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春,刘民红
(1.盐城师范学院 党委办,江苏 盐城 224002;2.盐城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红楼梦》与佛教文化研究】
“女娲补天”的全新阐释
成长春1,刘民红2
(1.盐城师范学院 党委办,江苏 盐城 224002;2.盐城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红楼梦》里“女娲补天”的故事来自佛教,是《五灯会元》里“女娲补天”故事诗意化的演绎。小说以曹雪芹家族百年兴衰史为素材,敷演了贾府百年兴衰成败的历史,借贾宝玉挣脱佛法枷锁、走出浊法和清法迷人的圈子、获得大自由与大安宁的非凡经历写出了曹雪芹在现实生活中受释迦牟尼生平事迹启发、发愤图强、磨炼心志、摆脱烦恼和痛苦束缚、谱写不朽篇章的传奇人生。神话传说、禅宗典籍、《红楼梦》里的“女娲补天”的故事,虽然内容和思想略有参商,但蕴含的精神却完全相同,即体现了传说史上的女娲、宗教史上的释迦牟尼和文学史上的曹雪芹伟大的仁爱精神和淑世精神。
《红楼梦》;女娲补天;佛教文化;禅宗;悲悯情怀
《红楼梦》开篇讲了一个“女娲补天”的故事,道:“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情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文中有关《红楼梦》的引文均出自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受篇幅字数限制,余下引文不再标明出处、回数、页数。整部小说就是写这块石头“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中国古代神话里有“女娲补天”的故事,《淮南子·览冥》里有详细记载,写道:“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溔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1]97-98神话故事说,上古之时天塌坏了,人类大遭殃,女娲炼石补天,把人类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了出来。仔细对照小说里的“女娲补天”和神话里的“女娲补天”,我们发现,曹雪芹对神话故事作了两点改动:一是增添了“女娲炼石补天”的细节:女娲是在大荒山无稽崖这个地方炼石补天的;石头的大小是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石头的数量是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最后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下一块未用。二是模糊了“女娲炼石补天”的结局:神话故事直接说“苍天补,四极正”,天最终被女娲补好了;小说却没有明确写女娲把天补好。石头被锻炼得灵性已通,表明女娲炼石下了一番苦工。既然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应该事先计算好了需要这么多石头,每一块都派得上用场,最后剩下一块未用,弃在情埂峰下,就不可能是天被补好后多出来的,而是女娲没有把天都填补好故意留下来的。曹雪芹这么一改动,就赋予了《红楼梦》里“女娲补天”以全新的含义。这个全新的含义是什么呢?下文就拟对这个问题作一深入探讨。
中国禅宗典籍《五灯会元》里也有一则“女娲补天”的故事,写道:“尽道女娲炼石补天,争奈西北一缺。如今欲与他补却,又恐大地人无出气处。且留这一窍,与大地人出气。”[2]1017在这则故事里,女娲炼石补天就没有把天都填补好,而是留了一个缺口,给大地人出气。这则故事什么意思?据佛典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为大众说法,口头传授佛法教义。在佛法教义里,释迦牟尼把世界解释成一条由因和果连结而成的永恒链子,人在“六道轮回”中饱受折磨,只有谨奉如来教诲,才能超脱苦海。释迦牟尼这套学说很诱人,但它只是游戏之论,类似今天的网络游戏。所谓的“六道”、“菩萨”、“佛”等,空有名字,并不真实存在。许多禅师都知道这个道理,故劝人不要受其迷惑。临济义玄慧照禅师说道:“大德,若如是达得,免被他凡圣名碍。你一念心,祗向空拳指上生实解,根境法中虚捏怪。自轻而退屈,言我是凡夫他是圣人。秃屡生……何故?说无凭据,一期间图画虚空,如彩画像等喻。道流,莫将佛为究竟。我见犹如厕孔,菩萨罗汉尽是枷锁缚人底物。”[3]70一语道破玄机,佛法世界是虚幻的,如同彩画像,虚而无实。倘若向画像纸上寻菩萨找罗汉,就是“向空拳指上生实解,根境法中虚捏怪”,白费力气。信以为真,就等同凭空给自己思想套上枷锁。百丈怀海禅师进一步说道:
