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随着教龄的不断增加,教学阅历的逐步加深,我逐渐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成绩,就得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进入学习状态,这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爱学、乐学、勤学。由此可见,教学效果是与学生的积极性相辅相成的。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制订不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我制订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提出略微高一些只要学生稍微一努力就可以解决的目标,使学生满载而归,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认为学习也应该是件很轻松的事情,很惬意的事情。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对于能力出众的学生我再适当提出难度稍大的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拓展空间,满足他们的渴求,以保护能力强的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他们不至于在学习之中吃不饱。
第二、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都要备好教材,尤其要备好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兴趣的切入点,只有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在知识海洋中尽情畅享快乐。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由“不学”转为“爱学”,由“爱学”转为“乐学”。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学习的调味剂,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促进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推动着他们努力学习、努力探索,勇于攀登。我们班的孩子都喜欢看课外故事书,我就利用他们的这一点,让他们自己讲讲都看过哪些有趣的故事,有什么好的故事情节说话给大家听。学生们有了诉说的兴致,都各抒己见,热情空前高涨。日复一日,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自然而然的就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敢说、爱说、乐说了,作文也不再是难事了。
第三,采取有效学习方法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我喜欢采用四种方式进行教学,一种是直观性教学,另一种是情境教学,其次是适时设疑,最后是顺势利导。这四种方式我乐此不疲,并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兴致很高。
1、首先是直观性教学。直观教学就是采用直观实物,如课文的挂图、根据课文制作的动态课件等进行教学的一种直观方法。我曾经在上《桂林山水》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桂林山水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我设计了桂林山水动态的视频,山青水绿,生动的一幅画面。然后让学生欣赏,使学生对桂林山水赞不绝口,心中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感官有很大的刺激,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其次是进行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已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比如在上《鸟的天堂》一课的时候,我放了一段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感受,犹如身临其境一般,体会各种不同的鸟的叫声,感受鸟的世界的神奇、奥妙。之后学生感受颇深,增加了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并且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中。
3、适时设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习《花边饺子》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提出一些只要一努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我小的时候为什么妈妈总是包两种馅的饺子?”“长大后我为什么给妈妈包花边饺子?”由于问题不难,学生对问题很感兴趣,纷纷分小组去寻找答案,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4、顺势利导。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积极性,也要学会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强大,但有时又显得很脆弱。如果运用得好,它可以使学生获得好的成绩,树立学习的信心,获得终生受用的知识与能力;如果运用不得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消失,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负担,厌学、弃学的情况随时就有可能发生了。
总之,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把知识学到心里,真正掌握,知识才会学得扎实。所以,只有把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使学生把身心全部放在学习上。今后我仍会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领学生穿越学习中的山重水复,走进柳暗花明。
刘辉,教师,现居黑龙江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