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娜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5)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的互动日趋频繁、信息交流日益增多。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式、专利战略和产品设计等的变化趋势势必影响中国企业的技术发展策略,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然而,中国企业消化吸收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以及将这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都存在时间延迟、具有滞后性。在这种背景下,重新研究跨国公司当期和前期对中国企业技术溢出的影响,对于中国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溢出是技术外部性的一种表现,是指跨国公司的技术非自愿地扩散到东道国企业,从而促使当地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提高,而跨国公司无法获取全部收益的一种效应。
最早涉及技术溢出的研究是Macdougall在研究外商投资对东道国福利的影响时考虑了外溢效应。随后,众多学者开始研究技术溢出效应。Caves采用澳大利亚制造业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对本地企业有显著的技术外溢效应[1]。然而,Haddad和Harrison对摩洛哥的检验结果却表明,不存在跨国公司对当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2]。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果在不同的东道国可能不同,原因在于不同东道国的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差距不同:有些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水平较为接近,其吸收和学习能力较强;有些企业东道国企业的学习能力较弱,因此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
国内外学者运用不同理论对技术溢出进行了实证研究。例如:Elango和Sambharya建立了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研究外商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影响[3];张建华和欧阳轶雯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技术溢出效应[4];赵伟、古广东和何元庆利用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逆向技术溢出效应[5];胡荣、陈圻和袁鹏构建了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静态博弈模型,研究了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6];陶海青和刘冰模拟了技术溢出的网络路径,研究了企业家在技术溢出中的认知行为[7];刘希宋、喻登科和李玥构建了双主体(企业和政府)决策模型,研究了技术创新的循环模式[8]。总体来看,学者们主要使用计量经济模型研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企业当期技术溢出的正向或负向效应。
若只考虑技术溢出的当期效应而忽略前期效应,则会高估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企业的技术溢出的影响。少数学者考虑了技术溢出的滞后效应,如周泳宏和邓卫广从滞后性角度探讨了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9]。在经济研究中,变量之间的影响很少是瞬时的,常常具有滞后性。同样,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不仅具有同期性,而且具有滞后性。因此,在研究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时,既要考虑其同期效应,又要考虑其滞后效应,如此才能完整地揭示客观规律。
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的影响:一是研发投入;二是研发产出。本文选择为获得新成果、新知识而投入的研发经费①作为投入指标,选择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和产值作为产出指标。其中:专利申请数是指发明创造的申请人向政府部门提出专利申请的数量,包括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量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量;发明专利数是指获得授权的专利数量,包括发明专利数量、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和外观设计专利数量;行业产值为私人消费支出、政府最终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货物及服务出口净值的总和,用支出法估算。
在文中,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的统计口径分别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资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在行业选择上,为了保持数据的连贯性,本文选取19个行业,即通用设备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纺织行业、塑料行业、电气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化学行业、造纸行业、食品行业、专用设备行业、橡胶行业、通信行业、医药行业、黑色金属行业、饮料行业、金属制品行业、机械制造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和石油加工行业。
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由于该年鉴从2003年才开始统计研发经费投入数据,而自2009年起未对国有控股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行划分,因此本文选用2003—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数据。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的产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源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观察跨国公司当期、前一期、前二期、前三期的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和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的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和产值的影响。构造的计量模型如下:
模型(1)中:HRIit表示i行业的中国企业在t年的R&D投入;FRIit、FRIit-1、FRIit-2和FRIit-3分别表示i行业的跨国公司在t年、t-1年、t-2年和t-3年的研发投入。模型(2)中:HPAit表示i行业的中国企业在t年的专利申请数;FPAit、FPAit-1、FPAit-2和FPAit-3分别表示i行业的跨国公司在t年、t-1年、t-2年和t-3年的专利申请数。模型(3)中:HPIit表示i行业的中国企业在t年的发明专利数;FPIit、FPIit-1、FPIit-2和FPIit-3分别表示i行业的跨国公司在t年、t-1年、t-2年和t-3年的发明专利数。模型(4)中:HPVit表示i行业的中国企业在t年的产值;FPVit、FPVit-1、FPVit-2和FPVit-3分别表示i行业的跨国企业在t年、t-1年、t-2年和t-3年的产值。
