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习能力、双元性创新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实证研究①

2014-04-12 02:30张徽燕高远辉
技术经济 2014年5期
关键词:动态性题项探索性

张徽燕,何 楠,高远辉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都611731)

在高速变化的信息时代,组织学习能力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1]。组织要想在未来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需要做到:第一,所拥有的知识多于其竞争者;第二,拥有比其竞争对手更高的组织学习能力[2]。组织学习能力是收集、整合和加工知识,进而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体现在组织创新过程中。组织创新包括探索性式创新和利用性创新(即双元性创新)。探索性创新是一种大幅度、不依靠现有知识和技术基础的革新性的创新,其目的在于得到突破性的变化[3-4];利用性创新是一种幅度小、依靠现有知识和技术基础的渐进性的创新,其目的在于改进目前现状[5]。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如果企业不思进取、不重视组织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我国企业已逐渐意识到,要想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要想使组织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要不断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通过不断积累学习组织内外部知识来充分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6]、实现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最终促进企业绩效不断提高。

以往研究主要围绕组织学习能力和双元性创新两个方面各自展开,极少涉及组织学习能力、双元性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组织学习能力如何影响双元性创新,进而对企业绩效发生作用?在动态环境下,这种作用过程和力度是否会发生变化?本文运用中国企业样本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揭示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1 文献回顾

1.1 组织学习能力与双元性创新

组织学习能力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行为和优化组织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实现可持续生存和保持健康、和谐发展的能力[7]。组织学习能力由发现、发明、选择、执行、推广、反思、获取、输出和知识管理等能力组成。进一步而言,组织学习能力是组织学习发现和选择机会的能力以及获取和分享知识的能力。通过组织学习从内部和外部获得和创造新的技术、知识,通过整合机制将技术、知识的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联系,如此能够培养出更强的创新能力[8]。显然,组织学习能力是实现创新的要素之一,尤其在知识密集型产业中组织学习能力的作用更为明显[9]。

双元性创新中的探索性创新是幅度大、激进的一种创新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突破性变化。企业要不断改变目前状况、提高自身竞争力,就需要通过探索来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等[10-12]。探索性创新就是搜索、变异、试验和冒险,具有投入大、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性。利用性创新更多的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是对原有知识和资源的再利用。相对于探索性创新,利用性创新的成本较少、回报较少。然而,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对于企业而言均是必不可少的,两者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组织创新效果。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均与组织学习能力密切联系,都需要获取、整合、消化和吸收知识才能实现,组织学习能力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影响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来实现的。

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组织学习能力与双元性创新显著正相关(H1);

组织学习能力与探索性创新显著正相关(H1a);

组织学习能力与利用性创新显著正相关(H1b)。

1.2 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往往需要做到以下3点:需要提供更出色的顾客价值;需要创新;需要建立组织学习系统,并培养能发展多种运用的能力[13]。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越强,做到上述三方面的可能性就越大。组织学习能力是衡量一个组织的有效性、创新性及成长潜力的重要指标[14]。具有较强组织学习能力的企业在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时总能使内部或员工对新信息的理解达成一致,从而有利于企业更有效地实施方案[15]。学习型企业不断分析、探讨企业绩效所反馈的内容,通过改正不足之处来更好地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市场机会始终存在,然而并非人人都能获得,这取决于企业是否及时发现机会、恰当地选择机会并有效配置企业资源。组织的学习能力也反映了组织在学习承诺、分享愿景和开放心智上的程度,这种程度越高,企业从外界吸收的知识就越多,企业越能适应甚至预测环境的变化[16]。

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H2)。

1.3 双元性创新与企业绩效

组织创新的内容包括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流程创新等,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理论和视角对组织创新进行了不同的划分。按照创新的程度和幅度,组织创新可划分为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尽管探索性创新与利用性创新的着眼点不同,且两者在组织内部会产生资源争夺,但是现实中的确存在探索和利用活动能够在一个组织内部共存的情况。Cac和Gedajlovic的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既矛盾(双元性平衡)又统一(双元性交互)的关系[17]。研究表明:双元性创新与销售快速增长显著相关[18];企业的双元性创新显著影响其创新绩效[12];同时开展探索性创新活动和利用性创新活动的企业较不开展这两类活动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生产能力和更好的财务绩效,并且这些创新活动能够有效提高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能力[19]。探索性开发活动和利用性开发活动的相互协同集成所带来的竞争优势,远远超越了单纯进行探索性或利用性开发活动所取得的竞争优势。

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双元性创新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H3)。

