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前十年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述评
——兼谈对中国学者的启示

2014-04-14 09:37邹惠玲
关键词:印第安学者作家

邹惠玲, 张 田

(江苏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印第安裔作家司各特·莫马迪的小说《黎明之屋》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印第安文艺复兴”就此拉开序幕,大批优秀的作家、大量高质的作品随之涌现,边缘发出的声音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几乎在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开始的同时,美国学界就对印第安文学作品展开了全面研究,至今已有大量印第安文学研究成果出现。相比之下,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仅就发表于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而言,20世纪最后一二十年才开始出现有关印第安文学的研究文章。进入21世纪后,更多的学者意识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重要价值,印第安文学研究才逐渐成为国内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择取21世纪以来发表于美国学术期刊上的印第安文学研究论文,加以梳理、综述,同时回顾国内学术期刊上的印第安文学研究成果。在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内美国印第安文学的研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二、国外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述评

美国学界对印第安文学的研究早已形成完整的体系。笔者在调研中发现,21世纪以来,美国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章既有对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宏观整体阐释,亦有对印第安文学研究理论的探索,还有对印第安文学教学的研究,以及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阐释等。

1.整体研究

由于印第安作家在创作背景和政治诉求等方面的相似性,美国印第安文学作品呈现出相当程度的共性,尤其是对白人主流文化的抵抗和多元文化之中新的生存模式的探索早已成为印第安作家在创作中的共同诉求,因而也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如马格拉·阿维巴赫(Margara Averbach)以帝国主义语域下的文化翻译理论为依据,论述了安·莉·沃特斯、约·白马·蔻柯蓝、路易丝·厄德里克、琳达·霍根等作家在创作中对殖民压迫所导致的文化翻译行为的反抗。[1]迪恩·雷德(Dean Rader)以路易丝·厄德里克、谢尔曼·阿莱克西和温迪·罗斯的诗歌为例,探讨了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是如何利用诗歌进行反抗并参与印第安文化历史的建构的。[2]而印第安群体最为关注的“身份”问题,也引起了诸多学者关注。在“‘什么是印第安人’:美利坚联邦印第安法律和美国印第安文学中的身份政治”一文中,埃里克·齐费茨(Eric Cheyfitz)以“罗杰斯案件”为引,论述了当代印第安文学中对印第安身份的寻求和对“印第安性”的探索。[3]

印第安作品所表现出的传统信仰观、价值观等也是国外印第安文学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卡尔斯敦·费茨(Karsten Fitz)在对琳达·霍根、黛安·葛兰西、谢尔曼·阿莱克西等印第安作家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进行宏观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玛丽·路易丝·普拉特(Mary Louise Pratt)有关“跨文化”(Transculturation)的理论分析了这些印第安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宗教观,并指出宗教在印第安生活和文化中所起的作用。[4]

在美国印第安人的价值观念中,恶作剧者是一种传统形象,在文学创作中逐步演化为一种文学叙事策略。例如杰拉德·维茨诺等人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设定恶作剧者人物形象,而且广泛应用“恶作剧对话”这一叙事策略,对其研究也就屡见不鲜,在此不一一赘述。

2.批评理论与方法研究

随着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的发展,涌现出了对研究本身进行论述的文章,有的是对已有研究的综述,有的是对美国印第安文学最新批评理论与方法的探索。2010年发表于《维卡佐·萨评论》的“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是对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的综述,作者苏珊·伯纳丁(Susan Bernardin)是纽约州立大学安尼昂塔学院副教授。在此文中,作者详细梳理了美国印第安文学的研究现状,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过去几十年间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领域的主要成果,而且介绍了当下研究的热点。伯纳丁指出,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诸多方面还需继续深入挖掘。[5]

