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一堂新鲜的语文阅读“粥”

2014-04-10 12:31钟碧梅
考试周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文本

钟碧梅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关系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备课中要不断探索阅读教学的规律,充分“素读”文本,保持阅读的新鲜感;文本“素读”要立足于文本,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在课堂上创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教师的个性化阅读发掘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最终呈现出充满智慧的阅读世界,有效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阅读教学 文本“素读” 立足文本 个性化阅读

“素读”原来是日本人对中国古代私塾授课方式的定义,而现在我们所说的“素读”,即不要着急地查阅参考资料,而是先直接阅读文本,或者默读,或者诵读。通过独立反复的直接阅读,教师自己先走进文本,领会作者的写作指向,形成对于文章的个性化的感悟和解读。

1.“素读”要立足于文本

钱理群教授认为:“应该保持阅读的新鲜感,不带任何先入的主见、不做任何分析地去读,抓住阅读的第一感觉与感受。”[1]阅读中先不参考任何材料的阅读文本,独立思考,拓展、创造、想象,有利于培养语文老师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现在不少中学语文课上,常看到的场景是:过于追求和利用多媒体,以教学手段的翻新替代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忽视了文本的作用;将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全部投影在屏幕上,图像一个接一个,学生像看电视似地学课文。快餐式教学,使得一些老师没有精心阅读的时间,在阅读过程中以教学参考书为依据,配以其他教辅书籍,或者通过网络查找,下载优秀教案相关资料,然后拼凑成一个教学设计。不难想象,设计出来的流程按部就班,学生学起来也是一个模版,学习过程了无生趣。精心备课的关键是注重阅读文本,这里暂且把阅读文本这一步称为“素读”。抓住自己阅读时的第一感觉,才有可能引起共鸣。

我认为,教师首先要以文本为载体和依托,才能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再读文本、感悟人生。要保有阅读的新鲜感,首先教师要对文本进行“素读”。“素读”就是拿起书就读,要么放声诵读,要么静静观看,不要问这问那,不要想从书里获取什么,也不要辅助参考。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一首朦胧诗,其“意象”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素备中通过反复直接的阅读从全诗中找出四个意象群,并诵读体会各个意象群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再次通过录音反复吟诵全诗。吟诵出该诗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道高亢的语言节奏,吟诵出该诗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体会到“读数百遍其义自见”,正如朱自清所说:“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将其变成活的语气。”[2]

教师教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学生学的重点在于入情入境地读书。我认为“素读”的基本方法是朗读与默读,朗读利于训练语感、背诵和表达,默读利于积累、创境和思维。“素读”文本简朴、简单、简便,恰恰是这没有音乐、图像、讲解等外力影响的自主阅读,给予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沉浸文本意境的情趣发挥。“素读”文本还有利于大量阅读,大量积累,大量感受,因此,“素读”文本能提高人的语文素养。

2.“素读”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素读”追求的是一种本色的阅读,力求用本色的教学设计,培养真实的阅读能力。怎样才能让文本“素读”融入教师的个性并获得“素而有味”的功力呢?

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读,会构建不同的意义,产生个性感受。新课程积极提倡充分调动教师在生活上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学会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教学《高中语文必修2》《孔雀东南飞》时,我采用“素读”的方法详细阅读了课文,抛弃了以前写过的教案,重新回归文本阅读这篇文章,抓住自己再读时的第一感觉,以探讨矛盾冲突中的刘兰芝、焦仲卿的人物性格为主线,事先布置预习作业,收集并了解学生在理解课文时遇到的难点。

这篇课文是古代长篇叙事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畏难心理。为了克服这种阅读上篇幅太长又夹杂古文的畏难心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情感,采用场景“素读”的方法,依据课本设置了情景剧,让学生立足于文本拟写剧本并表演,分组探讨,分别饰演人物角色。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但水到渠成地了解了冗长的课文,而且全面地认识了人物形象,还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扩展了思维,根据故事情节大胆想象,合理加工,构造出了更立体的人物形象。

学生独立阅读文本,把诗歌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进行场景表演,在场景表演之后,教师和学生再次回归文本阅读,提出了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刘兰芝这么孝顺,为什么会被驱遣?”“刘、焦最后殉情,有着对压迫的反抗精神,那为什么在文章中许多地方却表现出非常顺从呢?”等等。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颇有深度,提出个性化的观点。

文本阅读中“素读”能始终迸发灵感,能保持独立阅读的新鲜感,才有可能在课堂中融入不一样的想法,设计出不一样的教学活动。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将越来越尊重学生主体,也越来越富有个性化。教师只有加强文本“素读”,多思考,多自我学习,多与学生交流,增进与学生的互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创意,充分体现教学的个性化,才能脱掉束缚阅读的镣铐,为阅读注入鲜活的血液,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课堂教学重现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追求文、理的融通.在北京大学理科大一语文课上的讲演,1998-9-3.

[2]朱自清.了解与欣赏.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VOL8:347.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研究
巧架桥梁,引“读”入胜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