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玉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幸福感和生命教育中,感恩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国内外,感恩一直受到推崇,也是宗教神学中被认为最积极的一面。但平常生活中所涉及的感恩,与心理学研究中的感恩存在一定的差别。本文认为有必要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什么是感恩,感恩的运作机制,以便对进行大学生感恩心理的干预提出一些建议。
什么是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感恩源于拉丁语字根“gratia”,意思是优雅、高尚和感激,所有源于这个拉丁语字根的词都与善良、慷慨、礼物和接受的美等有关[1]。
近年来,在心理学领域对感恩的研究日趋增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代表人物有加利福尼亚大学的Emmons和迈阿密大学的McCullough,他们在Templeton基金会提供资助的基础上,对感恩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前人对感恩的研究大致分成以下几种:
Emmons和McCullough等人认为感恩是一种情感特质,即感恩倾向是个体伴随感恩情绪来认知或回应他人恩惠的积极经验或成果的概括化倾向。这种情感特质是对某种类型的情绪反应的稳定倾向,感恩的特质使个体更容易体验到感恩之情 (感恩者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体验到感恩之情,但在一些情况下,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体验到感恩之情)[2]。
感恩是一种“同情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对他人同情的能力。与感恩的核心联系是认识到一种利他行为并珍惜它。感恩是一种属于影响—认知条件的复杂类型。[2]
作为一种情感,感恩包含两个认知过程:1.认识到个人已经得到一种积极的结果;2.意识到这种结果的来源[3],能体会到责任感和互惠利他相关[4]。
他们把情感特质分为3个维度:1.强度。在经历同样的正性事件后,感恩倾向较高的人比感恩倾向较低的人体验到更强烈的感激。2.广度。指在特定时间内使个体体验到感恩的生活事件的数量。感恩倾向较高的人在家庭、职业、健康、生活本身及其他等方面体验到感恩,而感恩倾向较低的人可能只在生活中的较少方面体验到感恩。3.密度。指当个体面对某个积极结果时会对多少人感到感谢。当被问及要感谢的对象时,感恩倾向较高的人会列举出许多人,比如父母、教师、朋友等,而感恩倾向较低的人可能只列出较少的感恩对象[5]。
McCullough等人通过研究进一步认为感恩是一种推动个体关心他人和传递支持性社会联系的美德(道德情感),[6]主要有3种道德功能:1.道德晴雨表。对受恩者来说,感恩是某人曾给予他礼物或恩惠的一种提示。2.道德动机。感恩驱动受恩者或其他人以亲社会行为。3.道德强化物。感恩能进一步增强施恩者在未来给受恩者以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
感恩是当你得到别人有意识的帮助时产生的一种积极情绪[7]。当人们帮助别人却不求回报时,这种情感最强烈。
Heider把感恩看成是一种人际情绪,认为感恩情绪的发生要满足3个条件:1.受恩者要知觉到施恩者的施恩行为是有意的,即施恩行为是真实意思的表达。2.受恩者要知觉到施恩者为施恩行为付出了代价。3.受恩者要看重这种恩惠。受恩者对这种恩惠看得越重,就越容易产生感恩情绪[8]。
除了以上几种观点,感恩还被研究者界定为一种态度、个性以及行为应对方式等等。
国内也有学者对国外感恩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心理学上对于感恩的定义有两种观点:认知观点和情绪观点。持认知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感恩从根本上来说是对生活经历的认知引发的,是对他人的恩惠活动的积极认知。而持情绪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感恩是受惠者在收到他人的恩惠之后产生的愉快情绪,并倾向于用情绪词汇来描述感恩[9]。