“始欲不说,众生无解脱之期;始欲说之,众生又随语生解,益少损多。故云:‘我宁不说法,疾入涅槃。’向后返寻,过去诸佛皆说三乘之法。向后假说假立名字。本不是佛,向渠说是佛。本不是菩提,向渠说是菩提涅槃解脱等。”[3]14释迦牟尼成就正觉后,本不欲说法,应众生苦求,迫不得已开口说法。既然要说教,就得有个字词,所以假立了“佛”、“菩提”、“ 涅槃”等名字;而且说教前后逻辑还不能自相矛盾,因而造出因果轮回的理论来,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学说体系。释迦牟尼说法,目的是帮助世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不是向人们科学地阐释这个世界。任何法子,无论是真是假,只要能够达到解脱的目的,都可以拿来用。百丈怀海禅师说:“浊法者,贪瞋爱取等多名也。清法者,菩提涅槃解脱等多名也”,“心若不乱,不用求佛求菩提涅槃。若著佛求,属贪,贪变成病,故云佛病最难治。”[3]11小乘佛法属浊法,把世人追名逐利、妄想得失行为称为贪瞋爱取,饬令统统去掉。大乘佛法属清法,虚拟出菩提、涅槃、解脱等概念,诱导众生继续修行,寻求成佛。对于大小乘佛法的解脱宗旨,释迦牟尼并不讳言,说道:“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于此三界火宅,东西驰走,虽遭大苦,不以为患。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予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4]释迦牟尼不忍心看到世人遭受欲望之火焚烧的痛苦,创立了一个虚幻的乐园,把众生从欲望丛林中吸引出来,令其在其中游戏,乐不思蜀。众生认识到人本质是空,就不会孜孜追逐欲望满足,也不会因欲望无法满足而恼怒愤恨,就能知足常乐;认识到“十二因缘”,人生的聚散离合皆前定,就能从爱恨别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乐观豁达,颐神保年;认识到有法可修,有佛可成,有来世可盼,就能激起希望、热情和动力,积极地生活。这一解脱理论虽然本质错误荒诞,但却是很好的教化工具。释迦牟尼大力宣扬佛法,惩恶扬善,对改善当时国际国内环境起了一定的作用。“六道轮回”学说和成佛学说是以人为中心。人若作恶,就下地狱;若行善,就上天堂,所以佛法的核心是劝人行善。鸟窠道林禅师一句话概括道:“如何是佛法大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5]717释迦牟尼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印度,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国与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续不断,各国内部阶级剥削和压迫非常严重。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还是各国内部的争夺,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利益。要想改变动乱的社会现状,光靠武力不行,只有去除世人的贪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玉泉宗琏禅师说道:“古人垂一言半句,正如国家兵器,不得已而用之。横说竖说,祗要控人入处,其实不在言句上。”[2]1381这个“控人入处”,就是控制人进入欲望世界。为了消除世人的贪欲,释迦牟尼虚构出一系列的幻境。有地狱、饿鬼等威慑,统治阶级可能会减轻剥削;有佛国、乐土等诱惑,贵族可能会布施,乃至放弃财富,广济下层民众。统治阶级清心寡欲,就可减少各种利益的纷争,社会趋向了太平,人民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虽然佛法教化没有完全取得预期的效果,但在当时,要让世界迅速恢复和平与安定,令众生彻底摆脱烦恼和痛苦,释迦牟尼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释迦牟尼设教说法,旨在帮助众生解脱痛苦,原不是为了束缚人类的自由,因此在离开人世之前他又全盘推翻了自己创立的佛法学说。