1.4 双元性创新的中介作用

企业要将学习到的新知识进行实际运用,需要具备对新知识进行收集、整合和加工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集中表现为探索性创新能力和利用性创新能力。企业通过提高组织学习能力、学习现有知识以及不能被明确表达的隐性知识[20],可以提高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的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大幅增长。

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只有充分运用组织学习能力,准确地发现并识别知识源,并根据知识的不同特性选择最佳的知识获取方式和分享路径,才能很好地利用内外部知识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6];企业通过有效开展创新活动来促进新思想、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技术的产生,并利用内外部的各种渠道使之进入市场以实现商业化,从而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

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双元性创新在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中介效应(H4)。

1.5 环境的动态调节作用

动态的环境对双元性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当外部环境变化大且竞争激烈时,企业开展双元性创新活动比较频繁,这更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21]。企业面临的环境越恶劣、外部竞争越激烈,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就越大,此时企业开展双元性创新的可能性越大[22]。环境因素对企业双元性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企业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企业开展双元性创新活动的可能性;企业的外部环境在组织学习能力与双元性创新之间起调节作用;企业的外部环境在双元性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

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环境动态性在组织学习能力和双元性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H5)。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设计

本文引用成熟的国外量表度量组织学习能力、企业绩效、双元性创新和环境动态性。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对国外量表进行回译,以防止在使用成熟量表时存在翻译不准确的问题;然后,通过讨论来修改调查问卷;接着,在成渝两地的生物、制药和通信等行业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调查问卷的预测试;最后,根据反馈和建议修改某些题项,在此基础上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

2.2 数据收集

问卷填答者为在职或已毕业的MBA、EMBA、MPM、EDP、DBA班的学生。样本来源于我国西南地区、东南地区和华北地区。由于本研究是组织层面的研究,因此针对一家企业发放一份调查问卷。为了保证问卷调查能准确地提供企业的双元性创新、组织学习能力和企业绩效等信息,要求问卷填答者必须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本次调研共回收问卷850份,剔除质量不合格(如存在过多缺失项目、作答不认真等)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78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

通过对782份有效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样本企业涉及的行业包括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业、制造业、房地产业、能源/采掘业、医药/卫生业、金融/保险业、运输/邮政/租赁业、教育/文化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等,其中以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业和制造业的企业为主,分别占20.2%和18%,两者共占38.2%。在样本企业中,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占33.8%,民营企业或民营控股企业占44.9%,两者共占样本总数的78.7%,因此样本企业能较好地体现中国企业的特质;80.4%的样本企业的成立时间在5年以上;79.1%的样本企业处于成长阶段或成熟阶段;70.8%的样本企业具有中等及以上规模,即200人以下的样本企业占37%,201~500人的样本企业占17.5%,501~1000人的样本企业占12.1%,1001~2000人的样本企业占11.5%,2001人以上的样本企业占19.2%。从782份有效问卷中随机抽取391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样本1)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其余391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样本2)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2.3 变量测量

所用测量问卷均采用7点Likert量表进行打分,其中“1”代表“完全不符合”,“7”代表“完全符合”,请被试者根据自己所在企业的情况判断每个题项的符合程度。

1)组织学习能力。本文采用陈国权开发的组织学习能力量表测量组织学习能力[7]。该量表包括9项简化条目,每个条目对应一个学习分能力。首先检验利用样本1的数据是否能对组织学习能力的各题项做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902,表明组织学习能力量表的各题项适合做探索性因子分析,从而得到较稳定的组织学习能力二因子结构——发现与选择机会的能力和获取与分享知识的能力,累积方差解释率达到72.58%。然后利用样本2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指标结果如下:χ2/df=2.73;RMSEA=0.067;GFI=0.98;CFI=0.99;NFI=0.99。组织学习能力量表中各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值都显著,表明组织学习能力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双元性创新。采用He和Wong[18]开发的双元性创新量表。该量表包括2个子维度——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其中,探索性创新对应4个题项,分别是:①企业经常尝试引进新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方式;②企业经常尝试增加新产品(或服务)种类;③企业经常尝试开拓新的市场领域;④企业经常尝试进入新的技术领域。利用性创新对应4个题项,分别是:①企业努力改进现有产品(或服务)的质量;②企业采取各种方式努力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的适应性;③企业采取各种方式努力降低现有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④企业采取各种方式努力提高现有产品的产量或提供更多的服务。首先检验利用样本1的数据是否能对双元性创新的各题项做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86,表明双元性创新量表的各题项适合做探索性因子分析,从而得到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两个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达到74.23%。然后利用样本2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指标结果如下:χ2/df=3.96;RMSEA=0.089;GFI=0.94;CFI=0.97;NNFI=0.96。双元性创新量表中各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值都显著,表明双元性创新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3)企业绩效。本文主要借鉴Dyer和Reeves[23]、程德俊[24]和张方华[25]等的量表,从人力资源绩效、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等维度综合测量企业绩效。首先检验利用样本1的数据是否能对企业绩效的各题项做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86,表明企业创新量表的各题项适合做探索性因子分析,从而得到较稳定的企业绩效三因子结构。然后采用样本2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指标结果如下:χ2/df=3.88;RMSEA=0.086;GFI=0.95;CFI=0.98;NNFI=0.97。企业绩效量表中各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值都显著,表明企业绩效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4)环境因素。本文参考Miller和Friesen[26]以及Priem、Love和Shaffer[27]等的研究成果,从产品发展、市场变化和骨干员工流失3个维度衡量环境的动态性。

