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

2014-04-14 06:59周小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5期
关键词:综合症节段重构

周小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

✿论著/冠心病✿

64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临床价值

周小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ACS患者当做观察组,40例SA患者当做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斑块的形态和数量和CT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在78例患者中总共检测到的斑块有163个,其中在3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中检测到77个斑块,在4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检查到86个斑块。对照组的Ⅱ型和Ⅲ型斑块比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在163块斑块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总共有77块斑块,有44个斑块的冠状动脉重构指数大于等于1,正向重构率为57.1%。稳定性心绞痛总共86块,有21个斑块的冠状动脉重构指数大于等于1,正向重构率为24.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有38致病斑块,其CT值约为(29±23)HU,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有40致病斑块,其CT值约为(68±29)HU。在3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有20例患者有粥样斑块出现在非致病节段中,这些患者的致病节段的CT值约为(23±24)HU,非致病节段的CT值约为(51±27)HU。结论64层螺旋CT能够有效鉴别斑块的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

冠心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致病因素有很多。冠心病的临床诊断通常都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但是这样的方法有很多缺陷,患者很难接受。近年来,64层螺旋CT机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本次研究重点探究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中的诊断价值,并选择2010年3月~ 2012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下是本研究的详细报告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当做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18例,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37岁,平均年龄为(50.1±2.5)岁。4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当做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16例,最大年龄为65岁,最小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为(49.4±2.7)岁。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同对照组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患者在检查之前的四个小时内禁止饮食。对于心率超过70bpm的患者,在检查之前要口服30毫克的倍他乐克,使患者的心率控制到不超过70bpm。为了获得最佳的图像,患者在扫描之前要舌下含服0.5毫克的硝酸甘油[1]。CT扫描采用德国Siemens Sensation64层螺旋CT,首先进行进行胸部屏气定位像从而找出心脏扫描的范围,接着进行平扫。通过18U套管针将肘静脉穿刺,使用的对比剂是370mg/ml欧乃派克,注射速率5ml/s,注射对比剂之后开始注射生理盐水约50ml,同时增强扫描。通过心电门控的回顾预览进行图像重建。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数据,使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78例患者中总共检测到的斑块有163个,其中在3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中检测到77个斑块,在4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检查到86个斑块。对照组的Ⅱ型和Ⅲ型斑块比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表1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斑块的形态和数量对比。Ⅰ型斑块、Ⅱ型斑块、Ⅲ型斑块分别如图1、图2、图3。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斑块数量存在统计统计学意义(P<0.05)。

在163块斑块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总共有77块斑块,有44个斑块的冠状动脉重构指数大于等于1,正向重构率为57.1%。稳定性心绞痛总共86块,有21个斑块的冠状动脉重构指数大于等于1,正向重构率为24.4%。表2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正向重构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正向重构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有38致病斑块,其CT值约为(29±23)HU,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有40致病斑块,其CT值约为(68±29)HU,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CT值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3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有20例患者有粥样斑块出现在非致病节段中,这些患者的致病节段的CT值约为(23±24)HU,非致病节段的CT值约为(51±27)HU。致病节段和非致病节段的CT值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斑块的形态和数量对比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正向重构率对比

图1 I型斑块

图3 Ⅲ型斑块

图2 Ⅱ型斑块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死亡率也在不断的上升。很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的发病都是由冠状动脉血管的斑块损坏脱落引起的,因此对于检查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具有很大的意义。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冠心病的致病因素有很多。传统的冠心病的临床诊断都是采用冠状动脉造影,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很多,患者很难接受。近年来,64层螺旋CT机在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价值。

在冠心病的诊断中,斑块的形态、数量、密度等性质的临床价值相对血管狭窄程度更高。大量资料显示,斑块的性质决定了斑块的稳定性,斑块的稳定性决定了患者的预后。相对稳定的是钙化斑块,这种斑块不轻易破裂或者脱落,不稳定的是非钙化斑块,这种斑块极易破裂和脱落,而且还会引起心源性猝死、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机型冠状动脉综合征。为了更好的治疗冠心病患者,需准确诊断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数量、密度等性质。大量实践证明,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的测量中有很高的准确性,而且可以结合斑块的不同CT值判断斑块的性质,同时能够判断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危险程度,能够及时对非钙化斑块患者进行早期治疗。这种检查方法属于无创性检查,而且费用不是特别高。

相对于16层螺旋CT来说,64层螺旋CT有了很大的改善,不仅可以将斑块的粗糙或者光滑等形态清楚显示出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斑块稳定性的判断准确性。冠状动脉造影把斑块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Ⅰ型、Ⅱ型和Ⅲ型。不稳定斑块主要是Ⅱ型和Ⅲ型,这些斑块很有可能引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2]。在本次研究中,在78例患者中总共检测到的斑块有163个,其中在3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中检测到77个斑块,在4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检查到86个斑块。对照组的Ⅱ型和Ⅲ型斑块比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斑块数量存在统计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基本符合理论。

冠状动脉斑块的纤维帽厚度约在0.02mm以上1.00mm以下,虽然体积相对较小,但是CTA能够测量出CT值,然后通过CT值判断斑块的成分,而斑块的成分决定了斑块的稳定性[3]。在本次研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有38致病斑块,其CT值约为(29±23)HU,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有40致病斑块,其CT值约为(68±29)HU,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CT值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3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有20例患者有粥样斑块出现在非致病节段中,这些患者的致病节段的CT值约为(23±24)HU,非致病节段的CT值约为(51±27)HU。致病节段和非致病节段的CT值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基本符合理论。

另外,在163块斑块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总共有77块斑块,有44个斑块的冠状动脉重构指数大于等于1,正向重构率为57.1%。稳定性心绞痛总共86块,有21个斑块的冠状动脉重构指数大于等于1,正向重构率为24.4%。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正向重构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64层螺旋CT能够有效鉴别斑块的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4]。

参考文献

[1]白志轩,石峻,彭勇,等.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准确性的对比研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3,5(03): 555-556.

[2]马恩森,杨志刚,余建群,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 (04):366-367.

[3]孙璐,韦立新,石怀银,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与斑块稳定的关系[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5(04):957-958.

[4]Xuewen Liao,Li Li,Lin Han,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 320-detectorCTcoronaryangiographyinpatients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undergoing operations for rheumatic mitral valvedisease[J].The1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 cardiovasculardisease insouthernChina special issue[J], 2013,3(23):123-124.

猜你喜欢
综合症节段重构
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底部滑行系统综合研究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关注夹腿综合症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梦游综合症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现状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