美国学者在探讨印第安文学时尽管已经归纳出一些成熟的批评理论,但他们往往也会跳出旧有思维,另辟蹊径,在批评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批评理论或方法策略。如比利·J·斯特拉顿(Billy J. Stratton)和弗朗西斯·瓦施布恩(Frances Washburn)将汤姆·霍尔姆(Tom Holm)等三人提出的“民族性模型”(The Peoplehood Matrix)理论拓展到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领域中。[6]他们指出,“民族性模型”是分析充满活力并具有复杂内涵的美国印第安文学的有效的理论方法,包含语言、神圣历史、宗教仪式和土地四个分析层面,为批评者提供了一个揭示美国印第安文学话语中所隐含的主题和思想的工具。来自堪萨斯大学的斯蒂芬妮·菲茨杰拉德(Stephanie Fitzgerald)和奥本大学的哈莱利·E·维斯(Hilary E. Wyss)都是印第安研究学者,前者关注现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后者着眼于早期印第安文学,二人合著的“土地和文化:本土研究的文本性”一文试图在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领域唤起一种新的策略。她们指出,对文学与政治之间关系的理解,对过去与现在的把握,以及对表达多样性的关注已成为当今印第安研究方法论的重要部分。[7]对于学者而言,早期印第安文学同当代印第安文学间存在相通的主题,如土地和文化等,在理论和实践中,早期和当代印第安文学可以联结起来,这种对过去和现在的沟通还是一项比较新的尝试。

3.美国印第安文学教学研究

目前,美国的许多大学已经开设印第安文学课程,这也就引发了针对印第安文学教学方面的思考和研究。帕特里斯·豪勒拉(Patrice Hollrah)以美国印第安作家阿莱克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例,阐释了阿莱克西对白人课堂中印第安文学教学方面的一些批评。她指出,阿莱克西通过文中人物角色表明他在教育、写作和出版美国印第安文学作品等问题上的看法,使更多读者认识到白人讲授印第安文学时出现的误区。[8]豪勒拉2004年发表在《美国印第安季刊》上的另一篇文章论述了她是如何在美国印第安文学的课堂上讲授印第安乔克塔族作家勒安妮·豪薇(LeAnne Howe)作品的。豪勒拉不仅对文本表现出的解殖展开分析,而且提出课堂教学的建议,如邀请学生通过阅读勒安妮·豪薇自传并收听豪薇的受访音频等方式来帮助理解文本,从而促进教学。[9]

丹尼尔·海斯·加思提斯(Daniel Heath Justice)于2001年发表在《美国印第安季刊》上的文章是他在讲授印第安文学课程之前,参加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印第安学生团体的一个例会时所做的调研。加思提斯广为征集了来自全美各部族印第安学生对美国印第安文学教学方面的意见,他们的反馈意见集中于课堂上应该讲授什么,印第安与非印第安教职员和学生意向中的课程是什么等问题,以及协调以上问题时会出现的困难等。调研发现,最严重而又最普遍的是有关印第安人刻板形象的问题和非印第安人对印第安人的忽视问题。[10]

4.具体作家作品的研究

国外学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具体作家的研究。文章多是对某一印第安作家的生活背景、常用主题、写作风格等方面进行的阐述,研究的对象则以印第安文艺复兴时期成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为主,如司各特·莫马迪、莱斯莉·西尔科、路易丝·厄德里克、杰拉德·维茨诺、詹姆斯·韦尔奇、西门·奥茨、乔伊·哈约等,同时不乏对一些新锐作家的推介,也有少量是针对更早阶段印第安英语作家的论述,如达西·麦克尼克斯、查尔斯·伊斯特曼等等。