据《五灯会元》“释迦牟尼佛”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以僧伽梨围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传付将来。’”[6]10这则公案标志着禅宗的开始,后来迦叶尊者成为印度禅宗初祖,禅宗因此被称为“不立文字”的教外别传。释迦牟尼设立教外别传,就是为了破除佛法对人精神的禁锢。为什么这么说呢?释迦牟尼历经千辛万苦,成就正觉,精神上不再受生、老、病、死的困惑和折磨,获得大自由。所谓成“佛”,也就是获得身心自由和灵魂安宁,即心安,不再啼哭。龙门清远佛眼禅师说:“一知了,万事毕。释迦弥勒欣今日,但得心安是处安,无灾无难无今昔。”[7]509朱熹说:“只那安、不安处,便是本心之德。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求生如何便害仁?杀身如何便成仁?只是个安与不安而已。”[8]求道行仁,只为心安。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里引用西方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话说:“无知的人不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扰乱,从未享受灵魂的真正和平,而且过着对上帝、对万物似乎一概无知的生活,活着也是受苦,一旦不再受苦了,也就不再存在了。另一方面,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范围内,简直可以不动心,而且由于理解他自己、上帝、万物都有一定的永恒的必然性,他也就永远存在,永远享受灵魂的和平。”[9]释迦牟尼就属于“有知的人”,他一生孜孜不倦地探索,终于找到了灵魂的安宁。对于自己成“佛”的秘密,释迦牟尼什么也没告诉世人,因为没法说。释迦牟尼的人生道路属于探索者道路,既是探索,就意味着没目标,没方向,没轨道,摸索着向前走,在迷茫、困惑、痛苦中不停挣扎,不停寻找出路,不经意间醍醐灌顶,一下子通了,找到了出路。这是个自然的过程、无为的过程。须菩提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10]所谓“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6]45,根本无法说。故后人说,释迦悭,迦叶富。释迦悭,无物与人。迦叶富,国内孟尝君。[5]306迦叶在长期的修行过程中炼就了非凡智慧,他洞察到释迦牟尼成“佛”的奥秘。首山省念禅师回答弟子的提问“如何是迦叶不闻闻?”时说:“聩人徒侧耳。”“聩人徒侧耳”[5]381,表明迦叶已经摆脱佛法的束缚,知道成“佛”之路不在佛法教义里,“读经看教,求一切知解,不是一向不许。解得三乘教,善得璎珞庄严,具得三十二相窟宅,觅佛即不得。”[3]18当文殊回答维摩诘的责难说:“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迦叶忍不住赞叹道:“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诚如所言:尘劳之俦,为如来种。”[11]释迦牟尼不是在洁净的寺庙里通过诵经持戒成“佛”的,他成“佛”的渠道是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一切烦恼和痛苦的滋生地,也是一切智慧和力量的源泉,释迦牟尼在其中历经无数磨难,备尝艰辛,执着探索,才到达大自由境地。释迦牟尼的生活轨道不可重复,他的人生道路也不可仿效,要想获得精神自由与灵魂安宁,只能回归自己的生活,探索自己的精神世界。黄檗断际禅师说:“迦叶自领得本心,所以不是羊角。若以领得如来心、见如来意、见如来色相者,即属如来使,为传语人。所以阿难为侍者二十年,但见如来色相,所以被佛呵云:‘唯观救世者,不能离得羊角。’”[3]49要想心安,首先要分析心为何不安为何啼哭,这就要识取本心。迦叶心灵的秘密,只有他本人知道。住庐山归宗禅师说:“世尊三昧,迦叶不知。迦叶三昧,阿难不知。因甚不知?只为深浅有异。三德六味,施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首座三昧,大众不知。因甚不知?对面不相识,开单展钵,拈匙放箸,大众三昧,各不相知。”[7]823迦叶不知道释迦牟尼的心灵秘密,释迦牟尼也不知道迦叶的内心世界,所谓“大众三昧,各不相知”,各人只能扪心自问。迦叶识取本心后,如何平息不安的心,这无人可代劳,只能他自己去摸索方法,释迦牟尼的经验只供借鉴,可听可不听。云庵真净禅师说:“此个事,学不得,教不得,传不得,须是当人悟始得。悟得也,可可地、闲闲地、了了明明地、历历落落地,一切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用外求。”