国内有研究者把国外对感恩的概念研究归结为4种[10]:情绪体验、心境、情感特质以及美德,并认为感恩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情感。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谈及的感恩,笔者更倾向于把感恩当作是一种心理行为过程,即感恩是一种对他人所给帮助的情感体验以及产生回馈的一种心理行为过程。作为一种行为过程,它的基本要素可以包括知情意行几个方面:
1.对他人帮助的认知,认识到帮助者的善意和为之付出的努力。
2.受助者珍惜这种帮助,产生感激等情绪体验。
3.受助者产生乐意把这种情绪状态表达出来的意愿。
4.受助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这种情绪,给予资助者以反馈。
已有研究表明感恩对人类很重要。感恩有助于人们降低物质欲望,增强对内在目标的追求;感恩能降低抑郁,减少躯体病症,增进身心健康;感恩能提高创造性,甚至能提高学习成绩[11]。
McCullough等人认为感恩的人可能倾向体验正向情绪和主观幸福感,因为当他们看见自己因为他人的慷慨而受惠时,可能使他们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有价值的,因而也提高他们的自尊,并更能感受到社会的支持,这也有助于维持他们的快乐及幸福感。他们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自陈的方式让被试回忆生活事件,发现感恩与积极回忆倾向相关,那些感恩倾向较高的人比感恩倾向较低的人更容易回想出快乐的生活事件,甚至在企图去回忆消极生活事件时,感恩倾向较高的人也往往会有更少的消极情绪产生[12]。
Watkins等人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研究表明感恩的个体相对经历更多的积极情绪、满足、幸福、希望以及更少妒忌、抑郁和消极情绪,同时指出感恩与幸福存在循环性相互加强效应[13]。
McCullough等人对青年人的日常的感恩干预(自我导向练习)实验显示,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这些青年人拥有更好的敏锐性、激情、更易于决策和尝试。通过一个两个月的对照研究表明,更易达成个人的目标。保持感恩记录的人在重要个人目标方面 (学术、人际和健康相关)更容易取得进步[14]。
Watkins等人认为高感恩者对生活更加满足,怀有更为浓厚的兴趣,而低感恩者对生活不满足,对日常生活缺乏兴趣。在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方面,高感恩者能牢牢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思维、情感或感觉,而低感恩者很难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13]431-452。
McCullough等人通过对一些记者进行感恩记录的实验研究,与对照组相比,保持感恩的记者在一周内运动比较规律,更少有身体方面的症状。对生活整体感觉比较满意,对将要来的下一周感觉更加积极。对神经肌肉疾病的成年人样本,进行21天的感恩干预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这些人情绪方面更加积极,与他人联系有更好的感觉,对生活更加乐观,并且睡眠持久而安稳[14]。
感恩与亲社会行为存在关系,在Tsang 2006年所进行的一项实验研究中,被试报告说他们受到帮助后,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14]249-266。
McCullough等人实验结果显示,日常生活中处于感恩状态的人更容易去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或者为他人提供情感上的支持[14]。
日常生活中对感恩的评估一般倾向于一种行为反应,表现为感恩的言语和回馈的行动,如说一些感恩的话,主动打电话问候,或者写一封信等等。这种评估是否准确也值得斟酌。之前媒体上经常出现一些报道,认为大学生受资助后忘恩负义,因为他们没有这些感恩举动。但也有人认为也许这些受助大学生内心是感恩的,只是因各种原因无法说出口。感恩以什么方式呈现,怎样的表现和行为才算感恩?
