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曾佑新
(江南大学 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苏沪皖产业对接实证研究
刘海燕,曾佑新
(江南大学 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文章以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为指导,以苏沪皖区域经济合作的广泛实践为基础,对苏沪皖区域的产业对接开展了实证分析,并结合区域内各地区产业相对优势和产业定位,提出了该区域的产业对接策略:科学规划,实现苏沪皖地区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以产业优势引导产业发展;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合作发展平台,推进产业对接与调整工作的落实。
区域经济合作;沪苏皖;聚类分析;产业对接
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苏沪地区制造业发展迅速,地区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从地缘关系上讲,苏沪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劳动力、技术、资本等方面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上海、江苏具有技术和资金优势,而安徽省在资源和劳动力方面占优,三地之间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产业相互配合、扬长避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要实现苏沪皖区域经济有效合作,苏沪皖三方应进一步致力于产业合作、实现产业对接,从而充分利用合作便利、降低竞争成本,并解决下面两大难题。
当前,苏沪皖内部发展不平衡,由于诸多原因形成了苏沪富、安徽穷的局面,这与“核心地区带动周边共同发展”的模式大相径庭。同样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受益者,为何安徽省的经济水平与其地域优势并不相符?
2010年12月26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安徽在融入长三角进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特别是苏沪皖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开始加速。如今,伴随上海自贸区的正式挂牌,上海打造成为全国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指日可待,而江苏也正朝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在此过程中必然淘汰不相匹配的产业和过剩产能,在此过程中各地应承担何种角色?
1.产业发展水平
“十二五”规划以来, 苏沪皖经济发展迅速,并按照国家政策性要求,稳步进行产业优化升级。江苏上海安徽三地的工业增加值,2012年比2010年增幅分别为24.02%、8.59%、43.92%,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1.97%、3.55%、3.81%,合计占全国的19.33%,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苏沪皖三地的比重与广东相比,仍然存在差距(见表1)。
表1 2012年苏沪皖粤工业增加值的比较
资料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在苏沪皖区域内部,安徽的工业增加值与上海相当,但不及江苏省的三分之一。从人均工业增加值来看,江苏是30187.54元,上海为29817.71元,安徽也只有11031.74元,因此安徽省的工业发展质量仍相对落后,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将为安徽省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2.重要产业分析
将39个工业产业按三地总产值之和排序,得出排名前10位的产业依次为: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②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③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④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⑤汽车制造业,⑥通用设备制造业,⑦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⑧纺织业,⑨金属制品业,⑩专用设备制造业。
在十大产业中,既有对资本和人才要求较高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也有轻纺工业,揭示出苏沪皖的产业配置比较全面,倾向于高精尖技术、高附加值的行业。这10个产业的总产值占整个区域工业总值的67.17%,其中排名前6位的产业占51.56%,超过总产值的一半。
了解产业结构是进行产业对接的前提,上述分析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在苏沪皖整体区域内占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探究苏、沪、皖各自的产业结构状况,利用39个工业产业的总产值数据,绘制出图1所示的产业产值图,按照苏沪皖区域经济合作的工业总产值排名顺序进行列示后如图2所示。
资料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1 2012年苏、沪、皖分行业总产值图
Fig.1 Total output value of sub-sectors in Jiangsu, Shanghai and Anhui in 2012
资料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2 2012年苏、沪、皖排序后的分行业总产值图
Fig.2 Sorted sequence of the total output value of sub-sectors in Jiangsu, Shanghai and Anhui in 2012
基于总产值的简单统计后,采用聚类分析法中的系统聚类方法对苏、沪、皖的产业结构层次进行细分。在此,本文采用层次聚类分析中的Q型聚类对变量进行分类。
1.统计变量描述
Y1=总产值;用于描述各产业的总产值情况,直接衡量产业规模。
Y2=就业人数;统计各产业所吸纳的就业量,间接衡量产业规模。
Y3=人均产值(即总产值/就业人数);衡量产业的生产效率。
Y4=产值比重(各产业产值/该地工业总产值);衡量该行业在整个工业构成中所占的比重。
Y5=就业量比重(各产业就业量/该地区工业总就业量);衡量该产业对整体就业的贡献程度,间接测度该行业的重要性。
2.苏、沪、皖产业结构划分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苏、沪、皖的39个工业产值数据进行聚类重新组合成四部分,并将其划分为支柱产业、重要产业、中间产业和弱势产业四个类型,具体分类如表2。
3.结果分析
综上所述,苏、沪、皖区域的产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具体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苏、沪、皖的产业结构分布具有较高的重合性,如表2所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既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也是安徽省的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既是上海市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安徽省的支柱产业。如果放任自由竞争,则较高的产业结构重合性将影响苏、沪、皖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虽然苏、沪、皖的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该地区各自的产业结构分布依然存在差异。例如,江苏省和上海市产业产值最高的都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而安徽省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第三,从图2我们也发现,某些具体产业(例如农副食品加工业), 上海和安徽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证明区域内、省际间具有良好的合作空间。
表2 苏、沪、皖产业结构层次统计表
资料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注:表中的数字为各行业的数字代码,各数字代码对应的行业如下表所示。并适用于全文。
事实上,在苏沪皖区域经济合作从无到有的过程中,省际间的产业竞争始终大于合作。本文认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无法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的原因之一便在于在产业关系上多年来与江苏、上海存在较高的竞争性,而由于在资金和人才方面存在较大劣势,竞争力不足显而易见,从而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要实现三个地区的共同发展,必须从竞争转为合作,加强相互合作,以产业对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产业合作和产业链整合。