[7]796释迦牟尼见迦叶悟了,终于觅到一个找对方向、肯回头、走自己道路的人,于是设立“不立文字”的教外别传,推翻自己创立的佛法学说。临终前,当文殊大士请释迦牟尼再转法轮时,释迦牟尼咄道:“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我曾转法轮邪?”[6]10所以,阿难问迦叶:“世尊传金襕外别传何物?”迦叶说:“倒却门前刹竿著。”[3]394推倒刹竿,砸碎招牌,关门闭户,消宗灭派。开善道谦禅师说:“壁立千仞,三世诸佛,措足无门。是则是,太杀不近人情。放一线道,十方刹海,放光动地……须知通一线道处壁立千仞,壁立千仞处通一线道。横拈倒用,正按傍提,电激雷奔,崖颓石裂……”[2]1336倘若说佛法是立,建立铁屋子——“壁立千仞”,教外别传则是破,摧毁铁屋子——“放一线道”,还自由于世人。释迦开闩,迦叶指路,禅宗的确立为人类追求精神自由、灵魂安宁指明了正确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禅宗里的“女娲补天”就是指释迦牟尼设教说法,帮助众生解脱烦恼和痛苦。这里的“女娲”指释迦牟尼。黑暗的现实、残酷的争斗、智慧的缺乏等众多因素导致世人信仰天空坍塌,看不到光明和希望,丧失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力量,炽热的欲望和纷繁的情绪犹如洪水猛兽吞噬了人们内心的平和与快乐,使人身陷烦恼和痛苦的漩涡,日夜不得安宁。释迦牟尼“炼石”:构建了一套严密的因果轮回体系;“补天”:惩恶扬善,重新撑起坍陷的天空,修补好破碎的信仰,让世人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恢复了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力量,快乐和安宁又回到了人们的心中。“争乃西北一缺。如今欲与他补却,又恐大地人无出气处。且留这一窍,与大地人出气”,指释迦牟尼创立“教外别传”的禅宗,暗示迦叶引导那些智者抛掉虚幻的信仰,走出佛法的牢笼,去追求自己内心真正的自由和安宁。释迦牟尼建立起佛法乐园,又毁灭掉佛法乐园,无论是建还是毁,都体现了他那广大无边的慈悲情怀。
曹雪芹对《五灯会元》很熟悉,小说第一百八十回写贾宝玉“把几部向来最得意的如《参同契》《元命苞》《五灯会元》之类叫出麝月秋纹莺儿等都搬了搁在一边”,并且说道:“如今才明白过来了。这些书都算不得什么,我还要一火焚之方为干净。”又口中微吟道:“内典语中无佛性,金丹法外有仙舟。”贾宝玉吟诵的“内典语中无佛性”跟百丈怀海禅师所说的“读经看教,求一切知解,不是一向不许。解得三乘教,善得璎珞庄严,具得三十二相窟宅,觅佛即不得”是同一个意思,即成“佛”之路不在佛法教义里,光凭诵读佛经,依法修行,不能够获得心灵的自由和灵魂的安宁。很显然,《红楼梦》里“女娲补天”的故事来源于佛教,就是《五灯会元》里那个“女娲补天”故事的翻版,小说以诗意化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表达得充满诗情画意:“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情埂峰下。”这之中的 “十二”、“二十四”、“三万六千五百零一”三个数字有什么含义呢?《淮南子·天文》篇说:“紫宫执斗而左旋,日行一度,以周于天。日冬至峻狼之山,日移一度,凡行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而夏至牛首之山,反覆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成一岁。”[1]56朱熹的学生问老师:“周天之度,是自然之数,是强分?”朱熹回答道:“天左旋,一昼一夜行一周,而又过了一度。以其行过处,一日作一度,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方是一周。”[12]《二刻拍案惊奇》卷之二“小道人一着饶天下,女棋童两局注终身”里写道:“话说围棋一种,乃是先天河图之数。三百六十一着,合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黑白分阴阳,以象两仪;立四角,以按四象。”[13]从上述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古人认为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古代计时,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与十二干支相配;每一时辰又分初、正,合为二十四小时。