仅就谢尔曼·阿莱克西这位美国当代印第安作家、制片人来说,对他的研究就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就笔者目前搜集的资料来看,21世纪前十年以来国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28篇研究阿莱克西的文章,有对阿莱克西各时期诗歌和小说的个例解读,有对阿莱克西作品的纵贯研究,也有学者专门论述阿莱克西在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教学方面的影响力。例如个例研究上,司各特·安德鲁斯(Scott Andrews)[11]、布莱斯·泰勒弗森(Blythe Tellefsen)[12]这两位学者都针对阿莱克西的《保留地布鲁斯》(Reservation Blues)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解读。纵贯研究上通常会有对阿莱克西笔下常用人物形象的概述以及对阿莱克西创作技巧的探讨等等。例如史提芬·F·伊万(Steven F. Evans)在“谢尔曼·阿莱克西笔下的嗜酒印第安人”[13]一文中指出,评估阿莱克西嘲讽式的技术手段最重要的方法是分析其作品中的嗜酒者等典型形象,他赋予这些形象以新的道德意义,使得读者能够参与到意义的构建中。南茜·J·皮特森(Nancy J. Peterson)则专注于阿莱克西的创作技巧和作品历史意义。[14]她探讨了阿莱克西将“大屠杀”糅合进作品中的三种模式并指出“大屠杀”以一种复杂的含义出现在阿莱克西的创作中。阿莱克西以其敏锐的观察力看到了美国印第安人与已经历过“大屠杀”的犹太人之间的相似之处。至于涉及阿莱克西对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教学方面的影响的研究前文已有论及,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其他一些著名印第安小说家、诗人、评论家同样引起美国学界关注。例如,不少学者对杰拉德·维茨诺这位美国印第安作家与评论家展开研究,对其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对维茨诺作品的具体分析,主要是对其笔下恶作剧者和后现代含义等方面的解读;二是对维茨诺思想理论和艺术技巧的阐释。就前者而言,诺拉·贝克·巴利(Nora Baker Barry)分析维茨诺作品中“熊”这一印第安文学母题,指出它可以沟通俗世界和精神界,联结肉体和灵魂。维茨诺为代表的当代印第安作家的叙述将这一传统形象的力量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去。[15]就后者而言,休姆·凯瑟恩(Kathryn Hume)在“杰拉德·维茨诺的形而上学”一文中从三个方面阐释了维茨诺的思想和惯用技巧,一是维茨诺的宇宙观,二是他所关注的角色,三是融于作品中的价值观。此外,凯瑟恩还以Hiroshima Bugi: Atomu 57这一作品为特例从更广的层面论述了维茨诺的新意识。总之,正如凯瑟恩所指出的,维茨诺尽管已经吸引到学界注意,但他“值得更多关注”。[16]乔伊·哈约(Joy Harjo)这位美国印第安女诗人同样受到诸多学者关注,其作品中的生态主题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伊莉萨·吉布森(Eliza Gibson)指出,哈约的诗集创造了一种能够拥抱失却和悲痛的诗学。[17]爱玛努埃拉·约萨(Emanuela Jossa)分析了哈约诗歌中大地颜色的隐喻,指出这种隐喻意指人类和自然之间的联结。[18]J·司各特·布莱森(J. Scott Bryson)则运用段义孚(Yi-Fu Tuan)的“地方-空间”模型来分析哈约诗歌中的生态主题。[19]

至于对印第安作品的研究,有不少是针对经典作品的再阐释,且解读的视角和层面不断更新。如莱斯莉·西尔科的《典仪》(Ceremony)这部经典作品一经问世就引起诸多学者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典仪》依旧吸引了不少学者对之进行新角度的解读。罗伯特·奈尔森(Robert Nelson)讨论了《典仪》中主人公面临的生理和心理幻象的关系,着重探讨了幻象跟力量之间的联结。[20]皮特·贝德勒(Peter Beidler)指出西尔科是如何通过创造性的艺术手段,将“巴丹死亡行军”(the Bataan Death March)等历史事实转化到小说《典仪》中去的。[21]贝德勒又以西尔科的《典仪》和路易丝·厄德里克的《痕迹》为例,探讨了白人是如何破坏环境的,并指出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是如何通过文学创作来唤起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的。[22]

对具体作品的研究在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中占有较大比重,西方学者敏锐的嗅觉使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最新印第安文学作品进行阐释,这极大地丰富了美国印第安文学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专著一经出版,《美国印第安文化研究》(American Indian Culture and Research Journal)、《美国印第安季刊》(The American Indian Quarterly)、《美国多种族文学季刊》(MELUS)、《维卡佐·萨评论》(Wicazo Sa Review)等学术期刊随后就会刊登对该专著的书评,及时有效地向读者提供最新研究的信息。

三、国内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述评

国内学界真正开始关注美国印第安文学是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一些学者对印第安文学做了总体性介绍。如郭洋生在1993年与1995年分别介绍了美国印第安诗歌和小说的背景与现状[23],王家湘则于1996年介绍了印第安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24]。这两位学者对美国印第安文学的总体性介绍是中国学者走出的重要一步,此后,美国印第安文学更广泛地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国内美国印第安文学的研究得以正式展开。

在总体研究的范畴下,中国学者也探讨了美国印第安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除却对口头形式的印第安传统文学时期和过渡时期文学的介绍,中国学者更多关注美国印第安复兴时期文学。邹惠玲则对以英语为载体的美国印第安文学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印第安英语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特点。[25]众所周知,美国印第安文学由来已久,早期印第安文学一度处于北美大陆主流文学的地位,但印第安文学随后经历了向弱势文学的转化过程。胡铁生与孙萍分析了造成印第安文学由胜转衰这一状况的原因。[26]

