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转位治疗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护理

2014-04-15 07:47仲艳周密樊丽洁王长江邓琳袁静刘建英
军事护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支具臂丛移位

仲艳,周密,樊丽洁,王长江,邓琳,袁静,刘建英

(第二炮兵总医院 骨科,北京 100088)

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转位治疗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护理

仲艳,周密,樊丽洁,王长江,邓琳,袁静,刘建英

(第二炮兵总医院 骨科,北京 100088)

目的探讨健侧C 7神经根经椎前路转位治疗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第二炮兵总医院骨科治疗的30例外伤所致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健侧C 7神经根经椎前路转位重建受损的臂丛神经,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注重肢体及支具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经过1~2年随访,患者肌力增强。结论健侧C 7神经根经椎前路转位重建受损的臂丛神经效果较好,术后精心护理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健侧C 7神经根;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护理

[Nurs J Chin PLA,2014,31(6):48-49,52]

臂丛神经损伤是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的,造成头肩分离或肢体持续牵拉,伤及神经或嵌压引起的第5~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上肢感觉和全部或部分运动障碍。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了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30例,采用健侧C 7神经根经椎前路转位、多组神经移位术重建受损的臂丛神经,术后加强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二炮兵总医院骨科收治了30例外伤所致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8~40岁,平均(31.2±2.2)。左侧臂丛神经损伤18例,右侧臂丛神经损伤12例。受伤后时间为3~6个月。损伤情况按照临床查体、电生理检测及术中探查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其中全臂丛神经撕脱伤9例、上干撕脱伤7例、上中下撕脱伴下干不全损伤12例、上/中干锐器伤伴副神经损伤2例。所有患者均行健侧C 7神经根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修复患侧臂丛神经,重建肩外展、屈肘功能。者术后恢复良好,经过1~2年随访,患者肌力增强。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多处于青壮年,家庭及社会压力大,加之手术创伤大,对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未知,患者多表现为压抑、焦虑、烦躁、紧张。护士要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方法及必要性,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以往成功的病例,使其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2.1.2 保护损伤肢体 (1)肢体保暖,预防肢体烫伤。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多伴随感觉功能障碍应注意肢体保暖。指导家属切忌用热水袋对肢体进行保暖,防止肢体烫伤。(2)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避免尖锐物品刺伤皮肤;穿宽松袖口衣服,避免因袖口过紧,造成局部血管缺血,影响血液和营养的供应而发生溃烂;避免外伤,切忌患肢长时间压于身体下,睡卧时将患肢置于身前有利于局部血液的改善。

2.1.3 加强功能锻炼,预防挛缩畸形 教会家属采用连续被动运动肢体等方法来预防肌肉挛缩及关节粘连,动作缓慢轻柔,范围逐渐加大,切忌粗暴,以免引起新的损伤。经常按摩患肢能维持肌肉营养,预防或减轻肌萎缩和韧带短缩。

2.1.4 皮肤准备 术前1 d给予备皮,范围包括头颈部、腋下及患肢,注意防止皮肤破损,以免增加感染的概率。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 全身麻醉术后去枕平卧位6 h,可在头颈部支具的保护下协助翻身。指导患者颈部避免偏向健侧,以免扭头牵拉重建的神经。术后次日可摇起床头,患者改为半卧位,术后第2天可在家人搀扶下下地。

2.2.2 饮食护理 术后6 h可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面条、粥类等,嘱患者切忌进食过多,防止术前长时间禁食而术后瞬间进食大量食物而引起胃部不适。手术次日便可进食普通饮食。

2.2.3 肢体的护理 (1)患肢高于心脏水平30°,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及淋巴回流,防止肢体肿胀。(2)患者患侧肢体感觉缺失,谨防烫压伤、冻伤、烧伤。指导患者不要用较高温度的热水袋取暖,以防烫伤患肢。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无杂物,防止皮肤压伤。(3)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患肢指端红润、皮肤温暖、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桡动脉搏动有力,是血液循环良好的表现。患肢指端皮肤苍白或发绀,皮温降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过长,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是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以查找原因。同时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是否包扎过紧,患肢有无肿胀。(4)观察患肢的感觉及运动情况。若者肢体活动减弱或消失、出现麻木症状是神经受损的表现,应报告医生,共同查找原因。(5)观察健侧上肢的感觉情况,有无肢体感觉和运动减退。观察健侧肢体有无麻木或上肢活动减弱情况。(6)注意双下肢肢体的感觉及运动能力。

2.2.4 支具护理 (1)术后6周常规使用头颈支具固定头颈部,防止患侧颈部向健侧偏移致修复神经撕脱,使修复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神经的生长。(2)密切观察支具的松紧度,过松不能有效固定肢体,过紧则会引起压痛和血液循环障碍。(3)平卧时抬高患肢,必要时可用绷带悬吊,使肢体高于心脏30°水平,减轻对胸部的压迫,增加肢体血液回流。(4)观察支具边缘是否圆滑,在支具内填充棉垫,以防止支具坚硬而磨损皮肤。

2.2.5 伤口护理 观察伤口敷料包扎情况及渗血情况,敷料包扎过紧影响血运时应给予及时松解,敷料过松则容易脱落致伤口污染。敷料渗血过多要注意有无伤口吻合不良。需要腓肠神经桥接的患者,因患者下地行走容易出现敷料脱落,我们可以给患者包扎好敷料后使用弹力绷带固定,防止伤口敷料脱落,有效保持伤口敷料清洁。

