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颅脑外伤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肺炎患者的护理

2014-04-15 07:13:11张燕邱华张国强王水英
军事护理 2014年8期
关键词:铜绿单胞菌颅脑

张燕,邱华,张国强,王水英

(解放军第86医院 护理部,安徽 马鞍山 243100)

闭合性颅脑外伤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肺炎患者的护理

张燕,邱华,张国强,王水英

(解放军第86医院 护理部,安徽 马鞍山 243100)

目的探讨闭合性颅脑外伤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解放军第86医院治疗的 25例闭合性颅脑外伤合并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发热4~18 d,平均(7.9±3.2)d;住院时间20~58 d,平均(31.4±9.98)d。结论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严格无菌操作和病室的消毒隔离是闭合性颅脑外伤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肺炎患者的护理重点。

颅脑外伤;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护理

[Nurs J Chin PLA,2014,31(8):50-52]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损伤,随着现代化生活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增多,颅脑损伤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1]。闭合性颅脑损伤是指硬脑膜仍属完整的颅脑损伤,虽然头皮和颅骨已有开放性创口,但颅腔内容物并未与外界交通,故称为闭合性颅脑损伤[2]。近年来,引起颅脑外科的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前3位的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因铜绿假单胞菌的外膜脂多糖层与磷脂层之间,由鲍林蛋白形成的孔道比一般革兰阴性杆菌的孔道小,多种抗革兰阴性杆菌抗生素难以通过,使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的特性。铜绿假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或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时,引起严重感染。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日益增多,耐药性日益增强,已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3]。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解放军第86医院收治了25例闭合性颅脑外伤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肺炎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解放军第86医院收治了25例闭合性颅脑外伤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肺炎患者,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32~40岁者4例、41~55岁者14例、56~72岁者7例,平均(42.6±7.2)岁。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均好转,发热4~18 d,平均(7.9±3.2)d;住院时间20~58 d,平均(31.4±9.98)d。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

2.1.1 高温护理 颅脑损伤后,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红细胞溶解吸收等因素,均可引起患者高热[4],而中枢性高热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确切有效的降温治疗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为确保降温平稳、确切、快速,对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降温毯降温。护士要了解冰毯机的运转情况,经常检查探头是否到位、有无脱落的情况。定期巡视,1次/30 min。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皮肤情况,防止发生压疮。由于降温毯置于患者身体下面,背部、臀部温度较低,血液循环缓慢,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易发生压疮。为此,护士应为患者定时翻身,1次/1~2 h,并按摩受压部位。

2.1.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采用心电监护仪自动测血压,1次/30 min,并记录。当颅内压增高时,会出现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慢、血压升高,护士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谨防颅内压升高。

2.1.3 排痰护理 本组患者痰量较多,所以每2 h为患者翻身叩背1次,变换体位。翻身时,注意各肢体放于功能位置。患者侧卧后,护士将手屈成杯状,利用腕部力量,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叩击患者背部,扣击时间为5 min/次。然后翻身至另一侧,同法叩击背部,叩后吸痰,并记录吸痰量。

2.1.4 口腔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因不能经口进食,且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自净能力下降,细菌繁殖力增强,这时要重视和加强口腔护理。每日早、中、晚,定时进行口腔护理1次。用浸有0.02%呋喃西林液或益口含漱液的棉球擦洗患者的牙齿内外侧、咬合面、舌面、舌下及腭部,并注意清除牙齿间隙里的残留物质。对躁动不安的患者要固定好头部,操作中动作要轻,以免损伤口腔黏膜。棉球选用止血钳夹取,确保牢固,以免脱落掉入气管内。

2.2 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护理人员无菌观念,在执行气管切开护理、吸氧、雾化吸入、吸痰等操作时,必须严格无菌技术,防止致病微生物污染。吸痰时,护士要戴帽子、口罩及无菌手套,吸痰管、吸痰容器、吸痰溶液要每次更换,而且吸痰时遵循先气管后口腔的原则。气管切开处敷料更换2次/d,潮湿及渗血时及时更换。气管套管均选用一次性气管套管,可避免内套管消毒带来的繁琐,但时间超过3个月要重新更换一次性气管套管。湿化瓶、雾化吸入管道等物品更换1次/24 h,用过的管道浸泡在1000 mg/L有效氯消毒液中,严格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2.3 环境管理 安排患者住在病区内的ICU病房,保证病房整齐、安静。室内采用吸顶式空调,使温度保持在22~24℃;采用空气净化器,使湿度维持在60%~70%。保证病室清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洁净空气,病室空气定期做空气菌落数培养。地面每天早、晚用5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拖地,物体表面每天用5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2次。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宣教,减少访客探视,避免空气污染。

2.4 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 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染的最好媒介,手卫生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因此,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护理患者前后,都要彻底洗手,操作时戴一次性无菌手套。操作前、后用免洗外科手消毒液擦手防止交叉感染。

