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体验式报道的价值期待与现实难度

2014-04-14 20:42:44郑佳蕾许正林
艺术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郑佳蕾 许正林

摘 要:体验式报道是一种记者深入新闻现场、亲身体验新闻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而采写的特殊报道形式,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一度得到了媒体的广泛使用并深得受众的欢迎。本文针对新媒体环境下,记者不再深入新闻现场,而是直接从网络获取材料,导致新闻信息同质化的问题,通过分析体验式报道的特点与功能,探讨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借此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以及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克服的现实难度,最后对体验式报道在新媒体环境下,记者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做出更多优质的新闻报道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验式报道;价值期待;现实难度;新媒体环境

网络时代的发展,使得信息的流通无限通畅,信息的获取迅捷方便。可以说,网络信缩短了距离、节约了时间、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真正使得人们的工作学习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连通了世界,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大事,对于需要时刻掌握最新鲜资讯,采写新闻报道的记者而言,这样高效便捷的方式更是倍受青睐。但是这也造成了很大一部分记者的懒惰心理,不再深入新闻现场获取第一手采访资料,降级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导致传统媒体与网络的信息同质化。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体验式报道能够应对激烈的竞争,发挥传统媒体的独特优势。

体验式报道是记者以采访者和当事人的特殊身份,直接从事某种行业活动,并将所见所闻加工提炼后形成新闻作品的一种采访方法。与传统的现场报道相比,体验式报道用记者亲身经历而非普通的采访方式,强调记者的“参与”和“体验”,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曾一度被不少媒体应用,也深得受众欢迎。

这种记者深入新闻现场、亲身体验新闻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而采写的特殊报道形式,在国内的兴起,是从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闻改革的发展出现了现场短新闻。记者在新近发生事件现场,用最精炼的文字,巧妙的手法制作的单一事实(或场面、片断)的立体报道便是现场短新闻。这一文体要求记者必须到事件发生的现场,耳闻目睹事件的始末。记者在采写现场短新闻时往往身体力行,这样采写出的报道则是另一种新味道。于是,新闻界称通过记者体验而采写出的报道为体验式报道。[1]因此,体验式报道是随着现场短新闻的出现而出现的,是新闻改革的必然产物。

当时国内某些新锐媒体的记者曾大胆尝试过体验式报道,但由于种种局限这种富有创新精神的报道形式一开始并未融入主流媒体,更没有在社会和业界引起广泛关注。后来,随着多元的社会结构和不断深化的改革带来很多过去没有的问题。社会的变化要求新闻报道要顺应时势,客观及时地反映不同社会阶层的呼声,促进不同群体的彼此之间的了解,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消除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与误会,减少矛盾与冲突,进而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与稳定。

1 体验式报道的价值期待

早在1991年3月,《钱江晚报》就尝试着推出了“记者在新岗位”的体验式系列报道,该报派出记者与商场营业员一起站柜台,同环卫工人一起清扫垃圾,到街道居委会当干部,去公路道班浇柏油。1998 年,《光明日报》《常德日报》等报纸也推出了体验式报道的栏目。至此体验式报道成为我国新闻界的新热点和新的报道方式。随后又有《新民晚报》记者深入一些辛苦行业“下生活”,并根据亲身体验,写出“体验札记”;《扬子晚报》推出一组体验式报道——《与你同行》,记者在盛夏酷暑与采访对象同吃住,共劳动,并通过记者的眼睛和感受来反映采访对象的酸甜苦辣;《羊城晚报》记者乔装“打工者”进入某台资企业,“体验”打工者遭受体罚、殴打的屈辱,并写出长篇体验式报道《来自高墙内的哭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段时期以来,体验式采访报道风靡新闻界,更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记者深入新闻现场,捕捉新闻信息的优秀传统。

体验式报道用记者的主观感受反映客观事实,是记者亲身体验采写的。[2]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期待体验式报道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那么它究竟有什么特点,怎样的价值功能使得我们期待传统媒体能够借此发挥独特的优势呢?

