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德林
摘 要: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学科,然而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注意力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有必要。有效的小学教学设计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学生主体和探索发现几个问题进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掌握特定的知识技能、掌握一定的数学思考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端正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不同理解就产生了教学设计的差异,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水平高低不一情况的产生。拿“确定位置”这一课为例,教师将“课程结束后,学生能够掌握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且通过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师根据这一教学目标,为每个学生发放一张卡片,上面写有列、行,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手上卡片的数对进行站位。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学会了数对找位置的方法。从总体来看,这样的教学设计包含了对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考虑,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没有给他们创造一些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因此,可以总结到:要制订一个恰当的教学目标需要对本段开始所说的几个目标进行全面的考虑。
二、将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
无论在哪种教学课堂中,都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小学数学教学也是如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高度集中,在填鸭式的教学课堂上,他们很容易失去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做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在进行提问时,教师要注意进行问题难度的层次,使班级中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有机会表现,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从而使他们获得自主学习的动力。
三、探索发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重讲轻练的教学方式,将其变为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的机会,让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可以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再过渡到实践。拿周长这一问题为例:在教师为他们解释了周长的具体概念之后,给出几个图形,让学生讨论周长的计算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动手进行测量,最后找到计算方法。通过这样的动手探索,他们对这一知识就会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堂优秀的小学数学课需要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而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需要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统一。教师应该对教学目标、教学主体和探索发现三个方面进行深刻的认识,从而制作出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张秀玲.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新课程:教研,2011(06).
[2]李舍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实践探讨[J].魅力中国,2010(10).
(作者单位 青海省大通县宝库乡中心学校)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