小说第十四回写王熙凤吩咐宁国府的人道:“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第二日仍是卯正二刻过来。”十二辰或二十四时代指一日。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一百年就是三万六千五百日。三万六千五百暗含一百年。无论是一年还是一百年,周天的度数都是恒定不变的,至始至终都是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换句话说,周天是由“三百六十五度”这个整块部分和“四分度之一(1/4度)” 这个零头部分共同组成的。“一日一度”,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对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还有个四分度之一零头。“日”这个字形本身就像块方方正正的石头。石头高经十二丈对应日之十二时辰;石头方经二十四丈对应日之二十四时。高经十二丈或方经二十四丈可代指一石,十二时辰或二十四时可代指一日。据此推导出“十二”或“二十四”这个数字可复指“一日一石”。“一日一石”,一日用一石填补天之一度,一年三百五十日用三百五十块石头填补天之三百五十度,还剩四分度之一个角落;一百年三万六千五百日,则用去石头三万六千五百块,还剩四分度之一个角落。三万六千五百零一指在一百年的时间里,释迦牟尼用他所炼的石头(创立的佛法)三万六千五百块把周天整块部分(三百六十五度)填补个严严实实,“壁立千仞,三世诸佛,措足无门”;零一块石头准备填补周天零头部分(四分度之一个角落)的,后来弃而未用。这样,一百年来,周天始终空了一个角落。这个角落为什么没有被填补上呢?先不说,后面讨论。
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宋代张载说:“穷神知化,与天为一,岂有我所能勉哉?乃德盛而自致尔。”[14]17又说:“无我然后得正己之尽,存神然后妙应物之感。”[14]18人能够通过盛德达到天人合一,与万物发生感应。这个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内心世界和外部客观世界合一。“女娲补天”里的天不是指外部客观世界里的天,而是指人主观内心世界里的天,释迦牟尼填补的也是人内心世界的天空。小说第五回写荣二公之灵叮嘱警幻仙子道:“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弟兄之幸矣。”这段文字里的百年,明指故事里贾府兴旺发达的百年,小说第十三回中秦可卿说道:“如今我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暗指现实中曹雪芹家族兴旺发达的百年。从曹雪芹祖父曹玺于康熙二年(1663)去江宁府做织造监督算起,到雍正五年(1727)父亲曹頫被抄家为止,曹家的兴盛长达65年之久。如果上溯到曹家开始发迹的曹振彦为官时期,则曹家的繁荣昌盛几近百年。《红楼梦》描绘贾家兴衰成败的百年史,寄寓曹家兴衰成败的百年史。在小说所描写的这一百年时间里,贾府内外众生都被佛法一布袋兜,“身后有余忘缩手”时沉溺在浊法里;“眼前无路想回头”时掉落在清法里。大观园之外的人贪,贾雨村是其代表,他屡次贪污,几次升降,始终不知悔悟,最后酣睡在急流津觉迷渡口,渡不过欲望的河流。放眼其他人,贾敬贪寿,烧丹炼汞,想长生不老;贾珍贪乐,“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贾赦贪欲,一大把年纪“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放着身子不保养”;贾政贪功名,自己袭了官不满足,天天逼着贾宝玉读书仕进,博取功名;贾琏贪色,家有凤姐和平儿两个美人胎子犹嫌不足,成日家偷鸡摸狗;周瑞、赖大等仆人贪利,损主肥己;贾母“享福人福深还祷福”;邢夫人“贪婪财货为自得”;王夫人吃斋念佛,替贾宝玉消灾祈福,只为永享荣华富贵,防止家产被赵姨娘母子夺了去;王熙凤贪财是出了名的,放高利贷,为了三千两银子害死两条性命。大观园之内的人痴,因为她们俱来自孽海情天,是情痴情种。