对印第安传统文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对印第安传统文学的概述、对印第安人传统诗歌典仪等文类的研究等,也有针对印第安口头文学中诸如恶作剧者等形象的解读。例如刘克东从口述传统、环形结构和数字“4”等印第安传统文化因素入手,探讨印第安传统文化对当代印第安文学的影响。[27]邹惠玲则对“典仪”做出论述,指出典仪不仅是宗教仪式和娱乐活动,而且是重要的印第安传统文学样式,其中所蕴含的印第安宇宙观是印第安作家创作的指南。[28]张冲则对印第安口头传统中的主题进行了归纳,并介绍了典仪和曲词这两类传统文学样式。[29]就传统诗歌来说,贾国素将美国印第安传统诗歌与中国诗歌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与大自然生死相依的关系造就了印第安诗歌真挚简朴的一面。[30]沙莎与胡开杰则探讨了北美印第安人口头自然诗中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31]在印第安口头传统文学中,恶作剧者是重要的文学形象之一。邹惠玲对这一文学形象做出了解读。她指出,恶作剧者在印第安口头文学中既是“创世者”和部落“文化英雄”,又是“边缘化的孑然独行者”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逾越者”,且又会因其恶作剧而“自食其果”。作者同时指出,独特的印第安宇宙观是印第安恶作剧者多层面形象的本原。[32]。

对作家作品的研究在国内研究中所占比重最大。总体来说,研究的作家对象几乎全部是印第安文艺复兴之中或之后成名的作家,其中,司各特·莫马迪、莱斯莉·西尔科、路易丝·厄德里克等作家备受关注。但国内对一些在国外早已成名并备受关注的作家的引介较少,如琳达·霍根、杰拉德·维茨诺、乔伊·哈约、西门·奥茨等。研究的重点多是对文本和主题的阐释,批评方法也集中于后殖民主义、生态主义、比较文学批评等角度。另外,国内学者将研究的视线多放在印第安小说上,对印第安诗歌、戏剧等文类的关注较少。具体来说,国内学者对美国印第安作家的纵贯性研究并不是很多,笔者搜集到的这类文章的研究对象有波拉·甘·艾伦[33]、莱斯莉·西尔科[34]和谢尔曼·阿莱克西[35]。针对具体作品的研究主要是对知名作家经典作品的阐释,如司各特·莫马迪的《黎明之屋》、莱斯莉·西尔科的《典仪》和路易丝·厄德里克的《爱药》等。另外,对于印第安诗歌和戏剧作品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袁德成的《融多元文化于一炉——论莫曼德的诗歌艺术》[36]和《论詹姆斯·韦尔奇的诗歌艺术》[37]以及邹惠玲《论吉奥加玛在戏剧创作中对印第安传统文化的回归》[38]等。

中国学者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文本的阐释,对研究本身的研究较为鲜见。注意到这一问题的学者以陈靓和王建平为代表。2009年,陈靓的论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浅谈》一方面肯定了国内学者已有研究,另一方面指出了在“研究视角和框架结构”上应该注意的问题,学者需要避免将印第安文学的文学特征概念化,也要避免将印第安文学的批评视角简单化等。[39]王建平则指出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的问题。他指出,随着美国印第安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日渐成熟,“学术界需要从学术成规、知识体系和学科结构方面对其进行归类和评估”[40]。王建平教授的研究生郭巍女士于2007年发表的《美国原住民文学研究在中国》一文归纳出了当时国内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的现状,并且指明了现有研究具有研究滞后、视野不够开阔和翻译作品缺失等缺憾和不足。[41]

四、对中国学者的启示

在美国,印第安文学已成为一门学科,对印第安文学的研究成果多、质量高。就本文研究的对象——学术期刊论文这一项,美国印第安文学的研究已经呈现一定体系化。反观国内,中国学者的研究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滞后性。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初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蓬勃展开时,中国学者并未认识到其学术价值。最近一二十年间,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转而关注美国印第安文学,国内的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然而客观地讲,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通过对国内外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的比较分析,笔者对国内研究提出几点看法:

首先,研究缺乏系统性。在国内,美国印第安文学并未引起广泛重视,只有少数学者涉足其中,其中更为少数的学者将其当作个人长期研究方向。并且,这些为数不多的学者也是出于自身的研究需要,各自为战,彼此很少进行有效的沟通。在研究成果上,尽管他们会有相关文章发表,但研究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研究。这一点从美国印第安文学关键词汇的译法上就可见一斑:仅就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的开创者莫马迪来说,国内就有“摩马德”、“莫马戴”、“莫曼德”、“莫马迪”等等诸多译法。这种翻译上的“各随己译”,是研究缺乏系统性的外在表现。美国印第安文学在国内若要成为一个完善的研究领域,首先要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研究体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到课题基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下到学者间的通力合作缺一不可。

其次,批评理论缺乏创新。中国学者在研究美国印第安文学时,常会将视角集中于文化研究、生态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等几个方面,更多的是在借鉴其他少数族裔研究的视角,很少在理论上加以创新。反观国外学者,针对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多元化背景及现状,他们会尝试提出新的相宜理论和研究视角,因而中国学者在此方面还需有所创新。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使用新的理论视角阐释文本时不要“削足适履”。

再次,研究范围小。这首先体现在研究对象屈指可数。国内的印第安研究集中在前文提到的几位印第安作家及其作品上,对其他印第安作家的引介较少,如早期口头文学创作者、文艺复兴前的重要英语作家、国外成名已久但国内鲜有关注的作家、新锐作家等。研究范围小还体现在文类研究范围小,国内学者关注的美国印第安文学作品几乎全为小说,其中又以长篇小说为主,很少涉及到其他文体,如诗歌、戏剧等。实际上,印第安作家群中,多数优秀的小说家同样是优秀的诗人,对他们诗歌的研究同样具有意义。同时,典仪戏剧也是印第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引起足够重视。因此,中国学者不应只聚焦于小说研究,视野应该开阔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各个文类。

五、结语

国内外学界都已经认识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价值与地位,并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国外评论界对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关注早于中国,能够紧跟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发展动态,至今已取得丰硕成果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国内对美国印第安文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中国学者真正重视印第安文学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21世纪的这十年间取得较大进展。但综合这些年的成果来看,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无论是研究的滞后,研究系统性的缺乏,还是研究理论的陈旧,亦或研究范围的窄小,都应引起中国学者的足够重视。笔者认为,中国学者应当正视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的现存问题,更多地引介美国印第安文学作品,更多地带动对其研究的深入,建立并完善国内的研究体系。正如伯纳丁所言,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处于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之中[5],已被开拓的领域还可深入挖掘,未被注意到的处女地更是有待开拓。对于中国学者而言,美国印第安文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 考 文 献]

[1] Averbach, Margara. Translation and Resistance in Native North American Literature[J].TheAmericanIndianQuarterly24.2 (2000) .

[2] Rader, Dean. Word as Weapon: Visual Culture and Contemporary American Indian Poetry[J].MELUS27.3 (2002).

[3] Cheyfitz, Eric. What is an Indian· Identity Politics in United States Federal Indian Law and American Indian Literatures[J].ARIEL35.1-2 (2004).

[4] Fitz, Karsten. Native and Christian: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as Transcultural Negotiation in American Indian Novels of the 1990s[J].AmericanIndianCultureandResearchJournal26.2 (2002).

[5] Bernardin, Susan. Native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J].CHOICE:CurrentReviewsforAcademicLibraries48.3 (2010).

[6] Stratton, Billy J., and Frances Washburn. The Peoplehood Matrix: A New Theory for American Indian Literature[J].WicazoSaReview23.1 (2008).

[7] Fitzgerald, Stephanie and Wyss, Hilary E. Land and Literacy: the Textualities of Native Studies[J].EarlyAmericanLiterature45.2 (2010).

[8] Hollrah, Patrice. Sherman Alexie’s Challenge to the Academy’s Teaching of Native American Literature, Non-Native Writers, and Critics[J].StudiesinAmericanIndianLiteratures:TheJournaloftheAssociationfortheStudyofAmericanIndianLiteratures13.2-3 (2001).

[9] Hollrak, Patrice. Decolonizing the Choctaws: Teaching LeAnne Howe’s Shell Shaker[J].TheAmericanIndianQuarterly28.1-2 (2004).

[10] Justice, Daniel Heath. We're Not There Yet, Kemo Sabe: Positing a Future for American Indian Literary Studies[J].TheAmericanIndianQuarterly25.2 (2001).

