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色彩文化

2014-04-10 05:57
纺织报告 2014年4期
关键词:撒拉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色 研

在辽阔的中国西北地区,生活着维吾尔族、回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撒拉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保安族、东乡族、俄罗斯族、哈萨克族、土族、裕固族和塔塔尔族等十四个少数民族的居住民。

居住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族源主要来自中国远古时期北方的游牧氏族部落,如鲜卑人、突厥人、回鹘人、回回人、色目人、大夏人、蒙古人等族群。由于各少数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渊源,以及地理环境等诸因素,在宗教文化上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较为多数,其他还有信仰藏传佛教、萨满教和道教等宗教文化。西北地区的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气候条件,以及受各民族历史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形成了具有西北地区特点的少数民族文化,同时保留各民族自己特征的色彩文化元素。

本文简要地谈谈西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色彩文化,使广大读者能进一步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色彩文化。

乌孜别克族渊源于十四世纪蒙古金帐汗国的乌孜别克汗。十五世纪,蒙古金帐汗国解体,一部分乌孜别克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回于新疆与中原地区经商,后来逐步在新疆地区定居,经过繁衍生息,形成了乌孜别克族。受新疆地区宗教文化的影响,乌孜别克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在新疆地区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具有蒙古族族源关系的乌孜别克族人喜爱歌舞,他们艳丽奔放的服饰,优美动人的舞姿,充分表达他们能歌善舞,热情洋溢的民族特征,形成了具有西域风格的乌孜别克族独特的服饰色彩文化。乌孜别克族花帽与西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的花帽一样,是他们民族服饰色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孜别克族花帽采用枣红色、墨绿色、黑色或白色等颜色的金丝绒、灯芯绒面料制作。著名的花帽种类有“托斯花帽”,绣有白色巴旦木图案,白花黑底,风格简洁古朴;还有“塔什干花帽”以“纳纱”的针法刺绣,在白色底色上,描绘彩色艳丽花卉纹样,色彩对比强烈,戴在头上给予生动活跃气氛;另外,还有“胡那拜小帽”,图案精美,久负盛名,表达庄重稳健的色彩情感。妇女戴花帽时,在小帽外再罩上薄如蝉翼的花色纱巾,别有色彩的韵味。因此,可爱的乌孜别克族花帽,成为代表乌孜别克族传统色彩文化的精美手工艺品(图1至图4)。

裕固族生活在甘肃南部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的裕固族是远古时期回纥氏族部落的后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裕固族的祖先信仰萨满教,崇拜原始图腾。元朝年间,裕固族信仰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对裕固族的经济文化、民间风俗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裕固族世代生活在茫茫的戈壁滩上,裕固族人善于骑马狩猎、放牧,形成具有西北游牧民族服饰的色彩文化。

图2 乌孜别克族花头巾

图3 乌孜别克族刺绣

图4 乌孜别克族花帽

裕固族妇女的传统服饰是,身穿绿色或蓝色的高领长袍,衣边绣花,袖口、衣领、襟边用各色丝线绣有花纹。单色的长袍外罩一件色彩鲜艳的高领坎肩,坎肩的色彩为:大红色、桃红色、翠蓝色、翠绿色等各种艳亮的纯色。腰间系红、绿、紫等颜色的腰带。头戴白色羊毛尖顶帽,帽沿两道黑色丝线边,帽顶红色线穗子,足蹬长布靴。裕固族妇女的服饰色彩装束,展现了裕固族女性的飒爽英姿,充分表达了了中国西部游牧民族特有的着装风格和色彩文化特征(图5至图6)。

图5 裕固族服饰

图6 裕固族刺绣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生活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以畜牧业为主的山地草原民族。高山峡谷,白雪茫茫,雪水汇成河,一遍绿葱葱的天然牧场。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与柯尔克孜族人崇拜黑、白、蓝、红、绿等色彩,形成特有的西北高山草原民族色彩文化有着重要的关联。柯尔克孜族人的祖先崇拜自然图腾,自然神灵给予了他们所要的一切,自然是他们的保护神。柯尔克孜族人崇拜黑色,黑色是大地,是顽强、勤劳、朴素的象征;他们崇尚白色,白色渊源于月亮的洁白和雪山的纯洁,是真诚和真理意念的表达;他们崇仰蓝色,蓝色与无际的天空同色,是神圣不可玷污的色彩;他们喜爱红色,表达柯尔克孜族人热情、奔放,渴望幸福的愿望;他们热爱绿色,绿色是生命之色,表示绿草成茵富有生活的朝气。因此,黑色、白色、红色、蓝色和绿色是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色彩文化的主要用色。

