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尧
摘 要:新媒体语境中,网络媒介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无线通信技术的改革创新,网络上刮起了以微博为代表的微文化之风。在碎片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电视剧和电影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加之商业的簇拥,微电影应运而生并且大行其道,逐渐成为符合人们影视消费口味的新兴影视类型。鉴于此种现象,本文从微文化的角度浅析微电影的影像表达这一艺术特点。
关键词:微文化;碎片化;自我表达
微电影,虽然“微”字当头,但它绝非微不足道。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现象目前被人们喜闻乐见,有人认为它只是昙花一现,但更多业界专家学者认为它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电影来说,将会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给我们留下过这样一句名言,艺术品就是在小小空间里惊人地集中了大量思想,它是一种概括。微电影就是在短小的篇幅里惊人地集中大量审美文化的概括,从而实现创作者的个性化影像表达。
1 微电影的精神食粮——微文化
如同超现实主义电影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微电影也离不开微文化这一创作环境。而对于微文化的探究,追根溯源,还要从新浪微博的产生与发展说起。微博,又称迷你博客,指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集成化和开放化,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软件等途径,用自己的微博向外界社交网络发布消息。2009年,乐坛歌王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让Twitter大放异彩,至此微博开始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热浪,从“饭否”升级过来的微博,仿照国外Twitter的模式,新浪制作推出了我国首个国内类似于“Twitter”的社交平台。此举也让国内其他大型门户网站嗅到了商机,形式各样的个性化微博纷至沓来。
在微博上,140个字符的即时表述是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的,是普通人碎片化时间的消费需求,也是人们争夺话语权的基地,更是随时随地表达自己情绪的平台。人们已经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所谓的“微观世界”,一种“微文化”的现象正开始显现。2010年伊始,继微小说、微博的相继爆发,微电影也以病毒式的传播速度迅猛袭来,微文化以一种群象的代表,不经意间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流行、一种时尚、一种前沿、一种生活方式。网络时代的快捷酝酿了“微文化”的产生,由于网络聚集的微力量数量惊人,这种日益渗透的微文化也正一步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而为当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从这个角度而言,微电影可以说是新媒体电影在微文化领域中的华丽注脚。
2 碎片化生活方式的心理诉求
碎片化,顧名思义,破整为零。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快餐式的文化就变得越来越亲民。微电影在时间上以3至15分钟见长,像筷子兄弟的《老男孩》长达一个多小时还赚取超高网络点击率的实属罕见。相对于一部九十分钟以上的完整电影而言,人们也许一天可以空闲出好多个三五分钟来欣赏微电影的时段,却很难得到九十分钟以上的闲暇时间来欣赏一部完整的电影。而且微电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微电影是依托于电影的大文化背景下诞生的艺术形式,它一般都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明确的导演创作意图,构思精巧。短小精悍的剧本里要涵盖激烈的矛盾冲突,鲜明的人物性格以及可以被大众广为接受的思想内涵。虽然形式上没有电影那么厚重,但影片传达的意图是可圈可点的。
《我的路》呈现了一个业已成家的男同性恋者的忧郁、快乐和选择。许鞍华导演以她一贯的社会良心和艺术敏感,把镜头对准了这个世界的边缘人。在 20分钟的小格局中,导演精致地在三个空间中,建立起三组相互冲突却又无法割裂的人物关系:公共空间中的男同志与陌生人、私人空间中的男同志与同道者、家庭空间中的妻子与无法面对的丈夫。影片结尾,三组人物关系交织于医院的病房,此时妻子与丈夫的关系已然改变。在吴镇宇和梁铮平静又带一丝浅浅的微笑中,这个世界永恒的美好价值被保留下来。人性的尊严与自由其实很简单,他们不是以冷漠与抛弃为代价的。
微电影在其传播中,短片电影所具有的形式感、实验性和思想性,也让今天习惯碎片化生活方式的电影观众看到了多元的影视作品。微电影让影像不再是导演们的创作追求,更是受众参与作品意义生成的意见表达,微电影作为一种依靠网络进行传播的产品,它改变的或许是作品阐释的话语垄断。就像许鞍华导演的《我的路》,大家在网络上,都是用类似于微博这种社交平台进行交流,每个人看完片子之后对于主角吴镇宇的路有怎样的理解和阐释,而这些的存在正是微电影迎合人们碎片化的心理诉求所产生的。
3 “电影梦”人的自我表达
在“网络文化”发起者、观察者和发言人凯文·凯利看来,“技术元素向共生性的发展推动我们去追逐一个古老的梦想:在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自主性的同时,使集体的能力最大化”。在移动终端设备日新月异的今天,随处可见人们使用3G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设备收看微电影,受众覆盖面积的增大也就为创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微电影创作者的层次划分。微电影没有明确的审查制度,创作者不必有电影审查制度的担忧,大到名流导演,小到草根一族,都可以参与到微电影的创作中。当然,微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品牌广告,这就需要知名导演和媒介宣传来打通微电影的营销全流程。相对自由的创作也让微电影的题材纷呈多变。
另有很多创作者怀揣着“电影梦”想要借助微电影的平台进行自我情感的表达,如荣获第37届法国恺撒奖最佳短片的《调音师》,影片通过闪回与倒叙的剪辑手法,将一个伪善的调音师形象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导演试图借此表现在这个冷漠的时代中,人性抉择的重要性。电影情节跌宕起伏,灯光、镜头与配乐在当中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使整部电影的节奏感透出一种理性冲击。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权威被结构,微电影也正是传统电影走下神坛,卸下铠甲的一种形式。从拍摄技术上来说,身边的手机、照相机都可以用录制功能进行微电影的拍摄,不仅降低了拍摄成本,而且便于携带。例如,佳能5D MARKⅡ就可以进行高清视频的拍摄,不仅成像效果比摄像机来得有质感,而且价格相对专业级别摄像机低廉很多。因此,备受“电影梦”人的青睐。影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成为微电影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影视技术的普及也让更多“电影梦”人尝试微电影的制作、发布,这也正是微电影能够发展壮大的直接驱动力。
微电影的出现实为一种必然,而并非偶然,它有其出现的社会环境。数字化、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微文化影响下的碎片化生活方式以及商业的无孔不入成为微电影“微”风四起的诱因。受众碎片化的时间需要碎片化的信息来填充。微电影的出现也为怀揣着电影梦想的人带来了一线生机和希望,使得他们可以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想,也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微电影在云时代实现了人们日夜企盼的“心与物的共生”,此种影像表达可谓“‘微风四起,‘微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