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护理学杂志》稿约
护理学杂志(2021年1期)2021-02-04 09:53:48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CORESTA2019年农学&植病学组联席会议关注可持续发展、植保、低烟碱烟草等主题
睡眠质量评价学组第二届学术会议圆满闭幕
全军传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委员会各专业学组成员名单
传染病信息(2016年6期)2016-03-25 09:10:41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新时期下护理部干事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