为消除时间序列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本文对模型(1)~模型(4)分别进行对数处理,可得:
其中:RSS混合为混合效应模型的残差平方和;RSS固定为固定效应模型的残差平方和;N为截面个体数;T为年数;K为解释变量个数。如果F>F(N-1,N×T-N-K),其中在5%的水平下F(N-1,N×T-N-K)=F(18,91)≈2.1,则拒绝原假设,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选择混合效应模型。本文使用Huasman检验方法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如果χ2统计量的相伴概率较高,则不能拒绝原假设,即选择随机效用模型;反之,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计算模型(5)~模型(8)的F统计量和χ2统计量,结果如表1所示。
在利用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模型时,涉及混合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问题。要正确选择模型,需要进行一系列检验。本文根据F统计量检验结果选择混合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
表1 模型(5)~模型(8)的F统计量和χ2统计量以及最终选定模型
由表1可知:模型(5)的F统计值大于2.1,因此在混合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之间选择固定效应模型;Huasman检验的χ2统计量相伴概率为0.4149,在10%的水平下不能拒绝原假设,因此在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之间选择随机效应模型。综上,对模型(5)应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同理,可得对模型(6)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对模型(7)应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对模型(8)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研发投入、产值的数据进行平减,从而得到研发投入和产值的实际数据。本文使用STATA软件分别对模型(5)~模型(8)进行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回归结果
根据表2的回归结果,可得以下结论:
第一,模型(5)~模型(8)中的变量系数值均为正,表明存在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由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拥有更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因此,跨国公司在与中国企业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会传递给中国企业一些正面信息,导致其技术能够外溢到中国企业。此外,跨国公司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中国企业的市场地位,激烈的竞争会迫使中国企业改进生产方式、提高技术效率。何洁认为,如果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开放程度高、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结构合理等,那么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会是正向的[10]。
第二,不同方面的技术溢出的同期效应不一定大于滞后效应。主流观点认为,技术溢出主要通过发挥竞争效应(competition effect)、培训效应(training effect)和示范-模仿效应(demonstrationimitation effect)等提升技术在企业间的流动速度[11]。竞争效应是指:跨国公司的市场地位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提升,从而加剧了市场竞争;而中国企业为了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及时调整自身战略,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增加研发投入,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可见,竞争效应的发挥具有同期性。培训效应是指:跨国公司一般对员工进行培训,中国企业可通过吸引跨国公司的优秀员工来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优势。由于这一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培训效应的发挥具有滞后性。示范-模仿效应是指:从跨国公司向市场推广和应用产品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可以学习新技术,从而降低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由于这一过程同样需要一定时间,因此示范-模仿效应的发挥也具有滞后性。
第三,模型(5)中,跨国公司当期的研发投入每增加1万元导致中国企业当期的研发投入增加0.1180万元,可见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对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的当期影响较为明显。从滞后影响来看,跨国公司前2期的研发投入对中国企业当期研发投入的影响最大,即跨国公司前2期的研发投入每增加1万元导致中国企业当期的研发投入增加0.1791万元。可见,跨国公司前2期的研发投入的滞后影响比跨国公司当期的研发投入的同期影响更大。这说明,在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对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的影响方面,最初竞争效应在起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效应逐渐减弱,培训效应和示范-模仿效应逐步增强。
模型(6)中,跨国公司当期专利申请数的增加对中国企业当期的专利申请影响最大,即跨国公司当期的专利申请数每增加100个能促进中国企业当期的专利申请数增加31个。跨国公司专利申请数的滞后影响不显著。这说明:在专利申请模型中,只有竞争效应在起作用,培训效应和示范-模仿效应的作用较小,即跨国公司当期专利申请数的增加最能促使中国企业积极地进行专利申请。
模型(7)中,与专利申请数的情况类似,跨国公司当期发明专利数的增加对中国企业当期发明专利的影响最大,跨国公司当期的发明专利数每增加100个能促进中国企业当期的发明专利数增加38个。与专利申请数模型不同的是,跨国公司发明专利的影响还具有滞后性,即跨国公司前3期的发明专利数每增加100个促使中国企业当期的发明专利数增加7个。可见,当期竞争效应起了主要作用,前3期中主要是培训效应和示范-模仿效应发挥了作用。
模型(8)中,跨国公司产值对中国企业产值影响的滞后效应比同期效应更为显著。跨国公司的当期产值每增加1万元会促使中国企业当期产值增加0.2001万元。跨国公司前2期和前3期的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产值的影响较为显著,即跨国公司前2期和前3期的产值每增加1万元会促使中国企业当期的产值分别增加0.4849万元和0.1971万元。跨国公司当期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产值的影响要小于跨国公司前2期的影响,表明当期存在竞争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培训效应和示范模仿效应逐步增强,且其影响超过了竞争效应的影响。
