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伟青
摘 要 小学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环节,对小学生基本数学思维和数学理念的形成意义重大,因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小学数学学习充满浓浓的趣味性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有很大的好处。
关键词 趣味性;情景;游戏;作业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的一个阶段,对于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作为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让学生喜欢学数学、爱学数学。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浓浓的趣味性正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一、情境创设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是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头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促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积极地参与,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才会大大提高;有了兴趣,就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欲听的感染力,从而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2.直观教具,吸引学生注意
直观教具是创设情境最直接、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手段,它能使数学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更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直观教学缩短了数学与所表达事物的距离,加快了教学节奏。
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看一看》时,除了准备小木块和纸箱之外还用了学生的文具盒、卷笔刀以及水彩笔盒当教具,把他们放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学生的反应能力得到了锻炼,学习的兴趣很浓。再比如,我在教学《分桃子》时,让学生用小纸片代替桃子分一分,把9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当每只猴子分了4个之后还剩下1个桃子即剩下1张纸片,这张纸片是不能再分了,不管分给那只猴子那都是不公平的。学生在自己动手分纸片的过程中就明白了平均分中有剩余的情况。
综上可见,情境创设对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有重要作用的。通过创设情景,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二、游戏设计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小学生的数学活动方式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致使他们在生理、心理上的负担加重。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比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让四个学生分别带着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的标签上台来找朋友,大声的问:“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的同学则举起相应的物体回应:“你的朋友在这里”。再让学生检查看看他们是不是都是你的朋友呢。我觉得这样的安排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都很积极地配合,各个裂开嘴巴,是不是发出笑声,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很多,也在犯错、纠错的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的认识了每一种物体的特征。
能让孩子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我们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作业设计趣味性,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因此,趣味性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的作业更是让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过程。作业的设计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此,我设计作业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
如在教学一年级《重量》时,我就设计了一组习题:第一题(全班做):2个梨的重量等于3个苹果的重量;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2个桔子的重量。3种水果谁最重?谁最轻?第二题(有能力的同学做):梨和桔子之间有什么样的重量关系?能完成第一题的同学奖励2颗星,能完成第二题的同学再奖励2颗星。这样,所有学生都能量力而行,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对数学学习更有信心了,使他们学习更加主动与积极。
教学《分一分》后,让学生回家以后,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用课上学到的方法,给它们分一分类,看一看有几种分法,并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这种作业方式一定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最开心的作业。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守一个原则:“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数学是有一点艰苦性的,但是当他们最数学产生兴趣时就会感到“乐在其中”。从儿童的年纪特点出发,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参考文献:
[1]赖德胜.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2]余文森.小学数学名师魅力课堂[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