林黛玉的“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薛宝钗的“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袭人的“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晴雯的“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等,都是情意痴迷;其他女儿的春恨秋悲,朝啼夜怨,无一不是情意缠绵,真是“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然而,正如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所言:“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联属,瞬息间则又乐极生悲,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人世间的事情没有永恒可言。晴雯被逐冤死,林黛玉含恨而死,贾府接着被抄,荣华富贵顿如过眼烟云,陷入穷困窘迫之中,悲剧一桩接一桩而来,那个悲惨、痛苦之状令人不忍目睹。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像贾迎春、王熙凤等,返回太虚幻境;看破的遁入空门,像惜春、紫鹃等,在青灯古佛旁寻求解脱。红楼之中,所有的人都迷失在了佛法的烟雾里,浑然不觉,不求出路。最后只有贾宝玉醒悟了过来,说:“我们生来已陷溺在贪嗔痴中,犹如污泥一般,怎么能跳出这般尘网!如今才晓得‘聚散浮生’四字,古人说了,不曾提醒一个。”小说中的贾宝玉之所以能“跳出迷人圈子”,是因为现实中的曹雪芹看穿了佛法骗人的本质。“于大荒山”,脂批说“荒唐也。”“无稽崖”,脂批说“无稽也。”“大荒山无稽崖”连起来,寓意“荒唐无稽”。这个“荒唐无稽”就是小说第八回里那首嘲讽顽石幻相的诗歌第一句所说的“女娲炼石已荒唐”。在曹雪芹看来,“女娲炼石已荒唐”——释迦牟尼“炼石补天”,费尽心思构建一套因果轮回理论体系,创立光怪陆离的佛法世界,用诸如“菩萨”、“罗汉”、“地狱”之类的名词术语统治人们的内心世界,这个做法很荒唐,他也知道佛法世界是虚假的。小说第九十八回写道:“那阴司说有便有,说无就无。皆为世俗沉溺于生死之说,设言以警世,便道上天深怒愚人,或不守分按常,或生禄未终自行夭折,或奢淫欲,尚气逞凶无故自陨者,特设此地狱囚其魂魄,受无边的苦,以偿生前之罪。”佛教关于“地狱”、“阴司”的设置,原为“设言以警世”,诱导世人去恶向善,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实际上并不存在“地狱”、“阴司”之类的东西。曹雪芹尽管觉得释迦牟尼的做法很荒唐,但丝毫不否认佛祖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这么做完全是因为他有情,爱人类,不忍心看到人类受苦,才构建了一座佛法乐园。因此,大荒山无稽崖下又有个青埂峰。“青埂”谐音“情根”。释迦牟尼这个荒唐无稽的“炼石补天”的做法是建立在他对人类悲悯、慈爱这个情感根基之上的。
鼓山神晏禅师说:“古人道,佛之与法,是建立化仪。禅道两名,是止啼之说。名不干事,事不干名,依执滞名,与他玄隔。”[7]686佛法旨在教化,帮助众生解脱痛苦;禅道则是止啼,使人停止啼哭,心灵获得安宁,禅宗因此也被称为心宗,探究修心之法。释迦牟尼生前获得了心安,自有一套修心之法,但他没有告诉人们自己的心法,倘若他开口说心法,那真是一网打尽,大地人没出气处。玄沙师备禅师说:“四十九年是方便,只是灵山会上有百万众,唯有迦叶一人亲闻,余尽不闻。汝道迦叶亲闻底事作么生?不可道如来无说说,迦叶不闻闻,便得当去……所以道:大唐国内宗乘中事,未曾见有一人举唱。设有人举唱,尽大地人失却性命,如无孔铁鎚相似,一时亡锋结舌去。”[5]397被弃的零一块石头就是心法,释迦牟尼的修心之法。国清行机禅师说:“衲僧拄杖子,不用则已,用则如鸩鸟落水,鱼鳖皆死……独步大方,杀活在我。所以道,千人排门,不如一人拔关。若一人拔关,千人万人得到安乐田地。”[2]1363人一旦领悟到本心,则佛法牢笼不攻自破。释迦牟尼不想剥夺所有人的自由,创立禅宗,放一线道,留一窍,给那些智慧的人呼吸自由的空气。若有一智者洞晓这个秘密,打开佛法牢笼,则千万人获得自由。所以,“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情埂峰下”,这一块石头被丢弃在情埂峰下,佛祖出于慈悲情怀没有使用这块石头,弃石的行为同样是建立在对人类悲悯、慈爱这个情感根基之上的。曹雪芹家族先前赫赫扬扬,后来卷入政治斗争漩涡,败得一塌糊涂。作为子孙之一的曹雪芹内心充满痛苦,“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旧家”(敦诚《赠曹雪芹》)。在人生陷入困境之时曹雪芹没有消极遁世,披上袈裟出家当和尚,做释迦牟尼思想的附庸,做佛法教义的信徒,他把目光投向了佛祖的生平事迹——曾经的生活、真实的人生:释迦牟尼生前挣脱名缰利锁,抛弃荣华富贵、帝王爵位、人伦恩爱,毅然出家,后又经历六年刻苦修行,这期间充满多少艰难和苦辛,常人难以想象;之后四十五年,云游各地,建教宣法,为众生解疑授惑,谋求福利,铸就了千古不朽的功业,为后世人文主义者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释迦牟尼是人不是神,作为凡人,他能做到这样,必定具有大智慧大力量。