1.1 “零距离”采访——“走进去”的感受

体验式报道是由目击式报道发展而来的一种形式,因此它在内容上更加注重过程胜过结论,更强调展示一个场景、记录一段经历,给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让受众在了解报道的全过程后自己得出结论。写作的重点也不仅是“我看到了什么”,而是“我做了什么”“我感受到了什么”。[3]例如,《新民晚报》记者强荧在当了4 天“的士司机”后,写出了富有感染力的长篇通讯《啊!的士》,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报道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记者的亲身体验,是增强新闻现场感和感染力,把报道写“活”的一种重要手段。

从新闻报道的改革与创新上看,体验式报道能培养记者深入基层的作风,增强记者的平民意识和责任感,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影响力。首先,它消除了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距离,“成为”他们的一份子,交流的障碍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其次,体验式报道用记者的经历与感受代替单纯依靠采访对象介绍情况,减少了因采访对象自身的认知水平及各种被访者存在的心理负担带来的信息损耗、掺假,保证信息采集的全面、客觀、真实。最后,因为亲身的体验,使得记者在报道中会注入更多的感情因素,从而使报道更富有人情味,更能打动人。

1.2 大处着眼的选题与小处着手的写法

由于时间及条件所限,并非所有的题材都适合体验。体验式报道因其特殊性,所以,要首先注意在题材上有取有舍,才能充分发挥体验式报道的优势:

首先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热点,有关注度才值得下大力气,才会显示出体验式报道的影响力。例如,春运每年都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它涉及面广、时间长、影响范围大,也必然是媒体报道的重点。二是容易引起误会、矛盾的行业与群体,通过客观生动的报道消除偏见,营造健康向上,有利于团结稳定的社会舆论。以“走进农民工”系列报道为例,进城民工是个近一亿人的庞大群体,他们为许多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却始终没有受到应有的关心和足够的重视。为此,新华社记者选择他们作体验式报道,让人们看到了民工在城市生存的不容易,所遭遇的种种不平等待遇及他们对城市和城市人的感受。这组报道不仅使人们增加了对民工的同情和包容,倡导了善待民工的社会风气,还对改善民工与市民的关系、缓解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那些一直处于神秘或被忽视的人群和职业,以期普及知识或引起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与大处着眼的选题相比,体验式报道在写作上体现了小处入手的特点,把关于一个行业、一个群体、一个社会问题的大主题都缩小到个人的体验上,收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人称的写作和记者本人经历为主体,是体验式报道最大的特点。其次篇幅结构不追求宏大繁复,而是比较注重镜头感与场景细节的描写。同时如果需要加入相关背景或数据,插入主体部分往往会打断体验的连贯性,通常要放在行文之末,或者影片的画外音里。[3]最后,体验式报道一般以客观描写与简洁的语言为主,不宜大发议论,白描的风格,在看似冷静的笔法中凸显事实的力量。

1.3 让隔阂在沟通中消除,让矛盾在理解中化解

沟通,从了解开始。从新闻的社会功能上看,体验式报道在新闻观念上的平视、采访方式的平易与深入、写作风格上用事实说话,都适应了中国社会的新形势,在促进社会各阶层的沟通、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新华社记者从全新角度增加了对运输一线职工工作状况的报道,由于采用了體验式报道方式,使人们走进了运输一线职工的工作环境,了解了他们承受的压力与艰辛,体味了他们的苦辣酸甜,在换位思考中增进了理解,从而减少了不满情绪,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矛盾。从宣传效果上看,由于记者有了亲身的体验与切身的感受,使报道因直观而显得客观,因生动而令人心有所动,既及时反映了客观现实,新闻的宣传、教化作用也发挥得了然无痕、水到渠成。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部分记者变得浮躁、肤浅,采访作风不踏实,浮光掠影甚至道听途说。要刹住这股不正之风,体验式采访不失为一剂良药。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在一周年志庆之际,别出心裁地跟随长途汽车队,闯关过卡,纵贯南北,并将一路遇“霸”遭“匪”之亲身经历公诸屏幕,充分发挥了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体验式采访的这种优势显然是其他采访方法所不具备的。

2 体验式报道的现实难题

随着体验式报道的一度风靡,人们开始发现很多体验式报道都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由于记者的体验不够深入,写出的报道流于表面,缺乏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体验式报道如果界限不明,使用不当,也会带来相应的副作用。