在柯尔克孜族传统的刺绣、编织工艺品中,处处表现了民族色彩文化的特征。如柯尔克孜族家庭必备的室内装饰用品“壁帘”,多用紫红色或大红色的平绒做底面,黑色的平绒做边。再以刺绣、贴绣、扎绣和镶坠等多种精美刺绣方法,制成色彩对比强烈、图案纹样优美的壁帘。壁帘的图案题材为,经过便化的山峰、水花、云浪,以及绿茵的牧草和飘香的花卉等。又如柯尔克孜族服饰配件的色彩运用非常具有本民族色彩文化的风格。男式白毡帽上绣黑色或蓝色的花,展现柯尔克孜族男子憨厚、坚强的剽悍形态。白色毡帽绣上红花,表现未婚青年英俊潇洒的气质。还有用黑、蓝、白、紫红色等颜色线绣的腰带。在各种色彩的工艺品中,红色为最受欢迎(图7至图8)。

图7 柯尔克孜族花毯

撒拉族生活在青海地区的东部,是远古时期西突厥氏族部落的后裔。撒拉族的先民自元朝起,从中亚西亚的撒马拉罕迁徙到青海东部。在漫长时期的发展中,与周围的藏、回、汉等民族融合,逐步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撒拉族”。撒拉族保留着伊斯兰教文化特征和中亚畜牧文化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具有浓厚宗教文化意念的民族色彩文化。白色、黑色、绿色是撒拉族色彩文化的主要用色,也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色彩。红色和金银色作为点缀色彩,是受到汉文化色彩的影响而融入撒拉族的社会生活中。

撒拉族男子服饰多为白衬衫、黑坎肩、束腰带,穿黑、蓝色长裤,腰带为红、绿色,头戴黑色或白色的圆顶帽。妇女服饰穿短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坎肩,穿着长裤,绣花布鞋。少妇戴绿色盖头,中年妇女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戴白色盖头。首饰为金、银戒指,玉石、铜或银制的手镯,银耳环等。撤拉族妇女还喜欢色泽艳丽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色坎肩(图9至图12)。

土族是渊源于远古时期吐浑、西夏、契丹、蒙古及匈奴氏族部落等多元族源而发展形成的一个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土族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地区。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土族“盘绣”是土族传统色彩文化的代表作,土族妇女世世代代承传古老的民族刺绣艺术。

土族的盘绣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貌和乡土气息。盘绣以红、黄、蓝、绿、紫、桂红、白等七种颜色的绣线为主色,运用色彩对比、调和的处理手法,构成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的色彩视觉效果。盘绣的常见图案有太极图、孔雀喜牡丹、狮子滚绣球、寒雀探梅、石榴花和十二生肖等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统题材。盘绣针法细腻、图案生动、色泽鲜明。每一件绣品都是一件绚丽多彩的色彩艺术品。因此,土族盘绣七种传统色彩的运用和传统图案题材的表现内容,进一步表明中国各民族的色彩文化在保持本民族特征的同时,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的色彩文化元素。可以说土族盘绣的色彩文化是中国各民族色彩文化融合的典范(图13至图15)。

图9 撒拉族服饰图

图10 撒拉族头饰

图11 撒拉族挂包

图12 撒拉族绣花鞋

图13土族刺绣

东乡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部分人会说汉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东乡族是14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构成其族源的主要成分,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和蒙古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在服饰方面,最近几十年来,变化较大,并开始与汉族和回族的服饰相近,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头饰上。男子一般戴白色或黑色的无檐小帽,称“号帽”;妇女一般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少女及新婚少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青色的,年老妇女戴白色的。盖头一般要长到腰际,头发全部被盖住。现在一些参加工作的年轻妇女,为了劳动和工作方便已不再戴盖头,而喜戴一顶白色小帽。东乡族男子不喜留长发,但习惯留胡须,这与回、保安和撤拉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一样。

东乡族男子多穿宽大的长袍,宽腰带,并在腰带上挂小刀、荷包、鼻烟壶和眼镜盒等物,头戴或白或黑平顶软帽,老年人喜穿长袍和"仲白",一般用灰色或黑色布缝制,对襟长袍。妇女穿大襟上衣外套齐膝坎肩。非常别致的是妇女的帽子,小女孩是一种圆形帽顶为绿色或蓝色,帽檐有红色或绿色皱褶花边的帽子,帽沿上坠有彩色线编成的穗子和各色珠子。未婚少女的盖头用细薄柔软的绿绸纱做成,结婚后改用黑色的,而老年妇女则戴白色盖头(图16至图19)。

图14土族服饰

图 16东乡族男子服饰色彩

图17东乡族女青年的服饰色彩

图18独具特色的东乡族围兜色彩

图19 东乡族女式上衣色彩

猜你喜欢
撒拉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新疆民族民间音乐简析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撒拉族民歌
浅谈土族刺绣的艺术审美及发展
家乡的茶
土族聚集区传统常用野生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
柯尔克孜族语言使用现状
临夏回族自治州撒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撒拉族文化传承下的村落空间艺术探析
试述柯尔克孜人西迁后的宗教变化