弘忍禅师说:“佛祖大事,非小根劣器所能造诣。”[2]1254成佛是大丈夫事业,“夫学般若菩萨,须具大根器,有大智慧始得。”[5]394那么,佛祖的大力量和大智慧又是从哪里来的?“又向荒唐演大荒”,释迦牟尼创建虚幻佛法施行教化的同时用他的生平事迹证实了修心的巨大作用,启发渴望建功立业的有识之士进行修心。现实中的曹雪芹破译了释迦牟尼成“佛”的奥秘,他是笃信佛祖修心说法的,并且切切实实进行了一番刻苦的修心,最后跳出烦恼苦海,获得了大智慧、大力量,写下了这部百世流芳的《红楼梦》,不但实现了人生的最高价值,也为家族赢得了无上荣耀。至于曹雪芹是如何在现实中做到心如虚空的,对自己修心的具体过程,他则秘而不宣。小说开篇写道:“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曹雪芹是在家族被抄家、生活陷入困顿之后才谋求超脱烦恼苦海的,“四十萧然太瘦生”(敦诚《挽曹雪芹》),是在贫困交加之中修心的,跟贾宝玉在富贵温柔乡中悟道的情形完全不同,因此小说中贾宝玉出家的具体过程就不是现实中曹雪芹“出家”具体过程的如实描绘。曹雪芹通过贾宝玉介绍了自己修心的经验,这个经验既带有个体修行过程的独特性又具有大众方法指示的普遍性。《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出家明显不同于贾惜春的出家,惜春的出家是诵经持戒——“独卧青灯古佛旁”,她做了佛法教义的忠实信徒;贾宝玉则回归大荒——“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他走的是一条修心的道路,把七情六欲的人心修炼成无情无欲的佛心(石头),把充满烦恼和痛苦的灰色生活演变成充满智慧和力量的光辉生活,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的平凡人生磨炼成大彻大悟、引领众生的非凡人生。关于贾宝玉修心的详细过程,限于篇幅,待另撰文细述。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禅宗典籍《五灯会元》里的“女娲补天”的故事借用了神话传说里“女娲补天”故事的外壳,赋予了全新的内涵:释迦牟尼创建佛法世界,重新修补好世人信仰的天空,又创立“教外别传”的禅宗,引导智者追求精神自由和灵魂安宁。释迦牟尼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安宁的人,点亮第一盏灯。此后,祖祖相接,灯灯相续,体现了人类对自由和光明永恒的向往与不懈的追求。《红楼梦》里“女娲补天”的故事来自佛教,是《五灯会元》里“女娲补天”故事诗意化的演绎。小说以曹雪芹家族百年兴衰史为素材,敷演了贾府百年兴衰成败的历史,借贾宝玉挣脱佛法枷锁、走出浊法和清法迷幻的圈子、回归情埂峰、获得大自由与大安宁的非凡经历写出了曹雪芹在现实生活中受释迦牟尼生平事迹启发、发愤图强,修炼心志、摆脱烦恼和痛苦束缚、谱写不朽篇章的传奇人生。曹雪芹继承了禅宗祖师们的精神,用文学的形式承接传统,传递火种,把自由和光明的火种洒向世界,播向未来。神话传说、禅宗典籍、《红楼梦》里的“女娲补天”的故事,虽然内容和思想略有参商,但蕴含的精神却完全相同,即体现了传说史上的女娲、宗教史上的释迦牟尼和文学史上的曹雪芹伟大的仁爱精神和淑世精神。
[1] 顾迁译注.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普济.五灯会元:下[M].苏渊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3] 赜藏.古尊宿语录:上[M].萧萐父,吕有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4] 张新民,龚妮丽注译.法华经今译[M].鸠摩罗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62.
[5] 普济.五灯会元:中[M].苏渊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6] 普济.五灯会元:上[M].苏渊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7] 赜藏.古尊宿语录:下[M].萧萐父,吕有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8] 黎靖德.朱子语类:八[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2936.
