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总目次
儒佛道与地域文化
陈献章哲学的“变易”论说
向世陵 (1.005)
君子之仕以行道——王阳明的入仕之道与
其弟子的治世治家理念
钱 明 (1.010)
解构与重建:儒家生态伦理的困境及反思
陆永胜 (1.016)
马一浮国学观散论
蒋国保 (2.005)
任继愈的老学观和道教观研究
柴文华, 李 迪 (2.012)
论唐君毅的“文化保守主义”
邓丽香 (2.017)
道家生命意识的关切——《大生命视域下
的庄子哲学》释读
李承贵 (2.024)
论孝与仁
李景林 (3.005)
从儒学领悟经营之道
宋志明 (3.013)
僧肇《不真空论》与佛教中国化——兼论
僧肇对般若学三宗的批判及其“空”论观
罗才成 (3.019)
从“直觉”到“理性”——梁漱溟哲学方法
论的转向考察
陈永杰 (4.005)
古代中国哲学中的“自我”
吴晓番 (4.010)
孔子“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探察
郭美星 (4.016)
明代于都“何黃语录”解义
蔡仁厚 (5.005)
《南赣乡约》社会治理思想的得与失
赵平略 (5.013)
近代反专制视域下的批判儒学思潮
李 超 (5.017)
乡规民约与美政美俗——儒家乡村社会
治理中以礼化俗的维度
余治平 (6.005)
道学社会化——杨时道学的精神旨归
包佳道 (6.016)
哲学·政治学
体悟哲学追求普遍理性的韵味——基于古希腊哲
学家关于世界本原的论述
邬 焜 (1.021)
学术共同体的哲学研究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的范式概念前提探讨
蒋 楼 (1.027)
马克思主义关于幸福根源的思想初探
孙 柳 (1.032)
大数据技术对科学方法论的革命
黄欣荣 (2.028)
胡塞尔《逻辑研究》的突破究竟是什么
——对海德格尔、德里达和马里翁的回应
杜战涛 (2.034)
爱因斯坦的世界观及其认识论根据
周德海 (2.042)
后现代伦理与后现代政治
[法]米歇尔·马费索利 著 ,
许轶冰,[法]波第·于贝尔 译 (3.023)
他者之痛与空间正义——大卫·哈维空间
理论的“人”之关照
吴红涛 (3.027)
返璞归真:从研究方法到研究问题的本位回归
刘 宇, 李 武, 顾烨青 (3.032)
休谟的“真正宗教”之意——基于《自然宗教
对话录》的分析
丁朝阳,董 鹏 (4.022)
从工人阶级到大众——自治主义马克思主
义建构政治主体的理路
陈培永 (4.030)
萨拉蒙对非营利组织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启示
耿长娟 (4.035)
海德格尔对技术时代的世界观的批判
宋清华 (5.023)
真与价值:社会信息的基本问题检视
蔡东伟 (5.030)
经济人假设:共和主义传统的反思与主张
万绍红 (6.021)
毛泽东新中国农业发展道路思想探析
陈 静 (6.028)
法学·社会学
论董仲舒的法政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陈炜强 (1.037)
罗马法中的衡平及其生成的时空条件
王 怡 (1.043)
“营改增”政策的冷思考
王春业, 聂佳龙 (3.037)
弃婴刑事被害现象的原因与对策论析
任娇娇,章 成 (3.044)
台湾社会工作者在医院急诊部门的职能研究
蔡政忠 (4.041)
明清时期社会治安的条令和乡规民约
陈学文 (4.048)
论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及外部监管
高志宏 (5.035)
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治理的理路
邱俊钦 (5.040)
我国中小企业境外参展中的专利风险及
应对措施
黄少彬 (6.033)
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对象的类型化认定研究
王仰文 (6.040)
农村信访法律问题探析
马 波,任宝明 (6.045)
历史研究
晚清光绪季年的“己亥建储”丑剧和爱新觉罗·溥儁的“大阿哥”之“立”与“废”
吴仁安 (1.049)
明代宝应地区水利事业研究
展 龙 ,朱绍祖 (1.054)
梁启超、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平议
李长银 (1.061)
明思宗为何成为亡国之君
陈梧桐 (2.048)
20世纪30年代独立评论派农村复兴思想解读
曹金祥 (2.060)
义和团仪式的武、舞、巫合流机制
路云亭 (3.051)
蒋介石与九一八事变后的地方军事冲突
郭昌文 (3.062)
“世界政策”视野下的德国对华文化政策
崔文龙 (3.067)
清末江南惊世疑案钩沉——杨乃武与小白菜(葛毕氏)一案的历史真相
吴仁安 (4.054)
薛福成家族祖籍与谱系考述
薛炜清, 薛炜平, 薛 枫, 薛中越 (4.062)
英国在委任统治时期对锡安主义运动的政策转变
王晨辉 (4.071)
周必大的史学贡献
黄惠运 (5.046)
论朱次琦与简朝亮
张纹华 (5.051)
唐代李氏科举家族的初步考察
许友根 (5.055)
论唐代后期藩镇对漕运的保障
李志刚 (5.060)
1950-2013年顾炎武著述生平学术研究综述
周可真 (6.051)
据台初期日本政商界对台湾的盐政调查——以台湾总督府民政局调查档案为中心
李博强 (6.069)
江南研究
乐府江南诗中“江南”意象的形塑及其流变
潘 泠 (1.066)
明人别集编辑观——以明代江苏文人存世别集为例
刘廷乾 (1.074)
明清江南的州县行政与社会控制
冯贤亮 (3.076)
吴文化道德精华的理论凝炼和现实意义
金其桢 (3.083)
