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荣玉
(江西理工大学图书馆,江西赣州 341000)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代表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作为其办学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同样代表着一个国家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已经处在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型时期,它的服务方式也正从“面对面”信息服务向“一对一”(即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向转变[1],这种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方式正在改变图书馆以往“我提供什么,用户就接受什么”,开创了“用户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的发展道路[2],它将最终成为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方式。
到目前为止,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虽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持有共同的观点,就是这种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使得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定制自己所需的资源、信息和服务,同时,数字图书馆针对用户的个性和特点,主动为用户选择并传递动态信息。主要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它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满足用户个性需求的一种信息服务。第二,它是应用户的需求,主动地向用户提供的一种信息服务。第三,它是通过信息定制、推送技术等手段,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动态信息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向图书馆定制自己所需的服务,图书馆则按照用户的这种需求提供的一种特殊服务,这种服务可以在用户与图书馆之间不断进行双向交流和反馈,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界面设置、个性化的信息环境、个性化的信息快报以及个性化的个人馆藏等,这种服务都是特制的、个性化的。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针对用户的个性、兴趣、爱好及特点,主动为用户提供的一种动态的、及时更新的、准确的信息服务。我们知道,当今时代,信息资源正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如果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更新,那所提供的服务与传统的服务方式就没有本质的区别。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通过一套特制的系统来实现的,该系统为用户提供经过加工处理过的信息,对用户进行安全管理,保证合法用户获得相应的定制与个性化服务,提高了安全性。
图书馆所面对的用户层次参差不齐,对信息的需求也变化多样,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智能化系统采用了智能处理技术,用户只需在图书馆开设个人账户,提出自己的需求,系统就会为其提供所需的信息或资源,大大方便了用户。
根据我国民间大学评价和排名领域知名专家武书连的《2011中国大学评价》,选出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遴选标准是: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数量达到被评价大学总数的5%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型大学[3]。根据这个标准,本文调查了排名前十位中的6所研究型大学,总结出了它们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个性化信息服务定制,是图书馆对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团体和个人定制个性化信息服务活动,是基于用户多样化、个性化信息需求,确定地按用户需求选择、设计、提供专门的信息服务或信息产品,以及为此而展开的相应的服务工作[4]。在这个定制系统中,系统可以根据用户所提供的需求自动提供服务,用户可以自己设定系统的登录界面,在界面系统中进行系统操作、资源收集与使用;用户也可以自己设定服务功能,如自由选择服务方式、服务时间、服务范围、服务深度等;用户还可以自己设定检索方式,如选择自行检索文献,还是请咨询员检索等。目前在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中,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系统最常用的就是MyLibrary、手机图书馆或移动图书馆。
个性化信息服务推送模式是利用推送技术,根据用户感兴趣的专业、学科领域、信息资源等,主动进行搜索,并将搜索内容及结果进行加工整理,主动推送到用户的界面中。这种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模式关键是找准用户的兴趣点,同时建立起与用户的对应关系,定期推送出最新的信息资源。根据推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定题信息推送、使用挖掘推送、热点信息推送和定制信息推送[5],通常采用邮件推送和网页专题推送完成。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创办的《学科信息导报》就是这一推送模式的一个侧影。
个性化信息咨询模式是利用信息处理技术,针对用户提出的质疑及问题,并对各类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最终为用户解决各类问题的信息服务方式。这种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是打破传统服务观念,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时效、更互动的信息服务,常见的模式有:常见问题解答、在线咨询、BBS咨询、学科馆员咨询、专家咨询等。
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式是用户根据自己的特殊需求,在图书馆内特定的网络进行检索,从而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资源。这种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的特点是可以实现用户需求的提取、信息匹配、检索结果个性化输出等自动响应,也可以为用户信息检索的全过程提供指导和智能支持[5]。常见的模式有:定题文献检索、科技查新、查收查引、代查代检等。
在对中外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调查中,笔者发现,他们在个性化信息服务项目及功能上几近相似,都含有个性定制、信息推送、信息咨询及信息检索等服务模式。但是,他们在个性化信息服务开展的起始时间、检索入口、参考咨询等存在差异,比如美国的个性化信息服务1998年就开始了,国内最早的也就2001年;美国采用统一的OPAC检索入口,国内则使用各馆自己设计的“个性化智能检索”入口;美国使用更为专业的“学科馆员”解答用户的咨询,国内则没有做这种要求。
从这些差异中,我们不难分析得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在个性化信息服务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服务对象单一,基本上只服务于本校的教职工;学科建设服务缺乏针对性,没有培养相应的学科馆员;资源利用率的不合理,各馆各自为政,一味求全;推送的信息没有进行“深挖掘”,只注重信息的搜集,传递,而缺乏对信息的二次整理、加工。
