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课堂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当老师问及“这个词语用得好吗”之类简单的问题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好”;老师继续追问“好在哪里”,学生开始沉默;老师点兵点将“你能说说理由吗”,学生或幽默或纯真回答“书本上的”。
这种积极听课、被动学习、消极思考的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迷信课本,不敢思考;担心说错,不愿思考;习惯传教,不能思考。教一个没有求知欲的人很困难的,教好一个没有求知欲的人“难于上青天”。为改变这种现状,我做了如下几种尝试:
一.创造环境,鼓励思维
列别捷夫说过: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同理,平静的课堂,炼不出思考的学生。
首先,鼓励学生承担错误的风险。对于课堂来说,唯一的失败者是对课堂没有贡献的人。回答正确,对老师有贡献;回答错误,对课堂有贡献。错误回答的贡献在于激起思维的浪花,展开思想的辩论。上课前请学生对自己说“我不是专家,我可以说错”,大声对着同桌说“我不是专家,我可以说错”,师生共同说“我不是专家,我可以说错”。教师里没了专家,没了权威,就不用担心犯错。因为不担心犯错,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思考必然随之而生。
其次,丢掉“唯一”的专制。许多学生觉得学习是件可笑的事情,丧失了孩童时期最重要的标志——好奇心。这与老师挂在嘴边的“哪位同学能说出标准答案”不无关系。经常局限于寻找一个答案、唯一答案的课堂太专制。教师问类似“......的所有答案有哪些”、“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的问题,而不是问“标准答案是什么”“唯一的方法是什么”来脱离“唯一的专制”。课堂上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生。
最后,延迟评价,尊重“与众不同”。无数的伤害都是以评价或做决定的名义产生的。斯蒂芬妮说,所有的学习者都具有潜能,诀窍在于把学习者放在这样的情景下:当他们采取行动尝试后,会有成功的结果,从而带来积极的谈话和积极的自我信念。学习的过程注定要犯错的,老师不必急着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评价学生的回答。因为过高的评价会挫败后来者的勇气,过低的评价会打击回答者的自尊。思考环境要求完全尊重他人的感受,贬损或者打击他人的自尊会扼杀良好的学习。对学生的任何错误都认真听取并采取尊重态度,学生才能多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
二.优化导入,活化思维
不新颖或者过于死板的新课导入会削弱学生学习的兴致。所谓“好的开头,成功一半”。课堂导入要与当堂课的教学重点有关,否则就是废话。教师尽量不要把大量的废话灌输给学生。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需要老师去激发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方式之一,就是让人们认识到正在学习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有目的和有益处的。
首先,杜绝用大量的文字和时间介绍写作背景、作者资料,有的老师为节约时间把相关资料印发给学生,这种做法有劳民伤财之嫌。这种先入为主的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角度,学生听了老师的介绍,那些文字还有何吸引力?在学习杨绛先生的《老王》时,我没有介绍杨绛的任何信息。我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老王》后用一段文字介绍杨绛。从“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的注释中学生概括出“杨绛是《围城》作者钱钟书的妻子;出版《杨绛散文集》,有才华”。学生的探索欲和成就感就在这个小环节中得到满足。老师有时候要学会“闭嘴”,把说话的权利给学生。话语是思考的成果。
其次,游戏导入。鲁迅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课堂导入时,设计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游戏,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说明文因为其体裁特点,语言难免枯燥,学生没兴趣是情理之中。《生物入侵者》第一段属于做诠释的说明方法,与下定说明方法不同,很多学生不能完全区别。为了让学生明白下定义说明方法的特点,我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彩色卡纸,要求他们做一个玩具介绍给大家。介绍过程中,要用肯定的判断句、要点明属性、不能用修辞。五分钟不到,老鼠、青蛙、乒乓球之类的玩具魔术般出现。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玩具互相点评是否符合我的要求。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解决了。
三.提出疑问,训练思维
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质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能触动学生内心体验的问题应该是提高思维的首选。因为学生内心的体验能激起学生与作品的共鸣,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深入探究,从而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
在这一尝试中,我采用的是类比提问法。
在学习莫怀戚的《散步》时,学生读到“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时,我要求他们想象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家庭氛围以及婆媳关系,课堂气氛一下子充满了生活气息。“这家人很和睦,既然丈夫孝顺妈妈,婆媳关系一定不错”“为什么?”“因为妻子在外面听我的,这是一个尊重丈夫的妻子,所以会向丈夫孝顺妈妈一样孝顺婆婆。”“是啊,这家里的老人有地位,孙子孝顺,儿子孝顺,媳妇也孝顺。同学们还记得《羚羊木雕》里的奶奶吗?她在家里有地位吗?”“没有,因为她并不赞同儿子媳妇强迫孩子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做法,也不能支持孙女。”“见解真独特!”