5)控制变量。本文主要参考Arthur[28]和Guthrie[29]等的研究,选取所有制性质、所属行业、成立年限、生命周期、企业规模、员工数量和企业战略作为控制变量。

3 实证结果

3.1 相关分析

各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值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值为0.636(p<0.01);组织学习能力与双元性创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值为0.693(p<0.01);双元性创新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值为0.581(p<0.01)。

表1 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

3.2 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前文提出的假设,本文利用Baron和Kenney[30]提出的检验中介作用的方法,在考虑控制变量的影响下,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中各模型变量的VIF(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值均在1~2之间,因此回归分析过程不存在变量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第一步,分别以组织学习能力和企业绩效作为因变量,输入控制变量,从而形成模型1。模型1的回归结果显示:所有权性质、所属行业、生命周期和企业规模对企业绩效有显著影响;成立年限、员工数量和企业战略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第二步,在模型1的基础上,即在考虑控制变量影响的情况下,再加入组织学习能力作为自变量,以企业绩效作为因变量,从而形成模型2。模型2的回归结果显示:ΔR2的值显著,F=72.037(P<0.001),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的标准化回归系数β=0.621(P<0.001),即组织学习能力越高、企业绩效越高,因此假设H2得到验证。

第三步,以双元性创新作为因变量,输入控制变量,从而形成模型3;在模型3的基础上,再加入自变量组织学习能力,从而形成模型4。对比模型4与模型3可知,在加入自变量组织学习能力后,因变量的解释力显著增强,组织学习能力的标准化回归系数β=0.669(P<0.001),即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越强、员工的双元性创新水平越高,从而假设H1得到验证。

第四步,在考虑控制变量的情况下,以企业绩效作为因变量,输入中介变量双元性创新,从而形成模型5。模型5的回归结果显示:ΔR2值显著,F=57.284(P<0.001),双元性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标准化回归系数β=0.585(P<0.001),表明双元性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从而假设H3得到验证。

第五步,在考虑控制变量和自变量组织学习能力的情况下,以企业绩效作为因变量,输入中介变量双元性创新,从而形成模型6,以验证双元性创新的中介作用。通过对比模型6与模型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加入双元性创新变量后,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由β=0.621(P<0.001)变为β=0.451(P<0.001)。虽然回归系数依然显著,但是数值有所下降,即双元性创新在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从而验证了假设H4。

表2 双元性创新为中介的回归分析结果

3.3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

在考虑控制变量的情况下,以企业绩效为因变量,分别引入中介变量双元性创新的子维度——探索性创新与调节变量环境动态性的乘积项以及利用性创新与调节变量环境动态性的乘积项,最终分别形成模型7和模型8,其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7的回归结果显示,探索性创新与环境动态性的乘积项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6,P<0.001),表明环境动态性在探索性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确实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模型8的回归结果显示,利用性创新与环境动态性的乘积项对企业绩效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14,P<0.001),即环境动态性在利用性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综上,假设5得到验证。

4 结语

本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组织学习能力对双元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Dess和Bell的研究结果一致,即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能够引导和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第三,双元性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企业的双元性创新能力越强、企业绩效越高;第四,双元性创新在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五,环境动态性在组织学习能力、双元性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首先,为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证据,同时验证了前人研究成果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为揭开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黑箱”做出了贡献;其次,以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为切入点,探讨了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的实现方式,是一种更为系统化的研究思维,丰富了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的相关研究;再次,双元性创新在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说明开展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能使企业获取更高的绩效;最后,本研究发现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提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本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组织学习能力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企业提高组织学习能力可在财务绩效、人力资源绩效和创新绩效3个方面获得相应的回报,因此企业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应与国际企业的管理方式接轨,重视企业组织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提升发现与选择机会的能力和获取与分享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组织需要培养能够给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的能力;当外部环境快速发展时,组织需要培养具有对新措施和方案进行优化和选择的能力等。

第二,本研究可帮助企业管理者深入理解促进双元性创新的方法。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社会环境中,如何提高组织整体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能力能够显著影响双元性创新,同时双元性创新在组织学习能力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从管理实践角度讲,双元性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力的源泉,有效提高组织学习能力既是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途径。企业应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与需求,注意把握、调整探索性创新与利用性创新的平衡关系,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第三,本研究揭示了环境的动态性对企业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企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推动创新,从而培育并形成动态竞争能力,才能对动态的、不确定的环境变化做出迅速反应;企业只有不断增强组织学习能力,才能更易获取各种知识和资源,进而创造机会和价值,最终不断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

[1]FULMER R M.A model for changing the way organizations learn[J].Planning Review,1994,22(3):20-26.