对感恩的评估方面,研究者通过开发感恩评估量表来测量。目前已经开发两种问卷:单因素感恩问卷和多因素感恩问卷[10]393-395。单因素感恩问卷,代表性的是由McCullough等人编制的感恩问卷 (The Gratitude Questionnaire-6,简称 GQ-6)[4]。GQ-6用以测量被试在感恩倾向上的个体差异,即个体在感恩情绪体验的频度、强度和密度上的差异。这是一个自陈量表,包括6个项目,典型的项目有“我觉得生活中有很多要感激的事情”,“我要感谢各种各样的人”“当我环视周围世界,我看不出有什么要感谢的”等等。采取7级量表的方式。1代表强烈不同意,4代表中立,7代表强烈同意,其中第3题、第5题为反向记分题。得分越高者代表感恩倾向越高[4]112-127。
多因素感恩问卷。比较典型的是Watkins等人编制的感恩怨恨和感激量表 (The Gratitude Resentment and Appreciation Test,简称 GRAT)。这是一个自评量表,包括3个分量表,44个项目,要求被试对项目进行从1(强烈同意)到5(强烈不同意)5点态度评价,其中有14个反向记分项目。3个分量表:1.感激他人分量表,评估个体对他人的感恩程度;有11个项目,典型的项目“我要真正感谢朋友和家人”。2.简单感激分量表,评估个体对非社会资源的感恩;有14个项目,典型的项目“我觉得停下来闻闻玫瑰的花香,真的很重要”。3.充实感分量表,评估个体没有怨恨感的情况;有17个项目,典型的项目“我觉得生活给了我不公正的待遇” (反向记分)。GRAT有较高的重测信度[13]431-451。
单因素理论测量的是感恩情绪体验的频度、强度和密度,即更多的是感恩的认知和情感方面;多因素感恩问卷增加了感恩的意志和行为。但主要还是针对感恩的认知和情感。而这点正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常忽略的。我们习惯用外在的行为方式来评判一个人是否感恩。
因此,在感恩的评估方面,如果完全按照通俗的社会标准——行为标准来衡量,而忽略个体内心的感恩体验,对个体来讲,只能是一种误导和伤害。
感恩能否干预?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Emmons&McCullough的实证研究以及Bartlett M Y,DeSteno D等人的研究证明,感恩是可以干预的,而且他们对感恩作用的实证研究基本上也是基于感恩是可以干预的假设。
感恩涉及两个主体:施恩者和受恩者,感恩的产生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看,要提高感恩意识,就要从施恩者和受恩者两方面去考虑。
Bartlett M Y,DeSteno D通过实验操纵个体的感恩,然后评定个体真实的施助行为。在他们的研究中,被试被分派到3种条件:感恩条件、中性条件以及积极情绪条件。感恩条件组被试先从事1项单调重复且令人厌烦的眼手协调任务,在进行过程中被试被告知,电脑出故障了,但他们需要继续做。然后1个研究者同伙 (实际上扮演施恩者角色)帮助被试解决电脑鼓掌。中性条件组的被试在任务过程中没有电脑故障,研究者同伙只是坐在被试的对面。积极情绪组被试在完成单调任务后观看1段喜剧片。实验快结束时,研究者同伙或陌生人进来问他们是否愿意帮忙做一份问题解决的问卷,被试在问卷上所花时间作为帮助行为的指标。结果表明,感恩条件组被试在问卷上所花的事件要比中性条件和积极情绪条件组被试要多。而且,这种效应是以感恩体验为中介的,积极情绪不能解释这种效应。研究表明,对感恩的实验操纵会激发更多的帮助等亲社会行为。
启示和建议:感恩是可以干预的,通过激发受助者的感恩认知,产生比较强烈的情感和意志,并通过行动加深感恩。
1.通过环境的设置来进行干预。现实中确实存在受助者对资助情况习以为常,甚至认为理所应当的情况。从心理学上分析,适应是人类的本能,适应让我们能够应对负性事件,但同时也让我们对积极事件习以为常。因此不感恩不等于道德败坏,而可能是因为习以为常。解决的途径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如湖南卫视的《变形记》就是一个成功的创设情境激发感恩的节目。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通过体验,最终达到互相理解的目的。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环境设计,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感恩,可以让大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比如让普通同学有机会去体验学生干部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教师的角色、父母的角色等等;比如开展大学生团队素质拓展训练,通过环境的设计,角色的互换,用活动和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有特殊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感恩的目的。
2.捕捉学生遭遇挫折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感恩的干预。大学生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情绪反应,如果没有及时干预,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不利的。在挫折的环境中,积极的干预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感恩情绪,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特别敏感地捕捉大学生遭遇挫折时出现的不良情绪,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鼓励,这也有利于大学生感恩心理的培养。
3.积极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积极鼓励大学生走进社区、福利院、孤儿院、偏远农村等地方体验生活,让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义务劳动、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社会中会增长见识,拓展视野,就不会拘泥于自己眼前的利益和问题;看到社会中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身的能量,助人自助;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可以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感恩的意识和行动能力[7]319-325。
忘恩的人是怎么产生的?[15]从给予帮助和接受帮助两个主体来分析:给予者往往会增强自我力量感,意识到他比那个接受帮助的人更有优越感,因而会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根据快乐情绪的保留原则,他更倾向于保持积极情绪记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债主比欠债者对借款情况会有更好的记忆。反之,接受帮助的需要让人意识到他的弱小和无能,这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因此接受者往往倾向于尽快忘记别人的好心和帮助。所以,并不是心存不良让人忘记恩惠,而是那种弱小和低人一等的感觉让人忘记别人对他的帮助。这个事实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什么一些人会忘恩。因此,在给予帮助时必须考虑不能侵犯个人的情绪和自尊,对敏感的受助者来说,正是“不是你给予什么而应该是你怎么给的问题”。