本文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分别跨国公司当期、前1期、前2期、前3期的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和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的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和产值的影响,据此分析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的同期效应和滞后效应。计量结果显示:存在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技术溢出的同期效应不一定大于滞后效应;关于研发投入方面的技术溢出,跨国公司前2期的研发投入对中国企业当期的研发投入的影响最大,即最初竞争效应发挥主要作用,培训效应和示范-模仿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起作用;关于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方面的技术溢出,跨国公司当期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对中国企业当期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的影响最大,即同期效应最大;关于产值方面的技术溢出,跨国公司前2期的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产值的影响最大。
技术溢出是中国企业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要渠道,是中国获得经济增长后发优势的关键[12]。综合计量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以下3点政策建议:
第一,在坚持自主创新同时要重视中国企业对外技术吸收能力的提高。虽然自主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是技术吸收能力对于企业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鉴于此,政府部门要采取措施提高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例如,政府部门鼓励企业不仅要及时掌握跨国公司的技术新动向,而且要帮助企业搜集近几年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及专利资料,充分把握技术溢出机会以加大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
第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溢出。Yang和Maskus发现,当东道国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时,跨国公司会进行保护性研发以使研发成果不会溢出到东道国企业、使研发成果不会被模仿,这不利于当地企业的技术进步[13]。从长期来讲,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能够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进行投资、开展研发,进而促使当地企业能够吸收更多的技术以提高研发能力。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都是促进技术研发和技术溢出进而实现“双赢”的关键。
第三,中国企业要重视吸纳跨国公司的人才。中国最稀缺的是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如果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较高,那么中国企业的学习能力就较强、技术溢出速度就较快。Markusen和Trofimenko发现,中国企业引进国外专家的时间越早,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就越大[14]。因此,建议中国企业通过与跨国公司进行合作、交流以及高薪聘用跨国公司人员等打破技术创新瓶颈、获得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进而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1]CAVES R E.Multinational firms,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host-country markets[J].Economica,1974,41(162):176-193.
[2]HADDAD M,HARRISON A.Are there positive spillovers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for Morocco[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3,42(1):51-74.
[3]ELANGO B,SAMBHARYA R B.The influence of industry structure on the entry mode choice of overseas entrant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4,10(1):107-124.
[4]张建华,欧阳轶雯.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对广东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3,2(3):647-666.
[5]赵伟,古广东,何元庆.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J].管理世界,2006(7):53-59.
[6]胡荣,陈圻,袁鹏.技术溢出条件下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2):108-111.
[7]陶海青,刘冰.技术溢出的企业家认知行为模型[J].情报研究,2009(3):32-35.
[8]刘希宋,喻登科,李玥.基于技术创新溢出循环模式的双主体决策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14-16.
[9]周泳宏,邓卫广.聚集条件下的多企业外溢效应——基于DAG与Granger的面板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9(2):533-552.
[10]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12):29-36.
[11]王滨.FDI技术溢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1999-2007年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2):93-103.
[12]岳金桂,郑垂勇.技术的公共品或私人品特性与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基于我国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09(3):10-16.
[13]YANG G,MASKUS K E.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licensing,and innovation in an endogenous product-cycle model[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3(1):169-187.
[14]MARKUSEN J R,TROFIMENKO N.Teaching locals new tricks:foreign experts as a channel of knowledge transfer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9,88(1):1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