[2]SENGE M P.The Fifth Discipline.Doubleday[M].Beijing:China CITIC Press,1990:16-89.

[3]LEVINTHAL D A,MARCH J G.The myopia of learn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S2):95-112.

[4]BENNER M J,TUSHMAN M L.Proces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photography and paint industries[J].Administration Science Quarterly,2002,47(4):676-706.

[5]LEWIN A Y,LONG C P,CAROLL T N.The coevolution of new organizational form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9,10(5):535-550.

[6]林向义,罗洪云,纪锋,等.企业开放式创新中外部知识获取能力评价[J].技术经济,2013,32(7):18-23.

[7]陈国权.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概念、能力模型、测量及对绩效的影响[J].管理评论,2009,21(1):107-116.

[8]HITT M A,IRELAND R D,LEE H.Technological learning,knowledge management,firm growth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0,17(3):231-246.

[9]STAT R.Organizational learning:the key to management innovation[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89,30(3):63-74.

[10]DANNEELS E.The dynamics of product innovation and firm competences strategic[J].Management Journal,2002,23(12):1095-1121.

[11]JANSEN J P,VAN DEN BOSCH F A J,VOLBERDA H W.Exploratory innovation,exploitative innovation,and performance: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and environmental moderators[J].Management Science,2006,52(11):1661-1674.

[12]BENNER M J,TUSHMAN M L.Exploitation,exploration,and process management:the productivity dilemma revisited[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28(2):238-256.

[13]DAY G S.The capabilities of market-driven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4):37-52.

[14]JEREZ-GÓMEZ P,CÉSPEDES-LORENTE J,VALLECABRERA 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bility:aproposal of measure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6):715-725.

[15]DESS G.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absence of objective measures:the case of the privately held firm and conglomerate business unit[J].Strategic Manage,1984(5):265.

[16]王铁男.组织学习、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3(7):42-60.

[17]CAO Q,GEDAJLOVIC E,ZHANG H.Unpacking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dimensions,contingencies,and synergistic effects[J].Organization Soienc,2009,20(4):781-796.

[18]HE Z,WONG P K.Exploration vs exploitation: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4,15(3):481-494.

[19]ADLER P,BORY S B.Two types of bureaucracy:enabling and coercive[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41(1):61-89.

[20]何郁冰,曾益.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间关系研究书述评[J].技术经济,2012,31(12):28-32.

[21]VAN LOOY B,MARTENS T,DEBACKERE K.Organizing for continuous innovation: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s[J].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4(3):208-221.

[22]JANSEN J P,VAN DEN BOSCH F J,VOLBERDA H W.Exploratory innovation,exploitative innovation,and ambidexterity: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and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J].Schmalenbach Business Review,2005,57(11):351-363.

[23]DYER L,REEVES T.Human resource strategies and firm performance:What do we know and where do we need to go?[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994,6(3):656-670.

[24]程徳俊.高绩效工作系统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组织信任的中介作用[J].软科学,2011,25(4):96-105.

[25]张方华.知识型企业的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26]MILLER D,FRIESEN P.Strategy-making and environment:the third link[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3,4(3):221-235.

[27]PRIEM R L,LOVE L G,SHAFFER M A.Executives’perception of uncertainty sources:a numerical taxonomy and underlying dimens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2,28(6):725-746.

[28]ARTHUR J B.Effects of human resource systems on 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 and turnover[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4,37(3):670-687.

[29]GUTHRIE J P.High-performance work practices,turnover 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New Zaland[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1):180-190.

[30]BARON R M P,KENNY D A.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1):1173-1182.

猜你喜欢
动态性题项探索性
心有所“属”,一“探”究竟——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的解法梳理
离群动态性数据情报侦查方法研究
幼儿家长学前教育立法需求调查问卷的编制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创新”
教师教学风格测量工具TSI修订的实证研究
交际中模糊语言的动态性阐释
国土资源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动态性探讨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高职学生价值观调查的研究变量的项目分析
12题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结构的多样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