2.3 预防并发症 (1)保持呼吸道湿润。患者全身麻醉行气管插管后,刺激呼吸道易出现分泌物增多、呼吸道干燥灼热等,术后1~2 d可使用糜蛋白酶、灭菌注射用水进行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湿化呼吸道。(2)加强皮肤护理。经常观察患者支具部位的皮肤,在支具内部加棉垫。(3)定时监测体温,及时补充患者体液。(4)预防深静脉血栓。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锻炼和直腿抬高活动,同时可指导家属按摩下肢,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可使用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1]。术后给予利伐沙班口服,1次/d,连用5 d。术中在下肢留置深静脉的,在下地行走时给予拔除。一般静脉留置针保留5~7 d,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阻塞,使用注射器回抽无后无效,应立即给予拔除留置针。

2.4 功能锻炼 手术次日即可由家人协助进行被动屈伸非制动关节,如手腕部。活动范围:伸到手不能伸,屈到手不能再屈,防止肌健关节黏连、挛缩,肌肉萎缩,每次10~30组,3~4次/d。循序渐进,增加次数,逐渐由被动活动改为主动活动,通过抓握球类物体,如弹力球、核桃等,达到手部主动功能锻炼的目的。同时做患肢各关节的被动伸屈运动,注意运动量不可过猛,以避免造成软组织撕裂损伤[2]。术后4~6周拆除支具后,进行肩关节被动前举、后伸、外展、外旋、肘关节内收、外旋及腕关节曲伸运动,坐位或卧位姿势时手部支撑身体等辅助运动,被动运动与按摩可交替进行,以增加肢体的血运。必要时可使用电刺激仪刺激患肢,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

2.5 出院指导 神经修复后再生速度缓慢,住院治疗只是恢复过程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功能恢复需要在家完成[3]。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让其明白虽然手术是恢复受损神经的主要方法,但是肢体功能的恢复则依靠康复锻炼。教会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嘱注意肢体保暖。每隔1个月进行门诊复查,护士检查患者肢体活动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

3 体会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诊断最困难的是在于区别损伤部位在节前还是节后,对节前损伤的唯一治疗方法是及早进行神经移位,而对节后损伤除证实为完全性断离外,均有3个月左右的保守治疗观察期,过早与过晚都不利于神经的再生。因此,我们主张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最佳的手术期为伤后3个月左右,此时患者受损的臂丛神经经过3个月的观察期,神经受损和功能的缺失已有明确界定,更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患者术后的恢复。

目前,已开展的神经移位有肋间神经、副神经、膈神经、健侧C 7 移位术等[4]。C 7神经根是最有力的神经源,但因与受区的距离较长而移位效果不佳。王树锋等[5]通过解剖学研究证实了健侧C 7 神经根移位经椎体前、食管后通路修复患侧臂丛神经上干术式的可行性,此术式使桥接神经的距离较传统的经颈前皮下隧道法缩短近50%。因此,我们采用健侧C 7神经根经椎前路经腓肠神经桥接转位、多组神经移位术重建受损伤的臂丛神经。

臂丛神经功能重建手术大,护理也显得至关重要。我们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增加手术的信心;术后加强体位护理、肢体护理、支具护理、预防并发症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特别是重视患者的功能锻炼及肢体护理,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

[1] 樊丽洁,洪黛玲,仲艳,等.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2):148-149.

[2] 何顺芳.臂丛神经损伤神经束支移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咸宁学院学报,2007,21(6):543-544.

[3] 张敏,张晓芹,孟宪玲,等.臂丛神经损伤29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6):71.

[4] 顾玉东.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l996,1(1):14-17.

[5] 王树锋,胡琪,王海华,等.健侧C 7经椎体前通路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解剖及临床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3,19(2):69-71.

(本文编辑:郁晓路)

NursingforRepairofTraumaticBrachialPlexusInjurywithContralateralC7NerveTransferviaAnte-vertebralTransposition

Zhong Yan, Zhou Mi, Fan Lijie, Wang Changjiang, Deng lin, Yuan Jing , Liu Jianyi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Surgery,General Hospital of 2nd Artillery Force, Beijing 100088, China)

author:Fan Lijie,E-mail:flijiemimi@sina.com

ObjectiveTo study the nursing strategy of the contralateral C 7 nerve transfer via ante-vertebral transposition.MethodsClinical data of 30 cases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chial plexus injury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zed. All patients were accepted contralateral C 7 nerve transfer to repair the injuryviaante-vertebral canal.Strength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before surgery, and pay attention to body nursing, equipment protection and health guidance after surgery.ResultsPatients recovered well after surgery, the muscle strength was increased positively after 1-2 years follow-up.ConclusionContralateral C 7 nerve transferviaante-vertebral transposition was effective to recover injured brachial plexus, and the postoperative intensive care was the key step for an early recovery.

contralateral C 7 nerve root;traumatic brachial plexus injury;nursing

2013-04-28

2013-10-16

仲艳,本科,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骨科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

樊丽洁,E-mail:flijiemimi@sina.com

10.3969/j.issn.1008-9993.2014.06.016

R473.6;R651.3

A

1008-9993(2014)06-0048-03

猜你喜欢
支具臂丛移位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下肢可调负重支具的应用
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可调节式肩外展支架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臂丛神经丛内神经移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多指离断手指移位再植拇指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