2.5 物品及保洁管理 对保洁员进行培训,专物专用;呼吸机及附属物品进行常规消毒;诊疗、护理患者所用的一次性物品,如监护仪、听诊器、血压计等设备应专人专用,一用一消毒;加强床单位物体表面消毒,勤换床单。便器均采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分泌物、脓迹或血迹,用高效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杀灭细菌以达到无害化,然后再倾倒;污染的一次性医疗废物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密封并贴上“特殊感染”标记送医疗垃圾点焚烧。

2.6 家属心理护理 患者发生脑外伤,家属难以接受,此时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慰、疏导,讲明病情,告之此病虽病情重,但并不是不可治愈。告知家属需配合做好消毒隔离措施,以取得家属理解。规定每天下午3:00~4:00为探视时间,并要求前来探视的家属,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戴好口罩、帽子,穿一次性隔离衣、鞋套。

2.7 药物治疗

2.7.1 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是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继发性感染的重要手段[5]。针对此类患者,我们采取浅表静脉留置针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两种方法为患者进行长期连续的营养支持。近年来,有些生物制剂,如免疫球蛋白、粒细胞克隆刺激因子、铜绿假单胞菌疫苗等,可提高患者的抗感染能力,结合合理的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疗效[6],但生物制剂的致敏性很高,加之我们所护理的患者大部分处于昏迷状态,所以患者出现的反应是药物过敏还是疾病导致的发热,需要护士严格观察、认真判断,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2.7.2 合理使用抗生素 有报道[7]指出,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是目前最安全有效、最重要的方案之一,可大大降低无效率,提高治愈率。医护人员要根据药物敏感实验结果选择恰当有效的抗生素,规范应用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可减少或避免菌群失调,防止感染的加重。通常需联合用药,宜选用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8]。我院多数患者采用低致敏性的碳青霉烯类与喹喏酮类作为主要的药物进行治疗。护士每天主动提醒医生,是否需要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等,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此外,护士还必须掌握抗生素的相关药理学知识,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认真观察疗效,准确做好记录,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与换药的依据。

3 小结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分布广泛、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也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或者在滥用抗生素而发生变异后,可引起严重感染[9]。护理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最重要的是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严格无菌操作和病室的消毒隔离等。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值得相关部门重视:(1)脑外伤患者病情重,护理工作量大。由于我院护理人员缺乏,“床护比”不达标,护理质量与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2)医院没有患者专用的营养食堂,在营养支持治疗上主要依赖静脉输液及鼻饲输注成品营养液,并不能很好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营养支持。(3)患者一般情况差,并且大部分处于昏迷状态,在护理上没有相关的评分标准,仅仅靠神经外科GCS评分表很难给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所以我们准备积极联合相关科室和医护药的专家努力通过实验,制定出供护理使用的综合评价患者状况的评分表格。

为提高对脑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防治手段,我们应该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有效对策,如提高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严重性的认识,建立完善的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对各种医疗器械加强管理、严格消毒,对病房环境和用具定期消毒灭菌,加强脑外伤患者的护理等,这样可降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发病率。

[1] 胡继实,朱新洪,王峰.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2):162-164.

[2] 江基尧,高立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17-430.

[3] 王玉飞.52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状况分析及耐药质粒检测[J].实用医学杂志,2002,18(6):656-657.

[4] 赵煌.冰毯机在中枢性高热病人的降温应用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8):127.

[5] 郑艳萍,吴益芳.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并发霉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3):285.

[6] 余峥,陈秋霞.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5例的护理干预[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4):160-161.

[7] 柯堃.亚胺培南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7):625-626.

[8] 徐艳凤,邵士春.脑外科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4):291.

[9] 吴巨飞,邵荣标,王海燕,等.健康人群铜绿假单胞菌带菌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7):1285.

(本文编辑:郁晓路)

NursingPracticeofPatientswithClosedTraumaticBrainInjuryCombinedwithPseudomonasAeruginosaInfectiousPneumonia

Zhang yan,Qiu hua,Zhang Guoqiang,Wang shuiy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the 86th hospital of PLA,Ma Anshan 243100,Anhui Province,China)

author:Zhang Guoqiang,E-mail:399958158@qq.com

ObjectiveTo discuss nursing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ombined with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us pneumonia.MethodsClinical data of 25 case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ombined with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us pneumoni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nursing experiences were concluded.ResultsAll the 25 patients were cured under symptomatic nursing.The hospitalization day were 20~58d,(31.4±9.98)d averagely.The fever time were 4~18 d,(7.9±3.2)d averagely.ConclusionClose observation the change of patient body temperature,strengthening immunity,strictly aseptic technique,and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of the ward are the nursing point for patient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ombined with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us pneumonia.

traumatic brain injury;pseudomonas aeruginosa;nursing

2013-06-19

2014-02-17

张燕,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张国强,E-mail:399958158@qq.com

10.3969/j.issn.1008-9993.2014.08.016

R651.1+5

A

1008-9993(2014)08-0050-03

猜你喜欢
铜绿单胞菌颅脑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中成药(2017年9期)2017-12-19 13:34:21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环境科技(2016年4期)2016-11-08 12:18:58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7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哈尔滨医药(2014年2期)2014-02-27 13: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