体验性是体验式报道的独特属性,它内在包含着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三个问题,即需不需要体验、能不能体验、怎样体验的问题。[1]这三个问题处理得当,可以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主观先行,凭记者的好恶去加工摆布新闻事实,失去体验式报道应有的意义。新闻报道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是记者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活动。作为一种参与性的采访活动,体验式报道是主观见之于客观、主体融入客体的过程。这种主观性不仅体现在新闻事实的选择上,也体现新闻事实的报道中。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取消或否定体验式报道中的主观性,而在于如何按新闻规律来把握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4]体验式报道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不是万能的,但缺乏体验的报道则是内容贫乏、缺乏深度的报道。

本文认为体验式报道在现实操作中所存在的难题与需要改进的地方大体上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2.1 学界对“记者体验”的存在的争议

(1)关于记者参与、制造新闻的问题。记者有时可以参与、介入新闻事件,推动事件的发展,特别是牵线搭桥为人民办好事。这种参与和介入,本身就是在“制造”新闻,并且总是通过媒介不断进行报道的。当然这种“制造”,应当有个规范,有个“度”,不能为所欲动。关键在于是否尊重客观,尊重事实,尊重别人。有的记者设置圈套,让群众受骗上当,然后也不告知本人即公开传播。这在电视专题片中曾多次出现过,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创造,实际是新闻制作上的歧路。记者毕竟只是记者,而不是导演。

在体验式采访中,记者一般只能按活动本身的发展来进行体验,有可能花费较长时间。况且,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件记者都能够亲身体验,如一些突发性事件。因而在决定使用何种方法之前,必须先对题材和事件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只有那些以其他采访方法难以达到目的的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典型问题,且这些问题是可以“体验”的,才值得也适合使用体验式采访方法。

(2)关于个人隐私问题。记者不暴露身份采访,实质上是在别人不知道或不警觉的情况下,刺探有关情况,特别是内幕情况,其中有些会涉及个人隐私。一旦写入新闻报道公开传播,又不可能去征求当事人意见,这样做很可能变为侵犯个人隐私权。要特别注意,这种采访,通常只有对某些特定的人和某些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的事才可使用,目的是进行舆论监督,应小心谨慎,严格控制。请设想如果有众多的记者经常地使用隐性采访去观察社会、介入社会生活,岂不要弄得人人自危、关系紧张吗?

在体验式采访中,记者有时是以非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的(即通常所说的暗访或隐性采访)。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记者可能为获取“独家材料”而做出超越法律或记者职业道德准则所规定的行为。在一个法制社会中,所有的社会行为都必须依从法制轨道,新闻工作者在获取新闻材料时,也必须依法行事,在采访过程中有法不依,以违法对违法的行为显然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务必以法律为准绳,以记者职业道德要求为准则,避免产生侵犯隐私权、名誉权等违法行为。

2.2 体验式报道自身存在的弱点

这些弱点包括如调查片面、范围狭窄、无法进一步深入。因此记者在体验前,就应该认识和了解到这些弱点。在采访时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换位体验和多方面的采访结合起来,才不至于使自己所体验报道的东西失之偏颇。

(1)题材上明显的局限性。目前主要以体验非主流社会生活为主,至少我们还没有看到一篇写官场、商场体验或是外交官、上流社会生活体验的报道。题材上的狭小,虽然同扮演身份的难易程度有关,但客观上缩小了报道的覆盖面,影响了新闻的社会视野。

(2)在深度上,也有肤浅化的倾向,重视感情渲染,而少了应有的理性分析,不可避免的减少了报道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因为记者在进行角色和职业转换时,已经对他所采访的行业和事件有了预期的考虑,他在进行体验式采访的时候,与其说是体验,不如说是在“验证”他所希望发生的事实。同时,就记者参与事件的方式而言,体验式采访的“体验”,纯属记者“偶尔为之”的行为,体验的浅尝辄止使得大量的体验式报道仅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而受众希望看到的不仅是问题的暴露,更是问题的解决,及由此衍生出的更大的社会意义和效果。

猜你喜欢
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人民论坛(2016年32期)2016-12-14 19:17:43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8:52:2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4:20:30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困境与对策
继续教育(2016年11期)2016-11-24 20:08:55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1:09:46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技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