[11] Andrews, Scott. A New Road and a Dead End in Sherman Alexie’sReservationBlues[J].ArizonaQuarterly63.2 (2007).

[12] Tellefsen, Blythe. America Is a Diet Pepsi: Sherman Alexie’sReservationBlues[J].WesternAmericanLiterature(2005).

[13] Evans, Steven F. Sherman Alexie’s Drunken Indians[J].AmericanIndianQuarterly25.1 (2001).

[14] Peterson, Nancy J. If I Were Jewish, How Would I Mourn the Dead·: Holocaust and Genocide in the Work of Sherman Alexie[J].MELUS35.3 (2010).

[15] Barry, Nora Baker. Postmodern Bears in the Texts of Gerald Vizenor[J].MELUS27.3 (2002).

[16] Hume, Kathryn. Gerald Vizenor’s Metaphysics[J].ContemporaryLiterature48.4 (2007).

[17] Gibson, Eliza Rodriguez Y. Love, Hunger, and Grace: Loss and Belonging in the Poetry of Lorna Dee Cervantes and Joy Harjo[J].Legacy:AJournalofAmericanWomenWriters19.1 (2002).

[18] Jossa, Emanuela. The Colors of the Earth: Nature and Landscape in the Poetry of Joy Harjo and Humberto Ak’ Abal[J].JournaloftheSouthwest49.4 (2007).

[19] Bryson, J. Scott. Finding the Way Back: Place and Space in the Ecological Poetry of Joy Harjo[J].MELUS27.3 (2002).

[20] Nelson, Robert M. Settling for Vision in Silko’s Ceremony: Sun Man, Arrowboy, and Tayo[J].AmericanIndianCultureandResearchJournal28.1 (2004).

[21] Beidler, Peter G. Bloody Mud, Rifle Butts, and Barbed Wire: Transforming the Bataan Death March in Silko’s Ceremony[J].AmericanIndianCultureandResearchJournal28.1 (2004).

[22] Beidler, Peter G. The Earth Itself Was Sobbing: Madnes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Novels[J].AmericanIndianCultureandResearchJournal26.3 (2002).

[23] 郭洋生.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背景与现状[J]. 外国文学研究,1993(1).

[24] 王家湘. 美国文坛上的一支新军——印第安文学[J]. 外国文学,1996(6).

[25] 邹惠玲. 同化·回归·杂糅——美国印第安英语小说发展周期评述[J]. 外国文学研究,2009(3).

[26] 胡铁生,孙萍. 论美国印第安文学演变历程中的内外因素[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7] 刘克东. 印第安传统文化与当代印第安文学[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2).

[28] 邹惠玲. 典仪——印第安宇宙观的重要载体——印第安传统文化初探[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9] 张冲. 美国十九世纪印第安典仪文学与曲词文学[J]. 外国文学评论,1998(2).

[30] 贾国素. 北美大地上的诗魂--兼谈美国印第安人诗歌与中国诗歌的比较[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31] 沙莎,胡开杰.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北美印第安自然诗[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2] 邹惠玲. 印第安传统文化初探(之二)——印第安恶作剧者多层面形象的再解读[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33] 刘玉. 美国印第安女作家波拉·甘·艾伦与后现代主义[J]. 外国文学,2004(4).

[34] 翟润蕾. 莱斯利·马蒙·西尔克: 美国印第安文化的歌唱者[J]. 外国文学,2007(1).

[35] 刘克东. 趋于融合: 评美国当代印第安作家阿列克谢的长篇小说创作[J]. 外国文学动态,2010(4).

[36] 袁德成. 融多元文化于一炉——论莫曼德的诗歌艺术[J]. 当代外国文学,2004(1).

[37] 袁德成. 论詹姆斯·韦尔奇的诗歌艺术[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9] 邹惠玲. 论吉奥加玛在戏剧创作中对印第安传统文化的回归[J]. 外国文学研究,2005(1).

[39] 陈靓.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浅谈[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2).

[40] 王建平. 世界主义还是民族主义——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的派系化问题[J]. 外国文学,2010(5).

[41] 郭巍. 美国原住民文学研究在中国[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

猜你喜欢
印第安学者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学者介绍
试论早期美国印第安口头文学的特征
学者介绍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论《痕迹》中的印第安生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