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婵
一、把幼儿教育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应特别抓住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最佳教育时期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能力的发展,利用集体教学活动,给幼儿创造更多的语言机会,在幼儿各科教学中渗透语言教学内容,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语言教育和行为习惯的熏陶。通过开展“周末趣事”“天气预报”“中餐解说员”“故事大王比赛”等活动为幼儿创造更多的语言交往的机会。
幼儿语言的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活动的有限时间内,我们可以利用每天孩子入园、离园时候、进餐前、餐后交流等过程引导孩子学习各种不同的问候语,学会用语言交流,在区角活动中,更要注重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语言表达情境,要让幼儿自由操作材料,自主与同伴交流,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
二、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育成效的关键在于教学活动方式的灵活多样和教具的充分与否
我们在幼儿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成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活动方式,注重运用新颖的教法和现代教育手段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调动幼儿视听感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也应该注意对玩教具的充分使用,合理使用玩教具对幼儿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幼儿而言,有了玩教具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变得更轻松有趣,会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欲望,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自由发挥其想象和创造能力。
《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指出,幼儿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具的充分准备。教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借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既能达到直观、形象、明了的目的,有效的帮助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也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上课需要用到哪些教具,我们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于上课前准备好,这样的教学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因此,教师在每一个领域的活动都要准备充分的材料和玩教具,用来帮助孩子们的理解,以便孩子能够通过操作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经验。
三、要切实提高幼儿教学成效,促进其积极学习的长效性,还必须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期既是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也是人生诸方面的奠基时期。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句话虽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幼儿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幼儿常规教育的关键期,注重对幼儿良好的常规培养,并结合家长不断地巩固、强化。
(作者单位 河南省民权县幼儿园)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