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64排螺旋CTA与高场强MRA效果对比探讨

2014-04-14 06:59张宝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5期
关键词:效果对比

张宝川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曲靖 655000)

✿论著/诊断技术✿

颅脑64排螺旋CTA与高场强MRA效果对比探讨

张宝川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64排螺旋CTA与高场强MRA效果对比。方法收集CTA、MRA资料,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各870例疑似脑血管疾病者,两组间各有100例采用DSA检查,观察以DSA为基准的CTA、MRA检查效果。结果以DSA为基准,CTA、MRA对小动脉瘤、中动脉瘤、大动脉瘤、巨大动脉瘤灵敏度及对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灵敏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颅脑CTA对微小及小动脉瘤的检出率略高于MRA。结论颅脑CTA动脉狭窄和动脉瘤检出灵敏度较MRA高,但较风险较大的微创DSA低,对于发病率较低的烟雾病检出三者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颅脑64排螺旋CTA;高场强MRA;效果对比

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迅猛增强显著提高了公众生活水平,心脑血管疾病病发比例逐年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属其中常见且严重的一种类型,以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为常见病因,具高致残和致死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颅内动脉瘤诊断金标准,结果可靠,但仍存在应用局限。随着诊疗技术研究的深入,CT血管造影术(CTA)在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具准确、快捷、无创特点,已被临床广泛开展应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空间分辨率高、可显著血管细微结构,本次研究选择所有行脑血管CTA及MRA检查病例,对比检查结果,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CTA、MRA资料,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各870例脑血管检查者,CTA男570例,女300例,年龄31-88岁,平均(62.4± 7.8)岁,MRI男575例,女295例,年龄32-87岁,平均(62.5±7.9)岁,1周内均接受DSA检查100例。

1.2方法

1.2.1CTA检查运用SIEMENS双源螺旋CT机进行CTA检查,先平扫后增强。方法:首先于右肘静脉置18G留置针,接双筒高压注射器针筒(Ulrich,德国)注入优维显60ml,注射速率5ml/s,同时跟进40ml生理盐水以相同速率冲刷血管内造影剂;采用双能量,触发扫描,两个球管的管电压分别为140KV及80KV,旋转时间:0.33sec,准直1.0mm,螺距0.65,重建层厚和间隔分别为1.0×0.7mm,卷积核D30中等平滑。应用后处理软件去骨,多层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获得脑动脉全貌图。

1.2.2MRA检查应用SIEMENS MAGNETOM Avanto ATim System 1.5T、及SIEMENS MAGNETOM Skyra A Tim+Dot System 3.0T MRI扫描仪,先行横断位成像,即常规自旋回波序列T1、T2、T2FLAIR,后3D-TOF-MRA,回波时间7ms、重复时间23ms,翻转角20度,采集时间为5.59min;所获取的单个3D,有效层厚0.7mm,采集层数128层,脑动脉图像用MIP处理分析。

1.2.3DSA检查应用GE双C臂血管造影机,对完成MRA或CTA的患者行多方位造影检查,获取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及动脉狭窄程度位置。

1.3指标观察

以DSA为基准,记录CTA、MRA对小动脉瘤、中动脉瘤、大动脉瘤、巨大动脉瘤,并评估对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灵敏度。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有SPSS13.0版,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CTA、MRA检测动脉瘤情况(%)

表2 CTA、MRA检测动脉狭窄情况(%)

以DSA为基准,CTA对微小动脉瘤检出较MRA有明显优势。CTA与MRA对小动脉瘤、中动脉瘤、大动脉瘤、巨大动脉瘤灵敏度无明显差异(P>0.05),对动脉管壁钙化及动脉血管轻度狭窄CTA检出率略高于MRA,对动脉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灵敏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烟雾病的显示上两者无明显区别,见表1、表2。

3 讨论

研究显示,脑动脉CTA图像采用双能量去骨处理后,受造影剂在血管内浓度及患者骨质含钙盐多少影响虹吸部血管壁观察,也即血管内造影剂浓度较高及骨质疏松患者,有将部分血管去除几率;因此对于虹吸部血管成像均采用双能量混合图像不去骨处理,从而获得理想的带骨血管VR容积图像及厚块或薄层MIP图像,颅底血管尤其颈内动脉虹吸部及脑底动脉环区小动脉瘤尤其是前交通动脉小动脉瘤得以清晰显示,且有利于临床脑动脉瘤患者及脑动脉狭窄患者行DSA介入治疗时的定位帮助,再者对于血管壁有钙化的均可得以清晰显示。而脑动脉MRA于血管转弯和分叉处则可能因湍流等原因造成失相位从而引起局部血流信号丢失,导致管血管狭窄的假像,即颈内动脉虹吸段和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再者血管狭窄处也易形成湍流,使血流信号丢失从而夸大血管狭窄程度;而动脉瘤可因湍流造成信号丢失遗漏动脉瘤。

分析:使用相同CTA扫描参数、相同的后处理技术、相同浓度的造影剂量及相同流率、相同数量及流率的生理盐水冲刷有利于优质脑动脉图像的获取,而对于体重指数较大的患者将适当增加造影剂的量,此外CTA图像成像效果还受患者心功能状态的影响,但上述因素均未能影响微小动脉的显示。而3D TOF MRA是针对整个容积进行激发和采集,易受血流湍流影响,且不利于血管瘤内慢血流的显示,因此对于微小动脉瘤不显示从而漏诊。

结果对比DSA与MRA检测效果,以DSA为基准,CTA、MRA对小型动脉瘤、中型动脉瘤、大型动脉瘤、巨大型动脉瘤灵敏度,对动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灵敏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颅脑CTA对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高于MRA,动脉瘤体积越大,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灵敏度越高。

综上,颅脑CTA动脉狭窄和动脉瘤灵敏度较MRA高,但较DSA低,临床对血管狭窄和动脉瘤检测中,CTA、MRA均可获得理想效果,CTA对微小动脉瘤的显示具有明显优势,但对于有甲亢、碘过敏、肾功能受损患者MRA仍具备独特明显优势;而体内有心脏起搏器、铁磁性人工植入物、铁磁性金属异物、幽闭恐惧症患者CTA对脑血管病的检查、诊断就尤为重要。孕期妇女则CTA、MRA及DSA均不宜检查,须临床权衡利弊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并告知、认可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

参考文献

[1]宁殿秀,李智勇,王克礼,等.CT血管成像诊断脑动脉瘤的漏诊原因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7,22(4):365-368.

[2]Hill MD,Demchuk AM,Frayne R.Noninvasive imaging is improving but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remairts the gold standard[J]. Neurology,2007,68(24):2057-2058.

[3]郑国俊,宋志彬,刘淑琴,等.TCD与CTA对大脑中动脉狭窄异同的诊断[J].淮海医药,2005,23(5):354-355.

[4]Ki HoOh,Ki Seok Choo.SooJin Lim,Muhidetector CT evaluation of 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s:comparison with echocardiograph.Pediatr Radiol,2009,39(9):950-951.

[5]杨杨,董玉梅,吕国义,等.头颅血管病变的MRA与DSA的对比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5):562-564.

[6]叶咏芳,姜淑英,吴道珠,等.超声结合CTA诊断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畸形[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3):218-219.

猜你喜欢
效果对比
小儿高热治疗中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观念对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效果
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自制护理模具在包皮环切术后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抑郁症临床观察
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经脐单孔与传统多孔腹腔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桦甸地区机械深松联合整地作业技术与特点
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在胫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