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棉国华棉1 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2014-04-13 07:39陈先锋彭家成程国旺
园艺与种苗 2014年8期
关键词:结铃国华皮棉

陈先锋,彭家成,程国旺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杂交棉国华棉1 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陈先锋,彭家成,程国旺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从介绍杂交棉花新品种国华棉1号的选育过程出发,阐述了品种在江苏省区试中表现出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等,并根据品种的特性提出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棉;国华棉1号;选育;高产栽培技术

国华棉1号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棉花新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铃大、结铃性强、衣分高等优势,区试代号F158,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国华棉1号,审定编号:苏审棉201105。为了进一步推广该新品种,笔者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根据其品种特性,提出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母本选育

1998年从皖杂40F1的后代群体中选择生长势强、铃大,品质优良的单株。当年在海南经过观察筛选,选择生长势强,较大铃,结铃性好的株系并进行自交加代。通过多代筛选,2000年得到生长势强、结铃性好的品系“F2158”。

1.2 父本选育

1999年从科抗BR98后代中选择植株矮小、结铃性强的优良单株,经卡那霉素鉴定,选择抗虫性好、结铃性强的株系到海南自交加代,并对后代进行多次选择和抗虫性鉴定,2001年对稳定单株进行混繁,得到结铃性强和抗虫稳定的品系“BR98-2”。

1.3 杂交组合选育

2002年配组,2003年在株行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高产、生长势强和抗性好等特点。第2年进行品比试验,在2004年随机区组试验的12个组合中,皮棉产量第一;在2005年品比试验中,该品种继续保持高产、稳产等特点,在10个参试组合中皮棉产量排名第一,同时在长江流域棉区江苏盐城、安徽无为和湖北仙桃3个试验点试种,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较大铃、抗病性好等优良性状,特别是在江苏盐城试验点,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2006年由盐城市种业有限公司申请参加江苏省联合鉴定试验,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2010年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10第037号),2012年获得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支持。

2 特征特性

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国华棉1号生育期136 d,株高108.9 cm,单株果枝数18.3台,单株结铃数29.3个,单铃重6.4 g,衣分42.0%,子指10.6 g,霜前花率85.1%。该品种出苗好,长势强,整齐度好(图1)。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茸毛较少,叶片中等大小,叶色较深,铃卵圆形,吐絮畅。

3 产量表现

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籽棉产量3 748.5 kg/hm2,比对照泗杂3号增产5.9%;皮棉产量1 570.5 kg/hm2,比对照泗杂3号增产6.2%。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子棉产量4 180.5 kg/hm2,比对照泗杂3号增产6.3%;皮棉产量1 800.0 kg/hm2,比对照泗杂3号增产5.3%(表1)。2010年在由江苏省南通市种子管理站组织的评比试验中籽棉产量3 984.0 kg/hm2,较对照泗杂3号增产7.97%,皮棉产量1551.0 kg/hm2,较对照泗杂3号增产6.16%,在5个参试品种中籽棉、皮棉产量均居第1位。

图1 国华棉1号

表1 国华棉1号区试及生产试验结果

4 纤维品质

该品种纤维色泽洁白,外观品质好。2年区试结果,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0 mm,整齐度指数85.4%,马克隆值5.1,断裂比强度28.9 cN/tex,纺纱均匀性指数142。

5 抗性

抗病性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圃接种鉴定:枯萎病指16.9,黄萎病指48.3,为耐枯萎病,感黄萎病。200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抗虫鉴定为转Bt基因抗虫品种,抗棉铃虫。

6 高产栽培技术

6.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为提高种子出苗率,建议在播种前晒种1~2 d,并结合晒种进行选种,将白籽、瘪籽、破碎籽挑选干净。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在3月中、下旬准备好苗床,播种期可安排在4月上、中旬,抢晴天播种,出苗后要及时通风,防止烧苗;如果采用地膜覆盖直播,可在4月20日以后播种,见苗后及时放苗。