《散步》和《羚羊木雕》中的老人在家里的地位完全不同。《散步》中的老人得到晚辈的尊重,《羚羊木雕》中的老人意见被忽视。在教学中,我把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人放在一起比较,是因为他们相同的身份——老人。
这种类比提问,应该在寻找学生学习方法的心湖上激起一点涟漪。仅有涟漪是不够的,还要波澜壮阔的思维,这就得尝试浅处深挖。
四.启发想象,强化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人们进行一切创造性活动所必须的心理活动。
首先,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描述或图表说明,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形象的心理过程。辅导学生背诵《长歌行》时,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画一幅图画。我说“在图画里面有哪些形象”,学生说的“在花园里,有几株青翠的向日葵。向日葵的花蕊里还有滴滴露珠”“太阳慢慢升起,瞬间阳光普照大地,万物光辉灿烂”很具体地再现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画面。图片比文字生动形象容易记忆。古诗如此,文学作品的很多场景也可在学生的脑海变成图片。如《芦花荡》中“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诗情画意的文字变成神秘的图画。有了学生的思考,语文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
其次,推测想象。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手段,预先推知和判断事物未来的发展或未知的结果。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的命运关系着全家人的生活质量,我要求学生补写于勒认出家人后的结果。学生的想象力有理有据,而且保留原作风格。如“于勒犹豫不决地走到父亲身边,深深鞠了一躬,说‘大哥,这是我所有的积蓄,你拿着吧,欠你们的钱,我慢慢还。站在父亲身边的一直怒视于勒的母亲夺过他手中的钱”。这种推测既有趣又有效,学生能积极参与,乐于思维。
五.注重问题,持续思维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研究。在课堂学习中,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往往具有研究价值,那么究竟哪些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呢?
学习余秋雨的《信客》时,我淡化余秋雨对其人其事的介绍,而是在黑板上板书“文如其人”四个字。当学生把满含笑意又迷茫的眼神投向我时,我说“要想了解一个人,就去读他的文字,因为字里行间一定会流露出作者的气质和情怀”。我的话音一落,学生就翻开课本急切的寻找能泄漏秘密的词句。“作者应该有忧国忧民情怀。”“作者更关注高尚的底层人民的生活。”“作者是诚信的人,因为他歌颂诚信。”如珠妙语从学生口中侃侃而出。这样的问题设计,开了个好头。如果我直接介绍作者,学生探究思考的热情会被我扼杀。
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但仍有一定的限度,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不长,学生的兴奋往往会伴随某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趋向衰弱,为了学生的热情能持久如初,在解“信客”一词时,我问:“现在你们寄送物品用什么方式?”“当然是快递!”学生毫不犹豫。“是啊,你们生活的时代真幸福,我们那时是邮局邮递,一封信要好几天呢。在邮局成立之前,只能用人传递物品信件,这就是信客。”我故作羡慕状。“我以为信客是替人写信的呢。”一生恍然大悟。
课堂需要老师精心设“疑”,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思维,培养学生求知探索能力,才能持续思维活动。
良好的思考不会自动发生,活跃的思维也不会自动发生。只有尝试把学习的能量从教师的讲台转移到对面的学习者那边,思维才会发生,活跃才会形成。有人说“最好的学习发生在老师停止讲授的时候”,老师做个“懒惰的人”,授权给学生,何乐而不为?
参考资料:
1.《活跃思维课堂的教学策略》龙玫译
2.《中学语文实用教学85法》张孔义编
王艳,教师,现居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