[9]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 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95.
[10] 陈秋平,尚荣译注.金刚经﹒心经﹒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29.
[11] 道生等注译.维摩诘经今译[M].鸠摩罗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4.
[12] 黎靖德.朱子语类:一[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13.
[13]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M].王根林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5.
[14] 张载著.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责任编辑:程晓芝)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Goddess Nu Wa Mending the Sky
CHENG Chang-chun LIU Min-hong
(The Party Affair Office, Yancheng Normal University, Yancheng, 224002, China,School of Literature, Yancheng Normal University, Yancheng 224002, China)
The story of Goddess Nu Wa Mending the Sky inADreamofRedMansionsoriginated from Buddhism, is a poe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ory inTheFirstontheListofFiveLanterns. Based on the material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Cao Xueqin's family, the novel plays a century history of vicissitudes of Jia Household. Through the special experience of Jia Baoyu who escaped from dharma shackles, got out of the alluring circle and eventually obtained great freedom and tranquility, Cao Xueqin describes his own legendary life in which he was inspired by Sakyamuni's life story, rose in great vigor, reinforced his determination and finally got rid of trouble and pain. Although the content of Goddess Nu Wa Mending the Sky is different in Mythologies, Zen Buddhism classics andADreamofRedMansions, the spirit is exactly the same. It reflects the great spirit of humanity and benevolence of Goddess Nu Wa in legend, Sakyamuni in Buddhism history and Cao Xueqin in literature.
ADreamofRedMansions; Buddhism Culture; Zen; Spirit of Humanity
2014-04-21
成长春(1957-),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佛教与心理学关系研究。 刘民红(1976-),女,江苏盐城人,讲师,硕士。
I207.411
A
1671-6973(2014)06-008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