6.2 合理密植

营养钵育苗,5月上中旬移栽,苗龄在3~4叶。种植密度,中等肥力田块2.4万~2.7万株/hm2,高肥力田块2.1万~2.4万株/hm2,低肥力田块2.7万~3.3万株/hm2。

6.3 科学施肥

基肥一般用尿素160~180 kg/hm2、钾肥180~200 kg/hm2或用复合肥200~300 kg/hm2。蕾期根据苗情用尿素加水喷施。初花期于6月下旬或7月上旬用尿素150~200 kg/hm2、氯化钾150~200 kg/hm2,采用打穴深施方法。打顶后,如果棉花缺肥,可以用尿素加水喷施,缺钾的田块可以加钾肥(0.2%磷酸二氢钾)一起喷施。

6.4 科学化控

肥水条件较好、长势旺的棉田,当棉株为8~10片真叶时,用缩节胺10~15 g/hm2。长势一般棉田,不宜化控;施花铃肥时,用缩节胺15~20 g/hm2。打顶后7 d,根据长势,用缩节胺30~45 g/hm2封顶。

6.5 合理整枝

现蕾后要彻底清除营养枝和空枝,并及时抹掉赘芽。当果枝数达到20~22个时即可以打顶,最迟不过立秋,增加棉田通风透光,保证棉株中下部铃不脱落,后期力争秋桃盖顶。

6.6 病虫防治

当蚜虫、红蜘蛛、盲蝽等害虫的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及时使用吡虫啉、达螨灵、高效氯氰菊酯等高效低残留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并加强3~4代棉铃虫的防治。

[1]阿布力孜,古丽米热.棉花栽培技术与害虫发生和危害的关系及对策[J].中国棉花,2009(3):29-30.

[2]毛树春.我国棉花种植技术的现代化问题——兼论“十二五”棉花栽培相关研究[J].中国棉花,2010(3):2-6.

[3]鲁雪林,王秀萍,张国新,等.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规程[J].河北农业科学,2010(9):14-16.

[4]范玲.新疆棉花栽培种遗传多样性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4.

[5]张智.棉花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0):29-30.

[6]刘圣田,韩长胜,李泽田,等.杂交棉花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棉花,2003(3):41-42.

[7]吴喜朝,张有亮,魏军安.我国棉花栽培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对新野县实行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技术的调查[J].中国棉麻流通经济,2004(1):29-30.

[8]陈德华,王永慧,陈源.江苏省棉花栽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中国棉花,2007(4):51-52.

[9]陈圣栋.棉花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1):53-54.

[10]苏少红.棉花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J].农技服务,2008(7):14-15,58.

[11]张边江,王荣富,张香桂,等.不同棉花栽培种的光合特性比较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5):1149-1153.

(责任编辑 张杨林)

Discussion on Breeding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Hybrid Cotton Guohua Cotton 1

CHEN Xian-fenget al.(Hefei Fengle Seed Industry Limited by Share Ltd,Hefei,Anhui 230031)

Starting from introducing the process of hybridization breeding of new cotton variety Guohua cotton 1,the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performance of test varie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were elaborated. Moreover,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ivar,the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put forward.

Hybrid cotton;Guohua cotton 1;Breeding;Cultivation techniques

S562

A

2095-0896(2014)08-037-02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长江流域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推广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2012ZX08013016)。

陈先锋(1968-),男,安徽合肥人,高级农艺师,从事棉花科研生产管理工作。

2014-06-27

猜你喜欢
结铃国华皮棉
伊犁河谷区域棉花新品种筛选试验分析
Tetrapartite entanglement measures of generalized GHZ state in the noninertial frames
长江流域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的影响
Order Allocation in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for Textile and Clothing
超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新陆中42生理特征及产量结构的研究
甘为艺术付平生
世相
气流喷气式皮棉清理机
美国2018/2019年度皮棉总产达400万t
不同棉花品种(系)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