针对国内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其发展:
个性化信息服务工作最显著的特征是个性化,体现的是不同的个体,其核心就是人——服务的对象是各类用户,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是不同层次的图书馆员工。所以,个性化信息服务工作要推向新的高度,首先应该突出“人”的作用。
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图书馆应建立起与用户沟通交流的长期渠道,用于收集研究用户的个性、兴趣、特点和需求,并对用户的信息服务利用和反馈做出及时的统计和分析,依此设计出用户期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型,主动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特色服务,从而实现用户当前、长远、潜在的信息需求[5]。二是以服务于本校的教职工和学生为基本点,逐步实现服务对象社会化。众所周知,社会群体与学校读者相比较,习惯上千差万别、兴趣上更加广泛、需求上包罗万象,这为图书馆开展这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如果社会化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够得以解决,那无疑会使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水平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研究型大学与普通大学最明显的区别是科研能力的不同,为与相应的大学匹配,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率先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所谓“学科馆员”是指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一个院系或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相互沟通,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6]。所以,学科馆员是个性化信息服务中最重要的服务者,他的服务水平决定了图书馆为学科建设服务的水平,同时还能反映出所推送信息的挖掘程度。这就要求学科馆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信息服务能力,还要有与时俱进的专业学科水准和信息技术能力[7]。
个性化信息服务工作另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信息服务,体现在图书馆能提供哪些有特色的信息、提供怎样便捷的服务。一方面,信息的本质就是各类资源,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馆藏资源特色及本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建立具有本校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数据库;同时,及时收集整理网络资源,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深挖掘”的信息[8]。另一方面,从节省用户获取信息的时间,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及时更新和调整服务信息,通过系统分析用户的兴趣、自动为用户提供建议性的页面和链接等出发,建立专业性的门户服务网站,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研究型大学图书馆虽然拥有较丰富的馆藏资源,但单靠自身的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所以应从全局出发,逐步建立起本地区、本系统乃至全国性的书目采访中心,对各类资源特别是数字化资源进行统一订购、统一配送、实现资源的共享[9],这样既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又节省了国家的投入,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另外,还应建立相应的编目数据中心[10],我国因为没有相应的“图书馆法”做支撑,所以没有设立全国性的图书馆行政机构,也一直没有建立统一的资源检索入口,这样无形降低了资源的检全率及检准率,为图书馆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设置了障碍。
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它的实现有赖于计算机、信息、智能技术做支撑。个性化定制服务依赖于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客户端服务集成系统依赖于知识管理系统;分布式参考咨询服务依赖于云计算技术;用户隐私和知识产权保护依赖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随着数据挖掘、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算法与技术将为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建设和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4]。
随着各类资源的几何增长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也必将是未来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导。因此研究型大学图书馆要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和本质去理解这项信息服务工作,积极开拓,充分挖掘各类资源,借鉴国外个性化服务经验,真正推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
[1]张树华,张久珍.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晓林,等.基于Web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机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1(1):25-29.
[3]武书连.挑大学?选专业——201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定制管理[EB/OL].http://todayhistory.hit.edu.cn/2006/09-14/09103707.htm.
[5]胡 莹,黄丽红.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策略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187-188.
[6]http://baike.baidu.com/view/262665.htm.
[7]莫燕红.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发展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5):323-325.
[8]张美莉.数字图书馆多元化信息服务综述[J].兰台世界,2010(6)下:69-70.
[9]罗宇红.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实践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0(4):75-77.
[10]宋小录.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2(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