进一步加强合作是降低产业间竞争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构建苏沪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应抓住机遇推动产业对接。产业对接过程中的产业优化调整,应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对经济区内的产业结构进行宏观把控,使得资源在整个经济区中实现更优配置。
为定量分析苏、沪、皖各个产业的比较优势,本文采用“基于就业人数的人均生产力”指标来衡量各个地区的生产效率,并定义公式“甲对乙的相对优势率”指标来衡量效率差异 。
(1)
(2)
Zi—某省市工业总产值;
Ri—某省市工业总就业人数;
Li—某省市基于就业人数的人均工业总产值;
Y甲乙—甲对乙的产业相对优势率。
如图3所示,江苏的整体产业效率略高于上海;而安徽的工业生产效率明显不足,仅在附加值较低的行业中具有微弱优势,而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劣势巨大。在区域整体排名前十的行业中,安徽省只有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具有微弱优势,其他行业都处于劣势地位,可见安徽省是区域经济工业生产效率的短板。但安徽省却是苏沪两地工业原料的主要供给方,上游企业的生产率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只有从源头上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对各环节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因而实现产业对接的前提之一是提高安徽省制造业的整体生产率。
资料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3 苏沪皖内部产业相对优势率对比图
Fig.3 Comparison figure of relative advantage rate within the industry in Jiangsu, Shanghai and Anhui
本文认为,必须在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产业相对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苏沪皖产业合理对接,为此建议:
1.科学规划,实现苏沪皖地区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通过对苏沪皖产业相对优势分析,证明苏沪两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明显好于安徽省,而安徽省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源类行业中具有优势。与此同时,国内现阶段的设备制造仍对劳动力具有依赖性,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必将在苏沪两地率先失去劳动力成本优势。为此,本文建议苏沪皖地区建立起上下联动、协调有序的协作网络,共同规划和定期交流。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分散配置于安徽省人口数量较大的市镇,将安徽省打造成面向苏沪、辐射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轻工业基地。同时,充分利用安徽省的地缘及资源优势,逐步建成苏沪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在整个苏沪皖产业布局中,苏沪地区应更多承担“研发者”角色,而安徽省应充分发挥“生产者”的重要性。
2.以产业优势引导产业发展
在对上海、江苏和安徽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地的相对优势,本文建议:①上海重点发展领域是:以新材料、计算机、微电子、生物工程、通信、光机电一体化、汽车制造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以教育、科研、文化为主的创意文化产业,以及以商贸、金融、会展、保险、物流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②江苏在现有港口优势和加工制造业优势的基础上,定位为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环保设备和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发展现代商贸、中介服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适当发展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③安徽则发展现代化农业基地、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和原材料重化工基地,同时打造苏沪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考虑到安徽省将是未来苏沪皖地区的主要制造基地,因而应逐步优化安徽省的角色职能,降低苏沪两地的吸附作用。
3. 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合作发展平台
实现产业对接与调整,离不开工作机制创新。一方面,我们应跳出“各谋其政”的局限思维,整合全区域的资源,流向生产率较高的省市。明确发展定位。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上,由于苏沪皖内部存在高度相似性,若维持原有的竞争格局,将不利于三方经济。为此,我们应具有前瞻性,考虑环境、资源、劳动力成本等综合因素,实现苏沪皖产业对接和优化升级的目标。我们还应构建合作发展平台,推进产业对接与调整工作的落实。三方政府应注重政策扶持、改善投资环境、减少技术性制约因素,同时为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从观念上重视安徽省的重要性,达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相对优势进行产业布局的目的。
[1] 张楠.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对接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05).
[2] 范恒山.关于深化区域合作的若干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04).
[3] 王红霞.城市群的发展与区域合作:城市与区域合作发展研究热点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6(12).
(责任编辑:程蒋)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dustrial Joint in Jiangsu, Shanghai and Anhui
LIU Hai-yan, ZENG You-xin
(School of Business,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theory, this paper carried ou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dustrial joint in Jiangsu, Shanghai and Anhui on the basis of abroad economic cooperation practice in the area. Based on objective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industry, this paper developed clustering analysis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areas with SPSS software, and combined the area's relative advantage in industry and industry positioning, then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es for industrial joint.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Jiangsu, Shanghai and Anhui ; Clustering analysis; Industrial joint
2014-09-1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以市场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ZX13)。
刘海燕(1966-)女,江西吉安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曾佑新(1962- ),男,江西赣州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F269.27
A
1671-6973(2014)06-008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