而且,双方对帮助的给予和接受态度也不同,对行为的重要性认识不同,给予者往往会高估他行为的价值,而接受者则会低估。因此,给予者往往期望能有回报,而受助者则会低估他所接受的帮助。因此,给予者会认为受助者没有感恩之心,给予者自我意识越强,就越感觉到忘恩的存在和困扰。
启示和建议:1.资助的方式很重要,要给予受助者尊重、理解。要让受助者感恩,在资助方式上要充分激发受助者自身的潜能和力量,让受助者感受到自身的价值。Ernesto Sirolli在TED的演讲中用“想要给别人帮助,请闭嘴,用心倾听”来总结如何帮助他人,他说,绝大多数好心的援助人员在听到一个他们认为能解决的问题时,会立即投入工作,这是非常幼稚的,这样做,受助者不但不会领情也不会感恩。对他人提供帮助的第一步其实是倾听对方的意愿。因此,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锻炼平台和机会,通过激发大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力量,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量和价值,资助才有意义和价值,学生也才能对资助心存感恩。
2.应鼓励大学生把“恩”传出去。对于资助者来说,要改变传统的观念,资助不一定要求学生要定期汇报或者写感谢信之类的传统方法,有些学生并不一定擅长表达,而这些要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异化成一种任务而不利于感恩。可以鼓励受资助的学生把“恩”传出去。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他人,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助人行为、志愿服务行为,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资助人的善念,从而更激发自身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
[1]ANDREWS,F.M.,& WITHEY,S.B.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M].New York:Plenum Press,1976:11-102.
[2]EMMONS R A,MCCULLOUGH M E.Counting blessings versus burden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daily life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377-389.
[3]WEINER,B.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J].Psychological Review,1985(9:548-573.
[4]MCCULLOUGH,MICHAEL E.,EMMONS R.A.ET AL.The grateful disposi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2):112- 127.
[5]MCCULLOUGH M E,TSANG J,EMMONS R A.Gratitude in intermediate affective terrain:Links of grateful moods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daily emotional experienc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4(86):295-309.
[6]MCCULLOUGH M E,KILPATRICK S D,EMMONS R A,LARSON D B.Is gratitude a moral affect? [J].Psychological Bullttin,2001(127);249-266.
[7]BARTLETT M Y,DESTENO D.Gratitude and prosocial behavior:Helping when it costs you [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6(17):319-325.
[8]HEIDER,F.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New York:wiley,1958:95-105.
[9]刘静,梁媛.感恩的研究综述 [J].经营管理者,2011(14):44.
[10]张利燕,侯小花,感恩:概念、测量及其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2):393-395.
[11]FROH J J,MILLER,D N,SNYDER S.Gratitud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Development,assessment and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 [J].School Psychology Forum,2007(2):1-13.
[12]EMMONS R A,KING LA.Personal striving differentiation and affective reactiv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36);478-484.
[13]WATKINS P C,WOODARD K,STONE T,ET AL.Gratitude and happiness: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f gratitude,and relationships with subjective well- being[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3(31):431-452.
[14]EMMONS & MCCULLOUGH Highlights from the Research Project on Gratitude and Thankfulness[EB/OL].[2013-10-20].http://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7613198_Highlights_from_the_Research_Project_on_Gratitude_and_Thankfulness.
[15]BAUMGARTEN- TRAMER F.“Gratefulness”i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J].J.Genet.Psychol,1938(53):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