苏州怡园建于吴宽“复园”旧址说考证
郭明友 (4.078)
明清江南曲坛“松江曲派”质疑
汪 超 (4.082)
宋代对江南地区水利管理之探析
张俊飞 (4.088)
文学研究
论徐松的文学成就——兼论《新疆赋》的文学特点
李 军 (1.080)
论新加坡集句诗人林峻坚和他的集陆诗
李晓黎 (1.086)
“记忆”的精神现象学——评赵本夫“地母”系列中的孤独、焦虑和怀想
沙家强 (1.091)
戏仿与仿作:当代文学理论两个概念差异的阐释
程 军 (1.097)
论贾探春超越自卑的心理机制
孙 虹, 赵惠珍 (2.078)
毕沅“苏文忠公生日设祀”集会唱和考论
朱则杰 (2.084)
天花藏主人对“才子佳人故事”之创变
刘雪莲 (2.090)
气节砥砺:晚明文学家社群结盟进程中的精神洗礼
张 涛 (4.096)
论《夜色温柔》中的消费场景
张俊萍,孟 瑜 (4.102)
当代小说视域中的农民身份问题研究
张春歌,张玉玲 (4.107)
21世纪前十年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述评——兼谈对中国学者的启示
邹惠玲, 张 田 (4.112)
拟话本小说地域分布与理学地域分布关系谫论
杨宗红 (6.108)
从“美刺”到“情理”——论《文心雕龙·比兴》的思想矛盾与文学史意义
郭庆财 (6.114)
中国古代诗论的意象化言说方式探究
曹瑞娟 (6.120)
析疑匡谬 辩明正义——评孙虹《梦窗词集校笺》
钱锡生 (6.126)
语言符号学
“求谐”:文化视阈下的女性修辞特点考察
谢元春 (1.104)
基于语料库对国内外学术论文摘要中的模糊限制语的比较研究
施扉桐 (1.109)
食品安全与文化研究
对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加工深度及安全性的思考
张 慜,程新峰 (1.114)
我国食品安全规制趋向:一个概述性的思考
王常伟,顾海英 (1.118)
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传播制度初探
张志坚 (1.124)
食品审美对食品安全的文化制衡
赵建军 (2.110)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用油的认知和购买行为分析——基于无锡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
谢玉梅,邬一羽 (2.115)
论公民食品安全权的法律保障
尹 露 (2.120)
我国食品安全刑法规制体系的完善
魏在军 (5.116)
信息交流、认证知识与消费者安全食品信任评价
尹世久,王小楠 ,高 杨,徐迎军 (5.124)
都市化进程与城市文化发展
大都市轴心化与生态危机
高小康 (2.067)
世界城市研究历程与分类体系综述
张书成,汤莉华 (2.072)
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艺术的终结中结束
[法]马克·吉梅内斯,陈 韵 (2.096)
中国现代歌谣研究的分类问题探讨
刘继辉 (2.101)
装修图样:清代宫廷建筑内檐装修设计媒介
张淑娴 (3.113)
论汉代谣谚文化的传播特点
孙立涛 (3.122)
世界文学史研究话语的国际新进展
世界性文学的讲授
马丁·普契纳 著,史元辉 译 (3.088)
“爱伊莎的面纱”:《海隅逐客》殖民地女性形象建构
王晓燕,公荣伟 (3.094)
文本间性:朗费罗与海明威的文本关联
柳士军 (3.101)
从美国禅宗诗到“残缺苹果”的视觉符号——美国新文化潮流中的禅宗美学
徐 文, 陈李萍 (3.106)
经典评鉴
丁宝书及其《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马执斌 (4.118)
圣贤教育拯救危机——《群书治要 》的圣贤教育思想与民族复兴中国梦
韩丽华 (4.127)
经济学·管理学
中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发展研究——基于苏锡模式的对比分析
王丽娟,李 骏,邬一羽 (5.066)
基于行为博弈的特大型工程项目复杂风险组合性均衡评价
高 武, 洪开荣 (5.073)
基于面板数据的无锡物流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王燕茹,戴姗姗 (5.078)
跨国公司开发区嵌入失效及其治理机制探讨——基于园区产业集群升级的视角
黄建康,杨 峻,纪亚君 (5.086)
有机农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基于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的个案分析
谢玉梅,浦徐进,小高芸 (6.078)
苏沪皖产业对接实证研究
刘海燕,曾佑新 (6.083)
经典重建:世界文学文本的中国梦
绘制世界文学地图
西奥·蒂汉 著, 殷国明,刘 娇 译 (5.092)
诗可以兴、观、群、怨——习近平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注疏
方汉文,方 楠 (5.099)
翻译文学视野下的朱译莎剧研究
朱安博,徐云云 (5.104)
克里奥尔女人不再疯狂:《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性别化种族身份的重构
陈李萍 (5.110)
《红楼梦》与佛教文化研究
“女娲补天”的全新阐释
成长春,刘民红 (6.088)
青埂顽石·神瑛使者·通灵宝玉·贾宝玉四者关系新论
陈义海 (6.095)
一百二十回完整性新论
陈思和 (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